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小阁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三戒大师

    “哦,那太好了,二位快请坐吧。”张居正命游七重新换上茶,然后对赵昊微笑道:

    “正月里灵济宫之约,没想到一直到拖到今天。”

    其实是因为不谷刚解完了那六十二道几何题……

    “相公日理万机,哪像晚生这样的闲人,整天最不缺的就是时间。”赵昊善解人意的笑笑。

    “忙是一方面,也是为了跟戚将军凑时间。”张居正哪有功夫扯闲篇?马上便进入正题道:

    “那日在灵济宫,听小友宣讲科学,感觉别开生面,实在发人深思……尤其将‘修齐’与‘治平’分开来看,不强求完人,以能者为用,实在是大胆敢言。”

    “呃……”赵昊闻言不禁苦笑……偶像,你的能力简直满分啊,都会超纲答题了。

    他只对于慎行讲过类似的话,但绝对没在灵济宫讲过。这可是**裸的挑战清流们的唯道德论啊!

    赵昊为了避免树敌,甚至连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都斩断了。当然更不愿意,这么早就去挑战读书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不过他也不能否认,自己在灵济宫那番‘心灵的归心学,之外的归科学’的言论,稍加推演便可得出此等结论。

    戚继光听了心中一暖,心说,这是张相公在用赵昊的话来安慰我呢。

    殊不知,这也是张居正的自我和解。他越说越眉目舒展道:

    “本来就应该如此!当年读《礼记》,见‘家齐而后国治’之言,不谷便颇不以为然,天下之大,能齐其家者何止万千?然此万千人中,有几人可治一州一县?遑论治国?不懂钱粮刑名、不知戎政军需,安敢妄言平天下?这跟‘齐家’有什么关系?”

    戚继光听得心惊肉跳,暗道,张相公日后,不会灭末将的口吧。

    赵昊也心说,老愤青了。

    “你们可能觉得本相交浅言深了。”张居正仿佛看懂两人的心思,飒然一笑道:“非也,此番话不谷与朝夕相处几十载的师友也从未言过。”

    “但不谷相信自己的判断,二位与不谷乃同志也。说着他目光炯炯的看着两人道:“不谷公务繁忙,下次与两位见面,还不知何月何日。索性直接把话说明,省得你们胡乱猜测。”

    戚继光听到这话,简直心都要化了,若非还有个少年在场,他非得跪下表态,末将愿为江陵公门下走狗不可。

    赵昊也生出一种,张相公要成立党小组的激动感,但他依然不动声色,以免被张偶像看轻。

    “不谷确实心急了点,但不谷不能不急啊!”张居正将两人的反应看在眼里,神态严峻道:

    “大明朝的国事,已是如蜩如螗,如沸如羹了。再这样空谈道德,束手高坐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彻底无可救药了!

    ‘如蜩如螗,如沸如羹’,是周文王批评殷商的。下一句是‘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意思是国家方方面面都已经完蛋了,可君王和官员却依然我行我素,没有丝毫危机感。

    张居正用这八个字来况比大明,可见已经心急到了何等程度?

    戚继光的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震惊、钦佩和决然之色,将他要表达的意思,层层传递给张相公。

    赵昊则暗叹一声,王锡爵、老爷子还有张居正,这些当世顶尖的人才,对大明朝的判断都出奇的一致。

    但只有这位帅的不像实力派的张相公,豁出一身剐去,在试手挽天倾。

    虽然他的结局,也是最悲惨的……

    想到这,真恨不得冲进宫去,狠狠抽那小胖子的屁股一番,一泄心头之恨呐!

    竟敢那样对我的张偶像,也难怪你几百年后,会落个同样的下场……

    ~~

    张居正端起茶盏呷一口,接着厉声说道:

    “所以不谷认为,当务之急,就是省议论、做实事!只要能为大明解决问题的,哪怕他是微末贱吏、是刺配军汉,不谷都会大胆启用!”

    赵昊不禁暗暗点头。心说,倘若三观不一致,怎会被本公子视为偶像?

    张居正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在另一个时空里,当他柄国时,选人用人打破了所谓君子与小人的界限。其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重用循吏、慎用清流。

    循吏者,就是脑子一根筋,只想把事情做好,把结果放在第一位.而不会有道德上的约束的人;清流则不同,总是把道德放在第一,说得多干得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是以张居正当国的十年,大量所谓偏途浊流的官员被重用……小吏可以作到三品高官、驿丞能位列侍郎,而清流官员纷纷被贬抑,一时间朝中风气大变。

    可惜,等他一死便人亡政息,大明朝复又变本加厉的讲起道德来。

    戚继光更是感动的热泪盈眶,心说跟着这样的宰相干,才能做出一番功业来啊!

