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向嫣此前跟曹皇后说,向府的人如今拿着俸禄过日子,安安稳稳的,没人惦记,其实并不准确。
事实上向府的那座价值数百万贯的宅子,就足以让许多人眼红。
之所以没有人谋划向府的宅子,除了向敏中的余荫外,更多的是寇府在背后震慑着。
能惦记上向府宅子的,九成九都是有权有势的。
他们家中的钱财恐怕不少,宅院也不少。
为了一套宅子,跟寇季祖孙死磕,划不来。
所以才没人谋划向府的宅子。
须知。
当年薛居正故去以后,他的大宅子就被人惦记上了。
他的儿子薛惟吉患病在身的时候,一大帮子人就对薛府下手了。
其中位置最高、权力最大的,就是张齐贤和向敏中两个参知政事。
由此可见。
若是没有寇季祖孙震慑,向府的大宅子恐怕早就被人给强占了。
就这,向府的人还帮着外人谋划寇府。
脑子一个个被驴踢了。
还是向敏中明智,早知道子孙后辈都不成器,所以想尽办法将孙女塞给了寇季,临死之前赖在寇府不走,看着寇季在朝堂上坐稳以后,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寇府别院内。
向嫣吩咐仆人和丫鬟们准备好了东西以后,遣散了那些签着短契的丫鬟、仆人,带着那些签了长契的丫鬟和仆人,一起赶往了兴庆府。
曹皇后回到皇宫里以后,陪着王曾,跟满朝文武斗嘴斗了三日,也没有一个结果。
最后曹皇后发怒,扔下了满朝文武,摆出了鸾驾,率先赶往了兴庆府。
满朝文武见此,也只能带上一些家丁仆人,满怀愤怒的赶往了兴庆府。
赵祯不在,曹皇后也跑了。
王曾又做不了主,他们找王曾嚷嚷也没用。
赵祯的旨意他们若是不遵从,赵祯秋后算账的时候,有他们好受的。
向嫣、曹皇后、满朝文武赶到兴庆府的时候,已经到了腊月十八。
向嫣和曹皇后马上要见到丈夫了,自然是心情喜悦。
满朝文武则是一肚子的怨气,准备见到了赵祯和寇季以后,好好的发泄一番。
只不过,进了兴庆府的地界以后。
一个个从愤怒的斗鸡,变成了乖巧的鹌鹑。
之所以会如此,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拱卫在兴庆府外的百万军民。
拱卫在兴庆府外的将士们,一个个刚得到了赵祯的厚赐,几乎参与到分地当中的将士,都分到了地。
其中最少的都有一百亩。
他们拿了赵祯的厚赐,即便是没有仗打,训练也格外卖力。
只要天色一亮,兴庆府外就会传出一片片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满朝文武,瞧着那如同群虎咆哮一般的喊杀声,谁还有胆子敢说出半句怨言。
瞧将士们那架势,只要赵祯一声令下,百万军民就会奋勇杀出,再强大的敌人也能撕的粉碎,更何况是一群养尊处优的文武官员。
一行人谨言慎行的到了兴庆府城门口以后。
寇季早已率领着将领们到了兴庆府门口。
寇季之所以率领着将领们到门口,可不是为了迎接满朝文武的,而是为了迎接皇后的。
皇后是君,寇季等人是臣。
君至,臣自然得亲迎。
至于满朝文武,他们还没那个资格。
他们乖乖的等着到已经更名为兴庆宫的西夏王宫里去参见赵祯就可以了。
曹皇后坐着的鸾驾一到。
寇季带着将领们齐齐施礼。
“臣等恭迎皇后……”
“不必多礼……”
寇季等人起身。
寇季再次开口,“官家口谕,吩咐娘娘您先到后宫安寝。”
曹皇后施礼道:“臣妾遵旨……”
寇季看向了满朝文武,不咸不淡的道:“官家口谕,着尔等到兴庆宫正殿见驾。”
满朝文武规规矩矩的施礼。
“喏……”
寇季眼看着曹皇后的车架入了兴庆府,眼看着满朝文武的车架进了兴庆府,一直到挂着寇府旗帜的马车出现以后,他脸上浮起了一丝笑意,快速的冲了上去。
:
(iishu)是,,,,!
第0698章 昭勋崇德阁
【】(iishu),
:
寇季刚冲到了马车前,马车的帘子就被掀开了,向嫣从中探出了脑袋,就看到了寇季。
“相公……”
向嫣心头一喜,低声呼唤了一声。
“嫣儿……”
寇季脸上也浮现出了灿烂的笑意。
向嫣掀开了马车帘子的一角,急忙道:“相公快上来,外面冷。”
寇季点点头,
《北颂》第0698章 昭勋崇德阁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
(iishu)是,,,,!
第0699章 问题的关键是生儿子?(两更一万二千七!)
