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白兄
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她先后丧父丧子,成为了一个浮萍般的孤寡夫人。
这一切,都是拜汪印叶绥所赐
她原本是高高在上的书香门第的宋家女,原本是人人称羡的清晏公子夫人,最后却变成了世上无夫无子的可怜人,都是因为汪印,都是因为叶绥!
宋鸾很多时候都不敢回想起自己相公儿子死去的情景,就好像一颗心都被挖了出来,若非她还想着为自己的相公报仇、为自己的孩子报仇,她就崩溃了。
幸好她撑了过来,度过了最悲痛的时候,并且用尽一切办法来对付汪印……
现在听到贤妃提起顾璋,宋鸾再一次觉得心在滴血,但是她脸上还露出了一丝笑容,说道:“娘娘,事情到了这一步,只要按照当初汪印所做的那样去做,这一次汪印定然没有翻身的机会。”
贤妃神情依然十分柔和,赞同说道:“的确如此。接下来的这一步,就要劳烦祭酒大人了。”
“娘娘请放心,民妇进宫来见娘娘,父亲也是知道的,他很愿意为娘娘效劳,定然会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宋鸾立刻回道。
宋鸾的父亲宋廉臣,现在已经是国子监国子祭酒了。
国子祭酒在儒林有着崇高的地位,自然能够影响儒林的风向,这件事情交给宋廉臣去办,贤妃还是十分放心。
她在叶绥面前虽然表现得胸有成竹,说她已经有了底牌,说不会害怕汪印的反扑,但是实情并非如此,她知道汪印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亮光
汪印所接到的这个消息,竟然来自曲公度
当汪印接到缇骑禀告的时候,都忍不住愣了愣,颇有些难以置信。
曲公度怎么会有书信送来
永昭十九年初,汪印伪造了曲家全部摔落悬崖的假象,从而暗中将曲公度和曲家救下。
后来曲家人隐姓埋名,最后大安北方边陲安了家。
虽然汪印知道曲家人安置在哪里,但是为了不引人注意,这么多年来他都没有与曲家有过任何联系。
各自相安,就是最好了。
现在汪印和叶绥正在商量着对付贤妃的办法,形势极为严峻,却突然接到了曲公度的来信……
他心里顿时有了不好的猜测,然而当他拆开这封书信一看,脸色却有些怪异,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半令,如何是不是有什么不妥”叶绥这样问道,不禁有些紧张。
曲家怎么会派人送来书信呢根据唐玉所说,曲家秘密派了人从边陲来到了京兆,且不说从边陲到京兆路途遥远,只说曲家不惜冒着被发现的危险来到京兆,那么这封书信必定十分重要。
莫不是曲家出了什么事情
汪府现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若是曲家出了什么事情,叶绥还担心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施以援手。
汪印摇摇头,说道:“没有什么不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反而是一个好消息。只是这个消息太突然了,本座实在是没有料到。”
曲公度所说的消息,自然是无比重要,不然也不会派人千里迢迢送来。
曲家所在的边陲之地,是大安朝的最北方了,比关内卫的驻扎地还要远。那里附近曾经有一个小国,名为淳戎,只是四十多年前被大安朝吞并了。
淳戎不过是个蕞尔小国,百姓也很少,被大安吞并之后,淳戎百姓不是反抗而死就是苟且存活,后来存活的这些百姓与大安朝百姓通婚,融入了大安朝,成为了大安朝的百姓。
淳戎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些祭殿遗址罢了。
历经几十年的时光冲洗,现在大安朝都没有什么人接的淳戎这个小国了。
曲公度特意提到了这个小国,自然是有因由的。——他发现了淳戎国的祭殿竟然很整洁,一点都不像衰败四十年的样子。
很显然,淳戎国的祭奠是有人在打理的。
更重要的是,曲公度竟然发现了有发现竟然有宫女内侍出现在这个边陲之地
这么一个边陲的地方,怎么可能会有宫女内侍出现呢
这些内侍宫女自然是经是乔装打扮的,看起来和普通百姓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曲公度是什么人他曾经在中枢主官,经常进出宫中,因而能够分辨出这些人不是普通人,而是内侍宫女!
并且,这些内侍宫女行踪异常的神秘,最后竟然进入了淳戎祭殿!
