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穿越时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老王

    杜鲁门总统用红色铅笔在地图上画了几个个粗大的箭头,然后神情激动地说,“……英国人已经在这场遏止布尔什维克的战争中败下阵来。现在轮到我们履行盟友义务,拯救欧洲文明世界的自由与民主了!”

    “……咳咳,总统先生,恕我直言,目前苏联和英国都还没有互相宣战,所以从法律上来说,之前几个月在低地国家和法国爆发的战斗,只能算是局部武装冲突……合众国并没有什么需要履行的盟友义务……”

    霍普金斯咳嗽着说道,脸色异常憔悴这位罗斯福总统的智囊从很多年之前开始就身体不好,一直在同病魔搏斗,从一九四一年起,每个月医生在预言他只剩下了几周阳寿,然而他总是重新挺起来,直到罗斯福总统已经去世的现在,他还是继续强撑着病体,跟接任的杜鲁门总统一起操持国务。

    尽管杜鲁门总统不喜欢霍普金斯的偏左自由主义思想,但还是不得不承认他的能力和智谋。

    “……连原子弹都丢了出来的‘局部武装冲突’?”杜鲁门嘲讽地冷哼了一声,同时偶然转了一下脑袋,这才注意到了办公室里还有另一个人也不知为什么,从进门之后,赫尔国务卿就一直默不作声地站在墙前,久久地一声不吭,似乎是在组织措辞,又仿佛某些要谈到的东西超出了他的思维能力。

    “……怎么不开口?是有什么麻烦的事吗?赫尔先生。”杜鲁门总统问道。

    “……确实是有一桩麻烦。”赫尔尽可能地斟酌着措辞,“……丘吉尔在议会遭到严重挫折。为了应对俄国人的继续进逼,他不仅寻求我们的支持,还提出了几项很荒诞的建议,比如成立德国流亡政府……”

    “……德国流亡政府?丘吉尔首相到底在想什么?”杜鲁门总统闻言微微一愣,随即就转身回到了座位上,表情严肃地说:“……能给我仔细讲一讲,这具体是怎么回事么?”

    然后,听着赫尔国务卿结结巴巴的描述,杜鲁门和霍普金斯两人的嘴巴都越张越大。

    原因无他,丘吉尔首相这一回的脑洞实在是开得太大了!

    很显然,欧洲大陆上步步紧逼的红色铁流和大不列颠岛内酝酿的倒阁风潮,似乎已经让这个胖子有了精神错乱的征兆,在内外交逼的恶劣形势之下,丘吉尔对白宫抛出了这样几条匪夷所思的“反苏奇策”:

    首先是让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重新复辟登基,在美军控制的半个罗马或者更南方的那不勒斯等地建立“正统王国政府”,利用王室的传统影响力,跟北意大利的红色政权争夺人心。

    其次是设法蛊惑西班牙的佛朗哥将军参战,派遣西班牙军队进入法国战场,抵御苏联红军的兵锋。

    如果说这两条建议虽然让人好像吃了苍蝇不太舒服,但勉强还算是正常思维逻辑的范畴的话,那么下一条建议就简直是疯人呓语了在柏林被苏联红军攻陷,纳粹德国覆灭前夕,戈培尔、戈林等一系列纳粹骨干逃到荷兰,随后被英军俘获,邓尼茨也坐着一艘潜艇在公海上向英军投降,目前这帮人都在英国的战俘营里团聚。病急乱投医的丘吉尔,眼下居然把主意打到了他们头上,准备在征得美国同意后就释放这些人,在伦敦组建德国流亡政府,领导德国本土的“抗苏游击队”!

    甚至就连德国流亡政府的新元首人选,丘吉尔首相都已经预先安排好了纳粹德国的副元首赫斯在四年前驾机飞到了英国企图和谈被扣,现在还在他们的监狱里。相比于其他那些臭名昭著的纳粹头目,赫斯这个家伙的履历相对干净一些,如今正好顺理成章地推到德国流亡政府新元首的位置上……

    这个突破了人类想象力的主意……怎么说呢?确实,德意志第三帝国目前才刚刚覆灭了几个月,欧洲各地还残存着不少纳粹余孽。如果美英两国改弦易辙,转而支持他们恢复德国政权,并且通过各种间谍渠道,向德国境内的纳粹余孽提供军火和资金的话,那么确实是能够给苏联人造成不小的麻烦。

    但问题是,如果这么一来的话,同盟国之前那些年的一切反法西斯战争宣传,就统统都完全成了笑话真以为只要拿掉希特勒,剩下的德国纳粹就不是法西斯了吗?就算是再怎么愚弄公众,也不能这样玩啊!

