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朝之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父皇,儿臣和他们没有什么联络,不过大哥和亨弟倒是同他们有些交往的。”皇太子道。

    印度邦联大会党的总部设在香港,那里是在华印度人的聚居地。朱国杰自然认识其中的一些人。至于朱亨嘛,他是最会拉关系的,朋友圈子大得很,其中就有不少印度富二代。

    “哦,老大暂时离不开夏威夷,那你就和亨儿去一趟香港。”朱济世道,“先探探这些人的底牌。”

    大明的印度政策就是分而治之,是绝对不支持印度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最理想的状况就是由一堆主权国家组成一个邦联,然后由大明皇帝兼任印度邦联的元首同时拥有加尔各答这个印度邦联的首都。不过眼下朱皇帝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要有印度阿三肯跟着闹事,他都是要支持一把的。

    就在朱济世向儿子再次重复大明印度政策和印度威胁论的时候,门外突然响起了脚步声,然后就看见御书房大臣翁同龢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手上拿着一张红色的抄报纸。

    “皇上,君士坦丁堡和维也纳急电,俄国人和奥地利人同时向希腊、塞尔维亚下达最后通牒了!”

    俄国人和奥地利人终于动手了!朱济世父子互相看了对方一眼。皇太子问:“父皇,会打起来吗?”

    “不会。”朱济世非常肯定,“胡安是这么说的,错不了。”他沉吟了一下,又对翁同龢道,“叔平,用朕的名义给法国人发电报,就说如果法国准备战斗,大明帝国将会与之同进退!”

    翁同龢转身离去,皇太子又低声问:“父皇,法国人肯战斗吗?”

    “多半不肯,”朱济世道,“不过也不能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只要他们肯参战,我们就能赢了。”

    ……

    马蒂尔德这个时候正在凡尔赛宫的书房内,旁边有约瑟夫波拿巴和法国皇太后欧仁妮。三人正愁眉苦脸地在劝说一心想要打仗的拿破仑四世。“陛下,刚刚收到中国陛下的电报。”侍卫长亚历山大瓦莱夫斯基推门道。

    “噢,是支持我们打仗的电报吧?”马蒂尔德皱着眉头猜到了电报的内容,“只要我们和英国人打起来,他就能称霸世界了。”

    “可这次的敌人是奥地利和俄罗斯。”小拿破仑刚刚在西班牙过了一次征服者的瘾,应该说是很不过瘾。

    因为西班牙人根本没有抵抗,毕竟法国人这一次不是侵略者,而是帮助西班牙的合法君主复辟。虽然伊莎贝拉二世是公认的昏君,但是西班牙人在她倒台之后却发现好像没有什么明君愿意到西班牙这个烂透了的老大帝国来当君主……在法国的压力下,没有任何一个欧洲王室对西班牙王位表示过兴趣!

    而要实行共和,西班牙国内的君主派势力又太大,一大帮子贵族都希望有个国王,否则他们给谁去当贵族?另外,西班牙国内强大的宗教势力也是拥护君主制的。因为欧洲革命的经验告诉西班牙的主教大人们,共和派往往会一脚踢开教会,同时还要剥夺教会的土地和财富。

    所以西班牙人想来想去,居然觉得让伊莎贝拉二世回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前提是她肯颁布一部法国式的宪法。而马蒂尔德则顺水推舟将法兰西和罗马帝国的宪法改动了一下,翻译成西班牙文然后和伊莎贝拉二世一起送去了马德里。(未完待续)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1291章 又有变数 了求月票
    “如果让弗兰茨约瑟夫吞并塞尔维亚,让亚历山大二世吞并了希腊,法国就必须退出巴尔干,那里就将成为俄奥两国的地盘啦!”

    小拿破仑大声嚷嚷着,如果不是三世大帝的遗嘱不让他在24岁生日之前掌权,他现在一定已经带来法兰西和罗马帝国还有德意志帝国走上战场了。可是他的母亲欧仁妮皇太后和姑姑马蒂尔德女皇都不同意冒险。

    “法国不需要巴尔干半岛。”马蒂尔德道,“法国人已经有足够的生存空间了,不值得为巴尔干或是土耳其流血。”

    “欧仁,就把那里让给奥地利人和俄罗斯人吧。”欧仁妮皇太后补充道,她比马蒂尔德更害怕打仗。“我们只要拉拢住德意志帝国,就能高枕无忧的过日子了……”

    拿破仑四世高声道:“可是俄国人在得到希腊之后,将会严重威胁法国在地中海的霸权!”

