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白兄
    汪印在雁西卫就任过大将军,在他的影响之下,雁西卫无比勇猛,又善于军阵布局,后来者穆太澄完全秉承了汪印的意志,他怎么会让这样的力量继续存在

    同时,他也很清楚,他所率领的五十万士兵,是举国朝的兵力,随着战事的进行,这些士兵迟早都会力竭。

    国朝没有士兵力量能够跟得上,文官也没能那么快就来接手边境,这就是他所面临的后续。

    即便他攻下雁西道,大雍没有人手前来管理,那么必定会生乱,这会成为他的隐患。

    他一定要率领士兵直冲大安国都,又怎么会在身后留下那么大的隐患

    为了解决后顾之忧,所以雁西道的百姓和士兵都不能留!

    是以,在出兵之前,他就向正景帝和陆太后请示过了,势必要屠城和杀俘,两位上位者当然准许了,还令霍真“便宜行事”。

    霍真原本还以为,穆太澄在雁州必定做好了充足的防御准备,要攻下雁州,定要费极大的心力,也一定会有严重损失,不曾想,穆太澄竟率领士兵离开雁州了!

    如此一来,大雍士兵都不用前去攻城,这就省事多了,损失也轻多了。

    “呵呵,穆太澄就算是大将军又如何,还不是一样耽于亲情,做出了错误的决定”霍真忍不住笑着说道。

    若不是因为穆谊之死,穆太澄怎么会冲动之下率领士兵前来云州穆太澄啊,为了给女儿报仇,连情是都看不清楚了,枉其为大将军啊!

    如果大安朝军中都是这样的货色,那么国朝将大安收入囊中就指日可待了。

    他身边的属下兵将都笑着附和,因为他们都是这样觉得的。

    只有副将蒋弼眉头紧皱,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据以往的情报,穆太澄是个坚毅冷静的将领,这样的人,会因为女儿战死就会心性大乱,从而做出非常错误的决策吗

    蒋弼不这么认为,事实上,他听闻穆太澄率兵出雁州之后,就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这种感觉,和当初得知穆谊的头颅被砍了下来,被士兵拿去云州城门前炫耀一样。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汪印来了
    霍真仗着有五十万兵马在手,将这些兵马一分二,派了将近十万人前去攻打云州,剩下的,便是全力对付穆太澄所率领的雁西卫士兵。

    用四十万士兵来对付穆太澄,这在霍真看来,已经算是对其高看了。

    他还想着,这四十万人,必定能够全歼雁西卫士兵,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这场厮杀开始之后所接到第一个消息,竟然是蒋弼战死!

    虽然他不喜欢蒋弼,但是他绝对认可其能力。

    蒋弼同样身经百战有勇有谋,不然也不可能成为这次出征的副将军。再说了,其还帅领着先锋营那么多士兵,怎么可能会战死

    前来禀告战况的,是一个刚刚晋升为都尉的士兵。

    他内心已在瑟瑟发抖,却还是硬着头皮答道:“回大将军,据前方传来的消息,这的确……副将军已经不幸牺牲了。”

    他说完之后,就深深地低下了头,等待着霍真的怒火。

    他也知道,这个消息是多么骇然,当这个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可以说是所有的将领士兵都震动了。

    仔细说来,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啊,他们还没有攻下雁西道……不,别说是雁西道了,就连一个小小的云州,他们也没有攻下来。

    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却传来了这么一个巨大的噩耗,副将军战死了!

    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也是现在大雍士兵难以承受的损伤,对他们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面对如此情况,大将军会震怒得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说不定,会随时拔剑杀了禀告的将领,也正是因为担心会有这样的情况,怕大将军一怒之下杀人,所以这个禀告的任务就落到了这个刚刚晋升的都尉身上。

    “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霍真已经来不及生气,他现在最想知道的就是详情。

    明明,穆太澄手下只有十来万兵马士兵,蒋弼所率领的先锋营人数足足有二十万,在这样的情况下,蒋弼竟然会战死

    荒天下之大谬!

