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穿越时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老王

    结果,这批衣衫褴楼、饥肠辘辘的战俘的转移行动,变成了一次总里程超过八十公里的死亡行军绝大多数日军士兵都遵守武士道的野蛮精神,毫不留情地残酷对待着这些“白皮鬼畜”,残暴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是家常便饭,俘虏们稍不听话就遭到刀劈,掉队的俘虏全都遭到惨无人道的毒打,甚至有日本兵用棍子敲战俘的头来取乐。由于生病和营养不良而奄奄一息的俘虏则被弃之路旁,倒地不起的俘虏在枪口的威胁下被自己的伙伴活活埋掉。如果有人拒绝合作甚至胆敢反抗,兽性大发的日本兵就会用刺刀把他们活活挑死。

    于是,在漫天飘落的阴冷冬雨之中,数万名衣衫褴褛、浑身湿透的盟军官兵,一边哆哆嗦嗦地抱着胳膊,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踏上了走回墨尔本市区的悲惨旅程通向北方的路被炮火和炸弹给搞得坑坑洼洼,路旁的壕沟里散乱地堆着被抛弃的装备、烧坏了的卡车、炮架和步抢。俘虏们被迫拖着沉重的脚步,绕过这些乱七八糟的障碍物,缺了腿的伤员也只能用树枝当拐仗,拖着松散下来的绷带一拐一拐往前挣扎。整条绵延五六十公里的道路,成了埋葬这些病鬼饿殍的长型墓地,沿路的沟渠里很快就塞满了尸体和濒死的人。

    不过,凡是能够踉踉跄跄踏上这条行军路的战俘,无论能不能最终达到终点的战俘营,都还不算是最倒霉。更悲惨的则是那些在行军起点就倒下的家伙辻政信中将亲眼看到,一个骨瘦如柴但却满脸通红,眼睛好像燃烧的煤块,明显是发了高烧的澳大利亚军官,才从索伦托镇上出发了没几步路,就摇摇晃晃地跌倒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咳嗽着,却怎么也站不起来。一个押送的日本士兵凑上去不停地踢他的胸口。澳大利亚军官挣扎着想爬起来,向日本兵伸手哀求,后者却只是把刺刀尖对准了他的脖子,一刀就结果了他的性命。

    而在旁边的不远处,两个蓬头垢面的澳洲平民似乎是就地征发的苦力壮丁,被日本人用刺刀催逼着挖了一个坑,把一个得了严重传染病的美军上尉抬在坑里。不料就在掉进坑里的那一刻,这个上尉却突然拚命挣扎起来,企图逃离他的坟墓。日本兵命令那两个澳洲人用铁锹把这个垂死挣扎的上尉打回去,他们起初不肯,直到日本兵用枪对着他们,两人才无奈地挥舞铁锹把那个上尉打得跌在坑里,就这么活埋了……或许是因为泥土没有压实的缘故,过了好长一阵子之后,还能看见一只手露在坟外,绝望地在空中乱抓。

    ※※※※※※※※※※※※※※※※※※※

    昔日有着“豺狼大佐”之称的辻政信中将,对此叼着香烟视若无睹他从来都不是什么能够怜悯敌人的慈悲者,当初在菲律宾屠杀美军战俘的时候,就有他的一份功劳。而且,对于这种惨无人道的暴行,辻政信中将也有他的一番逻辑:凭什么当年美英白畜能够像消灭害虫一样屠杀有色人种,而不准有色人种倒过来屠杀他们?要知道,当年最初那一批被大英帝国流放到澳洲的罪犯移民,前后只用了二十年时间,就杀光了澳大利亚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土著,而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土著更是被杀得一个不剩,最终硬是用血淋淋的屠刀,将这块跟大不列颠岛远隔半个地球的土地给染成了白色。如今日军的做法,不过是学习英国人的传统经验,一报还一报,换成有色人种杀光他们这些高贵的白人,再一次改变澳大利亚居民的人种结构而已……

    既然欧美白人可以在美洲和澳洲理直气壮地消灭原住民搞换种,日本民族为什么不能有样学样呢?

