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不然他不可能不对各军将士们所要挑选的土地加以约束。

    比如,镇**的将士们,可以在兴庆府挑选土地,兴**的将士也可以在兴庆府挑选土地。

    那么等到土地分配完成以后,他们的家眷就要迁移过来。

    到时候镇**和兴**一旦被调离兴庆府,那么将士们自然没办法跟随过去。

    最大的可能就是留在兴庆府的将士们被编排到一起,归入到坐镇兴庆府的驻军指挥。

    赵祯此举究竟是为了削弱他们的兵权,还是说另有目的,将士们也猜不透,所以没有人开口。

    寇季在听到了赵祯如此说法以后,脸上有些意外,但是也没有开口。

    赵祯见没人开口,就继续道:“当然了,选择留在兴庆府、定州等肥沃的土地上的将士,和选择去贫瘠地方的将士们的待遇,会有所不同。

    选择留在兴庆府和定州等肥沃土地上的将士们,必须要等到各级的都头、部头等人挑选完了土地以后,他们才能挑选。

    而选择去贫瘠地方的将士们,朕可以适当的给他们加分一些土地。”

    西夏境内的土地,有肥有贫,自然不能一概而论。

    质量上的不足之处,自然要用数量弥补。

    将领们听了赵祯的话以后,依旧默不作声。

    赵祯对他们摆了摆手,“你们下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将士们,顺便吩咐火头军,杀猪宰羊,大庆三日,为我大宋征灭西夏贺!”

    “喏!”

    将领们对赵祯躬身一礼,各怀心思的离开了王宫正殿。

    将领们走后,寇季有些按耐不住的开口问道:“官家,您是打算重新编排西北的兵马?”

    赵祯笑道:“西北的兵马,你已经编排过一次了,朕何须再次编排?”

    寇季疑惑道:“那你……”

    不等寇季话说完,赵祯就坦言道:“朕之所以没有给将士们划定地方,就是为了验证四哥之前说过的一件事。”

    寇季略微一愣。

    赵祯笑道:“四哥之前说过,我大宋的兵制有所缺陷。”

    寇季结合着赵祯的说辞,略微思量了一下,道:“官家说的可是将不动,而兵马频频调遣的兵制?”

    赵祯缓缓点头,“朕此次随军而行,算是切身的体会到了兵马频繁调动之苦。我大宋为了防备武人,一直推行的是将领待在一地不动,兵马由南到北的调遣。

    兵马行军,短则数日,长则一年半载。

    我大宋兵马几乎是三年一调,许多地方的兵马,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到了赶路上了。

    如此一来,还有什么时间去操练?

    还有什么时间去熟悉地方,熟悉作战的战场?

    兵马怎么可能不羸弱?

    地方坐镇的将军,对于手下频繁调动的兵马,也难以负起责任。

    花大力气训练好了兵马,最终却被调遣到了别人麾下,便宜了别人。

    他们怎么可能会花费大力气去训练兵马?

    如此一来,我大宋养的百万兵马,跟养了百万闲人有什么区别?

    朕有心重振大宋,有心革新,自然不可能看到此类的弊政继续推行下去。

    四哥此前讲过,想要改变此弊政,就必须换一个法子,遣将不调动,将动兵不动。

    在中原腹地的话,此事有弊端。

    兵马长期待在一个地方,必然会被地方豪强腐蚀,成为他们手里为祸乡里的武器。

    可在此地不同。

    地方已经没有豪强。

    地方豪强已经被朕处理了个干净。

    没有什么可以勾结的,

    所以将动兵不动的法子,朕觉得可以在此地试一试。”

    寇季细细的分析着赵祯的话,许久以后开口道:“官家没有给将士们规定分地的地方,也是想看看兵马在被分割安置以后,会不会影响战斗力。

    若是不影响的话,那官家所有的后顾之忧,都可以解决。

    到时候官家就可以在中原腹地推行这一套?”

