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白兄
他所做的准备,当然是基于对永昭帝的了解。
汪印深知,若是他真的解了毒,以皇上对他的忌惮看来,定会想方设法证实这一点。
&
第一千两百四十七章并不放松
闻莺乃缇骑之一,自然对汪印忠心耿耿,当中对事情绝对不会扬出去。
此事出现得太突然,进展又太快,对汪印来说如此,对永昭帝来说也是如此。
想必帝王现在还没能反应过来,所以才会那么快地赶他们离开紫宸殿。
一旦皇上反应过来了,那么……汪印其实也不怕。
皇上已经查验过阿宁的身子了,皇上虽然忌惮他,但以其性子,却不会再查验一次,那么阿宁就安全了。
只要阿宁安全了,那么剩下的事情他都可以慢慢处置。
叶绪听了闻莺和汪印的话语,良久良久才回过神来。
“原来如此……”她喃喃说道,实在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汪印他们花的确早有准备,不提前告诉她是因为事出突然又怕漏出端倪……
这般想着,她心中的恼怒便渐渐平息了。
“在紫宸殿中,你们趁机说出了不再进宫,这……合适吗”叶绪问起了另外一件事。
进宫的乃缇骑闻莺,并不是阿宁,如此阿宁才能逃过这一劫,她心中稍稍宽慰。
上天的确不会辜负有所准备的人,但是现在这个结果,却并算好。
查验身子这个危机已经过去了,叶绥暂时逃过了一劫,然后呢
当事情过去之后,她回忆起在永华殿中那些事情,才想起其实还是有很多痕迹可循。
比如“阿宁”拉着她小声说的那句话,比如“阿宁”经常低着头,并没有什么冷静沉着的动作和话语——这和平时的阿宁还是不同。
她现在是反应过来了,那么韦皇后呢韦皇后是不是也想到这些事情了
不知不觉间,叶绪的思绪已经发散了,竟然想到了韦皇后。
汪印的话语拉回了她的神智,只听得汪印这样说道:“娘娘,的确如此。现在局势太不明朗,阿宁若再进宫会很被动。”
“可是,阿宁不再
第一千两百四十八章再一次
紫宸殿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有心人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
甚至消息灵通的,还知道了叶绥不再进宫的事情。
郑训紧急唤来了蒋新芝,生气质问道:“贤妃当初所留下的那些人手,是不是调查方向错了最后证明了汪印妻子乃完璧之身!如此一来,指向大雍陆太后与汪印之间有私情,便不成立了!”
对这个结果,郑训还是非常失望。
因为从之前蒋新芝的描述之中,听起来此事定会会如愿的,不曾想却是这样的结果。
都怪蒋新芝!
蒋新芝弯下腰,恭敬说道:“殿下,这个结果,属下也不曾想到。当初贤妃娘娘的方向应该不会错的……或许是汪印早有准备,又或者是当中出了什么差错。”
“不过,殿下其实也不着急,这个结果虽然不如愿,但也只是细枝末节而已。”
郑训收起满腹不满,开口问道:“此话怎讲”
“殿下,您别忘记了,汪印的身体只是顺着大雍的事情来说。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大雍暗探的暴露。并且,陆太后与汪印之间的往来私情的证据,想必很快呈送至皇上跟前了。”
郑训大惊:“汪印竟然留下了与陆太后留下了通信往来的证据”
蒋新芝笑了笑,道:“殿下,汪印这么谨慎的人,自然不会留下任何证据。但是陆太后那边有啊,只要这个证据能够送到皇上跟前,汪印还能怎么狡辩”
陆太后为了得到汪印,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蒋新芝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竟然拿出了一些书信,那字迹那印鉴都是汪印的。
陆太后还直接说道:“这都是哀家临摹而来的,你们放心,不管大安朝怎么验证,都不会有错。”
也证实陆太后这些话,让蒋新芝他们确信:陆太后的确与汪印暗中有所往来。
哪怕汪印没有留下任何证据,这也不影响他们设计这个局。
有了陆太后在暗中提供帮助,他们一定能够将汪印送去大雍的。
只要汪印去了大雍,那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见到郑训还没有反应过来,蒋新芝解释道:“殿下,这些证据一旦去到皇上跟前,那么大雍暗探暴露、陆太后私往,这些都与汪印有了联系。”
“证据都是明摆着的,不管这些证据是怎样出现的,是真是假,皇上根本不会多问,只会顺着台阶下而已。”
