大穿越时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老王
等到萨摩亚群岛的陆基航空兵遭到全面压制,战场制空权彻底被日军控制之后,再接下来,一支包括四艘大和级战列舰、八艘重巡洋舰和三十多艘其它舰艇的庞大打击舰队,也气势汹汹地逼近了萨瓦伊岛和乌布卢岛,作为地面部队登陆的前奏,肆无忌惮地向这两座几乎是贴在一起的双子岛屿疯狂倾泻着钢铁和火药。
然而,让日本海军感到惊异的是,虽然按照参谋们的评估,就算美国太平洋舰队已经退守夏威夷,就算日本轰炸机对萨摩亚群岛反复进行了规模惊人的地毯式空袭,但是作为美国海军在南太平洋上最重要的中继补给站和舰队前进基地,在早已被充分要塞化的萨摩亚群岛上,应该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建在山腹内的要塞岸炮依旧保存完好,不会在之前的日军大轰炸之中遭遇多少破坏那些露天、半露天的敞开式岸炮,在飞机的反复轰炸之中固然是如同鸡蛋一样脆弱,但问题是,根据间谍报告的情报,萨摩亚各岛也有一部分岸炮被构筑了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炮垒,甚至是埋藏在岩石地面三十米以下的隧道内,从濒海的悬崖上凿出炮口来射击,以这个时代的航空技术,任何轰炸机都无法摧毁这种好似鼹鼠和乌龟一般难缠的目标。所以,在日本海军炮击舰队逐渐逼近萨瓦伊岛和乌布卢岛的时候,是真心准备好了要打一场硬碰硬的炮战对轰。
可是,让人感到非常奇怪的是,在实际的作战之中,萨摩亚群岛驻守盟军表现出来的岸防还击火力,却是惊人的微弱确切地说,萨瓦伊岛和乌布卢岛的岸炮,自始至终几乎连一炮都没有发射过!
整个萨摩亚战场上,基本就是日本战舰在一边倒地倾泻弹雨,而岸上的盟军却是一炮不放,默不作声。
这一诡异的沉默表现,让联合舰队司令部上下感到十分困惑不解,某些狂傲的参谋宣称一定是美英鬼畜早已丧胆,连发炮御敌的勇气都没有了。但更多的人则坚信这应当是守岛盟军有什么阴谋诡计这么多年的血战苦战打下来,那些满嘴大话空话、满脑子“精神力第一”的中二病愤青,在海军里已经不多了。
日军上下都很清楚,他们的对手不仅同样有着虎狼一般的勇猛,也有着狐狸一般的狡诈。
所以,在一番讨论之后,为了以防万一,生性多疑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井上成美,决定推迟登陆萨瓦伊岛和乌布卢岛的日期,延长对岸炮击时间,同时派遣小股侦察部队登陆周边的其它小岛,试探一下萨摩亚群岛盟军的反应。然而最终结果却令人更感困惑除了萨瓦伊岛和乌布卢岛这两座主岛之外,日军没有在其余任何岛屿上发现守军,却随处可见各岛上遍布着蜂巢一样的防御工事……美国佬这究竟是想要干什么?花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修筑了这么多的工事和隧道,真正到了快打仗的时候,却统统丢掉不要了?
对此,井上成美提督愈发感觉自己是满头的雾水,完全弄不明白敌人究竟是想要干什么……实际上,如果井上成美能够知道如今驻守萨摩亚群岛的部队,究竟是些什么家伙,那么他大概就不会如此困惑了。
※※※※※※※※※※※※※※※※※※※
“……天呐!这就是那些东方小矮子的战列舰!这些愚蠢的黄种人是从哪儿偷窃来的技术?”
