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大自在逍遥天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我看青山

    陈浮生一见此物就是轻轻一笑,佛门高僧如果本人愿意,在坐化涅槃之后常有各色舍利留下,凡人不知道其中的关键,就凭着普通人的思维按照颜色硬是将其冠以血舍利肉舍利骨舍利的名号,却不知每一粒舍利表示代表了佛门的一项神通成就。

    如果有修行者炼化,就可以凭空多出一种手段,这也是道家的练气术所不能及。

    但这颗青绿色的舍利却不含佛门的一百零八小神通,四十八项大神通之中的任意一项,反而更加近似道门的金丹,极其怪异,恐怕整个天下也就只有这么一份。

    上面的青绿色则是代表了他本身的萨满之道。

    陈浮生轻轻一喝,将九天剑派的北冥真水灌输进去,原本沉寂舍利就忽然放出毫光射入陈浮生识海。

    毫光一进入识海便化作一卷布帛,上面有着无数文字图画缓缓浮现隐没,显然就是那位前辈留下的传承。

    陈浮生颇为喜悦,闭上眼睛,足足看了一个时辰,直到将上面的内容悉数记在心里,方才缓慢睁开眼睛。

    原来这位前辈是依靠佛经连开六识之后,再借用道家的金丹法门将修为凝练到舍利子中去,免去了凝煞炼罡的两层功夫,之后就要寻一只兽灵或者虫蛊炼制成护法灵神,最后再身与灵合,突破到元神境界。

    这个萨满虽然远未突破到元神或者金身境界,但绝对远远超过了金丹。

    以陈浮生看来对方指不定就是一个八层甚至九层的大高手。

    不过陈浮生是绝对不会去选择这路道法修行的,这部法诀虽然不错,但比起他身上的两家真传就要差了许多。

    而且这功法刚刚草创,单看这位前辈就是早早坐化便知其中有着许多碍难,远未到达尽善尽美的地步。

    而无论是《大自在天子法还是《北冥逍遥诀可都有人凭此修成元神。

    只不过那位大自在天子长年在魔门之中闭关苦修没多少见过,至于另一位北冥真人据他师父所说在修成元神又花了几十年功夫调教徒儿继承北冥一脉之后,就自去逍遥天下,不知去向了。

    第一步这位前辈另辟蹊径开佛门六识显然是因为出身不好接触不到上好的凝煞炼罡之法才做出的无奈之举。

    和道家只要有着心法又能找到地煞阴脉就能轻易完成这两层修炼不成,佛门六识既讲究一个苦修,又极重视灵机一动的开悟,悟性不够,机缘不到,说不准就永远卡在了某一步,不得寸进。

    就算侥幸过了丹成这一关,之后还要费尽心思去寻觅灵虫灵兽,有资格寄托修为的不是什么天地异种,就是修为本就高深的妖兽,哪里有那么容易找到,想要自己培育,虫兽这些异类的修行比起人族可要慢上许多,说不准那位前辈就是没有熬到这个时候就已经坐化了。

    而且这种附身合体之法,佛道两家的正宗都是看不上眼的,除了感觉太过粗俗之外,练成以后也没有多少得力的应敌手段,全凭虫兽的本能法术,不像道门任何一部功法就有几十种法术衍生出来,佛门更是有着一百零八种小神通,四十八种大神通可供选择,简直让你有用不过来的感觉。

    而且说不定反而还要被其本身所限,有着无数的破绽。

    再说佛道两家看似彼此相敬可也有许多人彼此看不起对方,他可拿不准主意如果北冥道人看到他身上有着佛门的法力又会有什么反应。

    直接一剑飞来把他这个身在道门心在佛的逆徒斩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本书
    长白山下,长年积雪,不是世代生活于此,极难感受到时日变化。

    所以当陈浮生自闭关之地走出来的时候看到的景象几乎与之前没有什么两样。

    率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个兀自孤零零守在外面的老萨满。

    阴山部初来乍到,要在这长白山下定居下来,不知有着多少琐事需要处理,陈浮生性喜清静,觉得对方实在搅扰,就借口注释的时候一定不能受到外界干扰,再跟老萨满说了一声便在附近随意找了个山洞住了下来。