自始至终,永昭帝都对汪印无比忌惮,不然就不会出现这种查验其妻子身体状况的荒唐事了。
大雍暗探暴露的事情,始终都要有个结果,大雍所提出的那个条件,也须得处理。——这些和总局会促使永昭帝下决定。
听到了蒋新芝的解释,郑训点了点头,心中稍霁:“如此,本殿倒是可以期待。母后有所问责的时候,本殿也能应付过去。”
虽然坤宁宫还没有传讯,但是郑训心知韦皇后的性子,想着其定会苛责震怒。
再者……
郑训皱了皱眉头,道:“只是可惜了李韶云,其与汪印有深仇,本来是个很好的棋子。现在这样……怕父皇会问罪了。”
是李韶云指证汪印的,所以父皇才会有这些查验的举动。现在证明了李韶云是错误的,当然要受罚了。
“殿下,无需担心,在当前的情况下,皇上不会如何处罚李韶云的,大安朝还需要李韶云与大雍朝周旋。”蒋新芝这样说道
第一千两百四十九章天大诱惑
大雍提出,愿以云州五城并那些被俘虏的暗探,用来交换汪印!
这个条件一出,大安朝廷上下再一次沸腾了。
就连中书令裴鼎臣都忍不住喃喃道:“云州五城,那可是云州五城啊!”
说话的时候,他神情动容,连眼睛都湿润了,颇有种了老泪纵横的感觉。
不怪他有这样的表现,事实上,大安朝上了年纪的重臣,都和裴鼎臣是差不多的反应。
无它,云州五城对大安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云州五城,是在大安和大雍两朝边陲、呈星罗分布形状的五个城池,其中最大的城池便是云州,如此便统称为云州五城。
云州五城虽然靠近大雍和大安朝的边境,但却非连接连接两者的必经之地。
它之所以如此重要,乃是因为它地处要冲,恰好是在两朝交叉的折曲位置,而且它地势高耸,犹如一道屏障,易守难攻。
更重要的是,云州其后就是连绵群山,出产有丰富的矿藏,并且还有许多丛林野兽。
可以这么说,云州五城,是一个最好的补给场所。
只要占据了云州五城,就等于在对方胸膛上竖起一把剪刀,随时都有可能插进对方胸膛。
这个补给之地,这个威胁之地,不管是大雍还是大安朝都想据为己有。
云州五城原本是属于大安朝的疆域,只可惜,在平明帝的时候,被大雍占了两个城池,到了先帝之时,又被占了两个城池。
到了永昭帝之时……也就不用多说了,永昭帝都曾被俘虏了,云州五城自然落入了大雍的手中。
当年汪印千里救驾,虽然将永昭帝成功救了出来,还歼灭了大雍的骁卫营,纵然立下了滔天奇功,但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云州五城依然在大雍的手中。
这些年来,汪印在大雍安插暗探,利用大雍的夺嫡之争不断削弱大雍的国力,使得原本比大安朝强盛不少的大雍,现在已经降为与大安差不多的水平,甚至更弱一点。
在这样的前提下,大安朝没有趁热打铁扩张疆土,其中最大一个考虑便是忌惮云州五城。
只要云州五城一日在大雍手中,那么大雍的补给能力都会强盛,倘若两者起战争,云州五城对大雍朝的补给便会源源不断,那么大安朝就会大受影响。
朝中好不容易才平静发展,大安朝也不愿意大动干戈。
可以这么说,正因为云州五城在大雍手中,两朝才能维持着如今的和平。
现在,大雍竟然提出要交换云州五城
这个交换条件一出,朝中所有官员几乎都坐不住了。
云州五城原本是属于大安朝的,却被大雍朝占了去,只要是心中稍有热血的大安子民,都曾想过将云州五城夺回来。
这么多年来,大安朝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将云州五城夺回来,但不管用什么办法,都不能如愿。
想来也正常,云州五城这么重要,大雍朝自然会死守不放。
可是说,云州五城是大安帝王乃至朝臣三代以来的执念了。他们都很清楚,如果要将云州五城夺回来,那必须要等到大安国力远远凌驾于大雍之上。
而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等很长一段时间,也非一代一时之功。
&n
第一千两百五十章执刀人
谁都知道,大雍提出这样的条件必定内有诡异,然而这个条件太诱人了,勾起了所有人的心思。
就连汪印也不例外。
他出身雁西卫,当年又立下那样的功劳,对云州五城的过往和意义实在太清楚了,对其也有着非一般的执着。
和裴鼎臣一样,他也曾无数次想过将云州五城夺回来,但始终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
之前他一直都以为,这个最合适的时机,应当是新帝登基之后的事情。
他却是万万没有想到,在永昭年间会有机会了,还与他自己有直接关系!
