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白兄
其余二十二司的官员,也重新理了一遍,该罢的罢,该换的换。
几乎可说,南库这里的官员,自上而下,原来这里的官员已经没有几个能留下了。
当然,因为南库这个秘密的存在,那些被换撤的官员们,也时刻处于南库的监视之中。
因皇上有令,南库不设总管了,改由岭南道观察使和岭南卫大将军主理,因此张毫端和关寒松同样,与汪印见面商讨的机会也很多。
在面对汪印的时候,关寒松会不时想起虞师放被射杀一事,心情极为复杂。
这件事是谁所为,大家都心知肚明,偏偏汪印是一副淡漠平静的模样。
就是关寒松想说些什么,在看到这
第四百四十七章留下
俚部成为最大的部落,冯珍自然成为最大的部落首领,尽管不少人对此颇有微词,俚部冯立等长老仍然对俚部前途无比忧心,但这些都是小事尔。
冯珍在这场激战中赢得了许多族人的尊敬爱戴,加上有汪印等人暗中资助的粮草物资等,这都有利于冯珍增加威望、巩固地位。
随着越部和高部的溃灭,百部动乱实际上已经平息了,虽然部落之间还时不时会有一些争端,却不会影响到南库,更不会影响到岭南道的大局。
岭南道这里因百部动乱而引起的危机,正在逐渐消弭,最终会平稳安定。
比较有意思的是,罗绀光的长子罗冲在这场激战中,看到了冯珍威武彪悍的表现,竟然对其一见倾心,主动揽过了与俚部交接的种种事宜,想尽办法在冯珍面前刷存在感。
因为想着百部与国朝官员联姻之举,汪印令柳元集一力促成了此事。
现在,罗冲这个岭南卫果毅都尉正在俚部里对冯珍虚寒问卷呢,这也算是俚部的一大景观了。
当岭南道事情进行到这里的时候,汪印疾驰岭南道所要做的两件事情,其实已经完毕了。
尽未尽全功,这自然会有时间来评定。
就在这个时候,京兆再一次来了谕令,敦促汪印近早回京,以尽快汇报南库的状况。
这已经是永昭帝第三次谕令了,也是永昭帝第三次令汪印尽早返回京兆。
不知道,这里面是否有兴师问罪的意思。
在南库一事上,缇事厂和汪印的确督查不力,犯了失察之罪,就算皇上要兴师问罪,这没有什么好说的。
不过想到即将返回京兆,汪印非但没有觉得难过,反而脸上带了一丝期待笑容。
不管京兆里面有什么在等着,但是京兆里面有小姑娘,足以抵挡所有的未知忧虑。
因此,汪督主心情竟然有一丝说不出的雀跃。
只是他素来冷淡,这丝雀跃也不为旁人所知。
就在唐玉朱离等缇骑收拾行装的时候,柳元集前来求见汪印,向汪印提出了一个请求。
见到汪印之后,柳元集几番欲言又止,最终像是豁出去那般,大声说道:“督主大人,我……我想留在岭南道这里。”
说罢之后,他便微微低下头,不敢与汪印对视。
听到柳元集的请求后,汪印诧异地挑了挑眉,淡淡说道:“你想留下来为何”
柳元集在岭南道这段日子的表现,汪印俱都看在了眼中。
柳元集跟在了罗绀光身边,学习军中谋略、处理与俚部往来事宜,自然,越部高部与俚部之间那一场对决,柳元集也亲自参加了。
自从这一场激
第四百四十八章年轻人真好
战争的确不是个好东西,但不可避免的战争,是换来承平的基础。
稳定平和,从来就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也不是花俏的计划而已,它是实实在在的,是会流血和死人的。
正因为有了许多人的流血和不怕死,才有了百部现在的平静,才有了岭南道和国朝长治久安的基础。
在那一个瞬间,柳元集心中涌上了太多东西,一寸山河一寸血,他想要尽自己所有力量,守护这一寸山河。
他想利用自己的所学,来帮助俚部、来帮助岭南道,期望自己能够在这大安朝这个最南端的地方,可以真的做些什么。
想起这些时日的经历,柳元集这样说道:“在国子监的时候,我一直在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虽然总是学习许多知识,虽然名次总是在最前,不过那也只是为了更好出仕而已。国子监当然是好的,但许多事情都是纸上谈兵,来到岭南道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眼光和经验的局限,才知道自己过去的不足……”
