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白兄
叶绥点了点头,让宁安领命,在宁安走了出去之后,她微蹙着眉头说道:“大人,我总觉得有些不妥……”
听到二伯上门报丧,她的心似乎有些堵,总觉得将会听到什么不好的事情一样。
她压根就不在乎朱氏的生死,父母至亲现在都不在叶家之中,现在的叶家还有什么事情可以让她记挂呢
“无须担忧,本座在。”汪印淡淡地说道,劝慰着叶绥。
他清冷的嗓音之中有一种异样的说服力,往日里总能让叶绥迅速镇定下来。
可是现在,就是听到了大人这么说,她的心还是跳得厉害,难以安宁。
很快,她便知道自己心中的紧张不安为何而来了。
在听到叶安固的话语之后,她眨了眨眼睛,腾地站了起来,不可置信地说道:“二伯,您说……祖母她,祖母她……”
叶绥心中猜想过无数可能,却没有想到叶安固真是再次来报丧的,报的还是她祖母计氏的丧!
祖母……祖母竟然承认朱氏的死与她有关,而且还畏罪自杀了,留下了遗书一封。
这不可能!断不可能!
叶绥心中只有震惊而没有悲伤,但是或许是身体天然的反应,她仍旧渐渐红了眼眶。
就算活了两辈子,叶绥都对佛堂那个嫡亲的祖母没有任何好感。
在她看来,计氏这样懦弱的人的人,除了给儿孙带来负累之外,便再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叶绥不明白计氏几十年如一日呆在佛堂的原因,也不想明白。
她只知道,过去因为自己的嫡亲的祖母,父亲母亲乃
第四百七十一章惊动
听了这些话语,叶安固沉默不语。
虽然汪督主的话语有些刻薄,不过这也是事实。
是啊,由一个婆子和一个外嫁姑娘,引起叶家那么多丑事……不,现在已经不能算是家丑了,牵涉进刑部,那就是不得了的事情了。
这时,叶绥已经平静下来了,这样说道:“二伯,此事我已经知道了,劳您费心了。祖母逝去了,得先通知父亲了,至于别的事情,我们会跟进的,请二伯、二伯娘放心。”
这个时候,她心里乱糟糟的,实在不愿意与二伯多说些什么。
虽然她对计氏没有什么感情,但是这个人是他的嫡亲祖母,计氏的死实在牵涉了太多东西。
旁的不说,只说父亲和哥哥好了。
祖母死了,那么父亲必须从河东道赶回来奔丧,哥哥也要从仪鸾卫退下来了。
接下来,父亲和哥哥还要面对守孝丁忧等等问题了,这些都对父亲和哥哥有莫大的影响。
这些都是下一步的,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朱氏和计氏身死的原因。
计氏承认杀害朱氏,最后畏罪自杀,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事情,叶绥怎么样都不会相信,但是京兆其他人可不是怎么认为。
叶家连续出了两门丧事,死的还是大房夫人和老夫人,经过刑部员外郎夫人王氏等许多夫人渲染之后,这已经不是叶家所能捂住的事情了。
很快,京兆官员夫人圈子中,在闲话的时候,朱氏和计氏的死议论纷纷了。
不过,内宅夫人的焦点,向来不在于这两条人命上,而是在于内宅阴私上。——她们对这样的事情最为津津乐道。
在这些官员夫人的关注和议论下,叶家那些陈年往事,一点不漏地被翻了出来。
譬如,计氏是叶居谯的续弦,在这些官员夫人看来,自古续弦就没有几个是好人,其中叶家二爷叶安固瞎眼事情,据说就与叶家老夫人有关。
叶家大夫人,出自长兴侯府的大夫人,就是被这位续弦婆母所不喜,所以才会惨重毒手的。
对于这些风言风语,叶绥向来不在意,但是这种传言越演越烈,不知怎么的,竟然将叶绥的母亲陶氏牵涉了进来。
原来,在刑部官员的调查中,总觉计氏这样的性子,杀了朱氏实在不可理解。
计氏既然会畏罪自杀,那么为何当初毒害朱氏呢这种动机和做法,实在说不去。
就在这个时候,之前陶氏在叶家当家时候,磨搓朱氏那些事情被人翻了出来,说得还绘声绘声。
如此一来,所有人都知道,叶家佛堂还有那么精彩绝伦的事情。
譬如,陶氏吩咐下人严密监视朱氏,譬如严禁朱氏见人,包括朱氏自己的亲生儿女等等。
更重要的是,刑部官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在河东道的陶氏会经常给计氏送来物品。
