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周世荣?易知足搁下笔想了想,才道:请他进来。说着便慢条斯理的收拾,虽说大清是以文制武,但周世荣是苏松镇总兵,正二品武官,不是他这个四品的分巡苏松太兵备道可以制约的,不过,他没打算出门迎接,更别说开仪门了。

    见的只出来一个小厮引他进去,周世荣心里老大的不高兴,不过,林则徐的命令很清楚,如今他这个苏松镇总兵归易知足这个参赞大臣节制,他纵有不满,也只能埋在肚子里,待的进了院子,也没见易知足的身影,他心里可真就有些恼怒了,娘的,这四品的道员架子也太大了!

    听的院子里传来脚步声,易知足才缓步出了书房,踱到门口,见他还是出迎了,周世荣暗松了口气,连忙拱手道:末将江南苏松镇总兵周世荣,见过大人。

    拱手还了一礼,易知足伸手道:周总戎请——。

    分主宾落座,易知足便径直道:吴淞一战,陈军门未退,苏松镇兵马便先行撤退,可有此事?

    见他一开口就揭短,周世荣老大不自在,连忙讪笑着道:非是撤退,是溃败是溃败,英军炮火猛烈,火箭密集,实是无法抵挡。

    易知足清楚,林则徐给他调拨一镇兵马,是怕他兵力不足,可问题是这苏松镇兵马根本就不堪一用,最多也就是能够拿来做做苦力,略微沉吟,他才问道:周总戎手下还有多少兵马?报实数,别害人害己。

    这话可是一点不客气,周世荣也不计较,如实说道:经吴淞昆山两役,末将手下兵马已只剩八百余人。

    在县城西北郊扎营罢。易知足随意说道:不过,还请周总戎管束好手下人马,无故不得出营门,更不得骚扰百姓。

    一定一定。周世荣连忙拱手道:大人放心,末将一定严加约束手下儿郎。略微一顿,他才道:听闻上海义勇饷银三倍于绿营,如今苏松镇尽归大人节制。

    听他还想要待遇,易知足忍不住笑道:义勇饷银是三倍于绿营,不过,那是刘知县向上海士绅商贾募集的银两,苏松镇兵马寸功未立。

    不等他话说完,周世荣就接过话头道:咱们没功劳还有苦劳不是。

    我这里只看功劳。易知足冷声道,说着端起茶杯径直送客。

    从道衙里出来,周世荣一肚子邪火,见他脸色不好看,前营游击王凤祥凑上来道:那小子没答应?

    哼。周世荣冷哼了一声,道:那小子咱们惹不起,上海知县咱们难道也惹不起?走,去县衙。

    不到一个时辰,知县刘光斗就哭丧着脸来到道衙,一见易知足便连连拱手道:大人,大人,您可的为卑职做主,周总兵一开口就要五千石粮食,每日里还要肥猪五头,菜蔬若干。

    混账!易知足忿忿的骂了一声,眼珠一转,他横了刘光斗一眼,道:刘大人怎的忘了,上海二千义勇可是县衙招募的,我给你调两营过来随时听命?

    刘光斗哪敢接这烫手的山芋,连连摆手道:大人,就是有二千义勇,卑职也没那份胆气。

    易知足一阵无语,略微沉吟才道:那本官着人去传令,着苏松镇兵马即刻开拔,回崇明待命!

    听的这话,刘光斗心里一喜,连忙道:那些个兵油子,心眼不少。

    你倒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易知足横了他一眼,道:本官这可是为你出头。

    卑职不敢,不敢。刘光斗连忙道:卑职是担心他们祸害上海百姓。

    粮食百石,肥猪五口,菜蔬五十担,去犒劳他们。易知足说道:我另着人去传令,命他们明日一早开拔回崇明。

    这倒是温和的多,刘光斗连忙拱手道:下官这就去筹备。

    看着刘光斗离开,易知足有些无语的摇了摇头,他倒不是怕惹事,苏松镇兵马驻地就是吴淞对岸的崇明,这一战少不得要在崇明部署,苏松镇兵马虽然打仗不行,但兵丁都是当地土著,熟悉地利,用得上他们。

    令易知足意外的是,接到命令后,周世荣就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一见面他就拱手道:还望大人给咱们一条生路。

    易知足冷冷的看着他道:什么意思?