    “而你们二位……”张居正将话题转回两人身上道:“戚将军自然不消提,那绝对是踏踏实实做实事的人才。”

    说着他赞许看一眼戚继光道:“这样的人才,必须要大用特用,竭尽全力为他提供方便,为他保驾护航!”

    戚继光这下终于忍不住掉下泪来,忙别过头去,小心抹掉。

    赵昊心说,估计戚大帅现在能为张相公去死了……

    “赵小友虽然年轻,但观你从金陵到京师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行,同样也是个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天才。尤其是你的科学,重实证、讲方法,明是非、不含混,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然后张居正又看向赵昊道:

    “不谷觉得这正是如今大明所缺少的地方,因此希望你能写几本论述科学的书籍,日后本相要推而广之,让大明朝的官员都好好学一学。”

    赵昊忍不住张大嘴巴,心中狂叫到,来了,它终于来了。

    扑棱蛾子扇动着它的翅膀,历史真要被自己改变了!

    ps.第二更,求月票、推荐票~~




第二百零八章 这鱼不能吃!
    张居正的要求,赵昊当然一口应允下来。

    虽然等张相公能做到这点,少说得四五年以后了。而且十几年后还可能受他牵连。

    但能有张相公铁腕推广十年,赵昊相信科学之花定已开遍天下,不会再因人而废了。

    戚继光也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张相公居然会把这少年的学说,看的如此之重!

    不过戚大帅是最了解大明朝危急的人之一。旋即便明白了,张相公为了救亡图存,已经不择手段了——只要他觉得有用的法子,就会义无反顾的试上一试!

    见赵昊一口答应,张居正也十分高兴,转而对戚继光笑道:“另外,今天把你们两个叫到一起,其实也是给你们凑凑对。”

    然后他便以保媒拉纤的语气,对赵昊解释道:“你别看戚将军整天带兵打仗,他还是我大明最杰出的军械专家。他改造、发明的各种火攻武器,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官军的水陆装备大大优于倭寇。”

    赵昊心说那当然了,戚大帅可是罕见的军事全才。按照后世的说法,他既可以担任总参谋部长,也可以当总装备部长,还可以当总后勤部长,而且本职工作还是军区司令,并擅长率领大军作战……

    用复合型人才来形容,都委屈他了。他就是史上最全能的军事天才啊。

    当然,这也是大明军事建设的不完善,给活活逼出来。

    然后张居正又对戚继光介绍道:“而赵小友的科学,最擅长的就是搞发明、解决问题了。你们以后可以多多亲近,不谷觉得赵小友能帮上你很多忙。”

    “那是一定的。”戚继光一脸深以为然,重重点头道:“末将军中,有太多需要科学帮忙的地方!”

    赵昊心里小小矫情一下,暗道我们科学家是搞理论的。

    搞发明、解决问题,那是工程师的业务范畴。

    两者不能混为一谈的。

    当然,现在也不是分那么清的时候,何况还可以跟戚偶像近距离接触。

    “戚将军不嫌晚辈给你添乱就成。”

    他便先是谦虚一笑,然后将随身带来的礼盒双手奉给张居正道:

    “说到帮忙,相公看看此物如何?”

    张居正便接过来,打开一看,便见蓝色的天鹅绒内衬上,躺着三具做工精致的黄铜管。

    看着那一长一短一双筒的黄铜筒管儿,张居正不由脱口而出道:

    “望远镜!”

    “相公居然认识此物?”赵昊略略吃惊,他除了给长公主一家各配了一个,还没有再送过人呢。

    “呵呵……”张居正笑笑,没法正面回答。总不能说,是皇上告诉我,他用这玩意儿偷窥灵济宫讲学来着。

    “听说此物可让远处的景色近至眼前。”张居正便用十分了解的语气说一句,然后将一个短筒的递给戚继光,自己拿起双筒的把玩。

    “那在战场上,岂不是大有用处?”戚继光果然是他娘的天才,一听就想到了此物的各种用途。“斥候装备此物,可以提前发现敌军;统帅装备此物,有助排兵布阵;前锋军官多了这样一双千里眼,更是可以把握先机!”

