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笑傲神雕天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明道真人

    “贾似道欺君误国,非是此僚让朝廷不得消息,襄阳城何以数年不救!”听到方志兴提起此事,文天祥怒声道。朝廷之所以在后来再也不救襄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贾似道将襄阳求援的消息隐藏起来,让人以为襄阳战事不紧。后来贾似道失势后,众人无不为此扼腕,痛骂贾似道。

    “呵呵!先生这话还是留着自己听吧,岳武穆、孟忠襄之事,天下谁人不知?襄阳之事,不过重演罢了!贾似道何等人物,焉能真的瞒下襄阳战事?”方志兴冷笑道。自从宋室南渡之后,朝廷和地方武将之间,便有了一种极为微妙的关系。一者朝廷要用武将打仗,保卫国土;二则担心武将不受掌控,甚至谋朝篡位,因此不断敲打。像岳飞和孟拱这两位曾在襄阳征战的名将,一个以“莫须有”之名被杀,一个被罢职后忧愤而死,其他的余阶、王坚等将,也都莫不如此。数年前襄阳之事,虽然有朝廷无力救援的原因,却也不乏借蒙元之手削弱吕家之意。只是他们算盘打的极好,却没料到蒙古人这次是下了决心灭国。襄阳陷落之后,蒙古人顺流而下,贾似道被群臣所迫统军战于鲁港,结果淮西制置使夏贵因为担心获胜后受责于先前之败,不战而逃,导致宋军大败亏输,贾似道也因此去职。后来再战焦山时,宋军水师已不如蒙元,最终仍是大败,精锐丧失一空,导致临安陷落。

    闻言,文天祥面色一怒,却是无法为朝廷辩解。宋朝以文制武,武人地位之低,实是历朝仅见,纵然南渡后需要依仗武人,却也是防范居多。襄阳之事,确实如方志兴所言,有着借蒙古人削弱吕家的意思,只是后果之惨重,却让人着实无法承担。

    不过即使如此,文天祥仍是说道:“‘侠以武犯禁’,尔等武人仗着一点本领便目无余子、骄横跋扈,非如此,太祖焉会定下此制?”唐末藩镇和五代十国之乱,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人都不愿去经历的,宋太祖赵匡胤之所以能够顺利解除一众武将的兵权,也是时势所趋。

    身处敌营之中,对于宋朝的事情,方志兴也不愿多言。他听到文天祥所言,“嘿嘿”一声冷笑,说道:“先生可还记得吕武吗?”

    “吕武?”文天祥一时茫然,不知方志兴为何突然放下国家大事不说,反而提起了此人。

    方志兴冷笑一声,说道:“此人不过一步卒,只怕丞相大人已经不记得了吧?嘿嘿!”笑声之中,充满了讥诮之意。(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笑傲神雕天龙  p:///4/4150/  )




第560章 跨鲸伏波
    “吕武……他是你派的了?他……他……”又听到这个名字,文天祥喃喃道。当年他奉命出使蒙古大营议和,被蒙古人扣留下来,随后在押解北上时和杜浒、吕武等人一起走脱,沿途多赖几人武力。后来他在南剑奉命开府后,更是任命吕武为官,招揽士卒。对于这个可以说是有救命之恩的人,文天祥哪会不记得!

    方志兴冷笑一声,说道:“丞相记得就好,如此豪杰,却以‘遇士大夫无礼’被杀,哈哈!当真可笑!”言语中满是讥诮之意。吕武是杨过、张君宝等人举荐受训的拳会首领之一,曾在桃花岛受方志兴指导,后来出岛之后,他应募追随文天祥出使,守卫文天祥,助其渡海到温州。当时方志兴等人听闻这个消息,还曾为他高兴,但后来吕武被杀后,却都转化为深深的愤懑。这么一个为抗蒙反元努力的义士{ 3,还追随文天祥这么久,却仅仅因为遇到士大夫无礼便被蛮横杀害,让人怎不心寒?拳会内部许多本来还对大宋怀有忠心之人,经此之后却再也闭口不谈,可见其中伤害。

    “疾恶怀刚肠,世人皆欲杀。魂魄犹正直,回首肝肺热。吕兄弟,是我没教好你啊!”想到吕武之死,文天祥心中也是悲痛不已,痛哭道。当年杀死吕武,他也多有不愿,但在那位士大夫的压力下,却最终还是逼得吕武自尽,后来文天祥挥涕而葬之,并为之作诗留记,也有怀念此人之意。