    想到这里,霍普金斯忍不住瞟了眼沙发旁边丢着的一本美国队长漫画:在这本脍炙人口的流行漫画里,希特勒固然是大魔头的形象,但戈培尔、戈林这些家伙,难道就不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妖魔了?

    “……一堆荒唐到了极点的主意!丘吉尔真是疯了!我们可不能跟着他发疯!”

    即使是三人之中思想最反动的杜鲁门总统,也否决了丘吉尔“扶植纳粹”的疯狂主意,顺带着把其它的点子也都给否决了。不过还没等赫尔国务卿和霍普金斯两人稍微松一口气,就又听到杜鲁门话锋一转,“……但是,遏制苏联势力的膨胀和帮助我们的英国盟友,如今也已经刻不容缓!有什么好的对策吗?”

    ※※※※※※※※※※※※※※※※※※※※※※※※

    如何遏制拥有核武器的苏联?如何帮助风雨飘摇的大英帝国?

    这两个问题,实在是让自诩为聪明人的霍普金斯感到头疼,尤其是在不能直接对苏开战的情况下。

    确实,如今的欧洲战略局势对于美国来说真是太恶劣了,大半个欧洲最精华的部分已经被苏联快刀切牛油地切了下来,一口气吞光了最肥美的战争红利。只给美英联军留下了南意大利这么一块食之无味的鸡肋,还有希腊南部的几个海岛,法国虽然还处在内战之中,但在苏联装甲集群进入巴黎之后,胜负早已成定局。

    可是,纵然对苏联势力的急速扩张再怎么不满意,白宫的官僚和华尔街的财阀们也没有什么牌可打。

    跟另一个世界的历史不同,这个世界的苏联在二战中要彪悍得多,身家也丰厚得多。除了少量纯属象征性的“友情捐赠”之外,约瑟夫大叔(指斯大林)并不需要依靠美国的援助物资来打仗。在战争期间,美苏之间确实还保持着贸易联系,但数量和规模根本微不足道,白宫不可能用美援物资这个筹码来拿捏俄国毛熊。

    至于援助欧洲各国反苏力量的事情,近几个月来白宫其实一直都在做,可惜成果寥寥。目前整个欧洲都在苏联钢铁洪流的震撼下胆颤腿软,而在荷兰外海冉冉升起的蘑菇云,更是让所有人为之瑟瑟发抖。

    事实上,按照霍普金斯的想法,在已经得知苏联拥有原子弹的情况下,丘吉尔还要坚持武装反苏,根本就是坐在炸药包上玩火!跟美国不同,英国本土和苏联红军之间,可没有浩瀚的大西洋作为天堑阻隔,狭窄的英吉利海峡根本不顶用。万一约瑟夫大叔哪天心情不顺,多喝了几口伏特加,然后一拍脑门,下令直接丢一堆核弹到英国……乌拉!一切麻烦都解决啦!再也没有什么大英帝国了!

    就在前不久,霍普金斯刚刚阅读了关于美国医疗队从英国海军基地斯卡帕湾发来的报告,描述了因为原子弹爆炸而染上辐射病的惨状:专家表示这种疾病根本没有特效药,即使是合众国最优秀的医生,也只能看着皇家海军的官兵们一点点地皮肤溃烂、内脏腐朽,最后带着浑身的腐臭和脓水,极度凄惨地死去。

    跟拥有这种核子武器的对手正面为敌,真不知应该算是勇敢还是疯狂,尤其是当英国佬自己手里却没有原子弹的时候反正不管怎么样,美利坚合众国是绝对不会把刚刚研发出来的核弹交给他们的。

    说真的,霍普金斯实在是很难理解,印象中贫穷落后的俄国人,究竟是怎么把原子弹这么高技术的东西鼓捣出来的确实,制造原子弹的基本原理并不是什么秘密,在战前的公开刊物上就可以找到。

    不过,制造原子弹的关键性技术障碍,从来不在于原子弹本身的设计制造,而在于如何分离出足够数量的浓缩铀,只要能够搞到那么多武器级的铀和钚,哪怕是一个普通电气工程师也能做出核弹来。

    但问题是,以二战时代的技术条件,想要积攒那么多的核原料,可是难比登天的事美国搞的“曼哈顿工程”,历时三年,雇佣工人二十万,总计花费二十亿美元(当时的美元可比日后的绿票子值钱得多,一把冲锋枪的成本才十美元,抗战结束后的国民党政府全部积蓄也不过九亿美元),不惜拿国库白银当缠绕电线制造巨型电磁铁,最后才造出了区区三枚核弹……其中一枚在七月份已经用于试爆,现在只剩了两枚。

    而苏联人光是砸在英国人头上的原子弹,如今就已经有两枚了,手上的存货更是不知道还有多少。

    当然,爆炸在荷兰外海的那两颗原子弹,也有可能就是苏联核武库的全部了。眼下的斯大林说不定是在拿着不存在的原子弹,打着空幌子吓人。但这样一旦错判就要亡国灭种的事情,又有谁敢去赌呢?

