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穿越时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老王

    “……唉,在大舰队瘫痪的情况下,挪威已经注定保不住了……地中海那边的情况呢?”

    “……希腊流亡政府已经回到了我们接管的克里特岛,并且拉起了三个营的武装力量。目前正在爱琴海上的各个岛屿,跟希腊赤色分子的游击队展开低烈度作战,今天刚刚控制了罗德岛……”

    “……够了!你应该清楚,我说的不是希腊的小打小闹,只要俄国佬的黑海舰队冲不出达达尼尔海峡,我们就必然在那里占上风!但在希腊那种地方,即使占了上风也没多少意义!我问的是意大利的情况!到底有没有可能在那里开辟遏制赤色瘟疫的第二战线,顺便把我们那个缺乏积极性的美国盟友拉下水?”

    “……很困难,阁下。之前为了支援法国战场,我们在南意大利的兵力只剩下了一个旅,而且,他们目前已经被艾森豪威尔强行调到了远离罗马对峙前线的那不勒斯,据说还被美军密切监视。

    然后,在北非,我们确实还有更多的兵力,但想要瞒过美军横渡地中海是基本不可能的,而且那里的阿拉伯人也不太安分……首相阁下,恕我直言,除非我们能够获得华盛顿的准确表态和切实支持,否则光靠玩一些小手段,是没办法把美军拖上战车的。”伊斯梅将军如此总结说。

    “……华盛顿的明确支持……谈何容易啊!”丘吉尔苦笑道,“……如果是军需物资,美国人原本就一直在向我们提供。但要他们出兵跟苏联人开战,而且还是在没有打败日本的情况下……这可就太难了!”

    抬头再看了一眼墙上那张满是红色小旗的欧洲地图,丘吉尔的眼神中又一次泛起了无限的无奈和苦涩,“……帝国在军事上的牌,现状已经快要出尽了,接下来就是政治家和外交官的工作了……艾登应该快从俄国回来了吧?不知道斯大林会向他开出怎样的条件?希望布尔什维克不要比纳粹更加贪心才好……”

    这一刻,丘吉尔似乎忘记了某句老话: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也别妄想在谈判桌上得到……

    于是,到了第二天上午,阅读着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从莫斯科带回的苏方条款,丘吉尔再一次震怒了。

    “……这……这……斯大林究竟想要干什么?难道他把自己当成了罗马皇帝吗?”p://

    ( 大穿越时代  p:///2/2490/  )




第三章、不一样的二战(下)
    第三章、不一样的二战(下)

    对于英国方面试探着伸出的和平橄榄枝,克里姆林宫的要求很简单也很狂妄:

    他们要求得到整个欧洲!

    嗯,确切地说,是除去不列颠群岛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

    面对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阁下色厉内荏的询问,约瑟夫大叔(斯大林)很客气地表示,布尔什维克的现阶段目标“仅仅”是整个欧洲大陆!不列颠群岛暂时还不在目标范围之内。

    所以,只要唐宁街十号的那个胖子不再妄想干涉任何欧洲大陆的事务,苏联和英国还是可以和平相处的。

    再具体一点来说,斯大林对英国方面提出了如下的一揽子要求:

    第一,限期撤出所有在法国的英军,不再对法国法西斯伪政府提供任何支持;

    第二,限期撤出入侵挪威的英军,承认新建立的挪威红色政权;

    第三,限期撤出入侵希腊的英军,承认新建立的希腊红色政权;

    第四,和平解决意大利问题,各国占领军撤离意大利,由意大利人全民投票决定未来前途;

    由于苏联方面占领了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北意大利,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等一系列历史名城尽在其手,人口远远多于美英联军控制的意大利南部。所以若是搞全民公投的话,绝对是意共上台的结果……

    第五,“象征性”地赔偿三亿英镑,作为对法国、荷兰、希腊和比利时等国受害左翼组织的弥补。

    ……

    粗俗一点地表述,就是:不列颠蛮子速速从欧洲大陆滚蛋,回你们的小岛上玩自己去吧!如此方可饶你一死,嗯,走的时候别忘了把赔偿金留下,你之前闯进来搞破坏的时候,可还砸坏了不少花花草草呢!