    赵祯点头笑道:“知我者,四哥也。若是兵马被分割安置以后,还会保持着原有的战斗力。那么朕在推行将动兵不动的法子的时候,就不需要担心兵马勾结地方豪强,为祸乡里。

    朕可以让他们长期的待在一个地方,但是每过年,朕可以将一个地方的所有兵马,聚拢起来,再分散安置。

    在这种情况下,朕再调遣将领入军,震慑所有兵马,不仅可以解决武人拥兵自重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兵马长期逗留到地方,为祸乡里的问题。”

    寇季笑问道:“对兵马而言,将领一直是新的,在他们没有摸清楚将领性子前,绝对不敢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对将领而言,兵马一直是新的,三年五载,很难收买军上下的人心?”

    赵祯笑着点头,他就是这么想的。

    赵祯笑道:“如此一来,兵马的战斗力不会受到大的影响,也有足够的时间操练。朕也不需要担心武人拥兵自重。”

    寇季接过了赵祯的话茬,道:“更关键的是,将领调遣到哪儿,凭官家一心。军备军饷的配发,也脱离了将领的掌控。

    将领想要喝兵血,恐怕很难了。”

    赵祯听到这话,笑容更灿烂了。

    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寇季算是明白了赵祯所有的意图。

    赵祯是想将此地当成一块试验田,在此地施行新政,看看效果。

    效果若是好的话,就推行到国,借此斩除兵制上的许多弊政。

    此地是新征之地,情况跟大宋境内其他的地方一点儿也不同,有许多化外之民,所以需要一些不同的政令约束。

    赵祯为稳固在此地的统治,推行一些别出心裁的军制,满朝文武一时半刻也不会将它代入到整个大宋朝的军制中。

    即便是满朝文武将它代入到了大宋朝的军制当中,只要赵祯不动中原腹地的军制,满朝文武就没办法形成反对的浪潮。

    君臣二人凑在一起,又商量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然后一起吃过了一些简单的膳食,吩咐陈琳安排了两座住的宫室,住了进去。

    昨夜一夜未睡,今日又忙活了大半日,自然需要歇息一番。

    就在君臣二人酣睡的时候。

    将领们已经将赵祯要用西夏土地赏赐将士们的消息,告诉给了所有将士们。

    将士们知道此事以后,欢欣鼓舞。

    寇季在麟州城外、以及夏州等地分地,可把其他地方的将士们羡慕坏了。

    如今他们得知了赵祯要给他们分地,数量还不小,一个个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

    至于以后一家人可能要居住在此地,将士们一点儿也不在乎。

    承蒙朝廷的兵制照顾,他们早已成为了一群没有定居之所的人。

    住在哪儿,他们一点儿也不在乎。

    他们在乎的是地。

    只要朝廷给分地,就算让他们跟豺狼虎豹住在一起,他们也是万分愿意的。

    在他们心里,地比命值钱。

    如今朝廷不仅给地,还是数量庞大的地,似乎还有指定他们居所的意思,他们自然高兴的不得了。

    若不是赵祯的居所不得擅闯,他们恐怕要集体跑到赵祯所在的地方,一起向赵祯施礼,感谢赵祯的隆恩。

    总之,将士们高兴的庆祝了三天。

    三天以后。

    王凯率领着兵马回到了兴庆府。

    定州被王凯攻破,世上自此再无西夏。

    唯一遗憾的是,刘奇在攻打定州的时候,身中三箭,不治身亡。

    感谢‘红尘飞光’三万书币打赏!感谢‘等灯没有瓦、云天汉瑜’五百书币打赏!感谢‘二次元的土豆’一百书币打赏!

    (本章完)

    :

    (iishu)是,,,,!