对着叶绥,他笑了笑,这样道:“倘若用本座去换云州五城,这倒是十分划算了。”
他就算对自己再有信心和再相信自己的本事,也不认为自己会比云州五城重要。
偏偏,陆太后就是提出了这样的交换条件!
莫说皇上了,就连他自己都心动不已。——即便用来交换的人是他自己。
听着这些话语,叶绥只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
如此荒唐可笑的事情,如同闹剧一样在她面前上演,但是她却笑不出来。
半令与云州五城,这两者是绝不可能相等的,但是因为大雍的交换条件,使得他们的价值一样了。
大雍,准确地说是陆太后,当真是……难以形容!
前一世的陆太后发动了对大雍的侵略,不过那个时候半令已死,后来国朝出了孙长蕴、宋定边这样的栋梁之才,才抵挡住这场侵略。
当年她跟随半令出使大雍之时,感受过陆太后所露出的敌意,结合前世今生所发生的事情,便能猜测出陆太后之所以发动侵略,是为了替半令报仇。
那个时候,她便知道对陆太后来说,半令是极为重要的存在。
只是,她还是远远低估了这个重要性,陆太后竟然舍得用孕周五城来交换半令。
在陆太后的心中,半令竟然会比大雍都重要吗
叶绥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内心的感觉,既感到无比震惊,又有那么一点意味难言。
半令是她的夫君,是她心尖上的人,却原来也是另外一个女人心尖上的人吗
以一国来换一人,陆太后对半令是势在必得啊!
汪印将她的神色尽收眼底,随即伸手抚了抚她的肩膀,这样道:“阿宁,不是这样的,陆闻莺心中并没有本座。”
在所有人看来,甚至是在阿宁看来,陆闻莺为了交换他,宁愿拿云州五城来交换,这就是看重爱重。
但也正正是因为陆闻莺这样的惊天举动,让他察觉到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陆闻莺从一个掖庭局宫女成为今天垂帘听政的陆太后,中间所经历的艰难定然是难以言说,非坚韧狠辣的心志不能为。
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逼迫之势
在大雍抛出了这么大的诱惑之后,鸿胪寺首先动了。
鸿胪寺卿李韶云因为指证汪印的身体,被永昭帝苛责了一番,但还是鸿胪寺卿,云州五城的消息,就是其向永昭帝禀告的。
他联合了一批官员,在早朝之上启奏,恳请永昭帝答应答应的要求、以换回云州五城。
“皇上,云州五城历来都是国朝疆域,却被大雍夺了去。皇上仁德,不愿兴干戈至生灵涂炭,故而云州五城一直都在大雍。想来是皇上的仁德感动了上天,现在才有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李韶云这样说道。
所谓“天子受命于天”,这都是帝王最喜欢的说法,永昭帝也不例外。
现在李韶云这个说法,正合了永昭帝的心思。
在那么一瞬间,永昭帝也想这会不会是上天的意思,不然,大雍怎么会提出这样的条件呢
这等于是直接将云州五城送回国朝!
至于汪印……
这个时候,邵世善也出列奏言了:“皇上,臣附议!汪督主忠心耿耿,一心为国朝,想必其必定十分愿意去交换。毕竟,云州五城是每一个官员的心愿,恳请皇上答应!”
“恳请皇上答应!”
“恳请皇上答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