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白兄

    汤源微低下头,嘴唇也紧抿着,神色明显有些难看。

    他并非犹豫回答,恰好相反,他已经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才会有这样的表现。

    皇上有此传召询问,本身就已经表明了态度。

    如果皇上真的不愿意汪印带着这些缇骑前往大雍,又怎么会询问他们的意见

    缇骑是一定会跟着汪印前去大雍的,而皇上……是绝对不会让这些缇骑真的抵达大雍的。

    汪印武功高强,国朝无人能敌,其结果会如何还不好说,但这两千缇骑就不一样了。

    他已经可以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些缇骑,最后一定会被牺牲!

    缇骑本事非凡,都是先由军中选出,而后经过数次考核锤炼,才能成为缇骑。

    每一个缇骑的出现都不容易,不仅缇骑自身要付出无数血汗,而且国朝为了培养这些缇骑,也花费了巨大的资源。

    在汤源看来,每一个缇骑都很珍贵,折损一个都是损失。

    如今一下子要牺牲那么多,他的心就好像被什么塞住了一样。

    哪怕他并不掌管缇骑,但是缇骑……也是军中的士兵,也是国朝的百姓啊!

    可是,与此相对的,是云州五城!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能怎么回答只能沉默不言。

    这个时候,宋定边说话了:“皇上,臣有一言,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永昭帝只回了这么一个字:“说!”

    宋定边微弯腰着腰回道:“皇上,那么臣就斗胆直说了。在听到询问之后,臣一直在想:缇事厂是国朝的缇事厂呢还是汪督主的缇事厂”

    此话才落,永昭帝和汤源便脸色微变。

    汤源飞快地看了宋定边一眼,嘴唇抿得更紧了。

    他与这个年轻的仪鸾卫大将军并无往来,但对其为人秉性多少也有所了解,更知道其曾多次前去拜访汪印。

    不曾想,其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诛心之言!

    “臣想,缇事厂当然是国朝的缇事厂,只是缇骑们多年来随汪印出生入死,也可以说是汪印的缇骑。皇上,臣这样想,对吗”宋定边这样问道。

    对,当然是对的,太对了!

    正因为如此,永昭帝表情才出现异样。

    宋定边顿了顿,继续道:“汪督主是缇事厂的主官,是缇骑的主心骨。没有了汪督主的缇事厂,也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

    对此,永昭帝深以为然。

    当初汪印就任雁西卫大将军之时,他令就九皇子郑紧和十皇子郑训共同执掌缇事厂,可是那些缇骑的表现实在平平。

    不然,缇事厂也不会被杨善心所领着的仪鸾卫牢牢压住。

    在沉默片刻之后,宋定边终于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既然是这样的话,一旦汪督主前去大雍,两千缇骑也发挥不了多少作用,用他们来换云州五城,这很划算!”

    是了,帝王的询问,本质还是在于大雍的交换条件。

    既然是交换条件,那就是双方衡量抉择的事情,说到底还是值不值的问题。

    牺牲掉这两千缇骑固然令人惋惜,但是能用这个牺牲换回云州五城,那就很值得了。

    永昭帝思躇一番,开口问汤源:“你对此事如何看”

    汤源过了好一会儿,才回




第一千两百五十六章记挂
    郑云回在结束皇子所的课业后,如常来到延禧宫请安。

    看到叶绪暗淡憔悴的面容,他忍不住忧心道:“母妃,您是不是又一夜没睡了”

    他想到了什么,迟疑开口道:“母妃,您可是忧虑姨父前去大雍的事情”

    自从大雍暗探暴露之后,母妃就忧思难眠了,即便有姨母所开的安神方子,也没有多少效果。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父皇准许姨父带着两千缇骑前去大雍的事情,他在皇子所已经听到两位皇兄说了。

    “汪印被当做交换的工具了,以后国朝之中就没有汪印这个人了!呵呵。”十九皇兄大笑道,语气幸灾乐祸。

    十八皇兄没有笑,只是阴测测说了一句:“汪印就连所有缇骑都带走了,以后京兆就没有什么势力能为你撑腰了!”