    不过,尽管如此,出于最基本的好奇心,他还是喊住一个负责指挥战俘押运事宜的参谋军官,用日语询问这是要把战俘押运到哪里去。然后得知:山下奉文大将下令,盟军战俘一律押往西澳大利亚的矿山。

    “……西澳的矿山?莫非是要他们下矿洞吗?这可不是个好主意!我在西澳见识过那样的场面!”

    辻政信皱眉摇头道,“……别看这些白人个头似乎挺高大的模样,其实一个个慵懒散漫、效率低下,而且胃口还很大。如果让他们挖矿的话,每天吃掉的东西恐怕比皇军士兵的日常食品配给额度还要多,挖出来的矿石却比最瘦的朝鲜劳工还要少……此外,这帮家伙还喜欢三天两头罢工闹事,索要更多的口粮和休息,当真是全然不知死活与其养着这帮好吃懒做的蠢笨白人,还不如从朝鲜和中国搜集劳工呢!”

    “……确实如此,阁下。事实上,在之前的几年里,我们一直是在用支那人、越南人和朝鲜人来代替蠢笨的美英白畜。但是上个月的时候,澳洲方面军司令部来了一批支那八路……呃,不对,是中国红军的外交官,是共产国际安排来澳洲建立领事馆的,结果这帮人一到澳洲就找到司令官山下大将抗议,要求我们释放之前陆续征发到澳洲的中国劳工,让他们可以回家,或者至少要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

    然后,苏联人的代表也给他们帮腔,说是既然中日两国红色政权已经议和结盟,就不该继续让友邦公民无偿服苦役,最起码要给劳工发薪水,之前干的活也都要给补偿……阁下,您也知道的,如今是形势比人强,而且特鲁克镇守府的联合舰队司令部也支持这一看法,所以山下大将只得捏着鼻子如数答应了下来。”

    那名参谋如此解释说,“……结果事后一统计,哪怕开出了很优厚的薪水,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中国劳工还肯继续留在矿上干活。而走了那么多人之后出现的劳动力缺口,就只能指望着这些美英战俘来顶上了。”

    “……原来是这样啊……似乎是没办法的事,只好把他们塞进矿井发挥剩余价值了,浪费粮食也就浪费一点儿吧……眼下政府好歹是换了招牌,做事要讲究点儿体面,不能再随随便便把俘虏集体处决了。”

    辻政信中将叹了口气,“……接下来呢?那些离职的中国劳工,都搭乘返程的移民船回国了吗?”

    “……不,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回去了。剩下的都拿了司令部分给他们的田地,在澳洲就地定居了。”

    “……什么?还要给他们分田地?凭什么要把皇军流血流汗打下来的地分给他们?”辻政信惊讶道。

    “……因为给他们结清薪水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麻烦,很多中国劳工都不肯收纸币眼下国内各类消费品完全实行配给制,无论是军票还是日元,都是什么货物也买不来的,天晓得要等到啥时候才能重新恢复市场交易。而若是给实物的话,司令部也拿不出太多的东西……所以司令官大人就想了个分配土地的补偿方案,反正澳洲的地盘太大,人口太少,那些野外的土地荒着也是荒着,还不如拿去打发人……”

    那名参谋答道,“……请放心,司令部拨给中国人的都是达尔文港、卡潘塔利亚海湾和约克角半岛那边的下等旱田,还有一些沙漠边缘的半干旱牧场。你也知道的,那地方走出海岸线没几步路就是沙漠,距离最近的大城市也隔着上千公里的无人区,原本就算是每人给再多的地,大家也都不愿意去那儿住,如今正好可以拿去搪塞中国人。至于达令河与墨累河畔的上好水浇地,都留着给咱们本国的移民同胞呢!”

    “……明白了。”辻政信点点头,“……那么这些俘获的白人妇女呢?上头打算怎么安置?”

