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如果是那些不入籍的胡商,在武安州内意外死亡等,他如果身边有能继承的直系亲属,那么在缴纳一笔继承税后可以继承,如果身边没有直系亲属,则武安州代管三年,三年内没有直系亲属前来认领继承的,就直接没为官产。
没有了光明教撑腰的胡商,如今也老实了许多,毕竟上一次清洗,光明教、鹰巢还有许多乱来的海商,死的可不少,至今广州码头还有不少风干的尸首挂在那呢。
武安州这边对于这些打击更加严厉。
如今的胡商,本本份份做买卖,老老实实纳税。
胡商们连学大唐商人建个商帮、商会都不允许,谁敢弄,谁就会受到严厉警告,他们的行为会涉嫌严重违规,将受到严厉打击。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些胡商来到我们这里赚钱,自然得受我们的管束,继续坚持!”秦琅赞道。





贞观俗人 第893章 南国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船进港后,秦琅便换了身青衫悄悄的从另一侧走了,并没有去见那些在码头等候的家臣、骑士们。
“大家等那么辛苦,三郎你可不地道啊。”张超带着一队精锐亲兵有些不情愿的也换了衣衫,秦琅似一个商行管事,他们则扮作商行护卫。
“说实在的,我都好几年没来过了,上次来时这里还只是个小渔村呢,当时匆匆做了番规划就返京了,上次路过镇南关也没空过来。”秦琅走在码头,四处打量着这座充满着活力的贸易港城,这也是自己的封地。
这几年,武安州这边也是一直有把封地的发展状况定期汇报,但那些终究是纸面上的,远不如亲眼所瞧见。
“太平城又不会跑,先见了大家回头再来看不也一样?”
“我迫不及待想看看这里的变化呢!”
太平城的变化确实很大,仅是这码头区就大的惊人,十里码头长区,全位于武安城的城墙外面。
几年没见,武安州的城墙也修的十分高大起来了,还特修了水门和运河联通码头,有专门的运河船只通航其上,井然有序。
那城墙巍峨,却是武安州的外城墙,采用的也是棱形多边多角的棱堡式的城墙,高大的城墙上那些狰狞外露的城墙边角,虽然不像方正的城池利于城内空间布局,但却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交叉火力,完全无死角。
而在城外码头区,也能看到太平城内和城外,都还有许多高耸的石头堡垒,全是塔楼碉堡,不算特别大,可却居高临下,如同一个个巨人守护者,时刻的保护着武安州城。
“城中最高大的那栋塔楼应当就是钟鼓楼了吧,这城外码头边这座最大的,应当也还充当灯塔引航作用吧?”
“三郎说的没错,不过这些可不仅是钟鼓楼和灯塔,本身也是强大的守城防御,其上面配有许多弩炮,一旦发生战事,上面还能容纳许多弓弩手。”
以这个时代来说,太平城虽然在中原其实也不算什么,不过万把户人口,其实也就是中原一般大点县人口,可论起繁华热闹来,却是要强上不少,尤其是这城市的规划,再加上这狰狞的防御体系。
当然,在秦琅这个后世穿越者眼里,其实这倒有点像是个他曾经旅游时见过的几个影视城,甚至还远不如那么大。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有点像是个大点的旅游度假古村的感觉。
在后世动则几百万上千万人口的城市比比皆是,随便一个小县城那也是十万以上人口,有些大的村子都有几千户。高楼大厦更别说了,一个比一个盖的高。
这太平城这方面还真没法比,不过在大唐也差不多十年了,走南闯北的见识的多了,除了长安洛阳太原幽州扬州广州这些大都城,其实唐朝的城市很落后,尤其是刚从隋末战乱恢复过来的唐初时,就算是县城,往往也就那么一两千的常驻人口,城里很冷清。
太平城这种热闹的城市,还真只有这种海贸大兴的工商城市才有的。