曲家在这个边陲之地呆了快七年了,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内侍宫女,不知道是他没注意到还是这些人第一次出现,总之这引起了曲公度的在意。
曲家不敢接触深入接触这些内侍宫女,怕引起他们的注意,会为曲家再次带来灭门之祸;并且,这些内侍宫女很快离开边陲了。
在这些内侍宫女离开之后,曲公度便对淳戎国上了心,极尽所能地查探有关淳戎国的消息。
只可惜,时隔几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临界
听到出事之后的消息后,汪印和叶绥彼此对视了一眼,心中反而很淡定。
自从京郊农庄失利以来,汪府便没有接到什么好消息,现在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也只是多了一个坏消息而已,没有什么好值得大惊小怪的了。
民间有一句话叫做“债多了不愁”,现在汪印和叶绥就有这样的感觉。
当听罢唐玉的禀告,汪印瞬间就明白了这件事情意味着什么,难怪……唐玉会如此着急。
据唐玉所说,京郊许多佃农自发前来京兆,说是感激督主夫人救治之恩,打算为被夺职的汪督主求情;
与此同时,国子监学子和其它京兆士子也写了联名请愿书,纷纷聚集在京兆府所在的阳嘉大街,也是说汪督主为国为民,是国朝的大功臣,不应该被夺职,等等。
甚至,还有士子不顾性命安危,去却敲响了京兆府的登闻鼓……
“厂公,那些士子还聚集在阳嘉大街,收集士子和百姓的意愿,打算做成万人请愿书,然后送进宫给皇上。秦大人传来消息,道是情况十分危急。”唐玉继续说道,将事情补充得更加完整。
这个事情,让汪印想起了当初曲公度被关进缇事厂大牢的时候,京兆有万名士子请愿的事情。
当初万名士子请愿之所以会成功的,是因为暗中有缇事厂的推动、明面上有尚书左仆射谢玠的出言,背后也还有南平顾家从中运作……
那么多人那么多势力参与其中,才使得事情声势浩大,成为了当年最让人瞩目的事情之一。
当初的万人请愿成就了两个人,一个是叶家三房的叶安世,另外一个就是南平顾家的顾璋。
也正是因为有万名士子请愿,加上当时叶绥献了珍贵无比的《春庭阵图》,永昭帝迫于众怒难犯,所以才会将曲公度释放。
——改为暗地杀之,最后便是连曲家也不复存在。
没想到,时隔多年,竟然会再一次出现万名士子请愿,而且声势依然浩大。
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士子请愿一事,不用想,都知道此事是针对汪府而来。
这个请愿,就是在装满水的杯子里投入了一块石子,水自然会满出来了。——皇上对他的忌惮会到达顶峰,绝对不会容忍他有这样的威望影响。
“这些国子监士子为何会在京兆府聚集立刻将他们聚集的原因仔细查探,本座要看到确凿的证据!首先从邵世善那里下手!”汪印下令道。王运将子吩咐道。
这一事背后有谁,其实并不难猜,结合之前的局势,这背后必定有邵世善的影响。
如今的邵世善乃尚书左仆射,恰好就是当年谢玠所在的官位。
以邵世善的官位和影响,很多事情无须其亲自去做,只需稍稍示意,属下那些官员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个事情同样是骤然发生,就和先前百姓在汪府周围聚集一样,以邵世善的本事还难做到,背后必定还有其它人!
国子监士子热血活跃,这是年轻读书人所特有的,但是这样的特点却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成为涤清污垢的巨大力量,若是被有心人利用,也会成为一把枉杀无辜的凶器。
唐玉退下去之后,汪印手指轻啄案桌,淡淡说道:“本座在儒林士子中的风评一向不好,他们认为本座杀人不眨眼,乃奸佞可怖之徒,这些士子怎么突然就为本座求情了呵。”
能够影响儒林的风向、利用士子的人,除了邵世善还有谁呢
与此同时,国子祭酒宋廉臣紧急进宫求见永昭帝。
在寿康宫内,宋廉臣急急禀道:“皇上,士子们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紧逼
当永昭帝听到汪印求见之后,第一时间便是想拒而不见,就像上一次那样。
他正想下令时,目光触及了书案上的一件物品,话到嘴边便说不出来了。
这是一件旧物,是一个角折损了的飞龙玉雕,早前他令裘恩从紫宸殿带来寿康宫的,这两日正巧摆在了书案上。
这个飞龙玉雕之所以会折了一个角,是因为他那步步紧逼的三皇弟在叫嚣威胁,那会儿他刚被汪印从大雍敌营救回来,正是四面楚歌之时。
——他自然想到了汪印。
静默片刻,永昭帝这样下令道:“宣他进宫吧!”