    “你……”听到文天祥的诗句话语。方志兴纵然性情恬淡,也不由怒气暗生。心中泛起了一种荒谬之感。他本以为文天祥落到如今这个地步,对于吕武之死应该多有悔恨。却没想到文天祥悔恨是有,却是因为自责没教导好吕武。如此情景,让方志兴怎不感到荒谬?若是因为遇到士大夫无礼便都该死,天下武人,又有多少能够活着呢?也难怪有宋一朝,武将都是惴惴不安了。三百多年下来,重文轻武早已深入人心,对于武将的歧视更是无处不在,士大夫对于武人的看法。从文天祥这里便可见一斑。

    “南朝水师已破,末将前来缴令,还请大帅一见。”两人说话间,旁边几艘蒙元战舰已经靠了过来,船头一将大声道。却是因为方才张弘范遣人带来文天祥,惹来蒙元水师副都元帅李恒的怀疑,特意前来查看。

    张弘范闻言,看了方志兴一眼,见他毫不做声。似乎对此丝毫没有在意,起身高声说道:“李将军安好,南朝水师已破,将军可去搜捕落水之人。仔细查验。”说着明日打起令旗,指挥这几条船离去。他虽然相信方志兴面对这么多船围攻难以逃出,却也要顾忌自己性命。方志兴是没有取他性命之意。但一旦这些人围在周围,想必他也不会吝啬拿下自己要挟。那样的话,可就真的是自找灾祸了。有着普照真人玄通子的情分在。张弘范相信自己性命还是有保障的。

    听到张弘范的命令,李恒心中却是疑惑不减,他刚才听人回报说张弘范的亲兵提取文天祥,便特意派了几名亲信查看。想到这几人如今还没有消息,他让人将船向张弘范的战船靠的更近了些,想要看看到底发生了何事。

    “先生,逝者已矣,我们还是不要纠缠此事了,大宋为何灭亡,也可以后探讨。鞑子军中多有不便,先生可随我离去!”眼见李恒等人的战船到来,方志兴向文天祥道。说着迈步上前,抓住文天祥胳膊,便要带他离去。他虽然自信可在大军之中逃脱,但有文天祥在,可就不那么容易了,还是尽早离去为妙!

    文天祥被方志兴一抓,从悲痛中回过神来。听到此言,奋力甩开方志兴的手掌,怒斥道:“乱臣贼子,勿要脏了我身,文某纵然身死,也不随你这乱贼离去。你若想走,自去即可!”说着连连后退,似要离方志兴再远一些。

    方志兴一时不防,被文天祥挣开,听到他的喝骂,心中顿时一怒,旋即却明白过来,知道文天祥因为见到宋朝灭亡,心中有了求死之念。正想再劝,突听远处李恒大喊道:“张大帅,李某尚有要事,请求上船一叙!”却是他离的近了,发现了方志兴和文天祥的身影,心中疑窦丛生,欲要上船查看。说着他还命令船上士卒准备,以备不测之事。

    见此,方志兴知道自己若是再不带走文天祥只怕便有些来不及了,便要上前强行带走文天祥。不过这时文天祥也明白了他的想法,阻止道:“你若有心,救下杜浒兄弟即可,文某不愿再苟活于世!”目视方志兴,眼神甚是坚毅。

    看到文天祥神情,方志兴心知他心中意念已决,只怕自己就是带走,也要时时防着他自杀,还不如留在蒙古人这里看守。因此叹息一声,说道:“丞相请放心,贫道自会救出杜兄弟的。”然后转头望向张弘范,说道:“张将军位高权重,想必也会行个方便。”

    闻言,张弘范自然难以回应,一时嗫嚅不答。他让方志兴见到文天祥,已然可以说是犯了忌讳,更别说私放他人了。不过方志兴的武功,他又着实心中畏惧,不敢一口拒绝。

    “想找杜浒,可自去五羊城,只怕你进去后出不得!”这时,一个声音说道。却是李恒终于赶了过来,听到了几人话语。接着他跳上几人所在大船,又向张弘范道:“大帅,今日之事,还是请你到大都向陛下解释吧!”他见到张弘范正在和人商讨要犯,心中暗暗欢喜,以为拿住了张弘范的把柄,对他威胁起来。

    张弘范闻言,心中暗暗苦笑。不管带来文天祥的命令是不是真的由他所下,文天祥和方志兴见面却是不争的事实。让他无法辩解。灭国之功本就遭人忌讳,这件事传上去。只怕自己当真有难了。想到这里,他心中也是盘算不已。想着如何应付李恒等见到此事之人。

    “李将军?想必你就是李恒吧,听说你是西夏宗室,樊城便是由你先破的?”见到此人一上来便发号施令,方志兴淡淡道。

    李恒闻言,大笑道:“正是李某,不知你又是……”声音迟疑了一下,继而转为了惊讶,高声道:“你是……方志兴?来人,快放箭!”拔出刀来。向后急退而去。他刚才没有注意,直到此时才认出方志兴,心中惊骇不已。连一丝抵挡的想法都没有,便让人放箭,自己则急退下去。