    嗯,丘吉尔似乎真的敢赌,但美利坚合众国却实在没必要陪着他发疯,就连英国人也快要抛弃他了。

    遏制拥有核武器的苏联固然难办,如何帮助落魄的英国人则更是麻烦这不仅仅是援助几十船或者几百船物资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切切实实地帮助英国人稳住殖民帝国的版图,哪怕只是暂时的。

    对于大英帝国来说,遍及全球的广袤殖民地,既是无穷财富的源泉,也是一切麻烦的来源在民族主义急剧觉醒的二十世纪,全球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越演越烈的反殖民运动。

    而宗主国的倾销商品和盘剥,给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的灾难也是十分深重具体可以参考民国时期写实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对待不能完全掌控的半殖民地中国尚且如此,印度、缅甸、南非、西非的殖民地更是被英国殖民者给横征暴敛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各种反抗的火苗此起彼伏、从未熄灭过。

    到了大英帝国被极度削弱的二战时代,这些郁积多时的火苗,更是如何火山喷发一般地爆了出来!

    看着世界地图上英国各个殖民地的凄惨现状,霍普金斯感觉这就跟身患绝症的自己一样无药可救。

    缅甸和马来亚已经被日本占领好几年了,大半个澳洲也被插上了太阳旗。麦克阿瑟在逃出菲律宾之后,接着在澳洲指挥盟军跟日本人继续打了几年,士气越打越低,地盘越打越小,如今只剩下了澳洲大陆最南端的墨尔本等几个据点,若是再吃上几个败仗,恐怕就要逃亡到新西兰或者塔斯马尼亚岛了。

    而大英帝国皇冠上最璀璨的宝石印度,更是沦为了一个群雄逐鹿的大战场。虽然日军仅仅占领了斯里兰卡这座岛屿,但被他们送上印度次大陆的国大党造反派头子苏巴斯钱德拉鲍斯,却成功引爆了整个印度的反英大起义。海德拉巴,克什米尔等土邦相继自立,善战的锡克人在旁遮普重建了他们的卡利斯坦王国,就连尼泊尔、阿富汗、伊朗这样弱鸡,都忍不住向富饶的印度次大陆伸出了黑手。

    这个世界的苏联,并不需要运输美国援助物资入境的通道,所以英国和苏联并未在二战期间联手瓜分伊朗。相反,在苏联的默许之下,伊朗的礼萨国王甚至发兵东征,企图在印度殖民地的崩溃中分一杯羹。

    由于英国皇家海军始终不能彻底击败日本联合舰队,夺回印度洋的制海权,更没有余力向印度投放大量援军,于是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也如同风中残烛一般摇摇欲坠。就连南非都起了别样心思。

    纵观世界,如今统治秩序还比较稳固的英国殖民地,只剩下了黑非洲和北非、中东。但前者的热带种植园对维持战争的意义有限,后者除了砂子和石油之外什么都没有。偏偏苏联和美国都不缺石油,甚至有余裕供给欧洲,占领了荷属东印度殖民地的日本也不缺石油,剩下的有色人种则贫穷落后得用不起多少石油……

    总之,让美军帮助英国镇压殖民地反抗,根本就是一桩吃力不讨好,还很可能搞臭名声的苦差事。而且怎么看也没有动手的必要。更关键的是,美利坚合众国自己难道就没有麻烦要解决吗?

    ※※※※※※※※※※※※※※※※※※※※※※※※

    “……总统先生,在考虑如何遏制苏联、援助英国之前,我们还是先想想如何打败日本吧!”

    听了霍普金斯憋了半天之后才憋出来的这句回答,杜鲁门总统就不禁感到一阵郁闷。

    哦!讨厌的日本人!

    不仅把美国拖进了战争,还搅乱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全盘战略计划!

    自从参加这场世界大战以来,美利坚合众国之所以迟迟未能把大部队投入欧洲,让苏联独霸欧洲的局面成型,除了政治上的考虑之外,还受到另一个关键因素的掣肘:那就是跟日本帝国较量的太平洋战场!

    自从珍珠港受袭之后,打败日本,迫使它无条件投降,就成了全体美国人最强烈的心愿。

    而这也是美国参战的直接目标,放弃和漠视这个目标就是绝对的政治不正确!