    这种把大英帝国视若无物的态度,顿时气得丘吉尔一蹦三尺高,差点撞上天花板。在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发泄了一通之后,这个胖子便彻底熄了跟俄国布尔什维克妥协的心思,决定要咬紧牙关战斗到底。

    于是,就在第二次敦刻尔克大撤退顺利结束的当天,丘吉尔在议会发表演说,公开鼓动对苏宣战:

    “……在纳粹德国的魔掌威胁着不列颠的时候,我曾向国会表明过,我将奉献的我唯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带领我们的国家战胜这样一场极其严酷的考验,度过旷日持久的斗争和苦难。

    而现在,不列颠又一次走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女生们!先生们!我不得不继续请求你们,也要像过去一样,继续奉献出你们的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为了我们的自由和生存,与那个东方邪恶的红色独裁者做殊死的抗争,若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在陆上、海上、空中作战。尽我们的全力,尽上帝赋予我们的全部力量去作战,对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最凶残的暴政作战。这就是我们的政策。

    若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那就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夺取胜利不惧一切恐怖,去夺取胜利不论前路如何漫长、如何艰苦,去夺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我们务必清醒地认识到,没有胜利就不复有大英帝国,没有胜利就不复有大英帝国所象征的一切,没有胜利就不复有多少世纪以来的强烈要求和冲动:人类应当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我精神振奋、满怀信心地承担起我的任务。我确信,大家联合起来,我们的事业就不会遭到挫败。

    在此时此刻的危急关头,我觉得我有权要求各方面的支持。我要说:来吧,让我们群策群力,并肩前进!”

    虽然丘吉尔在演讲中洋溢的斗志和激情仿佛跟过去一样强烈,但在议院里得到的掌声却是寥若晨星。

    再豪迈的语言并不能掩盖现实的苍白,再热情的煽动也无法让枯萎的心灵死灰复燃。

    在持续了六年的全方位残酷战争之中,在从北欧冰原、非洲沙漠一直延伸到东南亚热带雨林的无数个广袤战场之上,大英帝国不仅耗尽了它的全部人力、物力与财力,也被榨干了它的全部精力、勇力和毅力。

    整整一代小伙子都倒在了战场上,连女人都被征召进了军队,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血液都快要流干了。

    英国人已经受够了无休止的战争,受够了无所不在的匮乏,再也不想继续过着这种噩梦般的日子了。

    只要能让大不列颠岛上的家园安宁如初,剩下的什么帝国荣耀,什么大陆均势,都统统见鬼去吧!

    最终,对苏联宣战的提案遭遇否决,反倒是有人抛出了结束战时状态的建议,并且迎来了一片欢呼。

    面对议会的一阵阵反对声浪,丘吉尔首相的脸色异常铁青。如果他真有足够崇高的威望,此时或许已经在琢磨着要不要学习克伦威尔和拿破仑两位先贤,发兵用武力解散议会了。

    但很遗憾,他没有。不列颠的军人并不喜欢丘吉尔,反倒因为一系列的失败而对他怨气冲天。

    由战前的一流强国衰落到美国跟班的地步,同时还要在最前线直接面对苏联毛熊的恐怖。

    把大英帝国一手折腾到这样凄惨的地步,丘吉尔这个首相实在是难辞其咎。

    一旦战时状态结束,国防法失效,那么他这个战时首相的下台,恐怕也就进入了倒计时。

    到了这个时候,孤立无援的丘吉尔首相,发现自己似乎只剩下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于是,他扭过头来,将期盼的目光投向了西方,那个大西洋彼岸的“民主国家兵工厂”……

    但是,美国的杨基佬们,真的愿意付出自己的鲜血和金钱,为大英帝国的欧洲霸权去买单吗?