萨瓦伊岛北岸,一座面朝着浩瀚大海的高山上,在一派电闪雷鸣的滂沱大雨之中,伊萨克少尉蜷缩在一个伪装得很好的瞭望哨所内,一边小声地嘀嘀咕咕,一边用高倍望远镜侦察着日本舰队的最新动向。
虽然由于阴雨不断,海面上整天水雾萦绕,能见度非常之差。但由于日本海军炮击舰队已经靠得很近,再依靠有利的观察位置,伊萨克少尉还是能够通过手中的高倍望远镜,清楚地辨认出来犯之敌的朦胧身影茫茫的雨幕之中,只见无数钢铁巨兽影影绰绰,朝着岛屿倾泻着烈火与钢铁:领头的是一排四艘威武霸气的巨大战列舰,正面装饰着金色菊花纹的舰艏,船尾挂着猎猎招展的旭日旗。那低矮厚实的三联装巨型炮塔,还有足足有十层楼高、两侧副炮林立、正面看上去充满了气势的上层建筑,都让人看得为止无比震撼。
而在她们这些大海霸主的后面,还跟着更多体型稍小的舰艇,绕着萨瓦伊岛和乌布卢岛不断游弋。
突然,四艘大和级战列舰微微抖动了一下,三座炮塔交替射击,十八英寸的大炮咆哮起来,向着岛屿喷吐着桔红色的火焰,轰鸣的炮声在海面上隆隆震荡。接下来,在炮兵校正机给出正确的修正值后,其余舰艇的大炮也陆续加入了这场毁灭性的合唱,吐出一排排巨大的火球,象特快列车一样轰隆而至,划破了阴云密布的昏黄天空。无数钢铁的弹丸划过海面,落到植被茂密、郁郁葱葱的火山岛上,腾起猩红色的火光和烟团。
为了区分自己的弹着点,各舰使用了五颜六色的曳光弹,纷乱的彩色线条交织着,一头接着海上的舰队,另一头接着萨瓦伊岛,就像是无数亮着彩灯的汽车,狂奔在一条夜间高速公路上,景象蔚为壮观。
虽然由于炮口仰角的限制,无论这些日军战舰打得再怎么热烈,按道理也轰不到蹲在高山上的伊萨克少尉。但是,听着海面上传来的隆隆巨响,感受着脚下传来的微微震动,作为已经有大约七十年不曾见识过战争的阿根廷军人,隶属于盟军南美洲军团的伊萨克少尉,还是隐约感到了一阵阵发自内心的恐惧和彷徨……
等等,什么什么?南美洲军团?!阿根廷军人?!!
没错,伊萨克少尉就是一位刚刚从学院毕业不久的阿根廷军官,被调到太平洋战场还不到三个月功夫。
总体而言,南美洲各国对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大概就跟中国人看待第一次世界大战差不多。在珍珠港事变后,当时乌拉圭国家党领导人的讲话据说最能代表那个年代南美洲人民的心声他说:“这场战争应该由金黄头发的人和黄种人自己解决。反正这是狮子与狮子为争夺猎物的斗争。”
换而言之,既然南美洲国家无论如何都成不了狮子,不被当成牛排啃掉就不错了,那又何必多管闲事?
