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道争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误道者

    高晟图沉声道:那便就此定下吧,只是我有感应,诸世之中,用不了许久,或当会有大变,此三界当需尽快占下了。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灵修得万世功 睥睨诸法显胜途
    张衍见得演教已是遵从谕令扩张,就不再多去理会。除非演教遇得上层力量侵袭,不然他不会去插手其中,否则伟力沾染,那缺失之道便难再寻得了。

    要是造化之灵所留后招因此出来阻碍于他,那他正好出手将之消除。以他此刻法力,除非其乃是正身降下,否则绝无可能是他对手。

    可兴许是造化之灵不愿在此事之上浪费后手,也可能是时机未至,其却一直没有出来搅扰,演教攻伐三界之战很是顺利,尤其是得了山海界青华天两处修道人相助之后,更是势如破竹。

    尤其演教有界门存在,可以互相之间将战力调遣来去,对面三界根本抵挡不住,没有多久就被演教教众完全占据了。

    只是攻伐下这些界域容易,可要想将那些本来信奉造化之灵道法的生人扭转过来却并不简单,以往是一张白纸好作画,现在却不是这么回事,强行抹除记忆,或会伤及神魂,这样难再有出色人物,故是只能靠下面各方执事及坛主将其识忆遮去,而后日夕讲经,导引至演教道法这边来。

    张衍此刻神思感应正在虚寂之中游荡徘徊,设法在真正决战之前找寻到更多造化之地。

    那位浑天之主曾有言,说是要他应遵从大势,不得随意插手大局,否则定会被双方所摒弃,可他又岂会被这番话吓阻?

    事实上他若有意,那随时可以将局面破坏,只需要在神意之中照见那造化之灵道法,自可将之引入诸有之中。

    他与人斗战,向来不喜被动等待,主动出击方才是他一贯选择,所以原来一直在思量,是否不必等了下去,直接将造化之灵正身照显出来与自己一战。

    要是力道已得完全,他一定是会如此做的,只是现在情形却尚需斟酌。主要是随着找寻到更多造化之地,再有那演教扩张,补上的缺失道法也是越来越多。

    而那最后一朵宝莲尽管被造化之灵藏匿起来,找到的希望很是渺茫,可他也不会就此放弃,终归是要试着搜寻一下的。

    只是就在这等时候,那三界之中,某处界域忽然一阵波荡,似有什么异状发生。他心中一动,推算了一下,摇头失笑道:需求时百唤不至,不求时却偏偏落来。

    却是那三界之中某一界,由于灵机精蕴极丰,仅是稍弱于镜湖,又经历演教与造化之灵道法信众攻战杀伐,因此搅动因果,引得那元玉即将入世。

    他考虑了一下,若没有意外的话,他气力双道短时内不会有太多提升了,而对战造化之灵,诸位大德虽然也在设法召引伟力,可最后恢复多少实力,又能帮上多大忙,实在说不准,所以他必须自己再另寻手段,用以增加实力。

    这一枚元玉,或可成就一位同道,令其成为自己助力。

    他收回心思,任得那现世自转千百载,而后再是探意入内,须臾,他把手一抬,一枚元玉已是落入手中。

    他把神思一落,已是去至位于山海界天青殿中的化身之上,这时他再起意一唤,便见水光荡起,团团一聚,玄武出现在了大殿之上。

    他微微一笑,道:道友,你托胎于天地规序,一灵落照世间,奈何受现世所缚,再也不得上进,我今当助你一臂之力,越过樊笼,显道于诸有之上。

    说话之间,他将元玉一递,任得玄武背后那蛇首将之衔去,在他伟力安抚之下,只是顷刻之间,便助其入到了真阳层次之中。

    修道人入境关,千难万难,可玄武乃是得他一神牵引,方得入世,所以是与他气意相连的,他能提升到什么层次,玄武就能提升到何等层次,之前只是因为元玉一关所阻,这才被挡在门外,现在得有此物,自是须臾成就。

    不过通常情形之下,便有机缘奇遇,其也是到此为止了。

    其受限于根底,某些境关终究是难以跨越过去的。

    可是今回,张衍却恰恰是要助其过得此关,否则他也不会将那元玉渡入其身了。

    玄武乃是诸天四神之一,有此四神统合总摄,诸天群星才有了方位归属,其本质就是诸天规序的一面,也可以说是大道表理在每一个现世之中的沉淀。

    凡有界域之地,就有其存在,不过无人统合,无人聚炼,是不会自己主动显露出来的。当初也是因为那神兽卵胎恰好沟通了那一灵气意,其才得以破壳而出。

    而这等卵胎,张衍遍观诸天,也只在九洲之中见得这一例,别处丝毫无有,可见是因九洲自身之独特,此物才得孕育。

    要想让其跨过现世之屏障,超脱诸有之上,这一点对他来说其实不难做到,因为玄武并非修士,并不靠自己修行。

    可就算入了炼神之境,对他帮助也是有限,除非能到得大德层次,这里就不是简单能为了。

    放在以往,他是做不到的,可是眼下正好多得这一朵造化宝莲在手,倒是可以试着推动一下。

    而首先要做的,便是助其跨过炼神关隘。

    玄武在一界之中聚形,真阳层次就已是到达了顶峰,就如一罐之水已然盛满,即便再注入额外之力,其也只会满溢出来,不会再有增加,但若是打破这个瓦罐,就可让其汇入到汪洋之中。