    ※※※※※※※※※※※※※※※※※※※※※※※※

    大洋彼岸,美国

    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开始,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漩涡,前后也已经有四年之久了。

    因为战火始终都没有怎么烧到美国本土,所以,相比于到处充斥着死亡和匮乏的欧洲各国,战时美国人的生活算是宽裕得多。纽约的百老汇依然灯红酒绿,佛罗里达的海滨浴场也依旧热闹繁华。

    但不管怎么样,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还是给普通美国人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汽油的限量配给,让美国人没法再惬意地开车兜风。而战时的市场管制,又使得市场上只有些发青的冻鸡肉和土豆,孩子们喜欢的糖果总是难觅其踪,黄油、牛肉干和水果也是时有时无吃饱是没问题,但吃好就别想了。除非有着特殊的关系,否则就算拿出再多的美钞,也很难买到牡蛎和龙虾之类的高档食品。

    因为军队征发了太多的男青年,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出现在工厂里的女性也越来越多。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在战争期间多次公开发表讲话,呼吁妇女们从家里走出来,用双手为家庭和国家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此时的美国人还没有明显的厌战情绪,依然全心全意地支持国家打赢这场反法西斯战争。

    但是,如果敌人不再是法西斯的话,情况又会变成怎么样呢?

    华盛顿,白宫

    虽然已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但科德尔赫尔国务卿还是拿着一个文件夹,来到了椭圆形办公室的门外。

    望着从门缝里射出的橘黄色灯光,他先是轻轻地咳嗽一声,然后敲了敲门。

    “……进来吧。赫尔先生!”

    从房门里面传来的,却不再是那个“轮椅上的巨人”的和蔼嗓音,而是另一个略显陌生的回答。

    是啊,那位二十世纪最著名的美利坚大统领、现代人类希望神光之集大成者,尽管瘸腿却身残志坚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已经在不久之前病死了。现在这间办公室里坐着的,是杜鲁门总统。

    一个以副总统身份仓促上位的幸运儿,一位强硬的右翼保守派人士,以及一名好面子的愣头青。

    总的来说,杜鲁门总统并不怎么理解罗斯福总统之前制订的宏大全球战略规划,也不喜欢罗斯福总统留下的政府班子,但因为根基浅薄、缺乏人望的缘故,又不得不捏着鼻子继续跟诸位“前朝老臣”勉强合作。

    然后,在合作的过程之中,因为彼此观念的南辕北辙,一直在不断地闹出各种矛盾和冲突。

    如果是和平时代,这样的磕磕碰碰倒也不算什么。但在眼下这种战争年代,可就显得非常要命了几百万美军正在全球各个战场殊死搏杀,白宫的任何一个错误判断都有可能葬送成千上万条年轻的生命!

    最近这一段时间以来,因为杜鲁门总统和整个执政团队的各种意见对立,白宫的一系列战略决策被搞得一团糟,很多计划都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执行下去了。比如说,在彻底消灭了德国纳粹之后,原本应当尽快敦促苏联对日宣战……但若是完全按照杜鲁门总统的想法一意孤行的话,苏联恐怕就要对美国宣战了!

    上帝啊!他似乎真的把英国当成了需要不惜一切代价支持的亲密盟友!

    至于拆散英法殖民地体系对美利坚合众国的巨大意义,则被杜鲁门忘在了脑后,即使很多人对他苦口婆心地百般劝说,分析利弊,他还是坚持认为,白宫应该跟唐宁街十号站在一起,并肩迎战克里姆林宫!

    甚至还不仅仅是在口头上表示一下态度,而是要让艾森豪威尔的军队在罗马前线动真格的!

    真该死,帮助英国人维持殖民地,为了英国人而在欧洲跟苏联开战,对美利坚又有什么好处?