    周世荣哭丧着脸道:吴淞如今被英夷占据,江面江口又被英夷战舰封锁,末将等回转崇明,即便绕道海门,亦有被英夷战舰炮击的可能。

    易知足瞥了他一眼,道:周总戎不愿回崇明,那就去江阴罢。

    江阴?周世荣一楞,他倒不傻,裕谦陈化成都带兵去了江阴,那明显是战场,与其去江阴,还不如回崇明,当即便道:末将谨遵大人谕令,率部回崇明。




第四零零章 江宁会战(十)
    京师,圆明园,勤政殿。

    道光放下林则徐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折子,一时间忧喜交加,喜的是英夷舰队终于是进入长江航道,近半年时间的部署总算是没有落空,忧的是英夷舰队规模庞大,江宁一战,怕是未必能得偿所愿,若是最终无法重挫英夷,后果不堪设想。

    与英夷一战,事关大清百年国运。他不自觉的又想起易知足说的这句话,若说以前他对这话还将信将疑,如今却是确信不疑,无他,英夷舰队既然敢深入长江航道,那为祸的就不仅仅是东南沿海!而是整个东南腹地!甚至是整个大清!一旦英夷攻占镇江,控制住京杭大运河,就等于是掐住了大清的命门!

    百年国运,大清能有几个百年?这一战,哪怕是倾尽国力,亦要重创英夷舰队,使之以后不敢轻入内河!

    英军主力舰队沿江逆流而上,沿江府县官员士绅商贾百姓顿时有若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消息传开,朝野震惊,天下瞩目,谁也没有料想到纵横海上的英夷舰队居然敢进入长江内河,一时间,海防之议,遍及朝野。

    广州,虎门,码头。

    夜色中,五艘快速巡防舰缓缓的驶离了码头,麦廷章满心不甘的站在码头上,见他一脸的失落,关天培笑了笑,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别眼馋,一旦江宁大捷,咱们说不定还有机会收拾堵在门口的这帮家伙。

    广州火车站,气氛一派肃杀,各个出入口皆有荷枪实弹的元奇团练把守着,一箱箱弹药源源不断的搬运进车站装车,车站站台上,六个营,三千元奇团练整整齐齐的站立着,等候着上车。

    候车大厅里,伍长青扫了一眼面前的八个团营级军官,沉声道:我再给诸位重申一遍,二十日内,必须押运所有辎重赶到江宁,否则军法不容,都听清楚了吗?

    标下等明白。代团长冯仁轩带头敬礼道。

    好,出发!

    待的八人整齐的敬礼离开,伍长青不由的轻叹了一声,这次看玩的够大了,一个江宁会战,仅仅是明面上的元奇团练就投进去八千人,加上八艘巡防舰,总兵力至少是一万以上,这一战要是打败了,损失可就大了!

    吴云栋一脸郁闷的看着冯仁轩一行人离开,这次江宁会战没能参与,他心里说不出的憋屈,伍长青瞥了他一眼,道:顺德香山的团练都安排妥当了?

    吴云栋点了点头,道:四千人分驻花地大营河南大营。

    点了点头,伍长青道:回吧。边走他边缓声道:大掌柜安排你留守广州主持团练事务,这担子可不轻,你要办砸了,以后可就真没机会了。

    吴云栋连忙道:长青兄放心,在下知道轻重,这段时间会抓紧训练。

    琼州,八所港。

    尚且简陋的港湾里停满了西式帆船,码头上一片忙碌,高大的吊塔忙碌着将一门门火炮吊装到船上,另一边,一队队团勇井然有序的开始登船,一个个脸上都流露出既紧张又兴奋的表情。

    上海道衙,书房。

    黄昏十分,院子里,一张桌子,一壶清茶,包世臣易知足两人相对而坐。

    本朝立国之初,郑成功率领水师十万,大小战舰三千攻打江宁,大败而返,至今已几近二百年,不想英夷舰队居然亦敢溯江而上,深入内河。包世臣说着看向易知足,道:不出所料,英夷舰队中必有大量熟悉沿江情况之汉奸会党,东翁可有详察?

