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讳败不报,这是官场风气,林则徐倒也没想责怪他,毕竟对方还是敢打的,比起那些个望风而逃,不战而逃之辈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对方说这番话的意思,他也清楚,这是婉转的让他不要出兵收复宁波,以免大败。
第三九零章 大战在即
林则徐大张旗鼓的率领二万大军前来杭州,在北关码头一下船就毫不讳言的要收复宁波,不过都是虚张声势,其实并无意在浙江大动干戈,但下车伊始,身为浙江巡抚的刘韵珂便迫不及待的婉转进言,阻止他出兵收复宁波,这令他无比的郁闷。
若是前任巡抚乌尔恭额如此,尚且说的过去,但这个刘韵珂却是主战派,而且接任浙江巡抚以来一直是积极备战,他的态度出现如此大的转变,可不是什么好事。
略微沉吟,林则徐才道:玉坡兄该不会是被英夷吓破胆了吧?
这话说的很不客气,刘韵珂却丝毫不恼,身子稍稍往后仰了仰,平视着林则徐,道:大人是主持浙江军务的钦差,只要杭州城不丢,浙江战事胜败,与在下这个浙江巡抚有多大的干系?
这倒是实情,有林则徐这个钦差坐镇杭州,即便是兵败,与身为浙江巡抚的刘韵珂干系也不大,除非是丢了杭州城,才会牵连到刘韵珂,见对方将话说的如此明白,林则徐清楚必然事出有因,当即道:玉坡兄有哪些担忧,不妨明言。
沉吟了一阵,刘韵珂才沉声道:在下曾经亲往绍兴督战,亲眼目睹与英夷交战,英夷不独火枪精良,有火炮助阵,还有火箭火弹,既能及远,又密集如雨,非血肉之躯可敌。双方战力悬殊之大,实是超乎想象。此是其一。
其二,英夷进可攻,退可守。此战咱们没有丝毫胜算,至少在下看不到一丁点胜利的希望,就算大人能凭借兵力优势,不计伤亡,侥幸击溃英夷,英夷尚且能够退回战舰,退回定海,然后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其三,英夷在宁波并非如报纸所言,恶行累累,反而是以小信小惠邀结人心,虽然大户巨室不会为英夷所诱,但不少无赖之徒却为英夷所诱,充当汉奸,乐为效力。
其四,大人可曾想过,若是大败,将是何后果?即便英夷不乘胜追击,溃兵游勇,也足以糜烂浙江,更为可虑者,是盗贼蜂拥而起。尤为可虑的是,一场大败,不仅增添英夷气焰,也会为日后朝廷与英夷和谈埋下后患。
说完,他长叹了一声,道:要败英夷,重在海洋制胜,而非是陆战,
听的他这番话,林则徐微微点了点头,虽说是怯战,但分析的却不无道理,说的也是实情,默然良久,他才顺水推舟道:玉坡之言,本钦差会慎重考虑。
见他说的郑重,刘韵珂心里暗暗松了口气,他怕的就是林则徐刚愎自用,听不进意见,急于派兵收复宁波,那对朝廷,对林则徐,对他本人来说,都非是幸事,他心里很清楚,若是收复宁波,必定是大败,绝无幸免,除非是元奇团练。
想到元奇团练,他试探着道:易大人既为参赞大臣,元奇团练是否已调来杭州?
听他问及元奇团练,林则徐看了他一眼,元奇团练有一部是从广州经由福建进入浙江如今就驻扎在浙江湖州府长兴县,而且已经有几个月之久,对方身为浙江巡抚,是毫不知情?还是有所怀疑?
笑了笑,他不答反问,元奇团练前来难道就能改变战局?
刘韵珂点头道:元奇团练能够一战收复定海,战力非同小可,若能前来杭州,收复宁波,或有可能。
玉坡兄是想元奇团练再度收复定海吧?林则徐笑道:易知足可不会做亏本的买卖,英夷势大,他哪里舍的把元奇团练拼光?