秦琅有种逛影视古城的感觉,东逛逛西瞧瞧,他既会关心城市的街道坊市的规划,也会不时的到商铺街摊上买点东西,这个买一点那个买一点,其实买什么倒不重要,主要还是想看看这市场上的物价,以及商人们服务的水平。
买了一堆的小玩意,亲兵们人人提了一堆,结果引的街市上的商贩们还以为来了个大主顾,家家笑脸相迎热情无比,服务方面很周到热情,各种商货倒也都还不错。
不管是商家们说的外贸货还是内销货,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很结实耐用,用料十足,绝对不会有什么计划报废这种事情的。
当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手工品较多,各式各样的手工商品,从金银器到玉饰珠宝,再到竹编木雕,甚至诸如缝衣针、马蹄铁等基本上都有许多手工现打的。当然,也有一些有名的大字号商行,他们卖的货明显是大作坊批量生产的,针线布匹甚至是木器铁器等。
这些大商号的货物明显更标准化,也更精良,当然价格上也确实要高不少,但不少百姓也还挺认同这些牌子。
精明的商家们,也已经开始走差异化经营,大商号薄利多销标准化,抢占大部份市场,同时品牌信誉高,而小作坊呢,虽然制作上要粗糙些,但价格方面更实惠,甚至可以订制生产。
而本来在后世卖的应当很贵的一些手工商品如竹编之类的产品,在太平城里却卖的非常便宜,便宜到让秦琅惊讶。不过细细一想倒也明白,这些商品多是出自农民们空闲时的手工制作,就地取材,制作好后或卖给商人,或直接带来城里贩卖,他们基本上没把自己的人工钱和材料折算多少本钱,因此卖的便宜。
“感觉这里真的是什么都有的买,不比长安东西市商货少啊!”张超手里拿着几串烤鱿鱼,一边吃一边感叹着。
毕竟沿海,又是重要的海贸港,在秦琅的岭南全面发展海商贸易的引导下,佛山镇冶铁产业现在已经初现雏形,而鸿基煤矿也越发的生意兴隆,连带着广州交州等地的造船业也跟着火爆起来,盐、铁、糖还有粮食、棉花、陶瓷、珍珠、造船、织布等一个个产业的新起,都带动着一整条产业链的发展。
岭南又多金银铜铁,冶炼铸造和铸钱如今也是发展迅速,在朝廷的政策支持下,这里想不发展都难。
如今的岭南三广那可谡是振翅起飞,虽还没一飞冲天,可已经是甩开膀子在追赶江淮了,几十年里也许整个岭南还跟不上江淮之地,更比不上中原,但仅沿海的这些贸易大港,绝对能跟上江淮的城市。
等逛了一圈,直接回了都督府。
阿侬看到秦琅一身青衫,有些好气又好笑,“三郎可是把我们晾在码头上半天,这么大的太阳,晒的我们都快脱皮了,三郎倒有好兴趣去微服私访!”
秦琅掏出几样在街上买的新奇玩意,有首饰也有小吃,阿侬立马就笑了起来,那点不高兴也就尽去了。
“太平城发展的很快啊,超出我的意料,比我想象中还要好许多。”
阿侬拿着秦琅送她的珍珠项链在身上比划着,欣喜道,“那不还都是三郎之前留下的规划,我们也只是按照三郎的意思管理而已。”
太平城的商业很发达,主要还是得益于开放自由,阿侬和秦用等人管理武安州,并没有直接把商人管的太严格,而是仿长安东西市的惯例,虽也设立了市署,但另一方面,却又不再完全搞坊市,而是坊市搞大市场,另外住宅坊区和街道上也搞起临街商铺,并在街上规划起夜市和摆摊区。
对于商人们,也是让各行各业建立起行会,牵头大商家担任行会的会首、理事等,组成理事会,武安州府只是派个监事参与管理、监督,更多的日常事务等还是由行会自己处理。
府衙只管好这些大行商,通过各个商行管理一众商贩,层级清晰,责任明确,倒也是井井有条。
”我们武安州主要还是有几个支柱产业,咱们的糖业现在是全中中心,棉布也开始慢慢起来了,另外我们这里的造船、制盐、蜡烛、金银加工,也都发展的不错,此外我们的陶器瓷器也不错,再加上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南海海贸上的重要补给港,同时依托交州,也获得许多发展机会······”
秦琅摇着扇子,“我们现在还亏本吗?”