    直到听了这些话,郑云回才确定姨父是真的要去大雍了,并且还是带着两千缇骑前去。

    现在看到母妃这样的神色,想必母妃早就知道了。——看来,姨父带着两千缇骑离开,这的确不是好事。

    叶绪倚靠着软枕,努力挤出一抹笑容:“云儿,母妃没事。你且专心课业,别的事情,母妃和你姨父都会处理好的。”

    很多事情,叶绪都没有瞒着郑云回,但同样地,她也反复给郑云回灌输一点:各守乃业。

    朝中的局势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极为不利,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要做的事情。

    汪印前去大雍这件事情,并不是她所能够影响阻止的,云儿更是不能。

    云儿所能够做到的,便是专心课业、精进本领。

    叶绪朝郑云回招了招手,示意他来到跟前,抚着他的头顶说道:“云儿,你姨父就算前去大雍,也一定会留有后手的,不必多虑。”

    “那么,姨父会去多久呢”郑云回仰头道。

    他轻咬了咬牙,神色还是露出了一丝惊惶,这样道:“母妃,皇兄们说,姨父离开了,缇骑也会跟着前去,以后就没有人为我们撑腰了。”

    叶绪松开了手,脸容变得严肃冷凝,语气也冷了下来:“云儿,你心中叶氏这样想吗”

    郑云回微张着嘴巴,却没有说话,只摇了摇头,随即又点了点头。

    他心中并不是这样想的,但是也曾闪过这样的念头。

    父皇用姨父来交换云州五城,是把姨父当做工具的,这肯定不好。

    他知道云州五城对于国朝来说很重要,但云州五城没有陪伴着他没有教导他,在他心中汪印比云州五城重要得多了。

    他不仅仅是担心自己和母妃没有倚靠,更担心姨父姨母的安危。

    在自己的母妃面前,他并没有掩饰自己的心绪,因此他没有多说,叶绪也能想到他的意思。

    但是她神情没有舒缓,仍冷着脸道:“云儿,你要知道,姨父姨母疼爱你、真切为你好,但是姨父姨母也有他们要去做的事情。我们已经得到他们帮助太多,终于要靠的还是只能是自己。”

    她一直都在告诉郑云回:即便身为天皇贵胄,旁人的疼惜帮助也不是义务和必须的。

    汪印和阿宁对云儿,便是如此。

    有汪印在,他们母子的确有很多助力,有倚靠的势力,但不可能一直是这样下去的。

    汪印现在自身难保,他们又怎么能奢求什么呢

    她知道云儿对汪印的信任和感情,但是……这不是他们母子心存侥幸的理由。

    就算汪印去了大雍,他们母子仍要想方设法在京兆站稳脚跟。

    他们母子,一个是大安朝的纯妃娘娘,一个是大安朝的二十一皇子!——这不会因为汪印的离开而有任何改变。

    郑云回眼睛略红,良久才轻声回道:“母妃,



第一千两百五十七章所留下的
    郑云回眼中的惊喜孺慕太过明显,汪印微微别开了眼,却还是淡淡责备道:“即便是本座,也不能掉以轻心!”

    “你又怎知道本座前来不是谋害你呢又或者,旁人易容成本座前来呢”

    郑云回猛地抬头,坚定地反驳道:“姨父,不会的!我很清楚,不会有这样的可能!”

    姨父是不可能谋害他的,而且,姨父的风姿气势,没有任何人能够模仿。

    所以,根本不可能会出现姨父所说的情况!

    无论姨父怎么说,他心中都这样认定了。——生长于宫中,他知道处处危机需步步为营,但他相信姨父!

    如果姨父还不可信,那么……就连他自己都不足信了。

    小小的少年,仰着稚嫩的面容,语气却如此坚定。

    就好像,只要汪印继续就此说什么,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反驳回去。

    汪印静静看着郑云回,没有说话,内心却仿佛被润泽了一样。

    他身形不动,只一手拂了拂,原本摆放在床边的一张檀木椅子便飞移至他身后了。

    汪印坐了下来,淡淡道:“罢了,你既心中有数,本座便不多言了。本座此来,是为了另外一件事。”

    他又朝地下拂了拂袖子,原本落在地上的匕首便一下子飞回了床头。

    化气为力,小技尔,汪印身上的毒尚未解的时候就能做到了。

    当初在岭南道的时候,就用这震住了俚部首领冯珍。

    但在郑云回看来,这就是天大的本事了!

