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刚准备破口大骂,就听夏竦继续说道“太子殿下在河西的所作所为,也没有错。”
李元昊听到这话,冲上了脑门的怒火又被压了下去。
河西战败,那是李元昊一生的耻辱。
河西战败,不仅葬送了西夏积攒了多年,打算用来横扫四方的铁鹞子,也葬送了数万西夏精锐兵马。
现如今,西夏境内的不少部族头人,已经开始怀疑李元昊是不是有领兵的才能,已经开始怀疑李元昊是不是真的拥有继承大统的资格。
李德明并非他一个儿子,他也并不是党项之主唯一的继承人。
在西夏境内的各部族头人对他充满怀疑的时候,他的那些兄弟也坐不住了,一个个纷纷开始窥视他的太子之位。
他牢不可破的太子之位,已经开始有了一丝动摇。
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人一旦在他面前提起河西的战事,将责任怪到他头上,他就怒不可执。
如今夏竦在帮夏安说话的同时,也在帮他说话,他自然不好发作。
夏竦在镇住了李元昊以后,继续开口道“太子殿下和夏安都没有错。错在宋国,错在寇季。若无寇季,我大夏在河西的战事,就不可能败。
若无寇季,夏安针对宋国的谋划也不可能出错。
寇季横空出世,手段层出不穷。
世人皆知,寇季不通兵事。
可寇季每次插手战事,都能左右战事的胜负。
就拿河西的战事说,若非寇季带着重甲骑,以及火枪和火炮出现在河西。
我大夏如今已经将整个河西,收入到了囊中。
得胜川,寇季以万人,击溃了黄头回纥十五万精兵,凭借的就是手里的火器之利。
阳关,寇季以火器击溃了我大夏近千重甲骑,改变了河西战事的结果。
屈野川,寇季又以火器,以寡敌众,击溃了辽人十万精兵。
可以说,有寇季的地方,就有火器。
有火器出现在战场上,就能左右战事的结果。
火器又是寇季造出来的,所以所有的问题,都在寇季身上。”
李德明拧着眉头,盯着夏竦,默不作声,李元昊则开口喊道“先生,你也别卖关子,你到底有什么谋划,尽管说出来。”
夏竦冷冷的道“既然问题在寇季身上,那我们就除掉寇季。”
李元昊闻言,嘲讽的笑道“寇季躲在数万兵马之中,除非我们召集一切兵马,将寇季连同他手下的兵马团团围住,不然不可能除掉寇季。”
“不妥不妥……”
夏先生,也就是夏安,再次开口。
夏安沉声道“我们不能大张旗鼓的除掉寇季。寇季更不能死在我们手里。寇季一旦死在了我们手里,寇准那个老倌八成得疯。赵祯那个小皇帝,估计也不会轻易的放过我大夏。
宋国是在跟辽国开战不假。
可宋国仍有余力,召集数十万大军,功讨我大夏。
寇准和赵祯那个雄安皇帝若是发了狠,召集大宋境内一切可以调动的兵力,向我大夏压过来,那我们大夏难以抵挡。”
大宋有多少兵马?
数十万禁军,数十万厢军。
团练、乡兵、藩兵,并不在大宋军籍之列。
大多有地方衙门统领,属于民籍。
但是有需要的时候,他们也能被临时抽调,充入军中。
单单是跟西夏接壤的大宋兵马,就多达数十万。
河西有五万满编的镇西军。
永宁军路,有五万满编的永宁军。
清涧城有人数一直控制在三万上下的种家军。
清涧城背后,分别还有满编的三支禁军,镇戈、兴国、镇国,三军。
此外,还有寇季新编排的满编的橫山军、镇北军、宁边军,三支兵马。
这还不算各城的守军,以及镇守在长城上的守军。
可以说,大宋在西北抵御西夏人的兵马看起来没多少,可是细细挖掘的话,你会发现,多的吓死人。
寇准和赵祯二人若是发了彪,上疏的这些兵马,一定会出现在征讨西夏的战场上。
寇准和赵祯二人中间任何一个人若是亲临战场,现在坐守在汴京城内的上下虎翼军、龙神二卫、天武军,五支兵马中,一定会有三支,被调遣到征讨西夏的战场上。
汴京城南北两侧的数支厢军,也会毫不犹豫的调动到征讨西夏的战场上。
别觉得大宋调遣了三十万兵马去了燕云之地,就觉得大宋无兵可用。
大宋兵马多的吓人。
若不是寇准主政期间,精简了其中一大批,大宋朝廷能调动的兵马更多。
大宋每逢战事,就调动捧日军、天武军出动,不是因为大宋各地没有兵马调动。
而是因为中军需要一支强有力的精锐禁军坐镇。
大宋之所以不经常兴重兵征讨四方,不是因为没有兵马,而是因为调动重兵,需要的粮草太多,需要的军饷也太多。
漫长的辎重线,会拖垮大宋的财政。
所以大宋才不经常兴重兵。
但西夏真要是明目张胆的将寇季给宰了,天知道发了疯的寇准和赵祯会不会不惜一切代价跟西夏死磕。
大宋领兵的名将是不多。
但是真要死磕到底,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西夏都磕不下去。
死磕到最后,西夏会被战争耗死。
大宋虽然也不太好受。
但西夏绝对会死在大宋前面。
当然了,西夏可能会死,大宋不一定会死。
因为今时今日的大宋,已经不比以前。
今时今日的大宋,有一个一字交子铺。
在百姓们眼里,在商人们眼里,那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存钱的地方。
可在夏竦等政客眼里,那就是朝廷的另一个国库。
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必要的时候,向大宋朝廷提供一大笔钱作为资助,资助大宋干一切想干的事情。
所以,明目张胆的弄死寇季,那就是在取死。
赵祯疯了会做什么,夏安不知道。
但是寇准疯了,会做什么,夏安却清清楚楚。
寇准敢拽着赵恒上战场,他就敢拿刀架在赵祯的脖子上,逼着赵祯一起上战场。
李元昊阴沉着脸,“宋国若敢来犯,我们就跟他们战一场。昔年宋国的赵光义,三次征讨辽国,每次动用的都是重兵,还不是被辽人打的丢盔弃甲。”