    “靠两艘老掉牙的勇士级?”马蒂尔德冷笑,“我们已经有三艘10500吨的拿破仑级铁甲舰,而第四艘和第五艘‘拿破仑’也将在今年竣工。另外13000吨的‘法兰西’级已经完成了设计,年内首舰就能铺设龙骨了。等到‘法兰西’号建成,法国就是全世界最强大的海权国家。俄国人不值一提!”

    “那我们为什么不去阻止他们进攻希腊?”拿破仑四世反问。

    “为什么要阻止?”马蒂尔德耸了耸肩。“一个得到了希腊的俄国和一个得到了塞尔维亚的奥地利……我才不信这两个强盗会和睦共处呢!俄国人可是一直标榜‘泛斯拉夫主义’的。而奥地利统治者三四千万甚至更多的斯拉夫人!”

    她看着拿破仑四世:“欧仁,我们现在暂时忍耐一下,等待奥地利和俄罗斯这两个强盗瓜分完巴尔干。我们就去拉拢其中的一个……我想我们可以拉拢奥地利,让弗兰茨约瑟夫去对付亚历山大二世。让他们去两败俱伤,这样不是更好吗?”

    马蒂尔德突然觉得自己快要变成玩弄平衡的英国人了。不过要想用最低的代价维持帝国,也就只能如此了。弗兰茨约瑟夫如果有点脑子的话,应该可以想到他和俄国人最终是势不两立的。如果希腊和塞尔维亚还在,俄奥两国间还有缓冲,可一旦巴尔干最后的蛋糕也被分食完毕。俄奥的蜜月也就到头了。这样就让法国有了拉拢奥地利的机会……奥地利和德意志互相牵制。同时再一起封堵俄罗斯的西进。法兰西的好日子就能一直过下去了!

    “德意志会是下一个遭到攻击的目标,”拿破仑四世却异想天开地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弗里德里希威廉非常害怕,他担心德意志帝国会遭到神圣罗马帝国、东罗马——俄罗斯帝国和大英帝国的围攻!”

    弗里德里希威廉是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的孙子,就是历史上哪位威廉二世,今年只有17岁。和20岁的拿破仑四世年纪仿佛。前段时间随军参加了入侵西班牙的行动,和拿破仑四世交上了朋友。在拿破仑四世眼里,这个比他小三岁而且左臂有些残疾的德意志皇位继承人就好像是一位小弟弟。身为老大哥的拿破仑四世怎么能让小弟弟威廉二世的国家被邪恶的俄罗斯人和奥地利人瓜分呢?

    马蒂尔德心想,弗兰茨约瑟夫疯了才会这么干。不过她还是信誓旦旦地道:“我们必须要保卫德意志!这是法兰西和罗马帝国的底线。”她看了看欧仁妮皇太后,“一旦德意志沦陷,法兰西和罗马帝国在欧洲大陆上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欧仁妮也点了点头,“一旦德意志帝国遭到侵犯,法兰西和罗马帝国就立即参战!”她看着儿子,“欧仁。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吗?”

    马蒂尔德也补充道:“如果英国敢于参加针对德意志的入侵,那么墨西哥帝国和东华王国也将参战!哪怕打一场世界大战,法国也要履行保卫德国的义务。”

    “可以签订一个有约束性的协议吗?”拿破仑四世问。

    “可以发表一个公开的声明。”马蒂尔德道。“法兰西和罗马帝国将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德意志帝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好吧,现在德国要考法国和意呆利保护了!不过这个时空的德意志帝国的刺刀还没有真正见过血。除了朱济世,大概没有人知道几百万全副武装的德国鬼子有多厉害。连他们自己大概也不知道这个事实。

    “还有波兰共和国。”拿破仑四世又提及了波兰,这个号称“社会主义”的国家已经在主义的导师们治理下过了十几年的好日子。但是因为巴枯宁等俄国革命者的关系,东罗马——俄罗斯帝国一直极为仇视波兰。

    “波兰共和国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一旦被俄国占领。德国的东普鲁士地区就会处于俄国的半包围之中,同柏林的联系随时会被切断。”拿破仑四世说着自己的理由。“因而波兰一旦遭到进攻。德国只能挺身而出。”

    马蒂尔德和欧仁妮交换了一下眼神。两个女人都不愿意打仗,但是有些仗却不得不打。

    马蒂尔德道:“好吧,波兰和德国一样,都是法兰西和罗马帝国的底线!”

