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神雕天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明道真人
“哈哈!”闻言,方志兴哈哈一笑,说道:“当然会打起来。当年铁木真分封时,窝阔台因为要继承大汗之位,所得的地方最小,若是他的后人一直是大汗还没什么,但是事与愿违,贵由、失烈门无能,后来让拖雷的儿子蒙哥当了大汗。如此一来,拖雷后裔除了有着自己一大片的封地外,还成了鞑子共主,而窝阔台的后裔却只有那么一小块封地,这反差如此之大,你说窝阔台的后裔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去做?”
“这……应该会打起来吧?”郭破虏闻言,不确定道。他本来想着可能是术赤和察合台的后裔打起来,没想到却是窝阔台和拖雷后裔要打仗,心中着实奇怪。
方志兴自不知郭破虏想到了那里,点头道:“当然打起来了,当年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相争,阿里不哥的后面便有窝阔台的孙子海都支持,后来阿里不哥死后,海都又支持蒙哥的儿子昔里吉叛乱。三年前临安陷落,鞑子本可一鼓作气平定江南,忽必烈却突然调伯颜北上,便是因为如此?”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郭破虏喃喃道。四年前伯颜屠常州,郭靖等人听闻后无不义愤填膺,想着刺杀此人雪恨,不过那时伯颜一直在大军之中,却是没有机会。而在攻占临安后,伯颜更是迅速北上,让众人失了机会。如今每提到此事,郭靖心中还都是扼腕叹息,郭破虏听的多了,对这事自然记得清楚。(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笑傲神雕天龙 p:///4/4150/ )
第562章 天下大势(二)
“除了忽必烈所建的元朝和海都所建的窝阔台汗国外,蒙古人在西边打下的地方,已经分裂为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分别为术赤后裔、察合台后裔和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所建。这几个汗国虽然因为路途遥远,和忽必烈并没有大的冲突,但除了伊儿汗国外,钦察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却都或多或少支持海都,北边草原这场乱局,没有几十年是无法平息的。”顿了顿,方志兴又道。
初次听闻这些消息,郭破虏还是有些不敢置信,向方志兴问道:“师父,他们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为何要相互攻伐呢?再说忽必烈如此英才,为何不能化解呢?”
“化解?”方志兴轻笑一声,说道:“他拿什么化解?难道是将自己的地方让给海都?就算他同意,他的部下还不会听从呢!再说了,此例一开,草原上的其他人也都有样学样,那时可就更乱了!”
不理郭破虏如何想法,方志兴又说道:“破虏,你可知胡人为何大多不过百年之运?”
“百年之运?”郭破虏心中盘算了一下,想道:“不对啊,辽国有二百多年,西夏近二百年,就是最短的↖金国,也存活了一百多年,为何师父说胡人不过百年之运呢?哦,是了,师父应该说的是五胡十六国,这些朝代大多不过几十年,到底是为何呢?”他仔细想了一下,说道:“师父,胡人残暴。不懂治国之道,故而运道不长!”这些年郭破虏做的最多的。便是在方志兴等人提点下建设城池、划定制度,对此感受最深。
方志兴微微点头。说道:“可以这么说,不过还有一点,便是胡人的习性。胡人居于草原,大多数人除了放牧之外,只是懂得征战。这些人一旦安定下来,便会无所事事,或者想法挑起其它征战,或者就此放下兵器,就此腐化堕落。能够成为有用之才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这样下去,胡人的运道又怎能长久呢?”
“那师父以为北元能够有多长时间的运道呢?”郭破虏停了这话,想了一会儿,又问道。他听方志兴说蒙古帝国已经开始衰落,却未提元朝之事,不由问了出来。
闻言,方志兴嘿嘿一笑,说道:“北元能有多长的运道。除了要等着他们衰落,那就要看我们了。若是我们不努力,北元即使衰落,也能坚持个上百年;若是我们努力的话。北元的衰落便会更快,五十年之内,必能将他们赶回草原!”
“五十年!”郭破虏闻言。顿时精神一震,说道:“师父。五十年真的能够将他们赶回草原吗?”
方志兴点头道:“那是当然,你看如今的北元虽然强盛。其实却已经到了极限。西边是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和伊儿汗国,自然无法征伐;北边则是海都等人反对忽必烈的势力,这个暂且不说;东边的高丽早已被蒙古人征服,再向东隔着大海的日本,也在五年前曾经征讨过一次;至于南边,在征服了江南之后,再向南便是交趾、缅甸之地。北元欲要征伐,除了和北边草原的征战外,最可能的便是向东、向南,不过这两地一个有大海阻隔,一个在湿热蛮瘴之地,蒙古人若要征伐,能够不败便是幸事。即便能够获胜,所得也远远无法弥补消耗,可以说是无利可图。因此北元的扩张,到如今已是极限。”
“无利可图?”郭破虏缓缓点头,认同方志兴所言。这几个地方都是蛮夷之地,和江南的富庶远远无法相比,而在路途上来说,消耗却又远大于征宋之时,对于蒙古人的确可以说是无利可图。
想到这里,郭破虏道:“这样的话,北元应该不会征伐这几个地方吧?”
