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帮灾民们营造屋舍的事情,朝廷基本没做过。
此番他随着流民队伍到了汴京城,见到了朝廷派遣官员在帮他们营造屋舍,还以为是在天子脚下,朝廷顾及颜面,转性了。
如今听寇季三人一说,他才明白过来。
不是朝廷转性了,而是他们碰上了一个真正怜悯他们的官员。
彭越有些羞愧的抬不起头,他垂着头,掩着面,对寇季拱手道“是草民错怪了寇工部,寇工部要打要罚,尽管施为,草民绝不会有半句怨言。”
听到了彭越说出了服软的话,寇季脸上的神色缓和了几分。
他盯着彭越道“本官之所以做这么多,就是为了让你们这些受了灾的百姓,能够活下来。救你们一命,已经耗费了本官许多钱财,本官又岂会再伤害你们。”
彭越抱着拳,对寇季深深一礼。
寇季仰起头,看着其他的流民道“你们这几日耗费的药材的价值,远比粮食要贵。本官供养的起你们喝药预病,怎么可能供养不起你们吃粮
给你们的粮食,就在汴京城里的粮库里堆放着。
眼下已经到了深夜,汴京城四门早已落锁,不可能把狼草运出来。
到了明日一早,粮食就会从汴京城里运出来,绝对不会少你们一口口粮。
也不会让你们任何一个人饿着。”
寇季说服了彭越这个领头的人,又拿出了药材说事,流民们勉强信了寇季三分。
再加上陈敬、王田升等人频频帮着寇季说话,流民们的情绪也就没有刚才那么激动了。
寇季盯着流民们,又道“尔等还不速速回去歇息。明日有大批跟你们一样的灾民赶过来,还需要尔等帮忙安置。
若是因为尔等的过错,导致了安置灾民出了岔子,就别怪本官不讲情面。”
“散了”
寇季摆了摆手。
彭越率先拱了拱手,退回了流民队伍里,然后往自己的帐篷里走去。
其他流民见此,也三三两两的往自己帐篷里走去。
寇季见到流民们散了以后,长出了一口气。
他真怕流民们会突然暴动,把事情闹的一发不可收拾。
在他身边的刘亨、曹佾二人,也齐齐的松了一口气。
他们跟寇季有同样的担忧。
陈敬、王田升等人安抚好了流民以后,走到了寇季身前。
陈敬忐忑的看向寇季,询问道“寇工部,朝廷给我们的粮食,真的在汴京城里的粮库里”
寇季盯着他,疑问道“本官骗过你”
陈敬干巴巴一笑,“那倒没有”
王田升盯着寇季,认真的道“寇工部,若是粮食的问题出了什么岔子,您得尽早的通知学生等人,也好让学生等人有个准备。”
寇季淡然的道“粮食没有任何问题。你们不会真的相信了那些谣言了吧”
陈敬、王田升二人,对视了一眼,齐齐摇头。
他们之所以找上寇季,就是想从寇季嘴里探听一些准确的消息。
只是寇季一点儿风声也没有透露。
他们也没有瞧出什么破绽,就选择相信了寇季的话。
二人对寇季拱了拱手,各自返回了各自的帐篷。
寇季在所有流民走光了以后,让衙役们收拾了一下那些被撕烂的粮包,他带着刘亨、曹佾二人回到了帐篷里。
一进帐篷。
寇季对刘亨、曹佾二人道“你们二人现在去南城门,从南城门处回汴京城去。”
刘亨、曹佾二人盯着寇季,齐齐摇头。
寇季这个时候让他们离开,存的什么心思,他们二人心里清楚。
寇季虽然阻止了流民们闹事,骗过了流民们,但是问题根本没有解决。
明日开火的时候。
寇季若是拿不出粮食,那么那些流民就不会再相信寇季任何一句话。
到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的一拥而上,撕碎北城门处所有官员、衙役们泄愤。
他们不会在乎寇季背后还有一个当宰相的祖父,也不会在乎寇季跟官家赵祯交情深厚。
因为在他们眼里,没了粮食,就等于没了命。
既然命都要没了,那还在乎其他的做什么。
寇季之所以让刘亨、曹佾二人先行一步,回到汴京城去,就是为了防止刘亨、曹佾二人被流民们乱拳打死。
刘亨坚定的盯着寇季,道“四哥,你不走,我也不会走。”
曹佾点头道“我也是如此。”
寇季叹息了一声,沉声道“我的话,流民们中间有人信了,可有人肯定不信。此刻暗处不知道有多少眼睛盯着我呢。
我如果离开,他们一起冲出来,阻止我。
你们不同,不用跟着我冒险。”
。
第0334章 及时雨
刘亨咧嘴一笑,道“说起来,四哥你的武艺,还没我强呢。你都不怕那些流民,我怎么会怕他们。”
曹佾赞同的点头道“真要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我二人也可以带着手下的衙役、侍卫们,杀出一条血路,带你出去。”
寇季见刘亨、曹佾二人主意已定,也没有再说什么。
三个人坐在帐篷里的床榻上,静静的等待天明。
其实,寇季在南城门处的时候,听到了北城门处的流民开始闹事的时候,就应该果断的带着刘亨、曹佾二人入城。
如此一来,流民们固然会失控。
但他们三人的性命却能保全。
如今坐在这里等着危险临身,纯粹是一种愚蠢的做法。
可寇季明知道是愚蠢的做法,还是这么做了。
他大概是不甘心看到这些流民们冲击到城墙下,被城墙上的禁军将士们射死。
所以不等到最后一刻,他不想放弃流民们。