宁波府,定海县。
东岳宫山,黄殿元站在山顶,眺望着杭州方向,神情有些阴郁,英军战力强横,虽然兵力不多,但纵横沿海,所向披靡,八旗绿营根本不是对手,但英军目的十分明确,轻易无法影响,这让他很是有些沮丧。
当初英军攻占宁波的慈溪余姚,他就建议全力推进,乘清兵溃败之机,直接攻打杭州,一举占领杭州,但璞鼎查根本就不予采纳,他实在弄不明白,那些个英军统帅脑子究竟是怎么想的,如此大好机会,竟然白白放过!
林则徐率领两万大军抵达杭州,扬言收复宁波,让他心里再度升起一丝希望,但林则徐却是一改在广州的风格,居然将两万大军尽皆部署在钱塘江北岸,一看就是采取守势,根本就没有打算收复宁波的迹象,这让他无语到了极点。
他渴盼英军和清兵在杭州或是围绕着杭州爆发一场大战,不论谁胜谁败,对于天地会来说都是难得的浑水摸鱼,染指浙江的机会,但眼下这局势,浙江这一战,怕是很难打起来了。
肥肥胖胖的姚启昌快步过来,一脸欣喜的道:少主,有舰队回来了。
听的这话,黄殿元连忙绕到对海一面,一眼望去,海面上一溜黑点正向定海移动,没有听到报警,这自然是英军的战舰,姚启昌将一个单筒望远镜递给他,道:少主猜猜,是南上的,还是北下的?
距离太远,用望远镜也没起什么作用,只比划着瞧了瞧,黄殿元便道:香港的舰队要封锁珠江口,怎会南上,肯定是从登州来的。说着,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英夷这是要准备动手了!
定海县衙,大堂——英军指挥部,璞鼎查扫了一眼在座的义律巴加郭富一眼,缓声道:林则徐的援兵已经在钱塘江北岸布防,诸位分析一下,是在杭州打一仗,还是直接去打江宁?
我不赞成打杭州。陆军少将郭富开口道:清兵明显是采取防御的态势,咱们若是攻打杭州,钱塘江不容易过,而且无法保障后勤补给,就算能够攻下杭州,也没法长期占领。
海军少将巴加也不赞成打杭州,杭州离海太远,战舰又不能沿钱塘江逆流而上,若是打杭州,海军就只能看热闹,当即就附和着道:我也不赞成打杭州。海军无法参战,仅依靠陆战队,兵力严重不足。
略微沉吟,义律才开口道:杭州是浙江的省会,城墙高大厚实,没有强大的火炮支援,不可能短时间内攻下,那对陆战队来说,完全是冒险。
这么说来,大家都赞成打江宁?璞鼎查看了几人一眼,实则,他觉的,最为理想的就是清兵收复宁波,在宁波与清兵大战一场,那绝对是十拿九稳,无须冒一点风险,遗憾的是,清兵不肯上当。
见的三人点头,璞鼎查接着道:再有三个月时间,就是扬子江的枯水期,届时,水位将大大降低,不利于大型战舰航行,如今林则徐又从江宁抽调了二万兵力前来杭州,可以说,眼下是攻击江宁的最好机会!
略微一顿,他便沉声道:北上的舰队已经回港,修整三日,郭富将军,后天早上开始正面攻击绍兴,规模大一点,最好一举攻占绍兴,吸引一下他们的注意力。
杭州,钦差行辕。
眼见的日头西沉,易知足偕同潘仕明缓步走出钦差行辕,准备泛舟西湖,晚上好好的轻松轻松,才出大门,就听的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易知足循声望去,见是驿差,心里登时有一沉,敢快马直接到钦差行辕大门外,肯定是急报。
他当即缓步走到一处树荫下,点了一支雪茄,才对潘仕明道:等等,估计是军情。
他料的不错,不一会,一个亲卫便快步奔了出来,一眼见到树荫下的易知足,连忙上前躬身道:易大人,钦差大人有请。
看来只能改日了。易知足一脸抱歉的看了潘仕明一眼,随即快步返回行辕,一进房间,林则徐便对他道:方才驻守绍兴总兵李廷扬按察使蒋文庆急报,英军于今日上午突然大举进攻,于午后攻占绍兴城。
英军突然攻占绍兴?易知足眉头一皱,也不与林则徐客气径直在下首落座,道:英军攻占绍兴,是冲着大人来的?