方志兴哈哈一笑,说道:“错!错!错!即使无利可图,北元仍是要征伐,你可知这是为何?”
郭破虏闻言,顿时迷惑不已,不知北元为何还要征伐几地。他仔细想了一下,想到方志兴之前说的胡人习性,惊声道:“是了,即使忽必烈不愿征战,下面的人也不会同意,这些人征战了几十年,不可能解甲归田的!”
“正是,不碰个头破血流,鞑子定然不会收手的。即使忽必烈明白这点,也是不得不为。”方志兴道。自从成吉思汗以来,蒙古人便一直处于征战之中,数十年来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可以说是无有一刻止歇,纵然有清醒的人想要将他们停下来,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一旦无法向外扩张,蒙古人说不定自己就会内乱。就拿北边海都所建的窝阔台汗国来说,他之所以一直反对忽必烈,除了因为窝阔台一系和拖雷一系的矛盾外,便是因为无论向西、向北、向东都无处扩张,只能南下和忽必烈相争。否则的话,焉能获得北方那么多部族的支持?两害相权取其轻,蒙古人继续向东、向南征伐之事,可以说已成定局。
“这样说来,我们只要等待鞑子征东、征南失败,便可乘势而起了?”郭破虏道。言语之中,满是兴奋之意,他听到方志兴对于天下大势的分析,心中顿时有了信心,只觉得强大无比的蒙古人,似乎也不那么可怕了。
“哈哈!”方志兴大笑一声,却是摇头说道:“北元根基已立,纵然稍有挫折,也不会损到根基。想要让他们真正根基受损,还要等他们征东、征南失败,并且平定了海都后才行。到了那时,鞑子无处征战,除了腐化堕落外,多半会为了争权夺利自相征伐,一旦此事发生,北元的衰落便再也无法制止,那时也是是真正的驱逐鞑虏之时。”
闻言,郭破虏有些赧然的挠了挠头,知道自己还是太过心急了。像北元这等庞大的王朝,除非它自己衰落,几乎没有被外部攻破的可能,也唯有等待它自己内部生变,才会有驱逐鞑虏之机。不过即使如此,想到自己有生之年可能见到鞑子被逐出中原,郭破虏也仍旧兴奋不已,心中重又燃起了信心。(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笑傲神雕天龙 p:///4/4150/ )
第563章 流求发展
“刚才我和文丞相见了一面,他托我照看一下杜浒。回去你安排一下,让广南东路的兄弟尽力把他救出,一定要小心一点。”说完这些,方志兴又道。杜浒虽然也在朝廷当官,却也可以说是江湖中人,即使没有文天祥的嘱咐,救下他也是应有之义。
“文丞相?”郭破虏闻言,倒没有多大激动。毕竟如今的文天祥虽然也是坚持抗蒙,但相比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等人,却也不见得名气更大。他只是有些奇怪自己师父刚才离去,特意去见了此人。毕竟文天祥作为行朝的右丞相,守卫定然极为严密,方志兴去见他,定然也冒了一番风险。
方志兴对此倒没多说什么,只是嘱咐道:“适才我和张弘范见了一面,顺手杀了李恒,消息传回去后,鞑子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你们近期要小心一些。”
“张弘范、李恒!”郭破虏闻言,心中极为惊讶。旋即又有些疑惑,问道:“师父,为何不……不杀了……”言语中略有些迟疑,没有问出声来。
“是不杀了张弘范吧?”对于这个弟子的想法,方志兴如何不知,接过他的话,说道。
■闻言,郭破虏顿时点了点头。若非心中对张弘范极为痛恨,郭破虏也不会问出来。毕竟方志兴是他师父,如何行事心中自有定计,也不需要他这个弟子指教。
转头望向张弘范所在方向,方志兴淡淡道:“此人和你玄通师伯有旧,而且身患重疾。不需要我来动手。”他适才和张弘范见了一面,已然看得出他身患重疾。若是没有神医妙手医治,只怕难以撑过一年。有着大师兄玄通子的一点交情。方志兴也犯不着再做恶人。
“身患重疾?那他患了什么病呢?”郭破虏问道。他心中虽然还疑惑为何师伯与张弘范有旧师父还见死不救,却终究没问出来。张弘范所为,在他看来千刀万剐也不为过,自然也不会为他说话了。而且张弘范和师伯的那点关系,想必也不会深,不值得师父冒天下之大不韪相救。