因此,几乎所有南美洲人民,都抱着这样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无所谓地看待着这场席卷了几乎所有其它大洲的“别人的战争”,而二战中的南美洲,也似乎成了一片没有硝烟的乐土。
不过,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地球,早已被轮船、铁路和无线电给紧密联系起来,即使是南美洲也无法真正做到隔岸观火,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卷入了二战的漩涡首先,当时的南美各国都是出口型经济(其实直到二十一世纪也还是如此),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不能不考虑跟对方的关系;其次,当时的美洲国家多数处于军事独裁政府控制下,对纳粹法西斯的意识形态是很有好感的,在战前普遍和纳粹德国的关系很密切,如果完全是仅仅凭着他们的本心来考虑,多半是更愿意加入轴心国阵营的。
但问题是,即使是二战前夕,美国对南美的控制力度也已经远非十九世纪可比,最起码已经基本做到了说什么话都有人听,稍微花点力气就能轻松颠覆一国政权的程度。在这种生死皆操纵于美帝之手的情况下,南美国家想要加入轴心国实在过于冒险,无奈之下也只能学习西班牙的佛朗哥将军,玩中立骑墙了。
等到法国陷落、德军进入巴黎之后,美国统治阶层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发现美英阵营真的有输掉战争的可能,于是赶紧施展金弹战术,把大量美元扔向南美,换取他们对同盟国的支持。罗斯福和希特勒两者谁的钱更多,这一点显然是毫无悬念的,而且德国即使有心武装南美,它的国力和地缘条件也不允许。
于是,在美钞的收买之下,巴西这个拥有四千五百万人口的南美最大国家,就这样彻底倒向了美国,不仅动员巴西全国力量积极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甚至还派遣志愿军参加意大利登陆战。巴西海军在大西洋护航上也出了不少力。而乌拉圭、秘鲁、委内瑞拉和智利等国,基本都是见风倒的墙头草,他们在口头上支持纳粹的一些言论,很多时候只是为了骗取(勒索)美国援助的一个手段而已,并不能太当真。
总之,在二战时期的南美洲各国之中,巴西是美国最忠实的狗腿子,至于其它的南美国家,则是在轴心国和同盟国阵营之间,确切地说是德国和美国之间反复摇摆,直到最后才象征性地对轴心国宣战。
其中,阿根廷是亲纳粹程度最高的南美洲国家,在珍珠港事件之后,它甚至都不肯跟轴心国断交,美国软硬兼施,但基本没用。实际上,恰恰是因为巴西人倒向美国,反而加剧了阿根廷对同盟国的敌意,当时为了竞争南美洲的霸权,巴西和阿根廷之间的糟糕关系,大概跟后世的沙特和伊朗相差仿佛,基本上都快发展到巴西人吃饭,阿根廷人就一定要吃♂屎的程度……当然,无论阿根廷人再怎么傲娇,这世上永远是胳膊扭不过大腿的,到了纳粹德国覆灭的那一个月,阿根廷还是向轴心国宣战了,好歹混了个战胜国的末班车。
不过,这并不影响战后的阿根廷共和国,成为德国纳粹余孽们最理想的首选流亡逃难之地……
在另一个时空,等到阿根廷象征性地对轴心国宣战的时候,二战也已经基本上打得差不多了。意大利法西斯已经去了天堂,纳粹德国已经躺在墓穴里等着填土,日本也只剩下了半条命,用不着南美洲国家再出手干什么了。但是在这个时空,德国纳粹和意大利法西斯虽已灰飞烟灭,苏联和英国却依然在欧洲大打出手。而日本人也在挨了两颗原子弹之后,反倒是蹦跶得更加精神,把兴冲冲要去摘取胜利果实的美国佬给“咔嚓”一口咬进了绞肉机。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有超过三百万盟军战死沙场结果,原本打算搭末班车对轴心国宣战的南美各国顿时坐蜡了,然后更是在美国的逼迫之下,心不甘情不愿地跳进了战争的大火坑。