    “……按计划是押到墨尔本,让澳洲前线几个慰安所的老鸨来甄别一下,先把患上传染病和花柳病的女人给挑出来,然后漂亮的白种女人进慰安所,不太漂亮的白种女人分配给那些从矿里出来的中国劳工当老婆……什么?我国的移民怎么办?阁下真是多虑了!我国打了这么多年的仗,青壮男子死伤无数,现在的国内那边可是女多男少,一个小伙子可以配上一车姑娘呢!哪里还需要再多此一举,去找白种女人婚配?……”

    “……嗯,虽然听上去很有道理,也很符合逻辑,但还是总感觉这回似乎有点吃亏了……”

    ……

    与此同时,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所罗门群岛海域,一艘宛如浮城的巍峨巨轮上,正穿着沙滩裤和汗背心,躺着甲板上晒太阳的王秋同学,则是看着穿越之书上显示的最新得分进项,悄悄地松了一口气。

    成功改变澳大利亚的人种属性,将‘白色澳洲’变成‘黄色澳洲’,获得20000奖励点……

    “……嗯,奖励点进账的速度还算不错,可是要凑足三百万积分……不,后面苏菲又多侵蚀了几条船,现在需要凑足的脱离积分已经涨到了三百二十万,依然还是任重而道远啊!”他举起身边的一大杯果汁鸡尾酒,微微啜饮了一口,幽幽地叹息道,“……看起来,真的是只能再打一场第三次世界大战了……”

    ( 大穿越时代  p:///2/2490/  )




第八十一章、赤道洋之夏(上)
    第八十一章、赤道洋之夏(上)

    当澳洲墨尔本地区的盟军战俘,一个个淋着凄冷的冬雨,艰难地向着远方的战俘营跋涉之时,数千公里之外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上,那些刚刚走下邮轮的日本移民,却在好奇地打量着四周新奇的热带海岛风景。

    瓜达尔卡纳尔岛,通常简称瓜岛,位于南太平洋的赤道附近,所罗门群岛的东南端,是所罗门群岛最大和最主要的火山岛,面积五千三百平方公里,中部有许多山脊尖削的山脉,最高峰马卡拉康布山的海拔高达两千四百五十米。瓜达尔卡纳尔岛的绝大部分土地都被热带雨林覆盖,许多湍急的小河从森林茂密的山区流向海边,沿岸部分地区为红树沼泽。北部沿海分布着一些较为宽广的平原,南岸则是悬崖陡壁直逼海边。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跟上海直辖市面积差不多大的海岛,也是所罗门群岛的主岛。

    在另一个时空的二战史上,美日两军在瓜岛曾经爆发过持续大半年的惨烈厮杀,最终以日军败退而告终。而美军也是从瓜岛之战开始,彻底扭转了战争初期的颓势,正式唱响了对日战略反攻的号角。

    然而,在这个被舰娘们剧烈干涉过的时空里,美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就一溃千里,根本没能在所罗门群岛站稳脚跟,而是一路后退到了更东方数千公里之外的萨摩亚群岛,才勉强稳住了阵脚。

    接下来的几年里,美日两军也是在斐济-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一线反复拉锯,谁都无法轻易取得突破。总的来说还是日军占上风前后几场主要的大海战,日军都取得了类似日俄战争对马海战那样的大胜利,将美国太平洋舰队全歼了两遍。虽然凭着世界第一的工业实力,美国可以迅速造出新的战舰,却难以让屡战屡败的水兵瞬间恢复勇气,更没办法让对大海一无所知的菜鸟水手在眨眼睛变身为老海狗……基本上,到了战争后期,由于新人太多,美国海军的素质已经跌落到军舰动不动就自爆的可悲程度了。