    因为担心有人打扰到陈浮生做事,老萨满还特意将其他人驱逐了出去,仅留下他一个人在外守着,许是为了表达诚意,竟是没有用法术驱散天上纷扬而下的鹅毛大雪,头上眉毛上还有肩膀上早已落满了雪花,看上去当真有几分程门立雪的诚心在其中。

    陈浮生自是不会被这看似可怜的形象所蒙蔽,但是对方年纪摆在那里,他也有几分尊重之意,对着这个听到动静急忙扭过头来一脸期待的老萨满拱手道了一句:幸不辱命,陈某已经将那位前辈留下的传承注释出来。

    老萨满抬头看着陈浮生,脸上便是微露出骇然之色,距离陈浮生进入山洞也没多久,他便感觉陈浮生身上的气质微有变化,道气更加盎然几分,显然是在这段时间里面,又有所领悟,法力日益精进。

    不仅暗忖道:这位陈先生果然资质超群远胜我等,这部法诀在我们阴山部流传了几百年都每人能够从中领悟什么,刚刚到了他的手中没有多久就有如此进步,想必其出身定然是那位前辈曾经提到过的实力最强的那几家门派,能够与这种人物拉上关系,对于我阴山部而言倒也是一桩大好事。

    同时心中对于陈浮生拿出来的东西不仅更加期待起来。

    看着老萨满的眼神,陈浮生轻笑一声,不再言语,顺手从乾坤袋中摸出三本书,递了过去。

    陈浮生自是不习惯使用胡人那些连毛都处理不好的羊皮纸,好在他乾坤袋中不缺乏纸笔,考虑到乃是承载功法所用,非但用了其中最为珍贵的一种青玉版纸,甚至还用北冥真水专门淬炼了一番,这几本书虽然不是什么法器,但也足以保证水火不侵,虫蚀不坏,几百年都不会变样。

    老萨满接过来一看却是三本不同颜色的封面,却不急着翻阅,而是面带询问之色的看向陈浮生,自是希望他能够为自己分说明白。

    陈浮生叹了口气,指向那三本被老萨满紧紧捧在怀里不放的三本书,轻声解释起来。

    那位前辈能够修炼到如此境界,他所留的功法自是不凡,不过当日想必他坐化得匆忙,还未曾对其进行整理,留下的只是他过往的经验,其中不乏许多弯路,所以才会看起来那么繁琐复杂,让人不明所以。

    有鉴于此,我在注释的时候就依照他的功法组成,将其分别写在了三本书上。

    以陈浮生的性格,他既然答应了对方,他就绝对不会有所掩饰隐瞒,而是把一切明明白白说清楚,让他们自己选择,顿了一顿,看看老萨满神色,指向青绿色的第一本道:这一本是正宗的萨满修行功法,你们萨满信仰长生天,善于御使自然之力,我对此不太了解,只能从我的角度书写了下来,其中开篇的总纲分析了萨满之术的根基义理,后面则是详细解释了每一层的修行;第二本金黄色的是那位前辈借以开悟六识的一部佛经,他就是根据这部佛经最终凝结出那颗石头的,虽然我已经特意用最浅显的语言把每一字句都解释的详尽无比,因而这部原本尚不足万字的佛经反倒是三本之中最为厚实的一本,洋洋洒洒足足有着数十万字的篇幅。但佛门本身传承崇尚不立文字,我写得越详细,反而越不利于你们领悟佛法的真谛,而且我本身乃是道家子弟,不是佛门出身,对于这方面的了解也谈不上多么深入,如果真的想要修行你们最好还是前往大齐寻找那些寺庙才行。

    看看犹自抱着第一本钻研的老萨满,陈浮生再次叹了口气,指向最后一本。

    这里面记载的就是那位前辈在外面搜罗到的一些旁门手段以及他独创的秘术,包括有如何用舍利子代替道家的金丹,蛊种的选取培育,兽灵的祭炼合体等等。这些算不上正宗功法,但一旦修成就有着不小威力,足可以让你们萨满的实力翻上一倍有余。

