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大自在逍遥天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我看青山




第二十六章 松都三绝
    徐先生乃是前辈,赐教两字实不敢当,大家相互交流就是了。

    陈浮生看着徐敬德一脸认真,摆摆手,随意说道。

    三不朽中,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徐敬德一生不曾出仕,潜心学问,前两者实非他一介书生力所能及,自然与许多同道学者一般专以立言为第一要务。

    看到徐敬德如此,陈浮生轻轻一笑,暗中运起舌识,便自开讲起来。

    正所谓旁观者清,虽然陈浮生对徐敬德说王介甫非是醇儒,但徐敬德的学问虽然袭自濂洛关闽的理学一脉,但他祖父两辈皆是武将出身,虽然自幼便聪明英果,但少也不得贤师,枉费了许多功夫。

    虽然以格物观物之法致知,但于理学一脉亦是有许多迥异,聪明过人而厚重不足,不算儒学正脉。

    虽然论气精到无余,于理气不相离之妙处,了然目见。

    但也有着认气为理的毛病,气理未甚透彻,他评判道家虚无与佛门寂灭时所谓不识理气之源的说法其实放在他身上也算合适。

    陈浮生知道自己在这上面的学问还没有到完全凌驾于对方之上,将对方驳斥得体无完肤,不得不拜服在自己脚下的地步。

    同这种人论道,最好的选择就是顺着对方的思路延伸开去,才能让对方心中去了抵触的想法,但又应当不时有着一些独特的见解,可以发人深省,才能让对方真正视为知己。

    两人在这里,旁征博引,你来我往,或是一问一答,或是互问互答,谈得兴起,在旁边的三人反应也自不同。

    洪吉童听得如痴如醉,他过目不忘,天资聪颖,再加上洪家亦是世代官宦,对于中原学问也是十分敬仰。

    甚至他也曾有着读书拜相,匡扶天下的梦想。

    不过他毕竟是个庶出的孽子,年纪又小,再加上这里本就地偏人少,文明开化程度远不如大齐,哪里能有什么名师,故而他目前也不过是个半吊子罢了。

    在座的两人,徐敬德是这里首屈一指的大学者,陈浮生更是大齐探花出身,又身兼三家修行精要,对于三教义理了解颇多。

    他费劲心力也才不过能够勉强听懂一两分罢了,饶是如此也让他感觉豁然开朗,如饥似渴。

    老师传给我的那套法诀高深奥妙,我虽然将老师的讲解硬生生记了下来,却仍有许多不解之处,然而老师与这位花潭先生的探讨的某些东西,似乎可以印证到这上面来,王老师偶然说过,天下大道,殊途同归,莫非这就是所谓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么?

    文氏与善花公主一个乃是妓生出身,一个是新罗公主,虽然也曾学过汉文,交谈起来尚可,但遇上这种学问上的事情就是一起大眼瞪小眼。

    不过文氏一心牵挂的只有洪吉童,只是看着自家儿子的表情就已经心满意足,至于陈浮生两人到底说了什么,并不放在她的心上。

    善花公主却是无聊至极。

    如今的她没了公主的身份,跟在陈浮生身边还要随时提防那个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出现的大魔头。

    刚开始习练《极乐相思咒拥有这种神奇力量的兴趣也因为进度缓慢而日益衰减。

    她又不像洪吉童母子二人一样,相互依靠,听了足足一个多时辰,实在忍耐不住,看到徐敬德抬起茶杯,以茶解渴,便自插嘴问道:先前我与公子在松都城中偶然听人说起,这松都之中,号称有着三绝,一绝便是花潭先生,还有一绝是城外的朴渊瀑布,先生道德高尚,学问精深,朴渊瀑布乃是天地造就。这两绝实至名归,只是不知最后一绝中的那位明月姑娘却是何等人物,居然能与先生相提并论?

    善花公主比起两个姐姐来尤要美貌,美艳之名不止限于新罗一地,更是传到了百济高句丽。

    对于自己的外貌,她也是向来十分有自信。

    不过因为这一次陈浮生告诉她,扶余璋的师父就是让他去松都来找这位明月,再加上到了这里之后,对方的名声比起她在新罗似乎还要高出许多,大街小巷,没有一处不在谈论这位松都名妓。