他顿了顿,语气沉肃地说道:“督主,现在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在经历了一场真正的战争之后,在经历了血腥和死亡之后,他明白了自己的心志。
留在岭南道这个想法一旦出现在他脑海中,便再也不可消退了。
当唐玉朱离等人收拾行囊的时候,他兴致不扬,没有动;可是留下的主意,他也没能完全确定下来。
所以,他来见了汪印,想听听他的看法。
更准确地说,是获取一种肯定和支持。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要来求见汪督主,许是因为汪印向他征询过良策,许是因为汪印将他带来岭南道。
汪印在他心中的地位极不一般。
在说出这一切之后,柳元集的心情开始紧张起来,等待着汪印的回复。
对于他这个请求,督主大人是如何看待呢会不会同意他留下来,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
督主大人会说什么呢……
听了柳元集的话语,汪印点了点头,素来淡漠的目光带着一丝赞赏,说道:“你有此想法,甚好!本座以为,你也应该留下来。”
爱才的汪督主,此刻毫不掩饰自己对柳元集这个年轻人的欣赏。
他知道此子有天赋,不然也不会想出那三个良策;也知道此子耐得住苦难,不然不会跟上缇骑的脚步、不会在罗绀光身边待下去。
但是此子心性散漫,会有这些表现,都是唐玉朱离和罗绀光等人在背后助他一把的,就连本座,都对此子格外看重宽容。
此前,汪印其实没有从这个人身上看出太多主动性来,多少有些恨铁不成钢。
现在,柳元集竟然主动提出留在岭南道这里,而且并非是为了别的缘由,而是为了这样的心志。
为俚部、为国朝做些什么的心志,实在难能可贵!
一个年轻人能有这样的心志,这是国朝之福气,要是国朝有更多的像柳元集这样的年轻人就好了!
因为他想留下来的心志,汪印对他高看了了一分:此子当真是不错!
难怪,小姑娘会让本座带着这个年轻人来岭南道,甚好,甚好!
听了汪印的话,柳元集的心刹那轻松了,他双眼亮晶晶的,略带些稚气问道;“督主,您真赞同我留下来”
汪印点点头,说道:“为什么不赞同你有留下来之心,本座只会觉得高兴。张毫端、关寒松都是不错的人,你留在岭南道这里,要多多向他们学习。”
想了想,他这样说道:“这样吧,本座会为你某一个兵曹的位置,就跟在关寒松身边好好
第四百四十九章送别
“督主,秋天再会了,本官定会备下薄酒,等待再与督主共饮一番!”张毫端朝汪印拱手笑道。
他圆滚滚的脸容上,依旧还渗出一层薄汗,整个人还是没有多少朝中大臣的厚重之相。
关寒松那张严肃黝黑的脸容,同样带着笑意,拱手道:“正是如此!本将也会在岭南道这里恭候督主。届时,可不能让督主再在这里等候了。”
随着关寒松这句话落下,汪印和张毫端两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汪印眉目舒展,笑声不是从胸口闷出来的低沉,而是舒朗爽快至极,这几声“哈哈”的笑声随山风飘荡,有说不出的轻松畅快,顿时让关寒松和张毫端两个人愣了愣。
至于跟在他们身后的那些官员武将,更是眼睛都看直了。
督主大人……也太……太好看了!
在这三个月里,这些官员和将领所见到的汪印,都是淡漠冷肃的,就是汪督主心情不错的时候,也只是微微勾着唇角,哪里会像这样……如此爽朗地大笑出声!
汪督主容貌本来就俊美无俦,这样大笑的时候,那入鬓长眉似乎都飞扬起来,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强大自信。
这种自信却不会让人觉得压迫威胁,只会让人由衷生起一种追随之意。
这样的汪督主……难怪会让三千缇骑如此忠心!
“咳咳……”张毫端咳嗽了两声,打断了那些看愣了的属下,开口说道:“督主,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望督主此行返回京兆一切平安顺利!”
汪督主微微颔首,声音仍旧爽朗:”承张大人吉言了!就此别过了,张大人、关将军,请了!”