    易知足放下手中的大蒲扇,给他续了一杯茶,这才道:先生放心,部堂大人等对此皆心中有术。说着,他试探着道:郑成功当年可有攻击江阴?

    没有。包世臣缓缓摇了摇头,道:当年江阴闭门坚守,郑成功未曾攻城,越江而上。略微一顿,他才接着道:江阴可以不攻,但镇江,英夷却是非攻不可。

    先生接着说。易知足说着掏出支雪茄点上。

    镇江城雄峙长江南岸,地处长江和运河两条黄金水道的交会处,是南北交通的要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包世臣说着呷了口茶,这才缓声道:占据镇江,进可攻,退可守,且能掌控运河,英夷岂有不攻占之理?

    易知足点了点头,第一次鸦片战争,镇江之战就是最后一战,也是最为激烈惨烈的一战,江宁虽是签订条约之地,但英军似乎没有攻打江宁。

    他也预料到,镇江可能是英军溯江而上的第一个战场,不知道杨芳坐镇镇江能够能否多拖延些时间,至于打赢,他根本没敢想,对于镇江这一战,他也没打算让元奇团练参与,一则是不想损耗元奇团练的实力,再则,也是不想让英军过早的发现元奇团练抵达江宁。

    再一个,他也想让朝廷好好体验一把英军舰队的真实战力,这一战,不论输赢,最后都要签订条约对外开放的,不让英军将清兵打痛,朝廷只怕不会乖乖的开放沿海的几个通商口岸,况且,他也散心朝廷不识趣,这一场战争变成持久战,那可就真成了罪人了。

    见易知足没吭声,包世臣斟酌着道:部堂大人在广东发动地方士绅组建团练,悬赏杀夷,坚壁清野,在两江会否亦是如此?

    应该会。易知足说着看了他一眼,道:先生可是有些担心?

    略微沉吟,包世臣才道:地方士绅组建团练,一旦尝到了甜头,怕是未必肯轻易解散团练,日后隐患不小。

    易知足笑了笑,未及开口,李旺带着任安快步进来,躬身见礼后,任安禀报道:少爷,吴淞又来二艘西洋战舰瞧旗帜,并非是英吉利国,是三色旗。

    易知足问道:红白蓝三色?

    正是。任安道:还请少爷指点。

    你应该见过,是法兰西的国旗。说着,他眉头一皱,法兰西战舰出现在吴淞,法兰西这是什么意思?略微沉吟,他才道:只有二艘?

    是。任安道:而且他们也未与英军战舰联系,双方离的颇远,彼此似乎很警惕。

    这是观战来了?易知足想了想,才道:想法子派小船打着元奇的旗号联络他们。

    待的两人退下,包世臣才道:东翁不是说法兰西与英吉利是生死对头?

    国与国之间,比商人更实际,一切都从利益出发,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有没有可能拉拢这两艘法兰西战舰?

    易知足笑道:不可能,能够让他们保持中立就不错了。说完,他又吩咐道:还的劳烦先生将这事迅速向部堂大人禀报。

    常州府,宜兴,县衙。

    烛光下,魏源写完《谕江苏沿江府县民人团练自卫告示搁下笔吹了吹,这才看向林则徐道:东翁,两江非比广东,这组建团练之事,是不是再斟酌下?