    不过,说句实话,我修为距离那位前辈还是有着不小差距,而且再加上这部法诀本身就有的缺憾。我也只能注释到丹成境界,再往上就真正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不过他的这番心意却是基本上化作流水,看看这个已经喜不自胜,一会儿摸摸详细记述了萨满修行的第一本书,一会儿翻翻最后一本上的那些诡异术法的老萨满,陈浮生心中暗自摇头,感叹这部法诀只怕在阴山部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发扬光大。

    他已经将话说的那么清楚了,最后的那本虽然厉害却最多不过是用,哪里比得上第二本的体,对方虽然有着几分岁月积淀下来趋利避害的本能,却还是不明大道,如果他真正聪明,现在就应该请求陈浮生好好为他讲解那卷佛经,而不是只顾看那些短期内就能增强威力的旁门术法,现在对方无疑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也是个不求大道,只求好勇斗狠的。

    不过这也怪不得这位老萨满,无论是靠狩猎采药为生的靺鞨还是逐水草放牧的胡人诸部,天生就有许多困苦,比不上大齐子民男耕女织的稳定,为了生存免不了与猛兽敌人动手,更不可能有什么机会学习文字道理,沐浴教化,脑子里面所思所求,都是如何变得更强,在这种环境里面,自然不可能生成什么向道之心。

    哪怕是偶然得了长生问道的机缘也只会轻轻错过。



第一百七十二章 别阴山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不是有着翻天覆地的变故绝难更改心意,事实上那位创出了这部法诀的前辈也是因为走出了草原,不知经历了多少,观念才有此改变。

    这也是道门子弟大多出自中土的主要原因,非是修行者处事不公,而是他们真得没什么成就大道的指望。

    看穿了这一层,陈浮生倒没有一月苦功白费的感觉,反倒是向道之心无形之中更加纯粹了几分,只不过原本他还打算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现在却是突然有了离开的想法。

    看着老萨满将三本书收起,陈浮生就是一拱手道:在下已经依约将这功法注释了出来,咱们的交易就算达成,阴山部在这里刚刚落地,您老人家想必也是百事缠身,却还要为在下护法,实在让我过意不去,晚辈也不好厚着脸皮叨扰,就此告辞了。

    老萨满显然没有想道陈浮生介绍三本书后就突然变了颜色,说走就要走,急忙开口道:陈先生帮了我们两个大忙,是我们阴山部的好朋友,我们草原人最是重视感情,知恩图报,怎么也不留下来让我们设宴款待几日?

    此言差矣,当初说好了就是你们阴山部任由我看那位大萨满的传承,而我则会出手为你们阴山部与靺鞨族的萨满斗一场法,再把我的理解感悟注释下来,这本就是一场交易,会何来恩惠呢?如今交易完成,自是离去之时的老丈又何必挽留?

    陈浮生摇摇头道。

    那么你不和赵岩石他们这些同伴告个别吗,不告而别,可不是做朋友的礼数,大齐不是最讲究这一点的吗?

    老萨满灵机一动,开口劝道。

    老丈有所不知,赵掌柜他们带我来这里本来就是另外一场交易,自然算不上朋友,他们把我带到长白山下的时候交易早就已经达成,不过还望老人家帮我转告他们替我谢过姓叶的兄弟,今后如果有机会,我自然会回去答谢于他。

    说完这话,不待老萨满再次开口,陈浮生便是挥袖抛出一物,然后就是纵身一跃。

    山脚下就是松花江的一条分支,北地苦寒,河面依旧是茫茫一片,完全冰封起来。

    身体下坠的势头自然而然地将冰面上的雪花击起,露出一片厚厚的冰面。

    陈浮生身子倒转,腰间的绿竹剑已然出鞘,顺势一划,剑光划过,一个三尺方圆的洞口已然出现在眼前。

    北冥真水已经自然而然地运转起来护住身子,竟是一丁点儿都没有打湿身上的道袍。

    当陈浮生落入水中的时候,老萨满方才意识到陈浮生已然离去,探头望去,江面一片茫茫,就连那个洞口也在陈浮生入水之后被他用北冥真水再次凝结起来,想要找到痕迹却是哪里能够?