外人很难想象,武安州这么繁华热闹,秦琅这个武安都督,拥有武安州税赋的三分之一,结果却还年年往里面大把的砸钱进去,一砸就是数年,至今还没赢利过。
秦琅自己的投入再加上封臣们的投入,还有引入中原各大门阀世家贵戚富商们的投资,整个武安州这些年里,前前后后砸进来何止上亿贯。
这么大笔钱,真的就是一座长安城都早修起来了。
但武安州毕竟不只是一座死城,这里更有价值的还是如今越来越成熟的工商体系,是许多产业链的成熟。
如制糖业,如棉纺织业等。
这些东西前期投入极大,但后期的收益也会是惊人的。
反正秦琅也是比较淡定的主,舍的投钱敢投钱,年年往里砸钱,一年砸的比一年多,收益转手就又都复投进来,其它地方的收益,也大半都往里面砸进来了。
“今年我们的棉花种植面积增大了许多,因为我们提高了棉花收购价,又花重金组织工匠改良脱籽纺织等工艺,所以现在棉布产量大增。但我们今年也增加了数个纺织坊,增加了许多织机,并又招募了许多织女,为了弥补织女不足,还购买了大量的女奴,培训她们纺织技术······”
“另外我们的鲸油蜡烛厂也扩建了,跟着又扩充了捕鲸船队,新添了不少捕鲸船·····”
捕鲸、制盐、冶金、铸币、纺织、造船、制糖、陶瓷······武安州并不满足于只做点贸易补给或转口贸易的事,还在往制造加工这块迅速突进。
只是如此一来,钱也花的快。
“这么说还得继续投钱,依然见不到钱回头了,你现在替我管武安州的财计,就直说眼下还有多少资金缺口,我想办法补上!”
佛山有铁,鸿基有煤。
太平有糖和棉布、鲸油蜡烛。
“三郎,安南这边粮食充足,最不缺的就是粮食,粮价也便宜,而近年海上贸易里,丝绸茶叶瓷器三大紧销商品外,酒、纸也都是热销货,我想着,下一步我们应当在太平港兴建酒坊酿酒,毕竟我们秦家本身也是大唐有名的酒商,我们家的白酒更是独步天下,技术、人手我们都不缺,直接从中原的酒坊调人过来,在武安州便可兴建起一个大酒坊,到时直接出海外销,也可以抢占岭南的酒市场,何乐不为?”
“造纸业也可以着手部署了。”
秦琅听的倒是直点头,酒这玩意,确实也很受胡人海商们的欢迎,其实不止是胡人,岭南的南蛮们也一样喜欢酒。
虽说酒运输起来不太方便,但架不住这玩意利润高啊,胡商们整船整船的贩运酒,赚的盆满钵满的,就算风险高,也不惧。
秦家在中原有不少酒坊,其中白酒差不多是独家经营,但中原出口终究还是有些远,如果直接在武安州酿酒外销,绝对能减少许多成本,提升许多利润。重要的是,武安州是秦家的大本营,把酿酒业在这边弄起来,又能拉动武安州经济上涨许多。




贞观俗人 第894章 争风吃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三郎怎么没把林邑女王带回来住住?”
六月里,岭南正是酷热之时,虽说武安州靠海,但烈日如火,都督府后院的厅中,也不得不加了几块大冰块降温,连屋顶都还装了个喷淋来人工降温。
天热,阿侬也穿的清凉。
在后院里,她一袭纱裙,若隐若现的十分诱人。
阿侬人在武安,却也早听闻秦三郎在通海跟个林邑公主打的火热,好几次她都想去通海瞧瞧那个勾人的林邑狐狸精长什么样,可最后还是打消了念头。等秦琅回来,,听说又带了个南中爨氏的人妻回来,到了交州又呆了许多天不见人。
也许是天热的缘故,越发的让阿侬烦躁。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等到秦琅终于回来了,这一直按在心底的话终究还是笑着又问了出来。
“还有那位阿姹夫人呢?”
秦琅笑笑,“女王赶着回去复国呢,阿姹还在船上,一会你给她在城里先安排个宅院,不需要多大,最好是清静一些便好。”
阿侬有些酸的道,“怎么不一起带回来呢,这么热的天,在船上闷坏了可不好,也别说什么另安置宅院,咱们都督府后院这么大地方呢,哪还不能安置个人·····”
“吃醋了?”
“我又不是房相公的卢夫人,吃哪门子醋啊。”阿侬嘟起嘴,“再说我也只是个妾侍,也没这资格吃醋啊!又不是大房娘子!”
秦琅笑着拥她入怀,阿侬挣扎着,“别,热死了。”
挣扎了几下,最后还是倒在秦琅的怀里,“这阿姹真是西爨蛮王之子的妻子?”