    虽然在嘴上都对布尔什维克的“赤色瘟疫”表示敌视和警惕,但实际上除了杜鲁门总统,白宫上下绝大多数人都明白,在战胜了轴心国之后,美利坚合众国下一个真正的敌人是不列颠,嗯,或许还有法兰西。

    在这个时代,英格兰的绅士们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殖民地版图。世界人口的1/4都是大英帝国的臣民,地球陆地面积的1/5尽是大英帝国的版图。从英伦三岛蔓延到冈比亚、纽芬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香港、新加坡、缅甸、印度、乌干达、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马耳他以及无数岛屿,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故而号称“日不落帝国”。英国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不列颠治下的和平”,从而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个庞大帝国在全球的影响力。相形之下,过去那些伟大的征服者,无论是亚历山大大帝、凯撒还是成吉思汗,都只能望洋兴叹,望尘莫及。

    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曾经这样得意洋洋地描述大英帝国的经济影响力:“……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地海是我们的伐木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基地,东印度群岛为我们提供甘蔗、咖啡和香料,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即使是在进入20世纪之后,各项新的核心战略资源,如石油、铁、铝、铅、锌、铜、镍、橡胶等等的原材料生产基地,也大多控制在大英帝国的手中。

    大英帝国各个殖民地的原材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大不列颠岛的各个工厂,而遍布世界各地的广袤领地,又为其工业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贸易市场。不将其彻底拆散的话,美利坚合众国的霸权根本无从谈起。

    至于真正跟苏联人展开全面搏斗,那最起码也应该是拆掉了英法两个老牌殖民帝国之后的事情吧?

    赫尔非常理解和支持上述观点,而罗斯福总统的影子和智囊哈里霍普金斯也是如此认为的。

    但杜鲁门总统却不是这样的想法,他似乎真的以为美国已经是民主自由阵营的领袖,需要全力援助英国人对抗席卷欧洲的布尔什维克“赤色瘟疫”……这种想法其实也没错,但问题是太超前了!

    为了方便美利坚合众国在日后更加完整地接受大英帝国的遗产,这个说英语的殖民帝国确实是不应该现在就崩溃,但是,合众国也不能援助得太过头了,否则一旦让大英帝国死灰复燃,岂不就成了自讨苦吃?

    由于两种观点的冲突,白宫这段时间的欧洲政策几乎陷入了瘫痪,各式各样的争吵一场接着一场,实在是令人头疼万分……当然,赫尔国务卿同样也不得不承认,罗斯福总统之前遗留的战略计划,也远远谈不上尽善尽美,甚至前后破产了很多次。尤其是对苏联和日本的各种误判,更是严重得堪称离谱。

    虽然很多情报分析人员都对此无法理解,甚至精神崩溃地大喊什么“错的不是我!错的是这个世界!”或者翻着白眼嘀咕什么“现实比小说更离谱”……但现实就是现实,再怎么不肯承认也是没有用的。

    再次叹了一口气,将上述的纷繁思绪挤出脑海,科德尔赫尔国务卿推开门,走进去,把门关好,然后就看到杜鲁门总统和哈里霍普金斯特别助理,正站在一张欧洲地图前面,比比划划地争论着什么。

    “……看看吧,多么可怕!从阿姆斯特丹到布鲁塞尔,再到巴黎和奥尔良,然后是图尔和南特,接下来大概还有里昂和马赛!布尔什维克的装甲洪流就像利刃切开牛油一样,在短短两个月里捅穿了整个法国!

    然后,在北欧,苏联人不但占领了芬兰,还悍然入侵了之前一直保持中立的瑞典王国,硬是把它变成了一个邪恶的赤色政权。这样蛮横无理的侵略,跟希特勒之前入侵波兰和捷克又有什么区别?

    如今,苏联人又把魔掌伸向了挪威,眼看着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就要被染成红色!”
1...505506507508509...7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