    所要注意的是,这里仍是需要他以气意相牵,并且时时引导,不能任由其自行其事,否则到了最后,要么意形散失,无法聚合出来,要么就是秉道而成,与他彻底脱离,这就远离他的本意了。

    思定之后,他心意一动,一道灵光自世外照下,直落玄武身上,顿将其身上束缚打破。

    这一刹那间,世界仿佛无限抬升,玄武瞬时便跨过了诸世生灵难以企及的层次,不过因其不是靠着自身之力成就,所以其根底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只不过是有张衍伟力护持,才是没有崩散。

    张衍此刻再是伸手一指,一点明光乍现。这一刻,所有生灭不定的现世仿佛停滞了下来,而后亿万诸世之中都有玄武之影现出,且所有虚影都是往这一处重合叠入进来。

    亿万现世之中同样有着玄武之定属,只是彼此分属不同界域,互不相扰。所以他现在作为,就是将诸世之中的玄武之力都是引动出来,并以玄武正身为根本,聚合其力。

    此正如无数水滴凝聚可以汇成江河一般,在一个个本源同力汇入进来后,逐渐壮大了起来,

    只是每一个现世的力量都是不同,这里就需要加以调和,玄武自身做不到此事,但有他居中主持,却不难做到。

    未有多久,这番动静终于停歇下来,玄武身形已然变得稳固凝实,说明其已是能在虚寂之中立足。

    张衍微微点头,人身修士之法身,乃是原来肉身之拓印,而异类妖魔化作人身,是因为人身修持最是挨近大道,不得不如此作为。

    而玄武本就是道法之显,却不必去化作人身了,也就没有化形一说,故是现在仍然还是原来模样。

    只是到此一步,还并没有结束,现在玄武充其量只是与炼神修道人相仿佛,并无法相助到他什么,所以他还要助其继续往上行走,将之推送入大德层次之中。

    他并没有立刻施为,待其气机真正稳固之后,这才一荡衣袖,将那从紫衣道人处得来的宝莲掷了出来,并将之印入到玄武身躯之中,口中言道:道友可寻道而去,我自会在旁助你,若能归转,当便得摘道果。

    同一时刻,他将攀升秘法送入其心神之中。

    玄武本来眼眸半睁半闭,得此传授,一声低啸,身下水气一动,整个身躯霎时由有转无,自诸有之中消失无踪。

    玄武自先天而来,本就是大道所化,并无经过任何修行,所以若不出意料,当是拿去本是孕育自身的那一部道法,难的只是归来诸有。

    所幸现在有造化宝莲相助,只要不是进入大道长河太深,那么这一难处就可避了过去。

    张衍只是等待了片刻之后,诸有便就开始晃荡不已,这等变故立刻引起相觉等人的注意,起神意一问,得知是张衍施为后,立刻又把心神收摄回去。

    旋即便见那一朵宝莲又是显现出来,而后绽放缕缕宝光,将一阵阵凭空落来的伟力吸摄入内,随即玄武身影由虚无之中印照出来,重又回得诸有之中,显然已得功果。

    张衍望去,见其身上有阴阳黑白两气晃动来去,堪称龟蛇共一身,阴阳缚生死,不觉颌首,此阴阳双气若与他五行神光相互配合,斗战之能无疑能更上一层。

    就在这时,却见那玄武头首低垂,露出厚实壳背,做出顺服之状,他微微一笑,一步走出,已然踏上玄武之背,口中赞言道:由来真道唯自如,玄天当表谓神都,一灵修得万世功,睥睨诸法显胜途!道友既已是得取道功,超脱世间,当不再用那原来旧称,你本是先天之神,而今跃然诸神之上,我便称道友为‘都神君’如何?



第二百六十五章 道从高起却低徊
    玄武,或者说都神君,现在既已跳出现世,那么便不再是天地四神之一,其已然是超脱了这个身份。

    不过因为其原来乃是道法表理,只要在大道之下,就不会因为少得什么而有所改变。所以就算其跳脱出来,现世之中仍会有象征大道规序之一的玄武存在,以定住方位星属。

    只是就都神君自身而言,已是与此前完全不同了,可谓得于彼,而又弃彼。

    张衍心意一动,都神君背后就有阴阳二气冲起,这完全是随他意念驾驭。后者本就是由他引入世间,现又超脱现世,两者之间可谓气意相同,而都神君所执道法又与他相互合契,两者配合之下,看去斗战之能将是更胜从前。