    即使是以合众国总统之尊,也不能违背广大公众的这番心声。

    连任了四届的罗斯福总统尚且做不到,杜鲁门总统就更是不行了。

    虽然早在1941年末,美国刚刚参战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就曾经在国会发表演讲,劝说议员们不要将目光只盯在日本这个小丑一般的对手身上,而是要投向欧洲,并且推出了“先欧后亚”战略政策。

    但问题是,罗斯福总统显然低估了日本这个“小丑一般的对手”的难缠和凶悍程度奇袭珍珠港、菲律宾之战、横扫东南亚、新几内亚陷落、突击印度洋、登陆澳洲……随着一面又一面刺眼的太阳旗在地图上升起,日本武士的刀子从北半球一直劈到了南半球,也将美利坚合众国海陆军的脸面给砸了个粉身碎骨。

    尤其是两次惊天动地的努美阿大海战,每一次都几乎全歼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而日本海军的大和号、武藏号这两艘超级战列舰的惊艳表现,更是让全世界的海军和船舶专家都掉了一地的眼镜片舰载雷达貌似最远可以扫描到近千公里的范围!合金装甲厚得十六寸穿甲弹和潜射鱼雷都打不穿!主炮采用的“铀合金穿甲弹”不仅坚硬,而且在命中之后还会自燃……更不科学的是,明明是两艘身宽体胖的超级战列舰,却硬是能跑出四十二节的超高航速,甚至比很多鱼雷跑得还要快!你这是战列舰还是赛艇啊?!

    为了干掉这两艘恶魔般的日本战列舰,美国海军上下可谓是费尽了心思,各种脑洞大开的点子层出不穷,

    从鸽子炸弹到巨舰撞击,从蛙人偷袭到饱和轰炸……可惜截止到目前为止,一切的尝试全部宣告失败。相反,在最近的这段时间里,日本人又有两艘新的同级战列舰下水服役,被命名为美浓号和信浓号……

    随着“恶魔般的日本战列舰”数量增加了一倍,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噩梦也随之倍增。

    总而言之,这样两次近乎全军覆没的败仗打下来,再加上在此前后的一系列零敲碎打,美国海军的脊梁骨都已经基本断掉了对于美国这个资源丰富、工业实力傲视全球的世界工厂来说,战舰和飞机的损失从来不是重点,但二十万受过良好训练和富有经验的海军官兵的死伤,却是让美国感到最为痛心彻骨和难以补充的损失:海军不比陆军,乃是技术兵种,只凭着一腔热血是没有办法发挥战舰的威力的,至少需要受过中等水平的教育和长时间的严格训练,才能算是合格的水兵。而现代海军对军官的素质要求就更高了。

    换而言之,在一群新人的手里,即使是最强大的战舰,也难以发挥出百分百的实力。

    结果,由于合格水兵和舰长的消耗殆尽,美国海军的人力资源近乎枯竭,就连最关键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也只能依靠从商船上征调的水手来操纵。至于驱逐舰、登陆舰之类的次要舰艇上,更是充斥着无数的新手菜鸟和旱鸭子,各种奇葩的事故和失误层出不穷,在战场上的表现更是让人不得不投以鄙视的眼神。

    更要命的是,在太平洋战场上一次次惨败,不仅让美国海军在世界舆论面前丢光了脸,也让罗斯福总统“先欧后亚”的战略企图完全破产。虽然美国同样实施了十分严厉的战时新闻管制,但不管什么时候都有消息灵通的人,社会上仍然到处流传着日军将要在旧金山登陆,或者派出超级战列舰沿海岸线轰击港口的谣言。

    接下来,就连国会山也被如此程度的惨烈失败震惊了。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们一方面群情激奋地要求复仇,对于海军的各种重建计划大开绿灯;一方面却又要求五角大楼务必保证美国本土的“绝对安全”即使日军真的对美国本土实施登陆,军队也要能够顶着日本舰队的炮击,把该死的日本小矮子推下海!

    无奈之下,罗斯福总统只得把立足于战后远景的“先欧后亚”策略,改成了面对现实战局的“先亚后欧”,原本准备用于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大批资源,不得不转而投入到国内,化为一座座不能动弹的海岸炮台、防空隐蔽所和陆上要塞。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对付日本联合舰队,尤其是那两艘恶魔一般的超级战列舰,天文数字的珍贵资源被投入到无底深渊一般的海军重建计划中……然后却被又一次统统打进了海底。

    除此之外,消耗资源的不仅有太平洋战场的海军,太平洋战场的美国陆军同样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由于澳洲本土近乎于一片空白的工业实力,为了让麦克阿瑟将军的部队能够在澳洲继续抵御日军入侵,他所需的每一升汽油、每一架飞机、每一辆坦克,都必须要万里迢迢地从美国本土运过去除了小麦、羊肉和不怕死的澳洲小伙子,澳大利亚几乎没办法提供麦克阿瑟想要的任何东西。如果换成是中国的八路军游击队,或许可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坚持战斗,但麦克阿瑟却办不到这样的事情,只能指望美国本土的运输补给。
1...506507508509510...7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