经历了无数次毁灭性的战败之后,胜利的曙光尚未出现,美国的人力资源却已经被使用得濒临透支,为了让美国的小伙子们少流一点儿血,给美国多少保留一点儿元气,五角大楼前后逼迫巴西政府征发了三百万兵员充当炮灰参战,而其他说西班牙语的南美各国,也逃不了被拉壮丁的命运……
( 大穿越时代 p:///2/2490/ )
第八十四章、赤道洋之夏(完)
第八十四章、赤道洋之夏(完)
最后,到了一九四六年春天,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之下,除去巴西以外最新参战的南美各国,也陆续组织了几批远征军投入太平洋战场,代替美国的小伙子们流血……其中,大约两万名阿根廷、智利、秘鲁、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五国联合组建的南美军团,就被运到了萨摩亚群岛,预备参加南太平洋战场的反攻作战。
换成是在战争初期,财大气粗的美国或许还会完全负担这些南美盟友的后勤供应,给他们提供美军标准的饮食给养。但是到了一九四六年,因为战线铺得太开,美军的后勤体系已经处处吃紧,对待一些次要盟友和杂牌军的态度也开始吝啬起来,南美洲各国被征发的参战部队,不得不由各国政府自行负责后勤,分担作战费用。而由于这些国家一贯而来的**痼疾,就连美国方面零星提供的少量物资援助,也被本国的贪官污吏给克扣了大半。所以搞到最后,这些南美士兵几乎是一路裹着旧毯子啃着干面包走上了战场,手里的武器也普遍比美军落后了一个时代,多为一战时期的旧枪,结果到了前线还被美军官兵嘲笑成是要饭的乞丐。
如果是,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国人是为自己的祖国打仗,巴西人是拿钱干活的打工族,那么说西班牙语的南美军团就是被人强行拉来干义务劳动的倒霉蛋,其士气和积极性之糟糕,自然是可想而知。
更糟糕的是,进驻萨摩亚群岛的南美军团不仅装备落后、后勤恶劣,内部也是问题成堆由于除了巴西以外的南美各国,普遍对出兵参战充满了抵触情绪,完全是在美国的强行逼迫之下,才勉强弄了些最差的杂牌军丢出来凑数,非但士气和战斗力都不必指望,连兵员调动都搞得拖拖拉拉,截止到一九四六年春天,阿根廷、智利、秘鲁、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五国派出的参战部队,加起来才两万人,仅够一个师的规模。
由于南美盟国的第一批参战军规模太小太零散,不方便调动和使用,“天才”的五角大楼就想出了一个混编的主意,借鉴一战时期美国组建“彩虹师”的经验,把南美五国的参战部队捏合成了一个南美军团。
所谓的彩虹师,就是美国参加一战的先遣队。当时为了彰显美国各州人民的团结,陆军部把26个州的国民警卫队合在一起,正式编成一个师,即“彩虹”第42师。意寓这个师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组成的,就像是一条横跨长空的彩虹,按照当时美国报纸的宣传,这样一来的话,每个州都会因为在第一批送往海外的人员中有他们的男儿而感到骄傲。而彩虹师在欧洲战场的表现,也确实不负各州父老寄予的厚望。
按照五角大楼的想法,既然一战时代的“彩虹师”,能充分体现当时美国的“举国一致”精神,激励起一亿国民的士气,那么如今的南美军团,同样也应该能体现南美洲各个盟国的“举洲一致”才对。
问题是,一战美国的“彩虹师”虽然来自于美国的二十六个州,但好歹还是一国同胞,而且都是选拔出来的精锐,后勤供给也很充足,各方面表现和战斗力自然不会差。而南美军团的士兵虽然都说西班牙语,彼此总算是能够交流,但组织上却是来自五个不同的国家,光是如何协调指挥系统就足以让人晕头转向。
更要命的是,南美军团的这些部队,在本国都是被丢出来当炮灰的杂牌军,纪律和素质都只能用让人绝望来形容。如今还要把他们硬是捏合到一起,最后若是没有整天斗殴杀到尸横遍野,就该让人偷笑了。