夏竦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夏安则开口道“赵光义三次在辽国损兵折将,不是因为宋军不够厉害。而是因为赵光义自己无能。赵光义忌惮手下的武将,怕他们拥兵自重,所以从不将兵权交给手下的武将。他选择令从中御,坐在汴京城内,通过监军,亲自指挥作战。
太子殿下年龄不大,可从小经历过的战事却不少。
太子殿下应该明白,坐在兴庆府,指挥河西边陲的西夏兵马作战,有多愚蠢。”
李元昊听到这话,咬牙道“那就是在找死……”
他虽然不愿意涨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可是他不得不实话实说。
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
坐在兴庆府内,指挥在河西边陲的西夏兵马作战,那就是在找死。
从兴庆府到河西边陲,有千里之遥。
一道命令下发下去,再传回来反馈,八百里加急的话,也需要数日之功。
数日时间,已经足以让敌人抓住破绽,打你一个措手不及。
夏安继续说道“高怀德、曹彬、潘美等人,那一个不是盖世名将。他们皆有灭国之功,他们每一个人,领一支重兵,都能对一个国朝形成威胁。他们皆出现在过燕云十六州的战场上。
难道太子殿下以为,他们灭掉的那些国朝的文臣、谋士、武将,加起来,也比不上耶律休哥和萧太后吗?
难道太子殿下以为,他们几个人加起来,真的比不上耶律休哥和萧太后吗?”
高怀德、曹彬、潘美等人,皆是开国大将,皆有灭国之功在身。
他们的才能,已经得到了验证。
他们有领兵的手段,也有领兵的头脑。
他们并非打不过辽人,也并非比不上耶律休哥和萧太后。
他们之所以吃了败仗,那是因为到了燕云战场上,他们做不了主。
他们拥有通天的本领,却没办法施展,怎么可能不吃败仗。
。
(iishu)是,,,,!
第0663章 教子
【】(iishu),
高怀德、曹彬、潘美等人真的奈何不了辽人?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辽人趁着宋太宗皇帝赵光义第一次北伐失利,瞅准了时机,在雁门关外屯兵,准备南侵大宋。
十万辽军叩雁门。
潘美、杨业二人率领数千人,击溃了辽人十万大军,杀其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获铠甲革马甚众。
史称雁门关之战,也是杨业的成名之战。
潘美、杨业以数千人,击溃了辽人十万大军。
高怀德、曹彬等人,比他二人只强不弱,又怎么可能打不过辽人?
归根结底,还是身不由己。
夏安告诉李元昊这些,就是在告诉李元昊,大宋的兵马远没有李元昊看到的那个好欺负。
大宋兵马对外战败,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强,而是他们做不了主。
李元昊在听到了夏安的话以后,皱着眉头没有开口。
夏安继续道:“赵祯跟他祖父赵光义不同,赵祯敢放权给手下的武将。无论是此前李昭亮和朱能等人在河西作战,还是现在曹玮等人在辽国的燕云之地作战。
赵祯都没有插手过军中的兵事。
宋国并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么羸弱,不然他也不可能牢牢的占据在中原那一块富庶的地方。
宋国兵马之所以会吃败仗,也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强,只是因为他们身上套着一层枷锁。
如今枷锁正在逐渐的被打开。
他们的力量也逐渐的被释放了出来。
没有了束缚的数十万宋军侵入到了大夏,大夏会有什么下场,不需要臣明言。
所以不要歧途去触怒宋国,他们若是真的放开了手脚跟我们大夏殊死一搏,输的一定是我们。”
李元昊心里已经信了夏安的话八成,嘴上却不甘示弱的道:“区区宋国,迟早会沦为我大夏之地,我岂会怕他们。”
“咳……”
一直沉默不语的李德明,突然开口道:“夏安言之有理……”
李德明也有脾气,从他刚才怒不可执的在殿内怒吼,就不难看出。
但他绝不会将自己的脾气代入到政务中。
因为他知道,盛怒的情绪会影响他的决断。
他也不是死鸭子嘴硬的人,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李元昊不满的准备开口,李德明却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
李德明看向了夏竦。
夏竦提出了除掉寇季,那么他一定会有办法,在不惹麻烦的情况下,将寇季除掉。
夏竦感受到了李德明的目光,立马明白了李德明的心思。
夏竦缓缓开口,“宋国俘虏的辽人叛逃,在我大夏为祸。他们一定是想积攒力量,报复寇季。他们若摘下了寇季的脑袋返回辽国,说不定还能将功补过。
我记得辽人中有不少神射手,素有百步穿杨之能。
他们若是埋伏在寇季一侧,待到寇季露头的时候,给寇季一箭,一定会要了寇季的小命。”
李德明听到了夏竦的话,微微眯了眯眼。
李元昊皱眉道:“这不是刺杀吗?”
身处高位的人,都不喜欢刺杀之道。
喜欢刺杀之道的高位之人,大多也死于刺杀之下。
李元昊身为西夏太子,自然也不喜欢刺杀。
夏竦听到了李元昊的话,瞥了李元昊一眼,淡淡的道:“是不是刺杀,我也不敢断言,毕竟,要寇季小命的是辽人,跟我们无关。”
李元昊刚要开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