    比起文人相轻,女人更是善妒,无形之中,她对于这个明月已然存了几分敌视。

    能够给她增加自信的恐怕也只有自身乃是王室公主,而对方却不过是出身贱民一级的妓生而已。

    这个问题,徐敬德却是不好回答。

    论起关系来,他自然与那个拜他为师的名妓明月更加亲近,不过他也看得出来,陈浮生一行四人当中。

    陈浮生乃是当之无愧的领头人,作为中心存在。

    文氏和洪吉童不过是依附着陈浮生存在,以他马首是瞻。

    而善花公主虽然看起来也是跟着陈浮生,以其为主,但是无论是相貌衣饰还是从小在王室养成的那一分气派,都无法让徐敬德轻视。

    若是夸赞明月太过,难免让善花公主心生不喜,陈浮生学问极好,又有道术在身,连带着善花公主,徐敬德也高看了几分。

    其中的分寸,委实难以掌控。

    不过徐敬德毕竟读了几十年书,仓促之间倒也从前人典故找出了应对的说辞。

    小姐乃是大家闺秀,千金之体,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颜色殊胜,乃是老夫平生仅见,真娘虽然名满松都,但比起姑娘还是差了一筹。不过真娘虽然不幸沦落风尘,却是被前缘所误,并非自身所愿,虽在娼流,但性高洁,不事芬华,堪称玉壶冰心,出淤泥而不染,亦是世间少有的奇女子,堪为女中名士,有几分仿佛王夫人的林下之风。

    这位花潭先生,年纪虽然大了,在这方面倒是思维清楚。

    陈浮生暗笑一声,虽说王夫人顾家妇各有所长,但以气度而论,后人皆认可林下之风要胜过闺阁之秀。徐敬德显然是看出善花公主不通诗书,对于这些典故深意不能知晓方才如此。

    不过徐敬德显然也是知道这件事瞒不过陈浮生,转过头道:真娘乃是我的学生,评价起来难免有失公允,恰好松都内有几位好友在朴渊瀑布前集会设宴邀我一同前往,到时候与会的除了一干文友之外,真娘亦会现身,守正不妨同去,除了可以亲自看看真娘与传言比起来如何之外,正好也请你同大家分说一下你在大齐这么多年来学到的学问,岂不是两全其美?

    若是再加上朴渊瀑布,就不是两全其美,而是三全。

    陈浮生却是没有想到,居然只是稍加接触这位花潭先生就顺利联系到了那位名妓明月,轻笑道:松都三绝齐聚,王某自然没有错过的道理,倒是要先行谢过先生了。



第二十七章 赋诗题字,银河倒挂,一剑逆流
    没想到居然在这里也能遇到熟人,真是好生巧合。

    陈浮生眼神玩味,看着三丈之外背对着自己的一道人影。

    他是第一次来此地,自然不可能认识什么人,但是并不妨碍有人认识他,如果不是这位唤为浑源的男子在遇到他的时候面色有异,气血运转也比正常情况下快了好几分,被他感应到,他还真不知道对方居然是百济中少数几个知道扶余璋来历的人物。

    等到陈浮生招过百鬼经变图中的扶余璋才知道原来此人亦是王族出身,按照辈分应该称呼如今的百济法王一声伯父,不过百济王可不比新罗王膝下无子,他是绝无可能继承王位,再加上他父亲也受到猜忌,因而他虽然也是王族,却从来没有在百济担任过一官半职,只是闲暇时以碧溪守的笔名写些伤春悲秋的诗文与一干文人唱和罢了。

    他与扶余璋也不过只见过两三面,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与一见如故没有半点相似,反而是互相看不起对方,扶余璋乃是修士,实力在整个百济都少有人敌,又自认是百济王的王子自然看不上他浑浑噩噩,只知道卖弄些文章。

    而这位碧溪守亦是觉得出身远比扶余璋这个私生子来得名正言顺,再加上扶余璋因为修行《极乐相思咒再加上自幼只与寡母相依为命的关系,比起常人要阴柔难测许多,更让这个碧溪守瞧不上。

    不过两人各有忌惮,从未将这些表露出来,只是见面故意装作不识罢了。

    这也正合陈浮生的心意,否则这家伙将扶余璋的身份嚷嚷出去,免不了要费许多手脚。

    不过他似乎对这个明月十分着迷,到时候可以用他来试探一下。

    陈浮生顺着他的眼神望去,正好看到那位迷倒了松都上下男子的名妓。

    陈浮生看了之后也不禁暗赞一声徐敬德称赞对方是有林下之风的奇女子却是空穴来风,并非完全杜撰,虽然是名妓但在这松都名流汇聚的集会之上仍是一身素色葛衫,但加梳洗,不施丹粉,淡妆来诣,相比之下善花公主虽然容貌稍胜一筹,但与那股自信的气度比起来就要差了许多。

    不过,不知是否对方认定此地的人没有一个能够看穿自身来历的缘故,这位魔教修士竟然没有丝毫遮掩自身修为。

    一身《极乐相思咒法力释放开来,扩张到了方圆数十丈的距离。

    善花公主不过刚刚入门,美室的《极乐相思咒亦是不过凝煞的修为,更因为自身天赋及功法残缺的缘故停留在以皮相之美诱惑人的地步,比起那些旁门左道的媚术也高明不到哪里去。

    然而这位名妓的法力非但纯粹至极,胜过了扶余璋与美室,更是浑厚高深,到了炼罡大成的地步,境界上甚至隐约有了直指人心本欲的层次,已经有资格在龙宫斗法上搏个名次出来,说不得就能撑到选出一十八人与龙族捉对斗法的时候。