    这样应该可以吓住亚历山大二世这个俄国沙皇了,法国最好也别和俄国发生战争。马蒂尔德心想,英国是不可能支持俄国人胡作非为的。光是一个中国就已经让伦敦手忙脚乱了。再加上法国的话,英国可就必败无疑了。

    ……

    “马蒂尔德宣称要保护德意志了……”英国女皇故意将声调拖得很长,很有一些不屑。德意志有四千多万人口,钢铁产量很快就要超过法国(包括意大利),而且和法国不同,德意志基本不发展海军,他们是全部力量都在陆上。根据帝国总参谋部的分析,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其实不是法国陆军而是德国陆军!

    “亲爱的阿尔伯特,你说我们有可能将德意志拉拢过来吗?”女皇放下手中的报纸,笑着问自己的丈夫。

    德意志和法兰西并不是没有矛盾,经过十年的发展,德国的国力空前强大,但是在法国的压制下别说取得大块的海外殖民地,就连吞并奥地利和波希米亚,达成大德意志都不可能。而英国想要摆脱眼前受制于法明同盟(其实是马蒂尔德和朱济世的同盟)困境,唯一的出路就是拉拢德意志,不惜一切代价!而且由于英国女皇是德国的菲特烈皇太子的岳母,所以英德两国之间的往来其实是颇为密切的。

    “不仅是德意志,还有奥地利!”阿尔伯特亲王淡淡一笑,“据我所知,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对意大利的土地可是念念不忘。”

    “那么俄国呢?”维多利亚女皇蹙起了眉头,“亚历山大二世会站在我们这边吗?他一定还想收复东西伯利亚和中亚吧?”

    “这可不好说。”阿尔伯特亲王端起咖啡杯抿了一口,然后沉吟着道,“他的军队明显打不过明军……双方的实力相差太大。中国人在1874年已经有了200万吨钢铁,今年大概能有250万吨钢,而俄国只有不到10万吨钢。我想亚历山大二世不会干这种蠢事的。俄国人最有可能的选择是中立,置身事外,静观其变。如果我们取胜,那俄国就向小亚细亚和阿拉伯半岛发展,吞下土耳其。如果我们失败,俄国人就会向巴尔干进军。”(未完待续)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480章 东王之恼
    “姓洪的是混蛋!是王八蛋!是蠢猪……”

    泰安城内,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中军驻地里,杨东王被某个姓洪的王八蛋给气着了,打今儿晌午开始一直怒骂到现在。杨秀聪已经把大部分东殿官僚都打发了,只留下他的聩营卫士伺候在左右。

    “上次封八个王还不够,现在又一次封了十个,还有一个叫求王,他就不能想个正经一点的王号?冯云山怎么也不管管……”

    杨秀清使劲儿拍着一张紫檀木的书桌,跳着脚在大骂。

    “乱来……都在乱来,除了封王就是纳王娘,什么正事也不办,一座小小的潼关打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打下来……整天就想着给我添乱,我们太平天国的事情就坏在他手里了。”

    他摇着头,又拿起了一封冯云山差人送来的信,信上的文字他是不认得的,不过早有东殿官吏读给他听了。原来冯云山也在信中抱怨洪秀全只知女色,不理朝政,还宠幸洪家兄弟,又滥封诸王,还在洛阳城内大兴土木,修筑扩建天王府,还坚持男女分营不动摇,搞得大家都怨声载道,将士在前面打仗都提不起精神。

    “这样下去如何了得?朱明已经在东北大获全胜,天国眼见就要腹背受敌了,他却还在一味胡闹,难道真要送了天国基业去南京当个安乐公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京师、直隶就在传洪秀全预备向朱济世投降,去南京当个安乐公享清福的消息。还有传闻说。朱济世已经在南京给洪秀全修了占地数千亩的大宅子。还在里面准备了日本、西洋、天竺还有非什么洲的黑美人上千。就等着洪秀全去享用了!