林则徐苦笑着道:英军一直没有大举攻打绍兴,偏偏在咱们到达之后,才攻占绍兴,这是给咱们一个下马威。
不对。易知足缓缓的摇了摇头,道:这事透着蹊跷,大人试想一下,英军若是要吸引咱们救援绍兴,没有必要打的如此干净利落,不给咱们增援绍兴的机会。
林则徐沉吟着道:会不会是想围绕着杭州与咱们大打一场?
有这个可能。易知足缓声道:但也有可能是吸引咱们的注意力,英军北上的舰队已经返回定海,大人觉的英夷攻打杭州的可能大?还是攻打江宁的可能大?
江宁?
在下觉的也是攻打江宁的可能大。易知足缓声道:大人为钦差,率领大军前来杭州的消息,早已经散播开,从大胜关水陆兵马开始集结,到咱们抵达杭州,已是大半个月,英军舰队这个时候返回定海,为什么?若是围绕杭州开战,完全没有必要调北上的舰队回来。
知足的意思。林则徐沉吟着道:英军的异动,意味着马上即将攻打江宁?
不可不防。易知足道:大人坐镇杭州,在下连夜赶回上海。
江宁会战毕竟才是主战场,而江宁会战的重中之中,又是易知足负责的吴淞口炮台,能不能将英夷舰队堵在长江,吴淞口至关重要,林则徐也不敢大意,当即颌首道:如此也好,英夷舰队动向,本钦差随时八百里加急传递上海。
英军攻占绍兴后,并没有向曹娥江防线发起大规模攻击,而是一反在宁波慈溪的温和,在绍兴城里大肆的烧掠抢劫,随后留下五百人驻守绍兴,其他部队携带大批劫掠的物质撤回定海。
杭州到上海不过三百余里,易知足没走运河,而是径直走陆路,经嘉兴府直接穿插而过,两日后抵达松江府,他便没有前行,而是进了松江府城寻了一间客栈包下一个清净的独院住下。
他不敢回上海,上海鱼龙混杂,是消息集散之地,他身为参赞大臣,在杭州销声敛迹,问题不大,若是出现在上海,那必然是会令英夷生疑,他可不想功亏一篑,临门一脚之时露出老大一个破绽。
饱饱的睡了一天,次日一早,他才遣人去江南提督署请陈化成微服而来,不多时,一身便服的陈化成就火烧火燎的进了院子,一见面就道:幸亏来的早,再迟一脚,老夫就去上海了。英夷舰队主力已经离开定海。
易知足对此早有所料,不以为意的道:什么时候?
昨天上午。陈化成有些诧异的看了他一眼,道:知足似乎一点不急?英夷舰队这会想必已经在吴淞口了。
急什么?易知足道:英夷舰队还在陷阱外面转悠,有什么可急的?
你不急,老夫急。陈化成瞪了他一眼,道:老夫得快马赶去吴淞口炮台指挥,要不那些龟孙子乱放一通火炮就会跑人!
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若是吴淞口炮台抵抗的太差劲,也容易引起英夷舰队生疑,不过,让陈化成去吴淞口炮台,他还真是有些不放心,毕竟陈化成就是战死在吴淞口炮台的,他不是什么宿命主义者,但这种事情,能避免还是尽量避免的好。
他可不希望陈化成稀里糊涂的把命丟在吴淞口,关门打狗,要借重这位水战经验丰富的老将的地方多的是,略微沉吟,他才道:吴淞口炮台,陈军门就别去了,派个总兵去罢,咱俩还是好好商议一下,如何夺回吴淞炮台。
陈化成一脸诧异的道:在松江府商议?
那总不至于去宝山县城吧?