    “不知道戚将军也会来,只能下次再补上了。”赵昊忙歉意的笑笑。

    “无妨,先试试看。”戚继光迫不及待的要试用一下,赵昊只好带两人来到院中。

    见父亲出来了,原本在院子玩得不亦乐乎的兄妹四人,赶紧鸟兽四散。

    张居正把脸一沉,但当着客人的面没有发作。便在赵昊的指导下,与戚继光各持一具望远镜,眺望二里地外的东华门。

    两位偶像都是走沉稳路线的,当然不会像王武阳、李承恩那些毛小子一般大呼小叫,但依然见猎心喜的把玩良久。

    回屋后,戚继光对赵昊抱拳大赞道:“此神物也,尤其在对鞑子作战时,可以大大增加官军的预备时间。公子神乎其技啊!”

    ‘本公子只是个搞理论的科学家,动手能力为零的。’赵昊暗暗自嘲一句,含笑接受了戚偶像的表扬。

    “此物可仿制乎?”张居正问到点上了。

    “可以。单筒的原理很简单,用一对叆叇镜片就可以磨出来,加上外头的套筒,成本大概五十两左右吧。”赵昊便答道:

    “双筒的原理略复杂,成本也高不少。送给相公的这具,得要两百两白银。”

    “这么贵?”张居正倒吸口冷气,想到如今的财政状况,他就一阵阵头大。

    “成本来自两块,一个是东海水晶,一个是磨镜师父。其实主要还是后者,会磨镜的人太少了。”

    赵昊建议道:“如果朝廷要大量仿制仿制,一是大力培养磨镜的工匠,二是找到东海水晶的代替品。”

    “料器……”张居正和戚继光异口同声。

    料器就是加了颜色的玻璃器,赵昊在长公主府见过透明的玻璃,已经不比东海水晶差多少了。

    “料器厂在门头沟琉璃渠,是皇室的产业。这烧玻璃的技术,向来是大内独有的。”张居正略一寻思道:“不谷找机会问一问陛下,看看能不能调一批工匠给兵部。”

    “好,不行的话,就交给科学。”赵昊淡淡一笑道:“不就是烧玻璃嘛,没什么难度。”

    “那太好了。”张居正就喜欢这种,勇于任事又善于解决问题的人才,不由大赞道:“若能造出合用的玻璃来,不谷一定为你表功!”

    ~~

    正说话间,游七进来禀报午饭已经备好了。

    “今天就在这里随便用点。”张居正不容拒绝的站起身,率先走向书房外厅。

    赵昊二人见状,便颠颠儿跟在后头。

    张相公说是随便用点,但一桌淮扬菜为主的席面,却不亚于国宴的水准。

    非但厨师的水准高,而且所用食材也是精益求精、十分稀罕。在这时节的淮扬菜中,唱主角的长江三鲜,一样都不少。

    清蒸鲥鱼、香煎刀鱼和清炖鲀鱼汤一端上来,戚继光便暗暗咽了口水。

    他虽然是山东人,但在东南十几年,早就迷恋上了这无敌美味的江鲜。

    况且,这可是距离江南几千里外的北京城啊。

    能吃到一口新鲜的长江鲥鱼,简直是皇帝般的享受了。

    看到两人惊讶的样子,张居正略略得意的介绍道:“每年五次祭祀太庙,其中有两次要用到鲥鱼。朝廷便在金陵燕子矶,设立了鲥鱼厂,专门打捞运送进京。听说他们一共养了十四条冰船,专供京里的达官贵人享用此物。”

    “不过,不谷只吃是陛下赏的。”张居正傲娇的撇清一句,招呼两人动筷子道:“趁热尝尝鲜吧。”

    说完,他率先便夹一筷子,另一手按住胡须,将那白嫩的鱼肉,朝口中送去。

    “这鱼不能吃!”却听赵昊忽然说道。

    吓得张居正心里咯噔一声,怎么,有人投毒吗?

    ps.第三更,求月票、推荐票啊~~



第二百零九章 不谷是为了科学
    张居正缓缓搁下筷子,神情严肃的看着赵昊。

    戚继光也恢复了他鹰隼般的目光,瞬间就像换了个人一样。

    “二位别紧张,不是有人投毒,而是这鱼本身有问题。”

    “这鱼有什么问题?”张居正神色稍霁。

    “相公可知,它是怎么运来的吗?”

    “方才说过,用冰船。”

    “晚生在金陵时,曾去看过他们如何保鲜。”赵昊便不紧不慢道:“发现为了保鲜,必须要将鱼装在铅制的大盒子里,河内再装上凝固的猪大油,然后用冰块层层冷冻起来。”

    “不错,是这样。”张居正点点头,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1...164165166167168...7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