    他的亲兵都在附近船上,早已准备完毕,闻声,又见到自家将军后退,立即射出箭矢。向着方志兴而来。就连方志兴旁边的文天祥、张弘范,也是包含在内。

    见此,方志兴冷哼一声,抓起文天祥躲开。又屈指向李恒弹去。这一下速度极快,李恒的亲兵固然离的极近,箭矢却因为无法落到两人之上。而对面的李恒。眉心也出现一个小洞,涔涔流出血迹。继而栽倒在地,显然已经气绝。

    “张将军。文先生就交给你照顾了!”杀了李恒,方志兴随手将文天祥丢给了躲过箭雨的张弘范,说道。莫说文天祥不愿离去,此时他行迹已露,受到蒙元水师围攻,在这箭雨中也无法护得文天祥周全,因此又将他交给了张弘范。

    张弘范好不容易躲过李恒下令射出的箭雨,接到方志兴扔来的文天祥,心中又惊又喜。只要文天祥没有被人救走,他这次的罪责自然也就不大。至于死去的李恒,张弘范自己心中都有杀他之心,当然更不会在乎。一时间,张弘范心中竟然有些欢喜,庆幸自己顺利得脱此难、还除去了这么一个潜在对手。

    “放箭!放箭!为李将军报仇!”心中这么想着,张弘范口中却大喝着为李恒报仇的口号,让人向着方志兴放箭。作为蒙元水师的主帅,方志兴离去之时他自然要有所作为,当即挥动令旗,指挥附近的战舰齐齐向方志兴射箭,欲要留下此人。

    不过方志兴既然来此,岂会没有几分把握。只见他将文天祥扔给方志兴之后,身形一动,已然腾跃而起,直跃出数丈之外,到了另一艘船之上。而后一刻不停,在周围船上来回纵跃。如此下来,那些蒙古士兵担心伤到自己人,不免投鼠忌器,放箭稍缓了一些。

    迟疑间,方志兴已然越过十数条船,离张弘范的旗舰已有数十丈之遥。眼看那边战舰已少,他突然长啸一声,双袖拂起,半空中接连三荡,直跃出数十丈外,落到了一处海面之上。而后也不见他动作,就此在海面上飘浮离去。

    见到这般奇景,张弘范等一众蒙元士兵都是目瞪口呆,一时忘记了追赶。直到方志兴离战舰已有数里,众人看到他身边突然冒出一股水柱,这才猜到方志兴脚下踏着鲸鱼,稍稍明白了一些。不过即使如此,他们心中仍是敬畏不已,不知方志兴如何能够降服如此异兽。

    “大帅,可要派人追赶?”这时,张弘范旁边一名将领问道。他曾经见过鲸鱼,对此并不太过惧怕,鼓起勇气,询问张弘范是否要追击方志兴。

    闻言,张弘范瞟了他一眼,说道:“将军若是能追上的话,自然可以去,本帅也会派人支援!”心中却冷哼一声,为这人判了死刑。方志兴如此武功,就是追上又能怎么样呢?若是他再施展出襄樊之战时迷惑众人的手段,自己当真能挡的住吗?此次崖山海战,蒙元一方损失也是不小,张弘范自然不愿节外生枝。

    那将领闻言,哪还不明白张弘范的意思,讪讪一笑,就此退了下去。

    “跨长鲸兮伏海波,世间竟真有如此高人!”看着方志兴远去的背影,文天祥喃喃道。他之所以不愿离去,除了心中已有求死之念和对方志兴不尊大宋不满外,还有一点对方志兴无法安全离去的信心。不过如今他见到这般情景后,却是对方志兴的武功再也没有怀疑。如此武功,天下间又有什么能够挡住他呢?只怕天下再大,他也真的能够大可去得吧!

    不过这想法在文天祥心中也只是一闪而逝,想到方志兴言语中不尊大宋、另立新朝的意思,他心中按唾一声,再也不想此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他和方志兴,也实在走不到一起。不过即使如此,方志兴所说的“大宋虽亡,华夏未亡”,还有有关武人的说法,仍是在他脑海中不断回想,忍不住思考其中道理。

    却说方志兴踏着巨鲸离开蒙元水师之后,过不多时,已然到了一处比较隐蔽的所在,看到了几艘大异于蒙元水师和大宋水师的舰船。眼看离的近了,他向巨鲸说道:“鲸兄,你且自去吧!”而后脚下一震,腾身跃上船去。他自流求来到崖山,自然不可能一直跨鲸而来,同行的还有郭破虏等流求水师之人,前来观摩此战,体察得失。

    “破虏,此战可有收获?”见到郭破虏等人迎了上来,方志兴问道。众人虽然离的较远,但有方志兴磨制的望远镜在,却仍看的清清楚楚,能够观看到崖山海战的情况。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未完待续……)