寇季到了以后,向嫣放松了下来。
寇季向赵祯和曹皇后施礼以后,对赵祯感叹道“你别把他宠坏了”
赵祯瞥了寇季一眼,慈爱的盯着寇天赐道“他才多大,知道什么是宠又怎么可能会被宠坏”
寇季对赵祯这个拿别人家儿子当自家儿子宠的官家,有些无奈。
赵祯逗了寇天赐好久,逼着寇天赐叫了好久的父皇,等到寇天赐困的打哈欠了,才放过他。
赵祯吩咐人将寇天赐还给了向嫣以后,对曹皇后瞥了一眼。
曹皇后会意,找了个由头,带着向嫣和寇天赐离开了兴庆府正殿。
曹皇后和向嫣走后。
赵祯吩咐陈琳给寇季搬了个座椅,等寇季坐下以后,对寇季道“四哥,朕几经思量,决定将朱能的爵位定为二等。”
赵祯的话,在寇季意料之中。
寇季听到了赵祯的话,沉吟道“官家是打算任命朱能出任枢密副使。”
赵祯缓缓点头。
朱能拥有破城之功,赵祯不可能不赏,但封为一等公的话,有些不妥当。。
不是因为赵祯小气。
而是因为爵封一等的人,大多都是皇子、或者已经告老的重臣。
因为一等公,距离王爵,只剩下半步之遥。
套用俗话说,就是距离功高盖主只有半步之遥的人,才有资格获封。
但凡是朝臣获封一等公,那就只能告老辞仕。
朱能还没老,还能为大宋做许多事情,现在让朱能告老,有些不妥。
赵祯对寇季坦言道“曹玮在燕云之地一战,虽然没能一举拿回燕云十六州,但也帮我大宋得了五州之地。曹玮还朝以后,朕必然得加封他为一等公。
朕已经跟皇后说过此事,让他在事后提点一下曹玮,让曹玮告老。
曹玮一去,武臣之列,就没了领头之人。
你我二人随后要大动大宋的许多政令、律法,所以武臣领头之人,就不能选武勋出身的人。
朱能出身微末,能有今日成就,全赖寇公、朕,还有你的提携。
由他出任枢密副使,帮我们震慑着武臣,你我二人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寇季盯着赵祯笑道“如今朝堂上已经有不少人,弹劾臣把持了文臣的言路。若是朱能出任枢密副使,到时候他们就要弹劾臣把持朝堂上的文武大权了。”
赵祯失笑道“你有没有把持言路,朕心里清楚。朕都不在意,你在意什么。”
寇季坦言道“朱能毕竟是我祖父提携的,朱能对我祖父也是孝敬有加,他出任枢密副使,朝堂上肯定会有人说三道四。”
赵祯收起了笑脸,郑重的道“朕不会信的”
寇季笑道“臣自然知道官家不信,可百姓们会不会信,你我都说不准。”
赵祯略微一愣,感叹道“难道朕还用不了朱能了”
寇季继续笑道“官家想用朱能,只管用就是了。臣回头找臣祖父商量一二,断了跟朱能的交往就是了。”
赵祯皱起了眉头。
寇季安慰道“官家不必为此感觉到不舒服。一切都是为了大宋,为了百姓。”
赵祯长叹了一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赵祯所讲的是国语周语上中的一段。
大致的意思是,阻止百姓说话的危害超过了堵塞河川的危害。
即便赵祯和寇季君臣如今权倾天下,也要在乎百姓的想法、说法、感受。
当百姓们的声讨声形成浪潮的时候,赵祯和寇季二人再厉害,也得向百姓们服软。
若是不服软,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狼烟四起、烽火遍地。
但凡是圣明之君、贤良之臣,都知道江山社稷的根基在何处。
赵祯感叹过后,看向了寇季道“如此便要委屈朱能了”
寇季沉声道“臣会去找朱能说一说,相信朱能能够理解。”
赵祯缓缓点头道“朱能答应以后,你派人告知朕一声,朕即刻草拟加封朱能为枢密副使的诏书。”
寇季点点头,问道“枢密正使,由谁担任”
赵祯揉了揉眉心,道“朕正为此事头疼呢。”
寇季一脸不解。
赵祯坦言道“朕原本想着让种世衡出任枢密正使。种世衡乃是书香门第出身,他出任枢密正使,文臣们不会反对。
种世衡有降伏李德明之功,他出任枢密正使,武臣们也难以反对。”
寇季盯着赵祯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赵祯讲的这些都不是重点。
果然,赵祯叹息了一声,神色难明的道“但种世衡自己似乎有些不愿意。他似乎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想动一步。”
寇季沉默了一下,询问道“官家和种世衡谈过”
赵祯缓缓点头,“聊过两句,还没有等朕开口提及此事,他就婉言拒绝了。”
寇季思量道“官家还有没有其他人选”
赵祯没有说话,目光落在了寇季身上。
寇季略微愣了一下,迟疑道“臣”
赵祯认真的点头,道“论出身,你也是书香门第出身,还是官宦世家,祖父又是在世圣贤,比种世衡还要高一等。
论功劳,你能数出来的功劳,可远比种世衡要多。
种世衡不过是打了几场胜仗,降伏了李德明而已。
你却帮着朕,夺回了河西,守住了西北,征灭了西夏。
所以你出任枢密使,远比种世衡站得住脚。”
寇季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赵祯语重心长的道“朕知道四哥心中有何顾虑,无非是觉得朝堂上文臣压着武臣,站在武臣之首,远没有站在文臣之首自在。
但朝堂上是文压武,还是武压文,是满朝文武能作主的吗”
寇季略微一愣,明白了赵祯话里的意思。
重文抑武,并不是在满朝文武的商议中定下的国策。
而是赵氏皇帝,为了防备武人作乱,定下的国策。
所以重文,还是重武,取决于赵氏皇帝,而非满朝文武。
武臣经过了太祖、太宗、真宗三朝的打压,已经势弱到了一定地步。
但是随着大宋不断的开疆拓土,一大批新的武臣再次涌现了出来。
新老武臣若是放下了成见跟文臣斗,那也是有一拼之力的。
赵祯若是偏向一下武臣,武臣能趁势崛起,压着文臣,那也是能做到的。
寇季以前一心想混文臣之列,是因为知道大宋的国策,知道大宋重文抑武,混武臣没前途,迟早会被文臣压着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