方志兴道:“瘴疠!已经深入骨髓了!”说着他幽幽叹了口气,不知是何想法。不管如何,张弘范都能称得上一代豪杰,如此年纪轻轻便要逝去。让方志兴心中也是有些复杂。
“瘴疠!”郭破虏闻言,一时有些恍惚,似是想起了十几年前开拓流求之时。那时他和方毓霞虽然已经对流求探索了一次,却仍有许多不备之处,初次带过去的人便有不少人患上了瘴疠等疫疾,最终不得不求助方志兴。也因为此,方志兴和李莫愁在流求停留了数年,一直在后面指点他和方毓霞各项事宜,建立各项卫生规范、筑造城池。才在流求最终立下了脚跟,并在后来接来襄阳众人后,顺利一统全岛。正因为此,郭破虏对于瘴疠记得极深。这种在中原人烟密集之地几乎绝迹的事物,可是绝没有相像的那么容易对付,更别说还有蚊虫等传播的疫疾了。
“是啊!瘴疠!他本不该南下。可惜了!”方志兴道。若以医者医德来说,他可以不顾患者身份为他解除病痛。但以自身立场来说,他却又不能如此作为。而若救好张弘范再杀掉他。方志兴自问又做不来,是以也只能视而不见了。“看来,我到底还不是一个医者啊!”方志兴心中自嘲道。纵然医术精深,没有那种仁心,他也算不上真正的医家。
郭破虏却没有那么多想法,恨恨道:“如此奸贼,这么死了是便宜了他!”言语之中,仍是有些恨恨。
心中摇了摇头,方志兴也没有多加解释,只是静立船头,望着远处海面。崖山海战,虽然他心中早有预料,也并无想象中的那么悲痛,但要说完全没有感触,却是不可能的。他此时所思所想,就连自己也说不清楚,实在复杂之极。
过了良久,眼看太阳便要落山,方志兴轻叹一声,说道:“走吧!”转过身去,让郭破虏命人开船离去。
郭破虏应了一声,命人扯起风帆,就此回转流求。这种船只更重风力,和如今宋元水师都有所不同,可以说是方志兴回忆自己脑海中一些隐约的造船知识,和一众造船工匠摸索探讨而来,直到前几年才最终定型,成了这般模样。虽然两千石并不算大,但限于人力、物料等等,流求岛上这等战舰也并不多,大多还在调试之中,否则的话,这次也不会只来这么几条船了。
天色将暗,一行人自然无法立即回转流求,因此便在附近找了一处小岛,先行休息一夜,次日才得回返。夜晚,郭破虏派人到陆上传递消息,让五羊城中的人救出杜浒,又是安排了一番。
两日后,方志兴、郭破虏等人终于回到了流求,一到岛上,众人便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却是方志兴所说的铁模铸炮之法,如今终于被摸索成功了。有了这方法,流求岛上所铸大炮不但更为省时,而且成本更低,已然远远胜过蒙元一方了。
“一朝天昏风雨恶,炮火雷飞箭星落。”方志兴想起前日从文天祥口中听来的诗句,低吟道。火炮、火箭之法,自从火药被发明之后,并不太过稀奇。就连突火枪这种原始的火枪,襄阳城也曾制出——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弹,因此火炮的原理,可以说是并无秘密。前些日子崖山海战时,蒙元水师也曾动用火炮等火药武器。但如今的火炮几乎没有准星而言,威力也是了了,因此更多的是作为号炮来用。海战最主要的方式,仍是接舷夺船,贴身而战。
至于流求岛上的火炮,还要归功于襄樊之战后迁到流求的能工巧匠,其中便包括眼前这些制作突火枪之人。方志兴也是从他们口中。才得知此时的火器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自那之后,他才开始和这些人研究火炮。并将其逐渐规范化,成为真正能够用于实战的兵器。尤其是用于海战。数年下来,也算是有了一些成绩,但要说大规模制造,却还是困难重重。技术上倒在其次,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铸炮所需铜料。如今铸炮多是用铜,而铜却主要是用来铸钱之用,因此每一门铜炮,都可以说是用钱铸就。流求铜矿本就不多。就更别说能满足铸炮所需了,而用铁铸炮的话,又容易出现气孔、砂眼等问题,反而是催命之物,因此方志兴等人,一直也是困于此处,无法大规模铸炮。方志兴之所以让这些人摸索铁模铸炮法,也是因为这点。
听了喜讯,方志兴和郭破虏等人便到了铸炮之处。主持的工匠见此。顿时详加介绍,又说道:“用铁模铸炮,的确比以往更快,也更结实。不过铸造的铁炮。还是有些不耐用,而且有些危险。因此老朽和大伙儿商议了一下,还是觉得还是铁心铜体炮更好。其中要点,还是……还是……”