雪上加霜的是,所谓天有不测风云,这些满腹怨念、无所适从的南美士兵刚到萨摩亚群岛驻扎了没多久,美国就因为哈尔西舰队被台风摧毁,而不得不收缩防线,完全放弃了南太平洋战场的反攻计划。
之后,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丧失了制海权和制空权的美军,更是直接撤出了萨摩亚群岛,却留下了这帮南美人来顶缸……反正,在从美军那里收到“我撤退,你掩护,务必死战到最后一人一弹”的命令之时,包括伊萨克少尉的整个南美军团全体官兵上下,个个嘴边都有一万头羊驼凶猛地狂奔而过……
奈何形势比人强,到了这等时候,南美军团已经是骑虎难下,哪怕他们想要逃跑,身在茫茫大洋之中的萨摩亚群岛,跟故乡隔了一个太平洋,也没有回家的远洋轮船可以坐,最终还是只能闭上眼睛听天由命。
于是,在被美军抛弃的萨摩亚群岛上,初来乍到的南美军团只得硬着头皮开始布置防务,期间闹出各种纠纷、哗变无数,全军上下离心离德阿根廷、智利、秘鲁、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五国之间的矛盾与仇恨,绝对不比欧洲列强之间的各种仇怨差多少,其中玻利维亚和巴拉圭在三十年代还刚刚打过一场血腥残酷的查科战争,迄今依然各种边境冲突不断,想要带好这样一支内部矛盾深重的溃散队伍,其难度大约跟在后世的东亚指挥一支中日朝韩联军的难度系数差不多……而南美军团的指挥官显然没有这样逆天的统一战线能力。
结果,整个备战过程之中,南美军团内部搞得一团糟,甚至为了争夺美军遗留在岛上的食物、酒水和日常生活用品,零星暴发过多次火并冲突,来自五个国家的军官们整天在各种会议上拍手枪和玩拳击,那位来自智利的军团司令官则被气得中风瘫痪……如此这般折腾到最后,所有人似乎都心灰意懒地彻底放弃了。
反正,根据伊萨克少尉在最近这些日子里所亲眼看到的情况,军团高层首先是放弃了萨摩亚群岛外围的全部小岛,把所有的人都撤回了萨瓦伊岛和乌布卢岛这两座主岛上。然后,不管是哪个国家的部队,都不约而同地缩进了最坚固的地下防空洞里,好像把脑袋埋进砂子里的鸵鸟一般,对日益逼近的日军视若无睹。
※※※※※※※※※※※※※※※※※※※
总之,在确认了自己被美国佬抛弃在萨摩亚群岛之后,两万南美军团先是骚动了一番,接下来就仿佛成了泥雕木偶,各自躲在美军遗留的永久性坚固防御工事里,坐看日本飞机肆无忌惮地在头顶上狂轰滥炸,坐看日本海军的扫雷艇清理了美军布设在岛屿四周的雷场,坐看日本战列舰和巡洋舰堵上门来朝着岛屿倾泻炮弹,坐看日本海军的蛙人水下爆炸队扫荡了美军遗留的水下爆破物和滩头障碍物……却没有任何积极的反应,甚至没有用那些藏在隐蔽悬崖下的岸炮对敌舰开火,也不知道军团的高层将领究竟在想些什么按照伊萨克少尉的想法,就算自己人的炮术很烂,对美国海岸炮兵遗留下来的这些大家伙不太玩得转,但只要能够按照说明书把炮弹打出去,哪怕放个响给自己人壮壮胆也好啊!至少比现在这样死气沉沉的搞法要强。
可是军团司令部并没有这样做,确切地说是什么都没有做,除了装鸵鸟浪费时间,就是坐着等死。
当然,装鸵鸟归装鸵鸟,侦察工作还是不能丢下的,否则万一哪天被日本武士摸到床边自己都还不知道,那可就太悲剧了。于是,在美军遗留的雷达站被日本飞机炸毁之后,一部分不幸抽到坏签的士兵和低级军官,就被迫承担了瞭望员的职责,被打发到各个观察哨所,用望远镜侦察日本舰队和飞机的动静。
来自阿根廷的伊萨克少尉,就是不幸抽到了坏签,被打发出来侦察敌情的倒霉蛋之一。作为对军官的优待,他被分配到了位于山顶的观察哨所。虽然比较荒凉偏僻,但好处是海拔高,海面的舰炮打不着。而且远离人工建筑群,哨所本身又伪装得好,从高空根本认不出来,日本飞机也不会来丢炸弹。
相比于那些在海滩地堡里一边向上帝祈祷一边挨炮弹的观察员,伊萨克少尉自认为还算是幸运的。
然后,他就注意到了,今天出现在海面上的敌舰,似乎和往常稍微有些不一样在那些不断用粗管子朝岸上倾泻弹雨的战舰背后,好像又多了不少影影绰绰的船影。那些船看起来似乎像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