    结果,在另一个世界成为双方争夺焦点的瓜岛,在这个时空就被甩到了日本海军的战线后方,距离战场越来越远,最终成了一个较为安全的后方基地,以及国内移民的安置点像瓜达尔卡纳尔这样面积如此之大,土壤肥沃,而淡水等资源也较为丰富的岛屿,在各种坑爹迷你小岛礁林立的南太平洋,可是并不多见的。

    所以,在前往作为最终目的地的澳洲之前,南下的移民船远洋邮轮“流川丸”在过了赤道之后首先绕了个弯,造访了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在这里卸下了一部分以军人遗属为主的移民,算是某种程度的优待:相对于满目疮痍、干旱贫瘠的澳洲,南太平洋的海岛似乎被日本人看作是更理想的移民地。

    在二战之前,包括瓜达尔卡纳尔岛在内的整个所罗门群岛,虽然有着圣经中智者国王所罗门的好名字,但实际上却是一片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少数土著皆是愚昧落后,甚至还有猎头和食人的陋习。英国殖民者名义上已经管理此地上百年,但除了将它画在地图上之外,也只是开辟了寥寥一两个种植园而已。

    后世的所罗门群岛共和国,完全是靠着瓜岛血战之中,美日两军在岛上修建的大量军事设施,才获得了让其真正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桶金。其首都霍尼亚拉,就是从战时美军在瓜岛上遗留的前线基地发展而来。

    但在这个瓜岛血战并未发生的时空,这个岛屿上的一切文明设施,就只能依靠日本移民的辛勤双手来建设,自然也不会再存在什么群岛首都霍尼亚拉,而是在同样的地理位置上,兴建起了一座充满日式街町风格的“瓜岛市”毕竟整个岛屿的自然地理条件没变,最适合修筑城市和港口的位置就是那么一块地方。

    ※※※※※※※※※※※※※※※※※※※

    此时此刻,二十二岁的小寡妇日暮铃音,正抱着襁褓里的婴儿,站在瓜岛首府的码头上茫然无措大约半个小时之前,一艘冒着黑烟的老式汽艇把她和其他几十个军人家属送上了岸,半句话没交代就往码头一丢,然后她们之前乘坐的远洋邮轮“流川丸”也鸣响汽笛起锚开走了,让日暮铃音一时间感觉有点发懵。

    环顾四周,眼前是一派白色的沙滩、浓绿的棕桐树丛和宛如蓝宝石的平静海湾,构成一幅颇为诗意的图画。视野内唯一的城镇坐落在一座岬角的西面,街巷间到处是青翠的树木、如茵的绿草和五彩的鲜花,宁静而又清新,显得格外妩媚多娇。虽然没有什么高楼大厦,但那些两三层楼的木屋也都十分整洁精致,每座屋子四周都有小花园或私家菜园,到处绿树婆娑,炊烟袅袅,让人一看就很温馨,有一种家的感觉。

    如果是在别的什么时候,日暮铃音或许会兴致盎然地观赏这座岛屿的奇妙风景。然而此刻天气的炎热程度实在是让她感到难以忍受,头顶的太阳就像要把自己也给烧尽一样,毫不吝啬地散播着光和热,炙烤着无遮无拦的水泥码头,让地面烫的足以煎熟鸡蛋……才坚持了没多久,她就感觉自己仿佛快要中暑了。

    幸好,就在码头上的众人开始埋怨的时候,终于有一个光着膀子、皮肤黝黑的老头儿迎了上来。

    “……哎呀!你们就是从本土过来的新人吧?欢迎欢迎!可是你们怎么现在就到了?”

    那老头儿气喘吁吁地说道,脸色涨的通红,“……这会儿才刚过中午,电报上说的进港时间是傍晚……大家都在准备欢迎你们的篝火宴会呢!不管怎么样,先过去喝点饮料休息一下吧!”