“还是需要用铜。是吧!”方志兴道。既然要发展火炮,以流求岛远远不如元朝的财力、物力。他自然要让火炮的技术无比成熟、让元朝无法一下子追上才行。否则的话,元朝那边的人见到便能摸索仿制出来了,那可是增强敌人实力。相比封闭自守的满清,蒙古人的开拓性要强的多,对火器的接受程度也是更强,后世出土的第一门大炮,便是二十年后的蒙元朝廷所造。一旦得知火炮这种更胜于回回炮的攻城利器,蒙古人是绝对不会放过的。因此方志兴除了完善空心泥模铸炮法、铁模铸炮法、铁心铜体铸炮法,纯铜制造法,纯铁铸炮法等铸炮之法外,还规范火炮的身管、口径、倍径、膛线、准星、照门、炮架、炮台等,还将自己所知的火药配方不断完善,研制炮弹的重量、装药等等,开发出后世听说过的实心弹、开花弹、霰弹等等,距此制定相应炮术。到了如今,也不过小有成就而已,真正投入实战,还需要一段时间。
那工匠听到,顿时点了点头。他也知道流求财力不丰,铜料更是缺乏,但如今的铁炮却着实无法让人放心,最稳妥的,便是所谓的铁心铜体炮了。不过这方法虽然比纯铜炮耗费小了许多,却仍是花费极大,如今的流求岛,可是难以大规模铸就。好在前些日子新得了一批铜料,还能暂且支撑。
铁炮久久不能投入实用,方志兴却没有责怪,技术进步向来是点滴积累而来,这些人能够摸索出铁心铜体和铁模铸炮之法,已经可以说是领先如今的时代数百年了,实在无法强求。据他所知,后世的火炮除了需要特种的炮钢外,更是需要巨型水压机这等器械,实在非一时片刻所能成就,如今的情况,也只能先使用铁心铜体炮了。
“铸造铁炮之法,以后可以继续摸索,今后就开始造铁心铜体炮吧。以前验证的炮能用的都放到澎湖那边的炮台上,防备鞑子。宋室行朝已灭,只怕鞑子今后可能关注到流求,还要先做好准备才是。”方志兴道。澎湖是流求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主要的中转站,这些年流求可没少花费功夫在上面,流求岛水师力量,也有将近一半都在那里。
闻言,众人纷纷应是。襄樊一战,已然让流求岛进入了蒙古人的视线,这些年流求四处招揽流民,更是让许多人知道了此地,元朝朝廷若是不知,那才有些奇怪呢!如今宋朝这个大敌已经被完全消灭,蒙古人派遣水师前来攻打流求,也并非不可能之事。不说张弘范的水师,五年前征伐日本失败后,蒙古人一直在打造战船,到如今已有三千多艘,若是把这些船都派来征伐流求,当真后果难料。因此火炮上船之事,已然刻不容缓。好在技术上的准备已经初步完成,战船也建造了一批,如今已经可以开始尝试了。
“派到吕宋的船回来了吗?有什么消息没有?”方志兴又问道。自从计算出铸炮所需铜料后,他便派人多方搜集,除了在大陆搜集铜器,便是在周围海岛搜集。其中最重要的地方,便是吕宋岛。一是这座海岛离流求离的极近,还有许多华人迁居其中;二则是方志兴隐约记得上面似乎有许多铜矿,可谓是一座宝地。这几年来,他一直派人探索,想要获得上面的铜矿。
“回来了,已经回来了,带回来许多铜料!”那人喜道。若非这些人带回来的铜料,他们也不会仍是选择铁心铜体炮了。虽然不知能否在吕宋发现铜矿,但单是带回来的这些铜料,便足够让流求铸造上百门大炮,也能满足一时需要了。
“真是这样?”方志兴眉头一挑,说道。历经三世,他可比这些人更明白铜的意义。一旦有了铜,流求不但可以大规模铸炮,还能大规模铸钱,不但能够购买更多的物资,还能扰乱元朝的经济。用的好了,还可以加速元朝衰落,其中意义,丝毫不下于数百门大炮。
眼看方志兴难得露出喜色,李莫愁笑道:“那是当然,难道我们还会骗你不成。据说那里还可能会有铜矿,只是远在海外,又在深山密林之中,开采多有不便,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运回来了。”这次崖山海战,她和方毓霞都没有前去观看,一直留在流求岛上。
哈哈一笑,方志兴道:“一年不成,十年还不成吗?只要探索到地方,总能开采出来的。到了那时,流求也就真正能够腾飞了!”说着他凝视北方,似乎想到了将鞑虏驱逐出去的景象。今日听到的两个消息,让他也终于能够确信,提前将鞑子赶出中国已经不是梦想了,有生之年,定能看到这番景象!(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