“嗯,昆州刺史爨弘达儿子爨归王,新授了他姚州刺史之职。”
“那阿姹想必长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有倾国倾城吧,要不三郎你怎么能夺人妻子?”
“别乱说,那阿姹可不是我夺的,是爨归王硬塞给我的······”秦琅简单的把事情经过一说。
阿侬倒是并不太相信,男人嘛哪有见色不心动的,况且还是秦三郎,他可是有前车之鉴的,想当年自己跟他不就是最好的证据嘛。
不过听秦琅一说,这阿姹倒跟她很相似了,年纪跟她如今相仿,三十岁了,嫁给爨归王都十几年了,孩子生了三个。也是个蛮女,而且还是乌蛮部酋长之女,居然是能骑擅射的女蛮将,听说半边脸都刺了青。
“三郎何不收了她,既然人家都愿意以身相许了,三郎何必还扭扭捏捏呢?”
“强扭的瓜不甜,再说了,万一是个刺客,这睡梦之中被割去了脑袋岂不冤?”秦琅大手重重一拍。
“哎呀,轻点!”
“走吧,陪我洗个澡!”
“这大白天的。”
“许久没近女色,看到你就馋了。”
“哼,谁信呢,你在通海天天有林邑女王陪着,回来路上,又有那阿姹夫人陪着,我才不相信你们两个真的清清白白的,你们男人啊,若没半点好处,你还会担那骚名声?”
“不信是吧,那我就打到你信!”秦琅说完,一把扛起阿侬夫人就走,引的阿侬阵阵惊叫。
······
炎热的中午,在大浴室的泳池里嬉戏游水,确实是十分惬意的,人泡在水中,都根本不想再上来。
阿侬感觉自己都要融化在水中了,满面桃红。
“这水不能用了。”阿侬醉眼迷离。
“一会把水放掉,让人清理干净再换一池水进来就是。”
“你可说的轻巧,这么大个池子,你知道换一次水要换多少多久吗?”
“不是有水车可以从井中汲水,直接通过陶管灌送进来嘛,又不需要人力挑水,再说就是水车那也是用牛拉动的。”
“洗个澡就换这么大池水,也太奢侈了,当初建个小些的就好了。”
“有条件讲究点,又不是什么罪过,难道你还想跟那些蛮寨时的女子一样,身上穿个筒裙,然后跳到河里去洗?”
阿侬笑了,“你忘记了我本来就是金鸡垌的蛮女啊,以前我们寨子里的女人都是这么洗澡的,也没有什么不好啊。就是你们汉人讲究多,大热天连穿的透点薄点都不行,这么热的天,人都捂出痱子来捂臭了。”
“怎么会呢,这不是有浴桶浴池嘛,这水多清澈啊,泡在里面多舒服!”
“三郎,我听说最近朝廷要跟北边的胡人打仗了,皇帝要召你还朝?”她搂着秦琅,看着这面庞,十分不舍。“之前你也是来了就走,一走就几年。我去长安见你,好不容易陪了半年时间,结果你这一到岭南了反而又不着家了,这转眼又一年多了。”
秦琅抚着侬氏的腰,“是啊,你生产我都没在身边陪着,看你如今这身材,要不是刚才看到还在睡觉的小家伙,我几乎都不敢相信你都替我生了个儿子。”
“胖了许多呢,腰上都有肉了,虽然也天天想办法控制饮食,可就是瘦不下来。”
“要瘦干嘛,你现在哺乳期,应当多吃点营养。”
“可是三郎你不是喜欢瘦的吗?”
