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朝之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这念头在曾国藩脑海中转动的一瞬间,就听见那拉氏柔声细语地道:“曾大人,我们总算是把您给盼来了,您要是再晚来些时日,这布哈拉城可就要饿殍遍地了。”

    曾国藩淡淡一笑,松开扶着奕}和那拉氏的手:“西域这里距离南京何止万里,皇上的诏书也需要些时日才能送到不是?还好来的及时,这布哈拉和撒马尔罕都还完好,几万汉家儿郎,也都完好吧?”

    一席话让在场的数百西清将官,都满心欢喜起来,听曾国藩的意思,大明天子已经恩准大家伙投汉了!这真是天大的恩典有了这份恩典,他们才能借着大明的威在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建立统治,没有这样的后台,谁能服他们几万丢了家国的流亡之军?

    “皇上已经允我等八旗子弟归汉投明了?”奕}嘴唇蠕动,仿佛才回过魂了一般,“皇上真的饶了我等蹂躏华夏200年的罪过?”

    “皇上说了,尔八旗虽有蹂躏华夏之罪过,然今日十去其九,有什么罪过也赎干净了。我大明天朝素来是以德服人的,现在既然尔等迷途知返,请求归汉投明,我大明天朝岂能拒人于万里之外?”

    曾国藩说着话,从身边的随从刘宗贤手中取过了圣旨在奕}和那拉氏面前挥了挥,笑道:“这便是准你等归汉投明的圣旨,天子还给你等赐了汉姓还封了官爵,国主赐了金姓,封了西清王,算是我大明郡王。国后赐了叶姓,封了西清王妃。另外,皇上还赐下和姓、溥姓、阎姓、哈姓、那姓、富姓,加上金、叶二姓一共八姓,作为归汉八旗的姓氏。”

    “另外,皇上还说了,西域这里是真神教的天下。你们八旗子弟归汉投明之后,这真神教还是可以相信的。这个没有问题,我大明奉行的是宗教自由。但是信真神可以,忠哈里发就不行。西清虽然不是我大明本土,但是这一条必须遵照执行。此外,西清汉人也必须学我汉家的儒家经典,可不能把他们真神教的经当成真经来念!”

    现在当然不是在传旨,只是在和奕}、那拉氏说个大概,哦,他们现在应该叫金奕}和叶兰儿了。两个人陪着曾国藩就往阿尔卡禁城内走去,里面已经摆好了香案,立时就可以跪接圣旨。不过有些话,朱济世却让曾国藩在传旨之前和金奕}、叶兰儿这两位都说清楚了,能答应的话就传旨。

    不答应……不答应是不可能的,眼下的大明如日中天,别人想投靠还投靠不着呢!西清的这些人,可真是算走运的,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安心在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开枝散叶。没准多少年后,西域这里就能有一个既信奉真神,又膜拜孔子的汉人国度了……(未完待续……)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1070章 夷狄,是可以教化的 第五更
    “曾大人,这次我西清八万国族总算是达成多年夙愿,今后就可以一心一意为大明守边了!”

    在阿尔卡禁城内,金奕}站得笔直,穿着全身的大明朝服。对着刚刚宣读完圣旨的曾国藩慷慨陈词。他现在的气色看起来比往日好了许多,往日灰败的脸色现在却泛着潮红,激动得几乎站不住,差点就在曾国藩面前蹦起来了。

    对于这位已经当了好几人主的奕}而言。现在他才真的感到屁股底下的那把交椅是无比稳当的!

    叶兰儿也是一脸喜色,附和着金奕}道:“曾大人,我西清小邦可以得存,全赖大明天子恩典,全赖大人往来奔走,今后但有所需,我西清便是倾举国之力,也绝无推卸之理。”

    这便是量西清之物力,结大明之欢心了。这种态度,首先就是很端正的。叶兰儿现在可以实际上掌握一国之权,就是因为这种态度。

    曾国藩点点头,轻声道:“既然王妃这么说了,那本官就不客气了。”

    “尽管吩咐!”叶兰儿毫不犹豫地点头应允。其实她也知道朱皇帝不会提出什么过高的要求,大明天子什么没有啊?土地、财富、美女,应有尽有!西清能拿出来的,根本不在天子眼睛里的。不过曾国藩是一定要糊弄好的,这县管可不如现管啊!