    “回……回大将军,雁西卫士兵实在太勇猛了,他们的兵将就只盯着副将军,先锋营士兵回援不及。”这都尉这样回道。

    先锋营那里是怎样情况,他既然前来禀告,自然也会有人告知一二。

    回援不及除了先锋营的二十万兵马之后,后面还紧紧跟着二十万兵马,足足四十万人,竟然回援不及,这怎么可能

    霍真不知道的是,这个都尉所描述的“雁西卫士兵实在太勇猛了”究竟是一个这样的概念,就连这个都尉,也不知道。

    那些雁西卫士兵恨不得将他们戳骨扬灰的目光,那种刻骨铭心的仇恨,催生了这些雁西卫士兵拥有无敌的气势。

    在这样的气势前面,大雍士兵竟然感到了一丝恐惧。

    这种恐惧,是出于对死亡的惶恐,也出于对雁西卫士兵的不解,更有一丝难以说出的命运之感。

    常说师出有名,这个四个字对于军中来说无比重要,这是为了激励士兵,更是为了在道义上占据高地,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效应

    这个心里效应,平时的作用还看不出来,但是在某些关键的时候,便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比如此刻的战场上。

    大雍士兵本就是远途侵略,是主动破坏两国和平的人,所用的借口乃是夺回云州、报国之耻辱。可是,云州本来就是大安朝的啊!

    在这一点上,他们已经失了道义。

    再者,他们已经行军了很长的时间,却先后遭遇到了宋定边穆谊的伏击,又遭遇到了云州守卫的拼死抵抗,现在还来了十几万雁西卫士兵。

    更重要的是,这些雁西卫士兵个个都不怕死,即便尸体叠了一层又一层,他们仍然举着长刀死命追着蒋弼。

    &nb



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扭转局势
    这个时候,穆太澄和关寒松已经杀红了眼睛,他们所率领的兵将一个个倒下了,人数越来越少。

    这些人,是他们的同袍兄弟,他们并肩作战了那么久,如今他们一个个都死在了他们前面。

    就连重璧郡主的丈夫、护国公汤源的女婿孙副将也为了保护穆太澄而中箭身亡。

    穆太澄双眼赤红,内心无比悲愤,恨不得将那些大雍入侵者挫骨扬灰,却无能为力。——他已断了一臂,连自保都做不到。

    他这个雁西卫大将军对于那些大雍士兵来说,有着无比的吸引力,每个人都想砍下他的头颅,以便领功受赏。

    是以,穆太澄所受到的攻击是最多的,随着护卫的士兵一个个倒下,他的处境就越来越危险。

    尤其是在他断臂之后,那些大雍士兵顿时变得更兴奋了,他们眼中都冒着光,死死盯着穆太澄的头颅,仿佛已经看到了功绩在向他们招手。

    只要砍下雁西卫大将军的头颅,又岂是加官进爵那么简单

    更何况,现在穆太澄断了一臂,和没牙的老虎也差不多了,虽然穆太澄身边还有着护卫,但在大雍士兵看来,他的头颅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了。

    即便是处于生死存亡的处境,穆太澄也没有后退,他与其他士兵,之剩下一口气也要坚持到底。

    渐渐地,他和关寒松汇合在一起,两人在血腥与尸体中相视一笑,手起刀落,砍杀敌人的动作并没有停。

    关寒松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身上已经有好几处刀伤,正汩汩冒着鲜血。

    “关兄,看来我们要战死在这里了,先前允诺你的大醉一场,看来要等到来世再续了。”穆太澄哑着声音说道。

    关寒松仰头大笑了起来,声音同样嘶哑难听,却别有一番豪迈:“能和穆兄并肩作战,本将深感荣幸。只可惜,我们没能守住雁西道,没能看见国朝胜利!”

    关寒松相信,即便他们战死,但国朝还有另外的将领士兵,即便大雍占下了雁西道,但国朝还有另外九大道,他们也一定会拼死而战,最后一定会将大雍击败!

    穆太澄点了点头,同样“哈哈哈”大笑:“是极!关兄说的是!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一定要多杀几个,杀个够本才是!”

    到了这个时候,雁西卫士兵只剩下三万余人了,虽然他们也歼灭了大雍相当的人数,但大雍还有三十多万人马。

    十倍之数,这怎么打

    穆太澄和关寒松都相信,自己必死无疑了,就算这个时候,国朝有援兵到也来不及了。

    他们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到了最后的时刻,杀得越发起劲了,但是让他们意外的是,大雍士兵竟然停滞不前了!

    那些大雍士兵竟然开始往云州方向退去了,而且退得那样慌乱,连穆太澄这个大将军的头颅都顾不上了。

    很明显,大雍的军队已经生乱了,不然不可能会这样退法!

    当他们得知大雍士兵后退的原因后,简直难以置信,随即心中涌出了狂喜。

    国朝的援兵到来了,还是汪督主领兵前来!

    狂喜之后,穆太澄与关寒松对视一眼,费力举起了手中的长刀,嘶喊着:“众将士,汪督主带着援兵到来了!冲啊!”