第0697章 贪婪使人愚蠢
    【】(iishu),

    :

    “刘奇乃是忠良……追其祖为定国县公,追其祖母为一品诰命夫人……追其为定州侯,其妻为四品诰命,荫补其一子为官……”

    赵祯在得知了刘奇身死以后,长叹了一声,率先将刘奇的赏赐发了下去。

    刘奇的祖父和祖母皆已亡故,所以在赏赐的虚名上,赵祯十分大方。

    虽说朝廷不会给亡故的人配发俸禄,但却会派人赶到其祖籍所在地,为其立碑撰文,朝廷追赠的名号,可以刻在墓碑上。

    刘奇成为了此次征讨西夏的战事中,第一个被赵祯封赏的将领。

    寇季亲自动手草诏,赵祯加盖了玉玺,派人快马加鞭,连同刘奇的尸骸,一起送回了刘奇的原籍,送给他妻儿。

    刘奇的问题处理完了以后。

    赵祯便开始赏赐将士们,将士们还是热火朝天的分地。

    除了寇季此前分发的土地外,剩下的西夏疆土,将士们选中了何处,就是何处。

    赵祯和寇季在兴庆府内分地,汴京城却乱成了一团。

    自从赵祯离开了汴京城以后,汴京城内的闹腾就没消停过。

    弹劾寇季、弹劾吕夷简、弹劾曹玮的奏疏,如同雪片一样往皇宫里飘。

    其中还夹杂着不少弹劾赵祯的奏疏,以及一些劝诫赵祯回宫的奏疏。

    王曾每日里忙的是焦头烂额,也处理不完那些奏疏。

    并不是他处理不了,而是有很多奏疏,他做不了主,只能派人送去西北,由赵祯亲自御览。

    每日上朝,王曾要面对的就是争吵不休的满朝文武。

    王曾可以说是一个头,两个大。

    张知白回京以后,倒是帮他分担了一些压力。

    他们二人合力,勉强将满朝文武安抚了下去。

    但按下了葫芦起了瓢。

    满朝文武不闹腾了,皇亲国戚们却闹腾了起来。

    皇亲国戚们知道赵祯不在汴京城,没人治得了他们,所以纷纷出现在了汴京城内,干出了不少天怒人怨的事情。

    开封府知府没办法管,王曾倒是敢管,可赵祯不在,他要是真的伤了皇亲国戚,汴京城内的所有权贵们闹起来了,他按不住。

    所以王曾只能听之任之。

    皇亲国戚们无人管束,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在汴京城内各种欺压良善,侵占别人的财产。

    即便是寇府,也遭人威胁了。

    寇府别院。

    偏厅内。

    向嫣坐在主位上,盯着坐在左侧下首的向传式,沉声道:“五叔,你今日到府上拜访,所为何事?”

    向传式慢悠悠的品了品茶碗里的香茗,放下了茶碗后,盯着向嫣道:“嫣儿,我好歹是你五叔,你怎么能这么跟我说话呢?”

    向嫣盯着向传式,沉声道:“前些日子,我爹过来了一趟,说是让我交出锻铁作坊和纺织作坊的份子,我没有答应。

    五叔今日前来,恐怕怀着同样的目的吧?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给你好脸色。”

    向传式脸色一冷,“向嫣,我可是你五叔,你亲五叔。你怎么能这么跟我说话?还有没有点长幼尊卑了?你在向府内读的那些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向嫣盯着向传式道:“五叔若是到府上来作客,我自然欢迎。可五叔若是怀有其他的目的,那我就只能这么跟五叔说话了。”

    “放肆!”

    向传式拍桌而起,怒目相向。

    向嫣一点儿也不惧怕,盯着向传式道:“五叔是打算在寇府内撒野吗?”

    向传式怒声道:“我在自家府邸上撒野,有何不可?”

    “自家府邸?”

    向嫣冷冷的盯着向传式道:“五叔在跟我讲笑话?”

    向传式恼怒道:“你是寇府的主母,又是我的亲侄女,我到了此处,自然如同到了自家府邸。”

    向嫣盯着向传式道:“五叔当真是好威风。我相公在的时候,怎么不见五叔耍这种威风?如今我相公远在西北,五叔就登上门来欺负我们母子,是觉得我相公不在,就治不了你们了吗?”

    “你少拿寇季吓唬我。寇季就算在汴京城,也不能拿我怎么样。”

    向传式不屑的说。

    向嫣眯了眯眼,道:“当真?”

    向传式张了张嘴,声音小了几分,道:“自然是真的,我也不怕实话告诉你,寇季恐怕命不久矣了,他的名头已经吓唬不住人了。”
1...659660661662663...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