    曾国藩嗯了一声,将手中的圣旨交到了金奕}手上这可是他们西清一国的宝贝,得要建个庙供起来才行的。

    “既然王妃如此说了,那本官就提一下吧。”曾国藩捋着胡须。看着眼前的这对一国之主。笑道。“西清的土地财帛,我大明并不稀罕,天子真正看重的,是教化夷狄,化胡为汉。因而这次西清8万国族自请归汉投明甚得天子欢心,但是西清尚有百姓数百万,还都是夷狄之民啊。”

    金奕}一笑:“那好办,小王再上一道折子。替西清数百万黎民请归汉籍。”

    叶兰儿笑着摇摇头,道:“王爷,这可不成,汉籍何等珍贵,岂能一封折子就求来数百万?”

    这下金奕}的脸色又有点不好看了,他这个一国之君好像还是有点成色不足,在这布哈拉城内,真正当家的还是自己身边这个名义上的老婆大人啊!

    叶兰儿也不看金奕}的脸色,只是自顾自地道:“得来太易的东西谁都不知道珍惜,我西清8万国族的汉家身份来得何等不易?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的夷狄怎么能凭一封折子就摇身一变成了汉人?”

    金奕}一想也是。现在汉人在西域这个地方可值老鼻子钱了,好比当年大清的八旗国族!不经过些磨难。怎么能随随便便投汉?真要有这样的好事情,西域这儿保管一夜之间全是汉家子民了。

    曾国藩淡淡地道:“夷狄之人,畏威而不怀德,今日以大明之威,强使其归汉不难,但是来日与俄国再战之时,难免就会变生肘腋。”

    金奕}愣了又愣,难道不让西清的几百万夷狄当汉人他们就不会生变了?

    叶兰儿的眼珠子转了转,笑着说道:“曾大人说的对,这汉家身份尊贵,不可随随便便给出去,得要他们打心眼里自认是汉人才行。”

    “自认?”金奕}有些怀疑着摇摇头。

    “可以诱之以利,教化以德。”叶兰儿笑道,“西域本就是汉家故土,西域之民也多有汉家血脉,现在也不缺利益,所缺的就是教化。

    在咱们西清,汉人是国族,自然是要优待的。当然不能像过去八旗子弟那样吃铁杆庄稼,不过在税赋方面肯定要优惠。汉人国族有做官的优先权,不用缴纳人头税,只服兵役不服劳役,子弟可以免费读书上学。有了这几项优待,想来就不怕没有人想当汉人国族了。而且大家有了利益,自然就会全力维护,哪怕原来不是汉人国族,也会打心底里将自己当成汉人!”

    叶兰儿娓娓道来,她们八旗贵族别的事情不知道,怎么折腾出一个特权民族还不是手到擒来?

    她笑道:“而且特权这事情人人喜欢,谁都会削尖脑袋往里面挤。而挤进这个特权圈子的人,又会全力维护自己的特权,将没有特权的普通人视为低人一等的贱民!将同样有特权的人看成自己人,如果再善加引导,久而久之,就能聚成一族了。咱们八旗子弟不就是这样产生和壮大的?当年老贼酋十三副破甲起兵作乱的时候才多少人?咱们八旗入关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还不是靠抢劫分赃还有各种特权把人心凝聚起来,从而硬生生造出一个本来不存在的八旗国族?”

    一番道理讲得透彻,只是这话说的真是不客气,居然把金奕}的老祖宗说成“老贼酋”了。弄得金大国主的脸色儿一阵青一阵白的,可是却不敢吭声努尔哈赤现在可是钦定国史逆贼传上的天字第一号逆贼!不是老贼酋又是什么?

    叶兰儿的话还在继续:“西域这里的胡人,都是见了利益就忘记祖宗的,当年西域是万里佛国,谁认得阿拉伯的真神啊?现在还不是成了真神教的天下了?咱们现在给出了利益,不怕没有人削尖了脑袋要来当汉人。不过要当汉人就要有当汉人的样子!要着汉服,说汉话,习汉字,拜祭我汉家先祖先圣,还要参加儒学考试,通过了才能成为汉人。而且当了汉人之后,还要在西清军中服役三年,为大明卫戍边疆,履行我汉家儿郎的责任。

    另外,凡是我西清汉人国族的孩童,无论男女,都要入学就读,学习汉家文化,研读儒家经典,掌握兵法战技,以便将来长大之后可以为国效力。”

    曾国藩捋着胡子,露出了欣赏的神采,这个女人不简单啊!有她在布哈拉掌权,西清这里是不会出问题的。说起来这个女人,可是自己推荐给皇上的。

    金奕}则是欲哭无泪,一个劲儿在心里埋怨老贼酋努尔哈赤和小贼酋黄台极、多尔衮。他们怎么都算是大清开国之君,这见识怎么就不如一个女人呢?这大清八旗为什么就要弄成个封闭的圈子不许汉人精英加入呢?要是能用兰儿的办法,自己如今就该是大清之君了……

    ……

    迪化,新疆总督衙门。

    “尔等到底是忠大明天子还是忠土耳其哈里发?”