    看来,旁人都说姨父武功深不可测,的确就是这样!

    他坐在床上,挺直了背脊,目光晶亮地看着汪印,道:“姨父,请说!”

    “本座即将带着缇骑前去大雍,此事你可知道了”汪印淡淡道。

    郑云回点头,意兴不觉消沉下来,闷声道:“知道了,听皇兄们说了。”

    他想起了两位皇兄那些幸灾乐祸的话语,想了想还这些都无足轻重,没有必要在姨父面前说出来。

    汪印语气没有什么起伏,继续道:“本座虽然带着缇骑前去大雍,但在京兆和宫中都留下了人手。此来,便是告诉你有关情况。”

    姨父处处为他着想,留下了人手……

    郑云回自然心中翻腾,但出口的却是疑惑:“姨父,这些人手,为何不交给母妃呢”

    他还是个小孩儿,母妃肯定懂的比他多,处事也更为周全。

    这些人手在母妃手中更为合适,姨父为何要交给他呢

    “纯妃那里,本座会派人告诉她的。以防万一,你也得知道这些事情。”汪印回道。

    这些人手和布置,本来就是留给他们母子的,故而郑云回知道,纯妃也知道。

    郑云回心中还有些疑惑,总觉得姨父特地为此进宫一趟,似乎有些不对,但却没有多问了。

    姨父想让他知道的事情,就一定会告诉他的。

    果然,汪印还有别的交代:“本座离开京兆之后,殿下万事要小心,不管是韬光养晦还是锋芒毕露,殿下一定要拖着半年!”

    他带着缇骑离开,固然是形势所逼,但也推动了接下来的局势。

    他相信,他的离开必定会让如火如荼的太子之争起变化。

    至于是什么样的变化,现在还难以预料。

    “半年”郑云回怔愣,随即便反应过来了,脱口道:“姨父此去大雍,半年就能回来了!”

    姨父是这样的意思,没错吧

    汪印点点头,不忍心戳穿少年的期待:“如无意外,当是这样没有错。”

    半年时间,不是他



第一千两百五十九章该走了
    除了叶绥,没有人知道汪印这一夜去见了什么人。

    对朝中所有官员来说,汪印即将离开国朝,所有缇骑也将离开国朝。

    对缇事厂震慑不已的官员,心中不知有多庆幸,哪怕极力压抑,也忍不住说上一句:“或许,缇事厂以后都不复存在了,太好了!”

    得知这句话的朝中重臣,譬如顾名璘和陈就道这样的,脸上就难掩忧色,最终只能喟叹一声。

    用汪印和缇骑去换云州五城,现在看来是值得的,但焉知以后是祸是福

    他们与这些惧怕缇事厂的官员不同,他们认为缇事厂的存在很有必要,尤其是汪印执掌的缇事厂很有存在的必要。

    缇事厂原是皇上的一把刀,经过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已经变了。

    这把刀已经从指向朝臣转而指向了皇上,有了与门下给事中同样的作用,那就是:限制皇权。

    说到底,不管是大安朝还是大雍朝,朝官的最大作用之一便是用来限制皇权。

    天子世袭而官员不世袭,就是要选拔出贤臣良将来辅助天子、匡正天子。

    缇事厂有了这样作用,本来是很好的事情,现在缇骑都没了,缇事厂自然就不存了。

    缇事厂没有了是件好事吗他们不觉得。

    然而,局势并不以顾名璘和陈就道这些人的想法为转移的,局势仍旧快速而诡异地进展着。

    处于风浪中心的汪府,仿佛已经接受了一切,从上而下,包括叶绥和门房在内的所有人,都在为汪印离开大安做着准备。

    就好像搬家一样,他们的准备有条不紊,完全不觉有什么风险惊浪。

    一直在汪府监视着的左翊卫心情复杂,一时不知该同情这些人的遭遇,还是该佩服这些人的从容淡定。

    不管怎么说,汪督主即将前去大雍,那么他们这些左翊卫士兵也不必在汪府监视着了。

    故而,都尉魏歌前来向汪印和叶绥告别,拱手道:“督主、夫人,属下带着士兵离开了。这些时日多有冒犯,还请督主和夫人见谅。”

    他们奉命进入汪府监视已经大半年了,却什么都没有发现。

1...311312313314315...4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