    低叹一声,老萨满回过头去,便被插在地上的那件物事吸引了过去。

    是那件黑狼幡。

    当日陈浮生在与靺鞨萨满斗完法之后并没有将这件黒幡还回来,而是用他注释那套法诀需要借鉴里面的手法的说法留了下来。

    那杆黒幡已经是阴山部最为强大得力的几件法器之一,自是珍贵的什么也似,当日陈浮生斗法需要用这件法器掩饰他不是胡人出身的身份,阴山部的那些人无奈之下只好答应。

    当他斗法之后,依然留着不肯归还,就有许多异样声音出现,怀疑陈浮生是贪图这件法器的威力,昧了下来。

    老萨满心中也不是没有这种想法,不过在他看来如果能够拉拢到陈浮生可比一件在手中不能尽数发挥出来威力的法器可要划算许多,因而非但在族中把这声音压了下来,当着陈浮生的面也没有提这一茬儿。

    没想到陈浮生却是直直将这件威力不凡的法器还了回来。

    这下子陈浮生与阴山部就是真真正正的两不相干了。

    老萨满拾起幡面上浮动着一只红眼黑狼的黒幡,将自己体内浅薄的法力尝试性地渡了过去,只觉竟是极为顺畅地到了黒幡那之前从未到达的最深处。

    黒幡应机浮起几道黑气,向着四周探去,这可是他之前要耗尽法力才能够做到的程度,哪里有现在这么轻易。

    一声惊叹,老萨满急忙检查黒幡,更高深的禁制方面他看不出来什么,但外形虽然和之前大致相同,但细微之处却有了不少变化。

    非但灰白色的幡杆往日有些弯曲看上去不甚顺眼的地方变得极为平整贴手,更是莹白如玉,触手光滑。

    而幡面却好似用大齐上好的丝绸所做,光洁如新,隐现墨色,就连上面的黑狼也变得更加灵动了几分。

    很显然陈浮生运用自身法力将其重新淬炼了一番。

    老萨满将黒幡缩小收回手中却是没有多少喜悦,呆呆看着河面,直觉中无形提示着他失去了什么远比这件法器要重要千百倍的东西。

    不提那位老萨满突然灵机一现,陈浮生却是感觉内心畅快到了极致。

    有道是施恩莫忘报。

    而那些得了恩惠的人却往往贪欲横生,想要求对方给予自己太多,如若不然,就是转恩成仇。

    心中萌生恨意,想当然地咒骂道,只不过是让你稍微帮助一下,对你而言和抬一下手指没什么区别,你又为什么不愿意想帮,

    却也不曾想想人家又不是你爹娘老子,凭什么要为你做牛做马,鞍前马后地效劳。

    给你,那是我的自由。

    不给,更是我的权利。

    你又有什么名义要用我的自由来剥夺我的权利?

    而且你认为的举手之劳就当真如此轻易吗?

    遍观史书,虽然这样的例子历久长存,但陈浮生毕竟经历得少,没怎么见过这种人。

    而阴山部的这位老萨满,却是让陈浮生有了这样的错觉。

    虽然陈浮生说两相抵过,但其实差得太远,对于阴山部而言不过是付出了一部无用的法诀就避过了亡族的危机,又平白收获了注释后的功法,可以说大赚特赚。

    而陈浮生身兼两大传承,这东西对他就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他又不可能放着堂堂大道不走,转修这种在他眼中的二流功法,他肯出手,大半还是因为见了阴山部可怜的缘故。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地独行
    而这个老萨满挽留陈浮生,显见得想要让陈浮生坐镇在阴山部中,为他们撑腰。
1...6667686970...3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