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白兄
叶绥朝叶绪无辜地笑了笑,双手合十作出求饶状,知机地什么都不说,安静地跟在他们进入了延禧宫。
郑云回给叶绥请过安之后,拉着叶绥杂七杂八地说了一些话,问候了汪印在宫外的情况,然后就托词学业繁忙、要回皇子所继续学习去了,请姨母安心歇息,云云。
他知道自己年纪太小,唯一能够做的事情便是让母妃和姨母少些担心,现在他帮不了他们什么。
郑云回离开之后,叶绪的脸色便沉了下来,严厉地说道:“阿宁,你太胡来了!你这样把自己的安危置于何地父亲母亲若是知道你这冒险的举动,必定忧心不已!”
“姐姐,我这次进宫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汪府面临危机,我们总不可能一直挨打。宁可直接进宫出其不意,也要改变当前的困境。姐姐,我会没事,您不要生气。”叶绥这样回道。
说罢,她走上前扯了扯叶绪的衣袖,就像小时候她向姐姐认错一样。
姐姐的生气跟朱太医的担心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她好。对待这些真切为她好的人,她十分珍惜。
为了避免计划泄露,叶绥并没有提前跟叶绪交代详细始末,只是让缇骑传了话,道是进宫另有因由,请姐姐放心等等。
叶绪沉默良久,叹了一口气说道:“罢了罢了,我自然知道你们不会胡来,只是我实在担心……缇骑说得不清不楚,你且仔细说说,为何一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明暗(四更酬谢!)
叶绥按了按叶绪的手,继续道:“姐姐,您不用担心,这个是我和朱太医所研制出来的药材,有安神宁心的作用,既可以当药也可以入馔,不会有问题的。”
她一直以来都有难以入眠的毛病,虽然嫁给汪印的这些年已经大大改善了,但是她对能够安神宁心的药材有着特殊的兴趣。
汪府一直和乌夷国保持着密切而隐秘的联系,也从乌夷国得到了很多独特的药材。
其中,便有一种紫色的药草。
这种紫色的药草有种独特的香气。并不是人人都会喜欢这种香气,但是叶绥却发现用这种药草做成的熏香,却让她更容易入睡。
后来,缇骑找到了朱离遗留下来的药方,她和朱太医根据朱离所用的萃取方法,从这些紫色药草的花径中提取了一些汁液,最后便得到了这种似水非水、似油非油的东西。
她在府中的时候,已经让季妈妈试过了,用这种东西入馔,会增添食物的香气、也会舒缓一个人紧绷的精神。
在接到裘恩的详细描述之后,叶绥便想到了这种东西。
皇上比之前更为易怒暴躁,显然需要的就是静心安神。尚药局中安神宁心的药材不知凡几,但皇上的情况一直没有改善,那就说明尚药局中那些安神宁心的药材对皇上无效。
既然如此,或许可以试试她和朱太医所研制出来的这种药材。
于是,在进宫之前,她就和朱太医商量过了,决定把这种东西带进宫中,看能不能对皇上有所影响。
她在猜想,永昭帝之所以会长期宿在寿康宫,必定是因为在寿康宫那里可以让其安神定心,这就是贤妃的厉害之处。
贤妃能够这样影响皇上,说不定姐姐也能做到,且看今天晚上皇上的反应,便能知道结果了。
她心中所想的这些办法,并没有对叶绪详细说出来,心中却盼望着能够起效。
但是让她失望的是,这种东西对永昭帝来说完全无效!