    大堂之内一帮穿着真神教风格的袍子,头戴小白帽的“和卓”还和卓们带来的大阿訇,听到这声责问都是一颤,一个个脑袋低着,谁也不敢说话,只有黄豆大的汗珠不断往下滚落。

    李鸿章红袍乌纱,坐在大堂的公案后面,身边侍立着十几个全副戎装的军官,全都面沉如水,杀气腾腾。

    不过李鸿章是个讲道理的人,虽然大明在新疆有压倒性的军事优势,但是他却知道,想要长治久安,还得以德服人。所以今天,他就把割据南疆互相争战了有几年的七位和卓都请来迪化,不是为别的,就是要把道理讲清楚。你们这些人,到底是不是中国人?到底是不是大明皇帝的臣子?如果是中国人,是大明皇帝的臣子,那就该听皇帝的话,钦定大明封臣法早就已经颁布,怎么当封臣都是有明文规定的。

    如果不是中国人,那就说清楚自己是哪国人?土耳其国,还是太平天国,还是西清,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国。退一万步讲,你们就是要叶儿羌**也不是不能说的……反正灭个国屠个族什么的,对眼下的大明来说也是小事情。(未完待续……)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1071章 讲道理的李鸿章 第六更
    七个和卓都不说话,还有一票阿訇更是低着头一言不发——这个叫无声的抗议!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是大明天子的臣子没有什么。向非教徒称臣在真神教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出现过,但是钦定大明封臣法里面对天子封臣的管理可有点严厉,不仅要向南京派出人质,要承担一定的兵役、劳役,要向天子缴纳贡赋,要定时入朝参见天子,而且……天子还有权对封臣实行“转封”,就是调换封土地盘的意思!

    朱皇帝搞出的这部封臣法一定程度上参考了日本的德川幕府的制度——德川幕府的统治大概可以算是分封制度下的顶峰了。300多个藩在长达二百多年的幕府统治下居然井井有条,没有发生过一次内战!所以朱天子也在法律上明文规定,皇帝有权更换封臣的封地,同时还将封臣的封地上的税赋数据作为封地大小好坏的标准以便改封。

    这项权力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朱皇帝什么时候心血来潮,把几个和卓改封到**去了,那些喇嘛能卖和卓的账?到时候非打起来不可!而且可以肯定,这项权力既然已经写在封臣法上,大明皇帝就不会不用。所以几个和卓只要今天一低头,今后就等着被朱皇帝折腾吧!

    可要是不低头……那大明天子还会客气?不管你们自称土耳其苏丹的藩臣,还是以**的叶儿羌国自居,总之都不是大明子民,屠个干净也没有什么的。

    就在几个和卓犹豫着要不要忍辱负重的时候儿。李鸿章却一指七和卓中势力最大的卡塔条勒。沉声道:“和卓卡塔条勒。本官想知道。‘和卓’二字是什么意思?”

    卡塔条勒不懂汉语,自有跟随他的一个白胡子阿訇代为回答:“回禀总督大人,和卓一词原是波斯语,意思是老爷、先生、长官。而在叶儿羌,这个词也代表圣裔,也就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是喀什噶尔和卓家族所专用。”

    “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李鸿章明知故问道,“先知穆罕默德是哪国人?”

    “是阿拉伯人。”老阿訇答道。“先知是阿拉伯帝国的开创者。喀什噶尔和卓家族是先知之女法蒂玛和养子阿里的第19代后裔,苏菲派纳格什班迪耶教团第五代谢赫麦赫杜姆?阿扎姆的第七子伊斯哈格吾里所开创的。他是在……在大约是在回历986年,也就是西元1580年来到叶儿羌汗国传教,他的后裔便留了下来,成为和卓家族的先祖。”

    李鸿章摇摇头,道:“那么他们在叶儿羌生活传教,可曾得到叶儿羌汗王的同意?”

    老阿訇回答道:“当时的叶儿羌汗王信奉真神教,对先知后裔十分尊重,让他们负责宗教事务,还让和卓家族参与汗国的政治当了叶儿羌汗国的大臣。”

    “哦。那么说,和卓家族是叶儿羌汗王的臣子。所以是叶儿羌汗国之人。”李鸿章点点头,声音却已经放沉,“那么阿帕克和卓是怎么回事?”