汪印翻身跃到马背上,朝张毫端关寒松等人再次拱了拱手,再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双腿一夹,胯下骏马飞一般疾驰而去。
在他的周围,唐玉和朱离等缇骑拱卫相护,紧紧跟随着汪印的步伐。
目送着汪印一行人火红色的身影渐渐远去,张毫端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感叹地说道:“关将军,汪督主可真不一般……”
关寒松点了点头,眼神复杂难明,回道:“是啊,不是一般人……”
这三个月来的相处,他对汪印更加熟悉了,也看到了不一样的汪印。
汪督主的确如传言的那样心狠手辣喜怒无定,但行事却不是无端肆意,而是……
即便相处了近三个月,关寒松还是难以定断汪督主是个怎样的人,但是张大人说得没有错,汪督主可真不是一般人。
至于别的,那就无须再想了。
关寒松同样双腿夹马,朝张毫端说道:“张大人,我们也返回吧,接下来还有的忙呢!”
百部之乱和南库虽然渐趋平稳,但要他们劳心劳力的事情,还多着呢!
且说,汪印一行人在离开梅关古道之后,就一路北上,虽然现在京兆无要事,他们无须急赶时间千里疾驰、片刻都不能停。
但是,他们和来时一样,并没有在各地府衙多待,至多就是在各处的驿站落脚,而且所选取多半是偏僻的小驿站。
封伯和唐玉等人都清楚,厂公是不愿意花时间用在应酬各地官员上,才会避开了繁华的大驿站。
从厂公的举止中,他们感受到了一种急切,一种不亚于当初疾驰岭南道的急切。
——厂公似乎想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京兆。
 
第四百五十章回来了!
片刻之后,负责城门守卫的京畿卫兵曹主事便接到了禀告,知道汪督主就在城门外,需要连夜入城。
汪督主有连夜出入宫禁的权力,进入城门自然也不例外。
京兆城门那扇沉重的大门缓缓打开了,露出了仅供一人一骑通过的空隙,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随即,随即汪印等人便疾驰而过了。
从头到尾,汪印都没有说过一句话,神色也不见有丝毫起伏,只在经过京兆城门附近的高楼时,他抬头看那了一眼,想起了大祭时叶绥送他离开京兆的情景。
想到这里,他心情更加急切了,一刻都不愿意再等,只想立刻回到城西那片华宅,只想立刻回到斯来院,回到……心中牵挂的地方,靠近心中牵挂的人。
哪怕这个时候小姑娘已经入睡,哪怕他不想惊扰到小姑娘,但只要呆在小姑娘所在的地方,感受着小姑娘的存在,他那急切躁动的心就会奇异地安静下来。
京兆自然实行宵禁,入城之后,汪印一行人并没有策马疾驰,不过速度也不慢,不可避免地发出了阵阵马蹄声响。
临街有一些将睡未睡的人,迷迷糊糊提听到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这大半夜的,哪里会有什么马蹄声大概还是在睡梦中吧。
他们这样想着,翻了翻身,随即继续睡过去。
城西那片华宅也是一片安静,只在黑暗中燃着几盏明灯,发出柔和的光芒。
这几盏明灯,正好似照亮了汪印回家的路,在见到这些明灯后,汪印脸上的冷硬和寒气都瞬间消失了。
汪府的侍卫都远远听到了那阵急促的马蹄声是,当马蹄声越来越接近汪府的时候,门房宁安等人都露出了严肃警戒的表情。
幸好,伴随着马蹄声而来的,是一声短促的指令,顿时让这些人心头一松。
原来,是厂公回来了!
汪印没像上次一样直接跃入斯来院,而是在大门外就停马跃下,直接从正门匆匆而入。
现在是夜半时分,他若贸然飞进去,就算发出警戒促令,也会惊动斯来院的守卫,若是惊扰了小姑娘,那就不好了。
——他知晓小姑娘难以入睡,更容易惊醒。
甫踏入府中,汪印便闻到了一阵阵花香。
京兆的气温比岭南道低不少,这个时候岭南道已处处芳菲,但京兆这里只有一些早春鲜花开放了。当然汪府这里例外,无论任何时候,都是满府花香。
嗅着这些花香,汪印的眉目渐渐舒展开来,不知为何,这个时候,他心中起了一种躁动,一种陌生的欢喜涌上了他的心头。
似乎,有什么不一样了……
然而,当他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斯来院时,不禁有些发愣了。
这会儿,斯来院正灯火通明,还能听见喁喁私语。
现在都已经是半夜了,斯来院还有这样的烛火和声音,这是怎么回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