阿侬产生确实恢复的很好,这产生不过半年,居然已经恢复的小蛮腰都出来了,连腹部马甲线都有了,很难想象这是个还在奶孩子的女人。
不过蛮族的女子确实要厉害的多,岭南许多蛮族女子都没有什么做月子的习俗,往往挺着个大肚子照样操劳家务,甚至有的还会下地干活,出去帮助采集打猎,孩子刚生第二天照样下地。
他们的孩子也没中原那么金贵,很小的时候一样带着风里来雨里去,几个月大,已经扔在地上到处乱爬了,浑身脏兮兮是常事,可说来也怪,这些养猪一样粗放式抚养的蛮族孩子们,往往却都长的很拙壮。
当然秦琅有时也怀疑,是不是一些先天较弱的孩子,可能直接就这样被淘汰掉了。
做为秦琅的第五个儿子,之前阿侬来信向他问名,秦琅选了个同是单人旁的俭字,秦俭秦五郎。
一见面,那孩子都半岁了,长的虎头虎脑的,大热天的,身上仅穿了个小肚兜,眼睛乌溜溜的,十分讨人喜爱,对谁都不认生,秦琅初次见,他照样不怕,还伸手来抓他胡子。
“存忠被选入羽林宫了,还是北门长上,从七品职。”秦琅提到阿侬与前夫的儿子秦存忠。
那小伙子在京城很努力,崇贤馆、国子监读了几年书,然后进入左卫亲府中郎将府任翊卫,当差表现不错,得到皇帝点名赞赏,选入羽林宫成为天子讲武堂门生侍从,接着又调入了玄武门外的北门屯营千骑营,当选北门长上,成为千骑营的常驻武官。
“以他的表现,等羽林宫里五年期满,到时起码也能做个折冲府的果毅都尉,或是起码也得是个越骑校尉,或者直接留在千骑营或是羽林军做个校尉,总之前途无量,十年内,必入五品。将来若再立战功,待他四十岁左右,进三品武阶也不是问题的。”
阿侬想到遥远长安的儿子,跟自己越来越陌生的孩子,上次见他,已经跟自己生份了,身上甚至找不到半点金鸡垌蛮的样子了,他完全就成了一个中原汉人,甚至也以汉人自居,他自己主动把侬姓改成了秦姓,自己当初替他争取的保留姓氏也都白争了。
这孩子可能这一生都不会再回到岭南金鸡垌了。
“三郎,如果将来你要把五郎送去长安,一定要让我也跟着去,大的已经不要母亲了,这个小的我不想再失去。”
“胡说,不管存忠如今心在中原,他终究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他只是人在长安,积极想要融入进长安罢了,孩子是上进的,这并没有错。”
阿侬在那扑哧笑出声来,也不知道为何就笑了,甚至控制不住,无法收敛,笑到后面眼泪都出来了。
“你们男人啊,总想着功名利禄,又有几个真心愿意把心思放在家庭儿女上呢,就说你三郎,年纪轻轻,功成名就了,可不还是整天在外奔波,不说我这个在岭南的了,就是在长安平康坊卫国公府里的那几位侍妾,你又有几天时间陪过她们?我们女人啊,一辈子就是在那等待期盼中渡过的,盼丈夫归来,盼丈夫陪伴,然后盼有个孩子,等生了孩子,盼他健康长大,可孩子长大后,转身就又奔波在外了······”
“你笑起来的样子很好看!”秦琅赞道。
“呸,别左顾而言他,我说的是实话,也早想明白了,男主外女主内嘛,天下是男人的,家庭是女人的,其实啊存忠有自己的志向是好事,我也不会真怪他。我现在只想着好好带五郎,我也不希望官人你为五郎谋什么爵位官阶封赏,甚至我并不愿意他将来也去长安生活,不管是去读书还是当侍卫,最好是不要去,就陪我留在岭南就好·······”
“我知道我老了,都说纳妾纳色,我年老色衰了,好在三郎给了我一个孩子,足够了!”
秦琅诧异的打量着她,“你怎么突然这么多愁善感起来了,老说这些话做什么,谁说你老,你不过三十左右,正是女人最好的年华啊,其实你看,你也就比我大那么几岁,人说女大三抱金砖呢,我现在不也二十六了吗?怎么总搞的你比我长了一辈似的,难道你想要我叫你阿姨,或是侬姨娘?”
“阿侬姨娘好,小侄秦琅拜见!”秦琅笑着道。
阿侬忍不住笑了,“你二十六,风华正茂,我三十二,豆腐成渣,哪能一样呢。”
秦琅在她脸上揪了一下,“你看,还挺嫩的啊!”
“反正比我的脸嫩多了,你瞧我的脸多粗糙,我才是豆腐渣了!”
“哼,人家说正事,你却总是胡搅蛮缠!”
“好了,你看你,伤心的奶都溢出来了,快去喂小五吧,要不该饿哭了,或者,你先喂我一顿也行,我也饿了,我看你鼓鼓囊囊的,多喂一个也够的。”
“滚!”
阿侬笑骂着推开臭不要脸的秦琅,刚才心里积起的那点情绪,倒也全没了,“要吃奶,找你的阿姹夫人去!”
秦琅冲着她那丰腴的背影喊道,“别总胡思乱想了。”




1...469470471472473...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