就是不去宝山,也该去上海吧,这里离着上海可有百余里。
成。易知足爽快的道:那在下赶回上海,在义勇大营恭候军门。
听他说在义勇大营恭候,陈化成也是反应过来,笑道:知足可够谨慎的,成,晚上在义勇大营见。
第三九一章 江宁会战(一)
长江口外,一大片黑压压船只停泊在海面上,大小船只桅杆上悬挂着的米字旗在风中烈烈做响,抵达海口的英军舰队并没有急于进入江口,而是耐心的等待着。
江口航道上,十多艘先遣船异常忙碌的进行着最后的各项水文探测确认,并且沿途安放浮标,设置水标船,标识航道,为舰队通航做着各项周密的准备。
康华丽号旗舰上,璞鼎查面无表情的放下望远镜,望着宽阔的江口久久无语,舰队进入扬子江航道,逆江而上攻击江宁,要冒很大的风险,这一点,他十分清楚,虽然经过了反复的侦查,做好了充分周密细致的准备,也制定了应急方案,但他心里一点也不觉的轻松。
义律缓步踱了上来,道:明天一早,就能发起攻击了吧?
璞鼎查头也没回的道:你担心什么?
时间耽搁的越久,对方集结的兵力就越多。
再多的兵力也是不堪一击。璞鼎查语气很是不屑的道:我很乐意一战摧垮对手的抵抗信心。
英军舰队大举压境,吴淞炮台的气氛登时紧张起来,一众官兵都忙着做战前的准备,宝山县城则是一片慌乱,城內百姓蜂拥着出城躲避,在城墙上去巡视防务的宝山知县周恭寿看着城里一片混乱的情景不由的一脸郁闷,百姓可以出城避祸,他身为知县,却是守土有责,真他娘的晦气!
陈化成午后才赶到宝山县城,闻知英军舰队并没攻击迹象,这才稍稍松了口气,略微歇息就亲往吴淞炮台巡视,以鼓舞士气。
上海县城比宝山好不了多少,同样是人心惶惶,士绅商贾百姓纷纷涌出县城避祸,略微有些不同的是,县城里大街小巷都有背着火枪的义勇兵丁四处巡逻,虽是人心慌乱,却并不混乱。
苏州河口陆家嘴两岸却是一片忙碌,这里是上海县城的第三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完全由义勇防守的一道防线,除了了五百人在城中维持秩序外,所有的义勇都在阵地上忙碌着,加固工事,安置火炮,搬运弹药。
三团团长肖明亮在阵地上来回的巡视检查,心里既是兴奋,又是担忧,英军主力舰队终于出现在长江口,这意味着江宁会战将正式打响,这半年的部署总算是没白费心血,担忧的却是上海能不能保得住。
他很清楚,吴淞炮台不是虎门炮台,根本就阻挡不了英军舰队的攻击,一旦吴淞炮台失守,仅靠这二千新训练出来的义勇和这些有限的火炮,要想挡住英军舰队,那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肖团长。一名团勇快步过来敬礼道。
来人是易知足警卫连的班长胡一波,肖明亮一喜,正待开口,胡一波却抢着道:请肖团长回营。
肖明亮一喜,交代了几句便迅速的赶回义勇大营,因为义勇都抽调一空,大营里相当的安静,打马直接冲到议事大帐外,他才纵身下马,进入大帐,见的易知足正在看挂在墙上的地图,连忙上前敬礼道:肖明亮见过校长。
易知足连身都没回,淡淡的问道:可有把握守住上海县城?
楞了楞,肖明亮才道:若是能将一团调来,上海或许能保住不失。
易知足听的一笑,转身过来,道:对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义勇没信心?
回校长。肖明亮朗声道:不是对义勇没信心,而是严重缺乏火炮火枪。
即便有足够的火炮,凭二千义勇就守得住上海?易知足慢条斯理的点了支雪茄,缓声道:义勇一直没有经历过实战,此番防守,就当是实战练兵,也让他们见见血。
听他口气,似乎不想调一团前来上海,肖明亮心里有些打鼓,应了一声,才犹豫着道:校长说过,吴淞会是主战场,仅靠这二千义勇,学生担心会贻误军机。
这一点,你无须担心。易知足道:你的主要任务是待英夷舰队离开吴淞口前往江宁后,率领义勇夺回吴淞炮台和宝山县城,然后修筑工事,上海一战,折损不能太大。
肖明亮连忙敬礼道:学生领命。
天黑之后,陈化成才赶到大营,一见易知足,他便径直道:英军今天在探测航道,估计明日一早,涨潮之时就会发动攻击。略微一顿,他才沉声道:打到什么程度才能撤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