对于自己的生死安危,寇季到没有多担忧。
他有哑虎防身,生命攸关的时候,他可以让哑虎带着他离开。
哑虎一个人,肯定打不过数万流民,但是他可以带着寇季藏起来,让所有人都找不到。
这也是哑虎的一项本事。
就算哑虎靠不住,他还可以遁入身后不远处的瑞圣园内藏身求活。
如今多了刘亨、曹佾,哑虎自然不能依靠了,但他仍旧能带着刘亨、曹佾二人,借着瑞圣园避祸。
三个人一直坐到了四更天。
刘亨一个人摸出了帐篷,找皇城司的人取了三柄长刀,拿了进来。
他取了一块青石,沾上水,在哪儿磨刀。
虽然三柄长刀早已磨过了,但他仍旧觉得,还需要磨一磨,才能变得更快。
寇季心有计较,却并没有阻止刘亨的行为。
一直到了天麻麻亮的时候。
寇季长叹一声,道“天武、捧日两军,这个时候大概已经入城了吧如今应该已经在汴京城的城墙上开始架设弓弩、礌石等物。”
刘亨嗯了一声,把磨好的长刀递给了寇季一柄。
寇季拿过了长刀,试了试长刀的锋利程度,对刘亨、曹佾道“其实你们二人无需如此,你们现在还有离开的机会,你们可以借着去押运粮草的名义,光明正大的离开这里。”
曹佾在一旁掂量着刘亨递过来的长刀,轻声笑道“我们兄弟,不应该说这么生分的话。”
寇季哭笑不得的摇摇头。
见劝谏无果,寇季就不再劝谏。
他走到帐篷门口,用长刀掀开了帐篷门帘的一角,往外瞧去。
外面,有数道身影,躲在暗处,盯着他的帐篷。
南城门处。
城门楼子前。
李迪攀着垛口,望着外面黑压压的流民身影,痛苦的闭上眼睛。
那些流民怀揣着对生的渴望,日以继夜的赶路,赶到了汴京城,只是想讨一口救命的粮食,但李迪却给不了他们。
流民们越聚越多,越聚越多。
逐渐的在城墙下聚拢成了一片。
他们比第一批流民还凄惨,第一批流民中,尚有人有独轮车、扁担、箩筐、锅碗瓢盆等物,他们除了一身御寒了衣物外,什么都没有。
他们中间,男子居多,老人次之,剩下的就是半大的男孩,半大的女孩子极少极少。
他们扬起了脏兮兮的脸颊,用仅剩下的一点儿力气,冲着城墙上呐喊。
祈求李迪能够开门,放他们入汴京城,讨一口粮食吃。
李迪却只能痛苦的看着。
流民们开始只是哀求。
见哀求无动于衷以后,就开始破口大骂,骂寇准、骂李迪、骂朝堂上的衮衮诸公。
凡是流民们能记得住姓名的朝中之人,他们都骂了一遍。
甚至还有人夹杂在人群中骂赵祯。
城墙上的禁军将士们听到了有人辱骂赵祯,一个个面色冷峻的准备用弓弩射死这些口不择言的家伙。
却被李迪给拦下了。
李迪并没有做多余的解释,只是吩咐了禁军将士们,在流民们没有选择冲击汴京城之前,禁军将士不得率先动手。
城下的流民见谩骂无果,一些心存死志的老人们被簇拥到了前面。
李迪看到那些老人们的时候,像是被人一把捏住了心脏一样难受。
他不再沉默,他盯着城下的那些老人们喝斥道“退下去”
老人们并没有在李迪的喝斥下退下去。
而是盯着城墙上的李迪,哀声道“朝廷若是嫌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多余,我们可以自我了断,只求朝廷能给娃娃们施舍一口粮食吃。
他们年轻力壮,朝廷还能用上。
就当是养了一群牲口。”
老人们的话说的卑微。
可对李迪而言,却字字诛心。
李迪老脸涨得通红,却说不出一句话。
他为官数十年,听过许许多多讥讽人的话,也听过无数的谩骂。
但没有任何一句,能比老人们说出的这些话更有力,更诛心。
老人们说完话以后,在城墙下把脑袋磕的砰砰响。
磕完了头,他们毅然决然的冲向了城墙。
“不要啊”
李迪大声的呐喊,却没能阻止一人。
他们用尽了浑身力气撞在了城墙上。
然后一个个犹如无根的杂草,软软的跌倒在地上。
李迪双眼充血,眼泪止不住的滚落,张大着嘴,却喊不出一声。
一些禁军将士见到这一幕,暗中垂泪。
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人看到这一幕不垂泪的。
纵然是见惯了杀场的禁军将士们。
李迪仰着头,不敢再看城下一眼,他生怕自己心软,开口放流民们入城。
他的心,早已随着那些老人的死,碎成了一片片。
流民们用尽了手段,也没有叫开城门。
他们最终只能选用最激烈的手段。
想方设法的攀上城墙,想方设法的破开城门。
在他们眼里,这是为了求活。
在城墙上的禁军将士们眼里,这叫攻城。
捧日军右厢右十将对仰着头的李迪道“李相,流民们攻城了”
李迪眼中含着泪道“他们手里有没有攻城的器械,根本爬不上城头,也破不开汴京城的门户,如何算得上攻城
让将士们驱散他们即可。”
捧日军右厢右十将咬着牙答应了一声,开始吩咐禁军将士们,准备动手。
“轰隆隆轰隆隆”
就在禁军将士们弯弓搭箭,准备射杀几个流民,震慑住其他流民的时候,一阵马蹄声响起。
马蹄声很响,似乎有不少的马匹在同时奔跑。
一下子就把所有人目光吸引了过去。
流民们放弃了攻城,恐慌的聚拢成了一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