“是,皇上。奴才立刻去出传令。皇上,是宣来寿康宫吗”裘恩低头恭敬地请道。
“……不,去紫宸殿。”
他虽然时常宿在寿康宫,也曾在这里召见过许多大臣,但每逢朝中要事,基本都是在紫宸殿处理。
现在召见汪印……背后是有关京兆百姓病情和国子监士子请愿,这在永昭帝看来当然是朝中大事。
当然还有一点,就连永昭帝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其实他是不怎么敢在寿康宫召见汪印这些人的。
没错,这些人,像汪印、齐瞻竹、汤源、裴鼎臣等等这些在朝中有巨大影响力的重臣。
比较下来,尚书左仆射邵世善就是例外了,也可见永昭帝对此人的亲近。
紫宸殿因为永昭帝时常宿在寿康宫而有了许多变化,其中最明显的便是御案上的奏疏少了很多。——它们大多数被送去了寿康宫中。
汪印有一段时间没来过紫宸殿了,几乎是立刻就发现了紫宸殿的不同。
帝王居所的变换,其实就代表着国朝议政中心的迁移,大安太宗当年将寝殿从大兴殿搬迁至紫宸殿,后来紫宸殿这里就成为了后来历代帝王的居所寝殿。
现在皇上这么做,是打算将议政中中心转至寿康宫吗
寿康宫,毕竟是妃嫔的居所!
汪印心中觉得无比荒唐,脸上却丝毫不显,恭敬地说道:“臣见过皇上,向皇上请安!”
议政中心的转移,是可以往后挪动的事情,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国子监士子请愿求情一事。
永昭帝点了点头,枯瘦的脸容看不出什么喜怒,但脸颊上两道法令纹极深极深,显然心情并不美妙。
汪印请安之后,便直接表明了来意,这样禀道:“皇上,臣有要事相禀,就是有关国子监士子在京兆府周围聚集的事情。缇骑已经查清楚了,那些士子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背后有人在教唆鼓动!”
“教唆鼓动他们的,正是国子监的教习!缇骑还发现,这些教习早年曾向宋廉臣投过行卷,与宋廉臣关系密切,还有些教习与邵世善府中往来也甚密。请皇上细察!”
说罢,汪印便将缇骑整理好的卷宗呈给了永昭帝。
永昭帝示意裘恩接下卷宗,然后翻看了起来。他看得极快,很快就合上了卷宗,直直看着汪印道:“你这是说……是邵世善和宋廉臣鼓动这些国子监士子的”
“是,卷宗上都是缇骑所查到的证据,臣没有半句虚言。”汪印平静地回道,仿佛没有听出永昭帝话语中的怀疑。
永昭帝“呵”地笑了一声,露出了一个意义不明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逼反
此刻的汪印双手背在身后,头微微仰着,看起来自有一股慑人的气势。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那高涨的杀气蔓延至紫宸殿门口,将那两扇厚重的殿门摇得“吱吱”作响。
这股杀气充盈在紫宸殿的每一个角落,震得那些不会武功的内侍宫女两腿战战,就连殿中上首的永昭帝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枯瘦的脸容勃然色变,死死盯着汪印,大声喝道:“汪印,你在做什么”
不知道是因为愤怒还是因为惊恐,永昭帝放在御案上的手在微微的颤抖。
不管是汪印此刻的话语,还是紫宸殿中让人震慑的杀气,都在永昭帝的意料之外。
他没有想到汪印竟然敢在紫宸殿中说这样的话,更加没有想到其会如此肆无忌惮地释放杀气,汪印到底想做什么
汪印往前踏了一步,对永昭帝说道:“皇上,不管是先前京郊佃农和京兆百姓在汪府聚集,还是如今国子监士子在京兆府聚集,不管是谁上呈了多少确凿的证据,您都不会相信,您都认为这些事情与臣有关,对吗”
永昭帝瞪起眼,胡子都在颤动,再一次喝道:“放肆!现在是在紫宸殿中,汪印你竟敢如此对朕说话”
让永昭帝怒气不断增加的,是汪印这种明显质问……乃至带着一丝讽刺的语气。
汪印这是什么态度
朕乃一国之君,而汪印不过是一个臣子,朕掌握着国朝所有人的生死,包括汪印,汪印凭什么敢质问朕!
永昭帝忌惮不满汪印,自然是因为汪印的存在在他看来成了一个威胁,但是汪印在他面前素来是恭敬顺从的,像这样出言质问,还有动作神情那种不以为然,还是让永昭帝深深感受到自己的帝王权威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在这么一瞬间,永昭帝心中蓦地生起了一股杀意:汪印乱贼臣子,留不得!
只是,这股杀意在紫宸殿弥漫的杀意之中显得十分微小,如同萤火皓月之比,并没有引起殿中其它人的注意。
——只除了汪印。
汪印一直在看着永昭帝,又是如此敏锐剔透的人,当然捕捉到了永昭帝眼中的杀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