    想想洪秀全自取了永安州开始就一头扎进脂粉堆的表现,杨秀清就有点相信这个谣言的真实性了。

    另外,这段时间以来,太平天国的行情真的不大看好。虽然有杨秀清亲自督军进攻,太平军在山东的攻势进展缓慢,济南和曲阜两城仍然没有被攻下,只有盘踞泰山的曾国藩再次打了败仗,逃进济南城去投林则徐了。而李秀成在山西的作战也不大顺利。忠于清朝的山西巡抚徐继畲死守太原,李秀成顿兵坚城之下,久攻难克。而且山西各地豪强纷纷组建民团练勇,割据地方,对抗太平军的占领,整个山西平定之战打得极为艰苦。

    不过最让杨秀清烦恼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太平天国又要面临一场粮食危机了。去年靠从朱明进口了700万石米粮才渡过了粮荒,本来以为实行了天朝田亩制度后的京师和周边地区铁定能获得大量小麦。可是在京师周围屯田的各军报上来的小麦播种数字却少于预期,分得土地的农民虽然打心眼里面拥护太平天国,但是种地的积极性明显不高。离开圆明园出征的时候。杨秀清就在路上看到大量的土地抛荒!差人一番调查之后,杨秀清才知道。原来各军各师的官员对农事兴趣不高,没有全力督促农业生产,而分到土地的农民也没有什么种地的积极性——因为根据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产品分配实行“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具体实行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的分配方案!

    也就是说,太平天国实行的是“余粮收集制”。同样的方法,在历史上只有在苏俄内战时期布尔什维克的军事主义中出现过,结果当然是在有力的支持了红军和革命战争的同时,造成俄国农业生产的大幅萎缩。现在杨秀清在北京周围试行同样的制度,还指望有什么好结果?中国农民固然朴实,但也不是傻瓜,既然口粮之外的所得都要交公,他们何不省点力气?

    而在尚未实行天朝田亩制度的直隶和鲁北地区,农业生产情况倒是还行,但是太平天国的政权基础却极为薄弱。在大部分地区只是控制了县城和大镇,而无力将政权的影响推进到乡村。虽然太平军已经消灭了大部分据堡垒抗拒的地主武装,对直隶和鲁北地区的士绅阶级进行了彻底的镇压,但是却造成大部分乡村处于无政府状态。太平天国委派的县官所发布的命令只在县城周围打转,压根下不了乡。

    原因也很简单,中国素来是朝廷和士大夫共治,朝廷派出的官衙只到县城,以下的乡镇都依靠士绅自治,朝廷的税赋摊派也是靠士绅去征收的。可是太平天国遂行的是从根子上打倒和消灭儒家士大夫,统治乡村的士绅是他们第一个要消灭的对象,即使不消灭,也不可能利用他们来管理地方。至于学朱明搞官府下乡也不现实。因为没有儒家士大夫的支持,太平天国根本没有办法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官僚队伍来管理地方——这太平军的中高层识字的就不多,要是直隶、鲁北再用两三万文盲老农民来管理基层,真不知道太平军的政令要用什么办法来传达?学蒙古人把政令编成歌来唱吗?这广西客家话唱的歌,北方人能听懂?

    因而太平天国虽然在辖区内摧毁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士大夫阶级,据说是从根子上消除了阻碍中国进步的最大原因。然而却没有办法建立起一个可以替士大夫统治的方法来治理地方,除了派兵下乡抢粮,好像也没有什么其他更好的征收秋粮的办法了。

    想到这一大堆的麻烦事情,杨秀清的心情就有些烦躁,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坏,时常会因为小时责骂部下,今天更是骂起了洪秀全。

    “东王殿下,辅王殿下从北京过来了。”

    杨秀清的火气刚刚下去,就有东殿的女官来报告了。

    “辅清,你这么从北京来了?”见到风尘仆仆的杨辅清,杨秀清很有一些奇怪。他的这位国宗可奉命留守北京,责任有多重大就可想而知,现在怎么亲自来泰安了呢?

    “东王殿下,”杨辅清先给杨秀清行了个大礼,“满清已经灭国了!”

    “灭国了?”杨秀清一愣,“那么快?消息可靠吗?”。

    “是道光妖头的儿子咸郡王奕}带来的……”杨辅清将从奕}那里批发来的消息一五一十都告诉了杨秀清,然后沉吟道:“东王殿下,咱们和明朝的大战就要开始了吧?”

    “就要开始了!”杨秀清深吸了口气,沉默了半晌,忽然问:“奕}说明来意了吗?”。
1...899900901902903...13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