    于是,依然满头雾水的一行日本妇孺,就只得懵懵懂懂地跟着这个老头,走进了瓜岛市的街町,然后发现虽然这只是一个万把人的镇子,却很奢侈地安装上了路灯!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挂着许多鱼干和水果干,偶尔还能看到几辆汽车停在街角的树荫下,以二战时期日本社会的标准,这地方绝对已经称得上富庶。

    不过,相对于生活条件的宽裕,本地居民在衣服打扮上就只能用伤风败俗来形容了:或许是由于天气实在太湿热,街头的小孩子们全都光着身体乱跑,即使已经快到发育年纪的垂髫少女,也只戴着一顶草帽就一丝不挂地走来走去;而成年人也一般也仅是在腰胯间胡乱穿条短裤,妇女再在胸前多裹一块布,或者用贝壳和玻璃珠串起来挂在颈上,垂在胸前遮羞……日暮铃音一路走来,居然没见到任何一个穿着上衣的男人。

    想想自己以后或许也得这样入乡随俗,小寡妇日暮铃音的心中不由得略感羞涩。

    ※※※※※※※※※※※※※※※※※※※

    由于瓜岛市不过是新建没几年的居民点,所以镇子的面积并不大,一行新人很快就来到了路途的终点,一个铺着白砂的小广场。广场的尽头是一座木板搭建的小小神社,神社门前的鸟居上挂起了横幅,上书“欢迎本土同胞接风宴会”的字样。而旁边则搭起了一排临时的灶台和棚子,无数妇女儿童笑嘻嘻地顶着装满食材和餐具的篮子,在广场上来来回回,还有人架起了大鼓和柴火堆,似乎是想要好好地热闹一番。

    由于预备在晚上设宴欢迎的新移民,居然提前了这么多时间抵达,在场的众人顿时有点懵懂和不知所措。不过,很快,他们就热情地迎了上去,给新人们送上清水和椰子,七嘴八舌地问候寒暄。

    一位少年殷勤地捧出一只脑袋那么大的白色瓜果,在一块石板上切开,请小寡妇日暮铃音品尝,“……菜还没弄好,先吃个瓜解解渴吧。都来到瓜岛了!不吃个瓜怎么行呢?这是俺们家里自己种的,可甜着呢!”

    盛情难却之下,日暮铃音接过白瓜和一把木头勺子,挖着吃起来,感觉瓜瓤有股非常美妙的清甜香味。而与此同时,那位貌似很饶舌的少年还在喋喋不休,“……除了天气比较热一点、虫子稍微多一点之外,这个岛上的日子还是挺不错的。一年四季都有很好吃的水果,海里到处都是在日本根本打不到的大鱼,龙虾和螃蟹也很容易找到。哦,对了,这个岛上还有温泉呢!咱们在上个月刚刚盖了个温泉浴场……”

    打着赤膊的少年转身指了指远方三十多公里外,那座终日被云雾萦绕着的火山,咧嘴笑着殷勤地推举道,“……诺,就在那边的半山腰,你有空不妨带着孩子去享受一下吧!不泡温泉浴算什么日本人呐!”

    日暮铃音一边吃瓜,一边笑着连连称是,在稍事喘息之后,凭着家庭主妇的本能,她又主动提出要到厨房里帮忙……然后,她就看到了各种五颜六色的说不出名字的热带水果,都是在日本没见过更没吃过的,此时却在清洗果蔬的水池旁叠成一座小山。还有一条条刚从海里捞上来、新鲜到不能再新鲜的巨大金枪鱼,也正在广场上被人当众分割,在切成小块之后,交给妇女们烹制成不同风味的菜肴。

    凑进去帮忙的小寡妇日暮铃音,也取了一块肥美的鱼肉,准备做一道她比较拿手的生鱼片,只见鱼皮的色泽新鲜诱人,横切面上的鱼肉呈现出粉嫩的肌理,放在眼下的日本国内,只怕是没多少人能吃得起。哪怕是在战前相对繁荣的年岁里,城里的中等人家顶多也只能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拿它来打打牙祭。

    然而,按照当地人的说法,此等大鱼他们在这边天天却是都有的吃,一点儿都不稀罕……
1...574575576577578...7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