因为,在饮酒吃食期间,永昭帝的头疼再一次发作了,不管是姐姐身上衣服的熏香、还是那些添加了药材的食物,都不能让永昭帝舒缓头疼。
最后的结果毫无悬念,永昭帝提前离开了延禧宫,由裘恩等内侍搀扶着去了寿康宫,想必仍旧会继续宿在寿康宫中。
“阿宁,这该如何是好呢皇上已经离开了,你可曾看出些什么来了”叶绪稳住心神,平静地问道。
她原本就对阿宁所提供的这些药材存疑,所以这些药材没有起效,她也不会有什么失望。
可惜的是,皇上只在紫宸殿中宿了一夜,就再次去了寿康宫,那么阿宁见到皇上的机会就更少了,想要查清异常就更难了。
在贤妃的眼皮子底下,她和阿宁都不可能做什么事情。
叶绥微微舒了一口气,才道:“姐姐,原来皇上头疼发作是这样……”
虽则那些药材对皇上没有效用,但是她却亲眼见到了皇上头疼发作的样子,也不算全无收获。
皇上他……她想起了前一世的永昭帝。
永昭帝在位时间三十七年,在位的时间很久了,这也说明其是个寿长的帝王。
到了永昭末年,永昭帝虽然昏庸无道,但身体倒是一直很康健,并没有经历过多少病痛便驾崩了。
&nbs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步步前
叶绪早早就在等候着了,她甚至等不及内侍宫女的通传,直接来到了延禧宫外等着。
她的身边站着郑云回,小小的人儿压根掩饰不住自己的心思,伸长了脖子朝远处看去。
这对母子,都在眼巴巴地等待着叶绥的到来。
在叶绥的身影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叶绪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往前伸了伸,而郑云回更是直接冲了出去,飞快地跑到叶绥身边,亲热的唤道:“姨母,您来了。”
小孩子最能够察觉一个人的善意,在郑云回的心目中,叶绥是除了母妃之外对他最为关切爱护的人了,所以他才这么心心念念着她的到来。
他也听说了宫里那些言论,说姨母进宫是作为人质的,他隐约知道这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在他看到母妃并不因此而慌乱难过之后,他心思便转了几个弯,觉得事情应当不是其它人说的那样。
此刻见到叶绥的欢喜,当然牢牢压下了他本来就不多的担忧。
叶绥半弓着身子,微笑的看着郑云回,朝他眨了眨眼,然后一本恭敬地说道:“见过小殿下,问小殿下安好。”
郑云回挺了挺背脊,忍住笑缓咳嗽了几声,装出了一副威严的样子,回道:“本殿一切安好,不必多礼。”
说罢,他便急不可待地转身离开了,眉眼弯弯的,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现在还在延禧宫外,是要做这个样子给那些内侍宫女们看的,这对姨母来说才是好。
只有回到了延禧宫,他们才能够稍微自由一些,感情才能够直接表露出来。
叶绥微笑着跟在郑云回身后,进宫时的沉郁的心情因为郑云回的热切期待而变得稍稍上扬。
前一世,她是抚养郑云回长大的人,与郑云回之间的深厚感情自然不用多说,不然也不会有后来朝中上下前往南平为顾家老太君祝寿的事情。
没想到隔了一辈子,虽然她没有再抚养郑云回长大,但依然还有那么深厚的感情,这自然让她欢喜不已。
见到叶绥走近,叶绪的心情十分复杂,她既欢喜又责怪地看了叶绥一眼,才道:“阿宁来了,进宫吧。”
叶绥朝叶绪无辜地笑了笑,双手合十作出求饶状,知机地什么都不说,安静地跟在他们进入了延禧宫。
郑云回给叶绥请过安之后,拉着叶绥杂七杂八地说了一些话,问候了汪印在宫外的情况,然后就托词学业繁忙、要回皇子所继续学习去了,请姨母安心歇息,云云。
他知道自己年纪太小,唯一能够做的事情便是让母妃和姨母少些担心,现在他帮不了他们什么。
郑云回离开之后,叶绪的脸色便沉了下来,严厉地说道:“阿宁,你太胡来了!你这样把自己的安危置于何地父亲母亲若是知道你这冒险的举动,必定忧心不已!”
“姐姐,我这次进宫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汪府面临危机,我们总不可能一直挨打。宁可直接进宫出其不意,也要改变当前的困境。姐姐,我会没事,您不要生气。”叶绥这样回道。
说罢,她走上前扯了扯叶绪的衣袖,就像小时候她向姐姐认错一样。
姐姐的生气跟朱太医的担心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她好。对待这些真切为她好的人,她十分珍惜。
为了避免计划泄露,叶绥并没有提前跟叶绪交代详细始末,只是让缇骑传了话,道是进宫另有因由,请姐姐放心等等。
叶绪沉默良久,叹了一口气说道:“罢了罢了,我自然知道你们不会胡来,只是我实在担心……缇骑说得不清不楚,你且仔细说说,为何一定要进宫”
从得知汪印印竟然在紫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风雪路途
此刻的汪印,正带着郑七等暗卫疾驰在山东道的山林间。
