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朝中数得着的重臣,没有一个出声帮腔。

    赵祯、寇准、王曾等人皆觉得意外。

    礼部侍郎频频瞥向礼部尚书、国子监祭酒等重臣。

    可人家像是没看到他一样。

    这让他觉得很意外。

    明明前日的时候,这二人在私底下聚会的时候,还对寇季喊打喊杀的,怎么突然之间就不说话了

    没有重臣开口,一众品阶不高的官员喊了半天,也没有用。

    先不说寇季那位当太师的祖父还没有开口,就官家赵祯,也不是他们能对付的。

    就在礼部侍郎等人急得抓耳挠腮的时候。

    李迪不着痕迹的瞥了寇季一眼。

    他以为寇季当初在金明池的时候只是随便说说,没想到动作这么快,真的把朝堂上重臣们贿赂了一遍。

    别人是拿钱贿赂,他是上门送人情。

    钱,朝堂上的重臣不缺。

    但是帮他们著书立说的人情,他们却不得不欠。

    寇季算是抓到了满朝重臣的软肋了。

    李迪咳嗽了一声,道:“寇季,你真的打算把你府上匠人创出的那个与国有功的手艺发卖出去吗”

    寇季缓缓出班,奏道:“臣愿献给朝廷。”

    礼部侍郎等人见此,愣了。

    明明在弹劾寇季,怎么变成了让寇季献宝了

    然而,不等他们开口,李迪就率先开口道:“那你就给满朝文武们讲一讲,你府上匠人创出的那个价值一万万贯钱的手艺,究竟是什么。”

    寇季也没有隐瞒,当即把活字印刷术的讲了出来。

    他还细细的讲解了一下活字印刷术的便利。

    等寇季讲完了活字印刷术以后,满朝文武一片哗然。

    知道活字印刷术的,并且得了活字印刷术便宜的,在暗自窃喜。

    不知道活字印刷术的,在暗中心惊。

    礼部侍郎等人听完寇季的描述,皆一脸苦涩。

    他们知道,今日弹劾寇季的事情,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了。

    只要寇季献出活字印刷术,并且让它推行到全大宋,到时候全大宋的读书人,都会受他恩惠。

    受了人家恩惠,还说人家坏话

    如此忘恩负义之举,除了一些喜欢钻营的人外,大部分人都不会做。

    礼部侍郎等人也知道了,礼部尚书、国子监祭酒等重臣,为何不开口。

    他们要么是知道活字印刷术的内情,要么就是受了活字印刷术的恩惠。

    最终礼部侍郎被以诽谤上官为由,罚俸三个月。

    寇季刚才刚升了一级,比他大了一级。

    他弹劾寇季不成,自然得受到惩罚。

    他不是御史言官,没有闻风奏事的资格。

    若换做以前,他弹劾人不成,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可是自从寇季入朝以后,就带坏了这股风气。

    如今别说是寻常官员了,就算是御史言官,在没有一丁点凭证的情况下,恶意的弹劾他人,也会挨罚。

    礼部侍郎算是偷鸡不成,还蚀了把米。

    在礼部侍郎复杂的眼神中。

    寇季答应向朝廷献上了活字印刷术,并且会在明年开春的时候,将活字印刷术的一应手艺,传到将作监,再由将作监传给天下。

    之所以选择在明年开春的时候献上手艺,也是为了让寇府的印刷作坊借此印刷出朝堂上那些重臣的文章、书籍。

    现在立马把手艺献上去,那如何让朝中重臣感到优越感

    没有优越感,他刚讨到的人情,岂不是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寇季献上了活字印刷术这种功在社稷的东西,朝廷也给与了一定的赏赐。

    赏赐了寇季一些钱财,加封保州刺史。

    刺史在大宋只是一个虚衔,从五品,对地方没有管辖权,也没有相应的衙门理政,更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

    存粹就是找了一个由头,给寇季多发了一份俸禄。

    满朝文武中,顶着刺史头衔的人多不胜数。

    也没见谁盯着刺史的名头去治理地方。

    而活字印刷术的创造者毕昇,只得到了一个将作监甄官署令的职位,从八品,赏十万钱。

    在寇季强烈要求下,朝廷最终决定,在传播活字印刷术的时候,以毕氏活字印刷术为名,传播活字印刷术。

    寇季没能帮毕昇争取到进士一样的待遇,也没能帮毕昇争取到大量钱财的赏赐,他唯一能帮毕昇的就只剩下名望了。

    在朝廷赏赐了毕昇以后,按理说大朝会也该结束了。

    就在寇准准备宣布散朝的时候,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

    “臣王钦若,有本要奏。”

    只见久不上朝的王钦若,老泪纵横的走出班列,哀嚎道:“臣恳请官家降罪……”

    一瞬间,满朝文武的胃口全部被他吊起来了。

    这老货久不上朝,也没有去衙门里办差,他能有什么罪过

    寇季在刚才入垂拱殿的时候,看到了这老货。

    只是这老货装病装了快半年了,他也没在意这老货。

    如今这老货一开口,寇季感觉到了一丝不妙的气息。

    赵祯盯着王钦若,满脸疑惑的道:“爱卿卧病在家也有小半年了,朕没听说过爱卿有何错处啊”

    王钦若大声的哭诉道:“今岁吏部核查朝野上下官员数万,升官者,不足百人啊。”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一片哗然。

    升官者不足百人

    这还了得

    除了寇准等人心里有数外,剩下的官员们一个个七嘴八舌的追问,“怎么会如此”