陶氏与计氏之间往来的十分密切,密切到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封书信的程度。更重要的是,陶氏给计氏送来的物品当中,也有不少药材。
至于这些药材是什么,还是没有人知道。
不过慈济堂的大夫倒是说了一件事,那就是在朱氏药材中相冲相克的那味朱星子药材,近年来的主要产地就是河东道。
既然各处药堂没有叶
第四百七十二章杀亲之人
听了这些话语,纯贵嫔终于抬起头,淡淡地看了敏妃一眼,才说道:“国朝有律,亲亲得相隐,莫非敏妃姐姐忘记了这一点听姐姐这么说,似乎对这些很有经验,莫非姐姐很想尝试有个这样的母亲,是什么样的感觉这应该不难办到吧”
随后,纯贵嫔浅浅一笑,说道:“妹妹就不这么认为了,妹妹只觉得,人心可怖罢了。”
说罢这些话语,她不等敏妃有所回应,便站起来朝韦皇后鞠了一躬,说道:“皇后娘娘,臣妾感到身子不适,先行告退了,还请娘娘恕罪。”
韦皇后神色平静,看不出什么来,这样回道:“既然如此,妹妹就先回延禧宫吧。宫外的事情,妹妹无须太忧心,虽然你的母亲这样……但毕竟不是你,你的性情如何,本宫心里很清楚。”
纯贵嫔看了韦皇后一眼,笑着说道:“多谢娘娘提醒了,不过这些都是无稽之谈,臣妾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先前皇上就说过,以风闻行事,那都是十足蠢人才做的事情。”
韦皇后那句话真是诛心,虽然名为安慰,但明显将她的母亲定了罪。
叶家的事情,现在刑部还在调查之中,尚未有定断。母亲被卷入这些风言风语之中,一切都尚且未知,皇后怎么能如此说母亲
不管皇后是出于什么居心,就算皇后是后宫之主,她也不会任由旁人这样诋毁和诬蔑母亲。
听到纯贵嫔这样的反驳,韦皇后神色仍旧十分平平静,关切地说道:“妹妹能这样想,当然是最好了。真相是如何,想必最后水落石出的。”
她虽然希望纯贵嫔的声名有损,不过作为母仪天下的人,却也不能随便定论尚未作实的事情。
嘲讽纯贵嫔这样的举止,敏妃可以做得,但是她这个皇后却是做不得。
因此就算现在纯贵嫔话语中夹杂着刀剑,她也只能当什么都没有听到。——那个十足蠢人,当然不会是她。
不过,她着实恼怒了纯贵嫔这么说。明面上做不得的事情,私下里却是可以做的……
延禧宫中,裘恩正在向叶绪禀告着宫里宫外的有关叶家的议论和动静。
因为有了缇事厂和殿中省的便利,裘恩的消息十分灵通。
他这样禀道:“娘娘,宫里宫外的消息传得是在太快了,显然是有人在暗地里推动,这是想以风闻来毁掉娘娘的声誉呢。”
叶绪揉了揉眉头,说道:“本宫知道了,这样的事情,无须理会,这些人也就敢说说而已。只要刑部的调查出来了,那么就能堵住这些人的口了。”
在宫中这么久,叶绪当然知道宫中妃嫔对自己的态度,现在叶家出了这样的事情,她们还不抓紧一切机会诋毁自己
所谓众口铄金,她的声名当然会因此而受损,不过她既然打算前进一步,就会惧怕这些谣言。
因为谣言在事实真相面前,都是纸老虎。
哪怕后宫中的妃嫔传得再热烈,御史台也不敢以风闻行事,对她的影响其实有限。
只是,母亲那里……
叶绪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母亲现在正在奔丧回来的路上吧怕母亲尚且不知道京兆这样的风言风语,若是母亲知道京兆有这样的传言,得有多难过呢
想了想,她这样吩咐:“裘恩,给汪督主府上送去一封书信吧,让妹妹不要在意,如果可以,要尽量平息这种流言。”
这些传言,明显是背后有人在推动。
她作为宫中的妃嫔,暂时没有能力去平息这些传言,但汪督主可以,缇事厂可以。
“是,娘娘。”裘恩这样应道,很快就退了下去,前去给汪督主府上传消息去了。
此时,汪府中的叶绥也听到这些传言。
&nbs
第四百七十三章意在汪府
汪印淡淡地说道:“小姑娘,你我都清楚,叶老夫人只是个棋子,她的身死是冲着叶三爷而去的。”
计氏这样一个幽居佛堂多年的老夫人,身上没有什么重要的,唯一所系,便是她唯一的儿子叶安世了。
“老夫人自杀身亡,那么叶三爷必须从河东道回来奔丧,紧接着守孝丁忧,这些都是清楚的吧”汪印这样说道。
叶绥点点头,当然清楚这些事情。