从叶绥进宫那一刻开始,汪印便秘密离开了京兆,那些每天一封送进宫中的书信,只是为了掩人耳目,隐藏他的真正行踪而已。
阿宁进宫查清楚皇上的异样、为皇上诊治,而他则在宫外查清楚贤妃的底细,这是他们早就商量好的事情。
在接获曲公度的书信之后,汪印已第一时间让吴不行和缇骑赶去山东道了。
不过,和平时不一样的是,他没有像过去那样坐镇京兆、等待缇骑的禀告,而是亲自赶去山东道查探。
他深知此事的紧急和艰难,以缇骑的本事定不可能在半个月之内查探到证据。
事实上,就算汪印自己亲自前来,也不一定就能查到什么实际证据,毕竟贤妃低调隐忍了几十年,背后还有极大的隐秘势力。
汪印心中自有这样的判断,但是他必须亲自前来,他不能坐等暗卫和缇骑的消息。
他坐不住,阿宁已经进宫冒险,他须得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
暮色渐深,疾驰的骏马停了下来,今天晚上他们就宿在这山林之间。
这一路上,他们争分夺秒,很少有休息的时间,即便是停下来,也不可能会在驿站旅馆住宿。
像这样子宿在山林之间,就是他们歇息休整的方式。
京兆汪府四时都鲜花盛开,可见汪印是个极度注重享受的人,但同时他是军中孤卒出生,经历了无数旁人所不能想象的险恶,自然也能够忍受得了极度的艰苦。
夜宿山林间,对他来说不过是寻常事情罢了。
一行人有条不紊地行动着,喂养骏马的喂养骏马,安置营帐的安置营帐,警戒的在警戒。
他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是一处密林之中,密林的一面是陡峭悬崖,另外三面便是密林,自然都有暗卫警戒。
这样的地形进可攻退可守,警戒减少难度,若是有突发情况也方便撤退隐匿。
这已经是今年的最后一个月圆之夜了,明月高挂,皎洁月光照大地,不说一切事物纤毫毕现,但也足够方便暗卫们驻扎了。
汪印站在悬崖边上,背手眺望着远处。月光洒在他的脸上,为他镀上了一层淡淡的光芒,使得他本来淡漠的脸容柔和了不少。
悬崖之间的山风呼啸而起,吹得他玄色滚金边批风飒飒作响,仿佛他要凌空而起的一般。
间或从悬崖底下传来一声鸦鸣声,这鸣叫遥远细微,可见这悬崖的高度,也显得这森林中的夜更为寂静。
没有人真的喜欢如临深渊的感觉,汪印也不喜欢。
像这样的悬崖,这一路上有很多,但是他都没有靠近过,现在即将到达目的地了,他也有了不一样的举动。
此刻站在悬崖边上,听着萧萧寒风,感受着静夜和月光,这让汪印有些心潮起伏。
他想起了几年前在趋云峰上的一幕,那时候也是在寒冬时节,他和阿宁在趋云峰上过过年,从山峰上往下去,举目一片白茫茫。
那时候他牵着阿宁的手,在那么寒冷的时候会觉得温暖不已,那皑皑白雪也是最美丽的景致。
如今,阿宁在京兆,而他在山东道这里。
明明只分开这几天,他却有一种已经分开很久很久的感觉。
——他很想阿宁,如隔三秋,便是这种滋味吧。
他的目光越过这重重叠叠的山林,看向了远处,想象着这山林之后的州府样子。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滕州曹家
滕州这个地方文华兴盛,历朝历代也出过许多文人雅士,有着其它州府所没有的文化韵味。
曹家既然是滕州的豪门大族,自然也有这样的特点。
不过比起诗书传家这个特点来,曹家另外有一个特点更为滕州百姓津津乐道,那便是:
曹家每代都只生一个女儿,不管嫡出庶出。
这个怪异的特点,就导致了曹家男多女少,使得曹家姑娘比儿子更为金贵一些。
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子嗣繁茂是件好事,但是像曹家这样的情况实属罕有。
更为怪异的是,曹家这种情况并不是人为干涉,而是自然而有,只能说生育繁衍之事,的确是玄之又玄。
除了这一点,曹家倒没有什么特别可说之处,尤其是,这二十多年来曹家越发低调,出了滕州府之后,便没有多少人会谈及曹家。
汪印执掌缇事厂,为皇上刺探各种隐秘,当然早就调查过贤妃的娘家,但是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除了特别低调之外。
曹家没有任何子弟长居京兆,也没有与宫中贤妃有过多往来,使得汪印和所有人想的一样,以为曹家这么做是为了避嫌,是志不在仕途。
正是因为曹家这种无私的表现,也为贤妃赢得了许多令名,故而晋升份位的时候才被册封为贤妃。
任谁都觉得,贤妃在宫中深居简出,不曾为娘家谋过半点好处,又时常能够规劝匡正皇上,是担当得起这个“贤”字的。
若不是后来长公主殿下中毒,汪印也不会察觉到贤妃的不妥;
若不是曲公度送来了书信,汪印就算知道贤妃有不妥,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直到现在,永昭二十六年就快结束了,汪印才隐隐摸到查探的方向。
究竟曹家、贤妃和淳戎之间是怎样的联系曲公度在边陲所发现的那些宫女内侍是贤妃所派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