    ( 笑傲神雕天龙  p:///4/4150/  )



第561章 天下兴亡(一)
    听到方志兴询问,郭破虏有些默然。过了好一会儿,才向方志兴问道:“师父,我们真的能赶走鞑子吗?他们那么多人……”

    “鞑子不过只有几百万而已,哪有多少人?你看如今作战的那些士兵,有多少人是新附军,这些人见元朝势大,因此前去投靠,但定然和鞑子不是一心。一旦鞑子衰落,再有人去鼓动,他们还是可以争取过来的。到了那时,便是我等返回中原之时!”不待郭破虏说完,方志兴便打断他的话,斩钉截铁道。流求最是缺人,这些年一直在沿海各地招揽流民,但即使如此,如今也还不到十万户,其中还有许多土人。眼看蒙元水师和宋朝残部的一场大战,便出动数十万人,几乎比流求岛上所有人都多,也无怪郭破虏会产生怀疑了。如今的海战主要还是靠接舷战,主要比拼的就是兵力,流求岛的战舰、兵器虽然在方志兴等人努力下占了一些优势,但也远远无法弥补人数差距。相比中原朝廷,流求岛这个海外弹丸之地,实在是相差太远了,纵然他们这些人努力十数年也是如此。方志兴也知此点,因此在发展流求岛的同时,还让人组织拳会,鼓动中原大地上的抗蒙反元斗争,加速元朝衰落。

    “鞑子衰落?这要到什么时候呢?”郭破虏喃喃道,语气之中,颇有些不敢置信。如今的蒙元帝国刚刚消灭残宋,疆域之广,可谓前所未有。在此时便说他的衰落,实在让人难以置信。船上其他人闻言。同样也是如此。

    见此,方志兴微微一笑。缓缓踱到船头,望着远处海面,向郭破虏问道:“破虏,你可知鞑子自从建国,到如今已有多少年?”

    郭破虏在后跟上,听到方志兴所问,仔细想了一下,回道:“应该有几十年了吧,若从金国被灭算起。已经四十四年了。”金国被灭,蒙古人算是成为了一个进入中原的王朝,可以从此算起。

    方志兴微微摇头,说道:“不应从此算起,鞑子的基业,是铁木真打下来的,应该从他算起。自铁木真成为大汗后,如今已经七十三年了。七十三年,只比你爹的年纪少了一年。你说如今的鞑子到了什么时候呢?”

    “七十三年……”郭破虏低声道,他虽然不擅急智,但这些年历练之下,也听得出方志兴话里的意思。说道:“师父是说,如今的蒙古帝国虽然强盛,却已经到了顶峰。马上就要盛极而衰了?”人过七十,即使是郭靖这等高手。这几年精力也比之前有所衰减,方志兴以人作喻。含义显而易见。

    “错,如今的蒙古帝国,其实已经衰落了,甚至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了!”方志兴摇头道。

    闻言,郭破虏顿时迷惑起来,问道:“师父?请恕弟子愚钝,鞑子如今势头正大,怎么已经名存实亡了呢?”

    方志兴淡淡一笑,向郭破虏问道:“你可知如今的草原之事?”

    “草原之事?”郭破虏茫然道:“弟子不知,还请师父解惑。”他这些年忙于流求建设,对于中原之事都所知不多,更别说草原上的事情了。

    眼看这个弟子一脸迷惘,方志兴心中暗叹一声,却也没有强求。郭破虏天资所限,能够在方毓霞等人辅佐下一心一意开拓流求已是极限,更别说准确看清天下大势了。想到这里,方志兴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外孙郭岳,如今这小家伙已经六岁,也是时候开始培养了。驱逐鞑虏,还要靠年轻人才行。

    心中想着,方志兴继续道:“蒙哥死后,忽里台大会上新推选出的大汗是阿里不哥,后来忽必烈率军北上,夺了阿里不哥的大汗位子,并在之后再也没有召开忽里台大会,可以说是违反了自铁木真以来的规矩。蒙古疆域广大,铁木真临死前便曾分封自己的四个儿子,如今数十年下来,这些人除了都是铁木真的后裔外,情分已经很淡了,只是靠着忽里台大会勉强维系而已。忽必烈废掉忽里台大会,可以说是断了蒙古诸王之间最后一根纽带,因此这蒙古帝国,已经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了。我们所面对的,不过是忽必烈新建的元朝而已。”

    听到这些,郭破虏反而有些更迷糊了,向方志兴问道:“师父,中原战事一直是忽必烈主持,蒙古帝国分裂,又和我们有什么干系呢?难道……”说着他心中突然想起一事,惊声道:“难道他们会打起来不成?”却是忽然想起了郭靖曾说过的术赤和察合台差点大战之事。
1...246247248249250...3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