    不过毕竟没有得以验证,所以需得以神意推演一遍,若其中若有不妥之处还可加以改进。

    于是他把神意一转,入至莫名之中。

    再度引出造化之灵正身已没有必要了,那一丝力量仅凭他自身就能对抗,并不足以试出什么来,所以这里当另寻对手。

    他心意一动,面前出现了数个人影,其等与闳都相觉等人类似,却又有些不同,神情漠然,看去并不存在丝毫人心人性。

    这是他以此辈道法推算之后,演化出了其等巅峰之时的模样,不过此辈真身却并不见得一定是如此。

    于一名大德而言,伟力完全与不完全终究是不一样的,哪怕是一线之隔,也是天地之别,所以以此辈如今状态,便是那造化之灵正身再度到来,想以单纯伟力冲撞就把其等拿下,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当然,造化之灵也没有拿出全部力量来,但他现在只为验证功果,先用诸人近乎完整之时的道法一试,已是足够了。

    他心思一动,便令玄武主动迎了上去,而对面数人也是立刻做出了反应。

    此辈每一人出手,都是以自身道法为牵引,目的只为消杀对手,不会对自身有任何顾惜,再加上彼此合力,斗战之能比真人只强不弱。

    张衍在经过了多次尝试之后,心中已是有数,见已没什么需要补足的,这才自神意之中退了出来。

    这一番推算下来,他似乎隐隐触动到了什么,于是立起身来,在大殿之中走了几步,忽然间,他眼眸一亮,一抬头,望去亿万诸世之中。

    以往他曾有过感应,道法演化,在于彼此争斗,正如大德伟力碰撞,也如诸大德与造化之灵之争,更如演教与诸多道传之争,正是处处相争,才使得他自身愈发迫近大道。

    现在他道法比之前又提升了许多,却也因此看到了更多东西,对于大道妙理的领会无疑更深入了一层。

    确切一些来说,道法之间的争逐之所以更能让他们窥望到大道之法,这实际上是因为如此作为推动了大道转运,这等行止也是稍稍贴合了大道本质,但距离真正大道仍是有所偏失的。

    大道转运无始无终,无由无果,无论你道法高明与否,只要不是到了至道唯一之境,那么都是身落其中的。

    所区别的是,居于上层之人,诸如大德之流,在大道长河之中能搅动起汹涌浪潮,而下层之人同样身在其中,自是没有高低之分的。

    大德有道,造化性灵亦有道,后者为缺失之法,无论造化之灵还是诸位大德,都是欲求此道,谁人握持,谁争上游,此乃是决胜之机。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反而大德之道相较为之轻,性灵之道相较为之重。

    大德彼此之争直接省略了底层之变,这其实并不为大道所钟,大道自身没有喜好,但是逆道而行,还是顺道而行,所得结果自是各不相同的。

    以往只是一味向上求取,而忽略到了下层变数。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对于大德来说,下层随意就可摆弄,哪怕诸有也可一力倾覆,那还有什么必要前去关注呢?

    然而下层既然同样也是在大道之中,诸大德求取的又是完整大道,又怎么能将之抛在一旁呢?

    故他以为,无论倾向于哪一面都是不可行的,对双方都需同等重视起来。

    就在他思量之时,相觉等人对于虚寂之中陡然多出一尊大德,却是十分惊讶。

    表面上看,大德之位,完全是取决于造化宝莲,若有人功果到了,又得了此物,那就可替继上来。

    可事实上并无这么容易,并不是所有执拿宝莲之人都可有所成就。

    在相觉等人之前不是没有借得此物,进而攀寻上法之辈,但除了现在存在的这些大德之外,其余人都是迷失在了大道长河之中,再也不得出来了。

    微明略作思索,道:这位道友当便是适才我感应有异之时,成就炼神那一位了,从此前看来,其人应该是玄元道友扶持而出的,不过能成大德,却也是出乎意料。

    季庄辨了一辨,言道:这位道友道法独特,既非异类,亦非人修,倒像是取了大道一端,表而显化。

    恒悟道:那定是玄元道友的手段了,却不知他是如何做到的?

    众人都是沉默,助人成就炼神,他们若是愿意倾力施为,也是勉强能够做到的,可助人成就大德却不是他们力之所及。

    故而众人心中隐隐猜想,这或许是张衍得了他们道法之后,才有了这番本事,可是此事也羡慕不来,就算他们观看了他人道法,也不过是能保证自己在斗战中制压对手,可想利用却是没有办法了。

    就在几人交流之时,忽感心中一阵悸动,不觉都是往劫力所在望去。

    他们不难察觉到,阻碍造化之灵的劫力已是越来越稀薄了,明显那捆缚其人的枷锁正在减轻。

    尽管那里还有大德之力与之纠缠,可说不准什么时候这等局面就会崩坏。

    前次一战,使他们知晓自身在面对那一位时的孱弱,若想在下次对抗中存身下来,那唯有恢复到伟力完全之时才有希望,只从现在进度来看,这几乎是没有指望了。

    相觉这时言道:诸位,不知近来招引伟力可有进展?

    恒悟道:虽是劫力被削弱许多之后,我等仍能源源不断招引自身伟力归来,可是得来力量着实微弱,眼看造化之灵正身又将到来说到这里,他不禁摇了摇头。

    微明皱眉道:我亦觉得,如此下去,不是办法。
1...14041405140614071408...14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