    不用。林则徐干脆的道:这是国战,易知足连焦土政策都提出来了,何况是组建团练。不如此,难以收到坚壁清野之效。说着,他指了指书桌,道:再写一份《悬赏缉拿英夷首级告示《严惩汉奸告示。

    待的魏源写完两份告示,他又给钦差大臣奕山参赞大臣杨芳分别写信,封锁长江航道和运河,严查奸细,严惩汉奸。

    次日一早,加盖了鲜红的钦差关防大印和两江总督印的《谕江苏沿江府县民人团练自卫告示《悬赏缉拿英夷首级告示《严惩汉奸告示就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被迅速送往各地。

    江阴县城,北门谯楼。

    陈化成坐在太师椅上,摇着折扇,看似悠闲,心里却是有些烦闷,无他,英军舰队的速度太慢了!他从苏州赶到江阴,等了两日,居然还没见到英军舰队前锋的影子,若非探报英军舰队已过狼山,他真有些坐不住。

    军门,来了!徐州参将王志文指着江面欣喜的道:英舰来了。

    一听来了,陈化成连忙站起身快步走到城墙边举起望远镜观看,果然,一艘桅杆上飘扬着米字旗的西洋战舰缓缓的出现在江面上。可算是来了。陈化成冷哼了一声,随即沉声下令道:关闭城门。

    末将尊令。

    陈化成继续道:传令,石牌炮台黄山台炮台黄田港炮台守军,稍做抵抗,一旦遭遇英夷猛烈炮击,可自行撤离。

    遵命。

    当英军先锋舰队五艘战舰二艘火轮一艘测量船全部出现在江面,陈化成数了数,心里暗忖易知足的情报准确,居然一点不差,参将王志文却是有些意外的道:不是说英军舰队主力吗?怎的只有八艘?

    英军舰队分成前锋和五个纵队,各队之间相隔五到十里。陈化成缓声道:慢慢等罢,就他们这速度,预计今天也未必过的完。

    听的这话,王志文不无担心的道:军门,鹅鼻嘴一带江流颇急,英舰航速甚慢,若是天色不早,后继纵队会不会靠岸停泊,顺带攻击县城?

    陈化成微微颌首道:虑的甚是,着江阴知县疏散县城百姓,暂且出城躲避一下,以防英夷炮击造成不必要的损伤。顿了顿,他又吩咐道:另外,快马通知上游,英军前锋舰队抵达江阴。

    轰!不等英军先锋舰队进入射程之内,石牌炮台的守军便迫不及待的开炮轰击,炮弹落在距离英军老远的江面上,仿佛是提醒英舰这里有炮台一般。

    由火轮拖拽着前进的轻巡舰宁罗德号上,船长巴洛望了一眼江面上击起的水柱,脸上露出一个轻蔑笑容,那个炮台他早就瞧见了,炮台不大,仅仅只安装了四门火炮,他根本就没放在眼里,当即笑道:先生们,让他们看看咱们战舰的火炮准头。

    缓缓停泊下来的宁罗德号两轮齐射就将石牌炮台打的乱世横飞,炮台守军登时四散而逃,看见这一幕,战舰上的英军登时大声嘲笑,一路行来,天气闷热不说,而且还十分枯燥,这些士兵也希望时不时能够开上几炮寻找点乐趣,不过,一路过来,几乎没有遇到一点有趣的事情,沿江的炮台城池,几乎都没进行过象样点的抵抗,这让他们觉的无趣到了极点。

    中午之后,悬挂着海军司令大三角旗的康华丽号缓缓驶到江阴县城附近江面,璞鼎查用号望远镜看了一阵,转身看了黄殿元一眼,道:黄先生,这就是江阴?

    黄殿元点头道:对,江阴县城,根据情报,江阴附近有三处炮台,但火炮都不多。

    略微沉吟,璞鼎查才道:江阴应该是个战略要地吧?

    算是。黄殿元道:这里江面是长江下游最为狭窄的地方,最狭窄的地方——。他伸手指了指前面的鹅鼻嘴,道:也就是前面那地方,只有二里多点,不过,这一段江面是长江下游最好的航道。

    璞鼎查举起望远镜看了看,道:确实,这段二十多英里的江面堪称黄金水道。说着,他话头一转,从昨天开始,咱们在江面上就再没遇见一艘船只,黄先生觉的奇怪吗?

    很正常。黄殿元微微笑道:咱们中国的军队纪律很差,军队抢劫百姓的情况屡见不鲜,大军过境,寸草不生,不论是商人还是老百姓都习惯了,尽力躲避军队,不论是自己国家的军队还是敌国的军队,都是唯恐避之不及。
1...203204205206207...6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