    哪怕雁西卫只剩下三万余人,他们也不会放过追击大雍的机会,尤其是在这个时候不能放过!

    汪督主带着国朝援兵来到了!

    这个消息,给雁西卫士兵带来了救命药,让他们无比振奋;而对大雍士兵来说,这就是催命符了。

    没有人会想到,云州城门竟然会主动打开,没有人想到,汪印竟然会出现在云州!

    &nbs



1413.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杀霍真
    霍真不相信,更不能接受!

    但是在这个战场上,在汪印出现的那一刻,战况就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了。

    不管霍真有怎样的想法,不管霍真有怎样的举动,汪印就是出现了,领着二十万兵马,以摧枯拉朽之势,飞快地击杀着大雍士兵,很快就控制了战况。

    四十万人马,的确是很多很多,但是他们在面前汪印的时候,便剩下被击杀这个结果。

    巧了,和霍真的想法一样,汪印也不在乎什么杀俘不祥——他压根就没有想着留下这些大雍士兵。

    大雍既然胆敢远征前来侵略,胆敢下了屠城的命令,那么他就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要趁着这个机会,将大雍举国兵力全部击杀,这些胆敢出现在雁西道的大雍士兵,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他要让正景帝和陆太后从此永无宁日,要让他们在有生之年,一提到大安朝就瑟瑟发抖,再也不敢踏入大安半步!

    杀人者,人恒杀之;侵略者,人恒侵之掠之,他会教正景帝和陆太后深刻明白这个道理!

    正景帝和陆太后远在长雍城,怕是一时之间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了,但在这里的霍真,则彻底明白了这一点。

    他无比深刻地体会到了汪印的强大与可怕,那是他怎么都想象不到的。

    那是怎一个人啊,于千军万马之中来去自如,没有人能看清楚他的动作,但是他所经之处,没有一个活口!

    明明只是一个人,却气势如虹,那么多大雍士兵在他面前,就如同蝼蚁一般被收割着性命。

    这是汪印,大安朝的汪印,是他的死敌。虽然其只是一个宦官,但是他从来不敢低估这个人。

    直至到了此刻,他才深深明白:汪印不是一个所能被别人估算的人。

    凡是发生在他身上的种种,都不能以常理来论;而大雍朝这几十年所遭受到的重击,都是因为这个人。

    如果汪印当初没有救下永昭帝,那么如今或许已没有大安朝了;

    如果汪印不是用计夺取了云州城、骁卫营,那么大雍朝就不会那么元气大伤,最后被迫以战养国。

    是的,以战养国,这就是大雍突然集结那么多兵马侵略大安朝的真正原因!

    因为正景帝和陆太后的不和,大雍在国力不断削弱的情况,又接连出现丢失云州、陷入内乱等种种局面。

    正因为大雍朝的境况已经不容乐观,在朝中官员的建议下,正景帝和陆太后才暂时握手言和,共同制订了出兵大安朝的战略。

    他们原本是想着,在大安朝皇帝驾崩、新君未立的飘摇动荡时刻,举全国的兵力突袭,就能大安一个措手不及。

    况且,他们在大安朝也有人照应,必定会让大安朝政陷入动荡不安之中,这是他们大雍朝千载难逢的机会。

    待到大安朝新君确立,朝中有贤臣,军中有良将,那么这样的大安朝就更难对付了。

    在三十年前,大雍朝已经丧失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从此国力就一直在被削弱,这是大雍所有人都感到无比痛心的事情。

    幸好,上天待大雍朝不薄,在三十年后,再一次给了他们机会:大安的永昭帝驾崩了!

    霍真集结五十万兵马而来,是承载着大雍朝所有人的希望,是想着能够攻下大安朝,最后将大安朝国都据为己有的。

    但想象和现实的差距太大太大了!

    这还只是一个汪印而已,汪印的身后,还跟着二十万兵马!

    汪印一人之力有穷尽,但是他身后的二十万兵马,立刻就顶替了上来,开始了新一轮的击杀。

    &nbs



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汪印借兵
    霍真死都不明白,汪印怎么可能会有二十万兵马呢

    他早就已经打探得很清楚了,汪印手中的兵力并不多,同时永昭帝对其忌惮至深,自然也防备至密,除了雁西卫之外,其不可能在军中继续更多势力。

    再者,如今朝中当权的韦皇后一系与汪印乃死敌,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安朝廷绝不可能让汪印率领援兵,他们不会让汪印有机会立下天大的功劳。
1...344345346347348...4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