汪印笑了笑,继续道:“或许叶三爷的书信,多半是报平安,没有提及官场政事。但是你大概不清楚,这大半年以来,叶三爷在河东道为官甚得民望,立下了不少政绩。按照这样的趋势,明年考功司评定等第的时候,叶三爷应该会深得吏部称赞的。”
到时候,叶三爷的仕途无可限量。
汪印的语气中,难掩欣赏之意。
因着叶绥本身,也因着汪印本人叶三爷的欣赏,在叶安世出任河东道官职的时候,汪印便派了颇有本事的人去暗中帮助叶安世,发现叶安世果然是个能干的人。
许是经历了将女儿嫁给宦官的无能为力的冲击之后,叶安世整个人都灵通了许多。
在河东道任职的时候,其为人十分务实勤政,在去年的政事中,叶安世立下了不少功劳。
譬如建议想朝廷整修水利,使得河东道朔州百姓度过了大旱危机,这些都是可以看得见的政绩。
叶安世这些政策,很明显造福一方百姓,这些吏部都看在眼中;加之有缇事厂的存在,不会有人敢隐瞒他的这些政绩,可以这么说,只要考功司明年考核一过,叶安世的仕途便可以向前迈进一大步。
现在,叶安世却要守孝丁忧了,暂时止步于朔州了……
三年的时间,可以改变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现在叶安世离开河东道,那么他先前立下的功绩就会作废,就算天大的功劳,在难以为继之后,吏部也不可能将这些功绩放到三年之后了。
因着这些情况,汪印一直觉得,叶家的事情是有人冲着叶安世而来的。
叶绥听了这些话后,沉默不语。
是,大人说得没有错,父亲不会谈到河东道官场,以往所来的书信中,都是说些家事以及报平安。
她没有想到,父亲在河东道会立下政绩,毕竟时间还不长。
现在,大人的意思是,有人不想父亲仕途顺遂,为了打击父亲,所以从朱氏下手,然后祸及祖母,最终是为了父亲
汪印摇摇头,进一步说道:“叶三爷固然有这样的政绩,但毕竟官职太低,何人要花这么多的力气去对付他呢为此,还不惜搭上朱氏和计氏两条人命”
簪缨之家的两条人命,的确不是小事了,但是用来对付叶安世的话,却总觉得兜了好大的圈子。
汪印想来想去,只觉得叶三爷也许并不是最终目标,而他自己,才是背后的人的最终目标。
“本座无亲无故,只有娶了你之后才算有了姻亲。这一层关系,若是没有人会想到,没有人会利用,那真是太说不过去了。”汪印这样说道。
他虽然是在作着种种猜测,但是几乎已经可以确定:叶家之所以发生这么多事情,就是冲着他而去的。
叶绥了然,声音冷了下
第四百七十四章状告
叶绥怆然长叹了一声,毫不掩饰自己心里的想法,说道:“大人,对计氏这个祖母,我实在无法喜欢,她死了也不觉得悲伤,反而觉得带来了天大的麻烦。”
她不知道大人听了这些话语,会不会认为她冷血无情,可是她真的是这么想的,也不想作什么掩饰。
汪印没有多说话,只是握了握她的手,无声地表达着安慰。
汪印虽然是孤身一人,但是他身边有封伯庆伯年伯这样的老人,也是有郑七王白吴不行这样的下属,其实并不缺友爱亲情。
同时,他身为缇事厂督主,办过无数血腥大案,也见过无数内宅阴私,实在太清楚人性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亲人又如何呢这个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悲伤。
小姑娘会有今日的情绪,说到底也非一日之寒,与计氏、与叶家的氛围想必有脱不开的关系吧
他握着叶绥的手,说道:“过去的事情,就无须多想了。本座会查清楚朱氏和计氏身死的原因。但想来,能设下这个局的人,对叶家后宅的情况必定十分熟悉,知道你的至亲,很熟悉叶家的关系,才能皆有朱氏、计氏的死来殃及叶三爷,最后牵扯到本座。”
叶绥点点头,说道:“是啊,大人说得没有醋,这个人对叶家一切都很熟悉……”
她心头凛然:究竟是谁这么刻意针对她和汪府呢这么熟悉叶家所有情况的人,能猜测到她心中最为看重父母兄姐的人……都有谁呢
就在这个时候,叶家再次出了事情。
就在京兆传言快要平息的时候,京兆府的登闻鼓再次被敲响了。
敲响登闻鼓的人,不是旁人,正是朱氏的次子叶向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