    王钦若哀声道:“是我的过错,都怪我这身子骨不争气,一直卧病在家,所以才导致御下不严。恳请官家责罚。”

    王钦若这话听着像是在揽功,可实际上却暗有所指。

    百官们又不是傻子,自然听懂了他话里的意思。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寇季身上。

    寇季在众目睽睽之下,干巴巴的笑道:“此事跟我没有关系……”

    “怎么会跟你无关王尚书小半年都卧病在家,吏部上上下下,全部由你掌握。政绩、风评的核查,也是由你主持,出了差错,自然是你的过错。”

    有官员当场喝道。

    一些得了活字印刷术恩惠的重臣,在这个时候也皱眉道:“寇侍郎,你这么做就有些过分了。往小了说,你是在肆意妄为,往大了说,你是在祸乱朝纲。”

    寇季摊开手道:“此事真的与我无关。今年朝野上下之所以有百人升官,并不是我的错,而是诸位大人的错。”

    国子监祭酒听到这话,恼了,“朝野上下官员的政绩、风评核查,在你们吏部手里握着,又不是在我等手里握着。”

    寇季淡然道:“诸位可记得,此前官家就在这垂拱殿上,交给诸位的升迁名录”

    百官们闻言一愣。

    寇季继续说道:“那些官员能否升官,全是由诸位一起裁定的。”

    “就算是我等一起裁定了一部分官员无法升官,那也不代表全部官员。”

    “对对对,我记得当初官家交给我们裁定的官员名单,不过千人而已。”

    “……”




第0314章 捧杀、危局、乱局
    “可那些官员,遍及我大宋各州府衙门。他们无法升官,他们下面各县官员纵然政绩卓著,也无法升官。他们的上官若是升了,他们也没人却约束了。

    所以他们没办法升官,他们上下的官员也没办法升官。

    朝廷总不能让各州府转运使、安抚使等官员离任,然后派遣一群刚入仕途的进士们去接替他们的位置吧”

    寇季一脸无奈的说。

    满朝文武瞬间有种想撞墙的冲动。

    就算再蠢的人,也明白了,他们被寇季和赵祯联手给算计了。

    可明知道如此,他们却没办法弹劾寇季、赵祯。

    因为寇季和赵祯只是给他们指定了一块地方,给了他们锄头。

    坑是他们自己挖的。

    若是出言指责寇季、赵祯有错,那么他们也有错。

    更关键的是,寇季在算计他们的时候站在暗处,他们就算要指责寇季,也拿不出站得住的说法。

    赵祯倒是站在明处,但是他们指责赵祯,却没啥用。

    难道他们还能逼着赵祯退位不成

    他们要是真敢这么干,寇准就能把他们的脑袋齐齐摘下来,挂到城门口。

    “寇侍郎……好手段……”

    满朝文武神色复杂的盯着寇季感叹。

    寇季一脸认真的道:“此事跟我无关。”

    满朝文武只是复杂的一笑,却没有多说话。

    三司使李谘在满朝文武神色复杂中,踏前一步,出了班列,朗声奏道:“臣李谘有本要奏。”

    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三司使李谘跑出来奏事,自然引起了满朝文武的注意。

    满朝文武都看向了他。

    赵祯板着脸问道:“爱卿要奏何事”

    三司使李谘拱手道:“权吏曹侍郎寇季,入仕以来,前后立下无数功勋,只因为他年纪小,屡次立下功勋,都不得升迁,臣以为此举不妥。

    臣以为,以寇侍郎对朝廷的功劳,当升任为一部尚书。”

    此话一出,举朝震惊。

    寇季今年才多大,担任一部尚书

    开玩笑的吧

    寇准、王曾、李迪三人听到这话,齐齐皱起了眉头。

    满朝文武细思了一下,瞬间明白了李谘的用意。

    寇季有些愕然的盯着李谘。

    他跟李谘并没有交际,也没得罪过李谘,李谘为何要害他

    没错,就是要害他。

    李谘看似在为寇季打抱不平,可实际上他是在暗害寇季。

    用的还是寇季曾经用过的手段。

    寇季曾经用过这手段,对付张伦。

    如今李谘也用同样的手段对付他。

    只不过寇季当时的目的是为了调离张伦,为了架空张伦。

    而李谘则是为了捧杀寇季。

    他清楚明白的知道,打压寇季是打压不下去的。

    因为朝廷的几位掌权者都不会答应。

    既然无法打压,那就干脆捧杀好了。

    只要把寇季的官职捧到了高处,捧到足够耀眼的地方。

    寇准一死,寇季的死期也会跟着降临。

    因为到了那个时候,没人会在意寇季是怎么升上去的。

    也没有人会计较寇季对朝廷有多少功劳。

    那些狠寇季不死的官员,只会向百姓们宣扬,寇季之所以升官这么快,全是因为他有一个权倾朝野的祖父的缘故。

    到时候不仅寇季要死,寇准的名声也会被跟着搞臭。

    垂拱殿里,唯一欣喜的人,恐怕就是赵祯。

    他想给寇季升官想很久了,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如今李谘提出给寇季升官,暗合他的心意,他自然高兴。

    他刚要开口迎合李谘的话,就听寇准声音沉闷的道:“不允!”

    赵祯听出了寇准话里的不悦。

    他虽然没猜到李谘的用心,但是却从寇准的话里听出了不对味。

    似乎李谘奏请为寇季升官,有点不怀好意。

    他想到此处,便没有开口。

    王钦若踏前一步,朗声道:“臣也以为,以寇季对朝廷的功劳,当为一部尚书。”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1...237238239240241...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