    “阿帕克和卓……”老阿訇的脸色也难看起来了,阿帕克是叶儿羌和卓家族的一代雄主,和卓家族就是从他开始,取代成吉思汗的子孙成为叶儿羌汗国之主的,而取代的方式,则是通过第5氏赖介绍,勾搭上了准噶尔汗国的噶尔丹当带路党,引准噶尔军灭了叶儿羌汗王,在准噶尔的支持下当了南疆四城,阿克苏、喀什噶尔、叶尔羌、和田的“国主”。建立起了政教合一的统治,其后裔又在准噶尔百年战争中背叛准噶尔投靠清朝,再后来又背叛清朝,在新疆掀起连年动荡,总之就是一个非常会惹麻烦的家族。不过却算不上聪明,历史上被阿古柏略施小计(上坟计)就屠灭了好几家,这个时空又在李鸿章的挑拨下互相厮杀。

    “李大人,叶儿羌王朝无道,我们的先祖是替天行道,得到叶儿羌子民的拥戴……”和卓伊善罕已经学会了汉语,看到老阿訇无言以对,连忙开口替先祖辩护起来。

    李鸿章冷冷一笑:“这个话,你留着去和腾格里大汗解释吧!”

    腾格里大汗?和卓伊善罕愣了又愣,这算哪儿跟哪儿啊?

    李鸿章冲着空中拱了拱手,道:“我大明天子已经在蒙古库里台大会上得到漠南、漠北、漠西蒙古诸部的拥戴,当上全蒙古大汗了。而叶儿羌汗王是蒙古人,自然是大汗的封臣,尔等的先祖以下犯上,勾结外敌,夺取叶儿羌汗王的江山,此等事情,难道不应该向腾格里大汗说清楚吗?”

    道理还能这样讲?一堆和卓还有阿訇个个目瞪口呆。

    李大总督哼了一声,继续说道:“先知后裔,当知道君臣尊卑,如何会做出这等以下犯上之事?本官很是怀疑你们的先知后裔身份是不是冒充的!本官当奏明圣上,派官员去布哈拉,去麦加,找纳格什班迪耶教团和圣裔正宗哈希姆家族调查核实!”

    还要调查核实……七个和卓脑门上的汗已经不是一滴滴往下流了,而是连成了串,真正的汗如雨下啊!他们喀什噶尔和卓家族的谱系中,关于圣裔家族的传承非常含糊,如果真的拿到麦加去给正宗圣裔哈希姆家族研究肯定要出事情。到时候万一哈希姆家族再派一堆大胡子阿訇到叶儿羌汗国各地来辟谣,这可就难看了!到时候用不着大明皇帝来灭,被蒙骗的叶儿羌民众就要起来驱逐他们这些西贝货了。

    “总督大人,小人是忠于大明皇帝的,小人的女儿已经献给大皇帝了。”李鸿章并没有等待太久,第一个服软的和卓就站出来了,他是于阗之主克齐克罕,有个闺女送进了大明皇宫,也不是什么宠妃,只是封了个最低的选侍。

    “忠大皇帝就好了,那你就是皇帝的封臣,回去准备一下,带上地图、户籍和女家眷去南京觐见吧。”

    李鸿章心情大好,一个和卓认了怂,剩下的六个就撑不下去了!实际上,经过这两年的内战和之前太平天国的蹂躏,南疆七和卓的部众已经十去其七,整个南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60万姓真神的?靠这些人,根本无力阻挡大明天兵,现在给他们一条出路,不过是免动刀兵,省点军费罢了。

    心情虽好,但是李大总督的目光还是阴沉的要死,冷冷地在剩下的六个和卓身上扫来扫去,很有一些猎手审视猎物的意味。

    “小人伊善罕也愿做大明皇帝的臣子……”

    “小人萨比尔罕愿向大明称臣,世世代代效忠,绝无二心。”

    有了第一,就会有第二、第三,没有一会儿,大堂里面的七个和卓就都被李鸿章的道理给说服,乖乖自认为大明藩臣了。

    李鸿章笑眯眯地点头,连声道:“好啊,好啊,尔等既然已经向大明天子臣服,那么这私战是万万不能再打了。”

    七个和卓互相看看,心说,还打个毛啊!打来打去,还不是便宜了大明皇帝?早知如此……还不如和和气气算了。
1...811812813814815...13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