    百济新罗等地处处效仿大齐,便是这集会,因为被邀请来得都是松都城中有些名声的文人,也是参照了古人三月上巳日曲水流觞的风俗,借了朴渊瀑布引了一段弯曲水渠,流杯吟诗作词。

    徐敬德学问便是在大齐也算出色,但作起诗来受邵康节影响太重,简率无余韵。这一首五言更是离了韵律,虽然清丽,却也只能勉强称作上佳,算不得出色。

    相比之下,旁人中倒是有一首巫山一段云的小令作的不错,白练飞千尺,青铜彻万寻两句气势还算足够。

    但是论起气魄来却是那个名妓夺魁。

    一派长川喷壑垄,龙湫百仞水淙淙。飞泉倒泻疑银汉,怒瀑横垂宛白虹。雹乱霆弛弥洞府,珠者玉碎彻晴空。游人莫到庐山胜,须识天磨冠海东。

    李易安词尽婉约,诗却开阔雄壮,这个明月倒是也有她的几分风采。

    陈浮生低吟几句,暗自笑道:不过这一首明显是仿效那位青莲剑仙所作,要打落一等才是,且让我来在这位魔教同门面前展露一番手段。

    北冥真水以水御水,天下无双,陈浮生心念一动,酒杯便自在面前缓缓停下。

    陈浮生洒脱起身,把手一张,酒杯便自行落入掌心,仰首一饮而尽,把头转向那位松都名妓,将身上法力微微运转,外泄几分。朗声开口:王某初来松都,学问不足,诗词不成,却也不愿给大家扫兴,明月姑娘这一首诗做得气魄好生了得,本人有幸曾前往大齐,亲眼一观那庐山飞瀑,听闻姑娘这一首朴渊瀑布,也是心有所感,就让我以此凑个趣吧!

    话音未落,一道白光冲天而起,然后缓缓落入掌心。

    却是九天剑匣中八柄剑中,剑气最是肆意磅礴的那一把。

    一剑在手,陈浮生身上气质也自一变。

    看着在剑气之下惊惧震撼兼而有之的这一批文人墨客,陈浮生嘿然一笑,无论是新罗还是百济,底蕴还是差了许多,就算侥幸窃了一两分中原文化,但无论见识还是心性都远远比不上大齐。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陈浮生心中默念几遍,就是一道惊天白虹飞掠而去。

    当日龙宫斗法,那个蓬莱岛的云中子极为钟意这一招银河倒挂,少有地施展了三遍,每一招气机变化蕴含的剑意都略有不同,他感受极为深切。

    再加上这一招本就暗中契合水性,于陈浮生自身所学的剑法有所印证。

    今天在这与庐山飞瀑有几分相似的朴渊瀑布之前,再听到这位松都名妓的这一首仿诗,总算打通了某个关节,将此招的神髓圆满。

    森白长虹转瞬射入奔流的瀑布之中,只是一剑横掠。

    瀑布拦腰截断,万斤流水下倾之势立停,反而向后一层层皱起叠褶,逆流而上,水势十分顽强凶悍。

    众人面前便自现出一幅奇景,瀑布中部以下露出一片被这一挂瀑布不知洗刷了多少年的光滑石壁,青意幽幽。

    中部之上,在剑气依托下逆流而上的瀑布与源源不断下涌的流水抵在一起,两水合一,渐自鼓起。

    当这千万斤水积蓄到一个饱满的弧度时,陈浮生那一道百丈白虹已经缩为丈半,然后轰然炸开。

    这一次就是真正的雪浪翻飞,琼碎玉乱,这不知积蓄了多少万斤的流水化作数百条水龙,成千道水柱水箭,上万串水珠荡漾空中。

    水珠在空中再次被残存的剑气崩碎成雾,打湿众人衣衫。

    日光下彻,一道彩虹分挂两山之巅。

    而那一柄飞剑则是在陈浮生神念牵系之下,穿过那一张纷纷扬扬洒落的水帘,在瀑布旁的山壁三尺开外悬空而立。

    然后,剑气落入山岩之上,剑走大龙,有如奔蛇走虺,连绵一贯。

    水势平复极快,不过瞬息便自平复如常,然而陈浮生的飞剑却是更快三分,早在瀑布再次合拢之前便再次飞掠而过,化作一道流光投入陈浮生袖中。

    瀑布宛然。

    石壁之上却已是出现一十四个斗大汉字。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肆意放达,一笔而就,贯穿首尾,到最后一字收尾更是潦草几不可见。

    一道雷音,先发后至,响彻众人耳际。

    剑气雷音。



第二十八章 两番心思,一场交易
    陈浮生的这一招银河倒挂自然不是为了给这些惊骇莫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所看。

    外行人不过看着热闹,明月原本浅笑吟吟,但陈浮生飞剑一出,当即就变了颜色,一脸肃穆,不自觉地挺直了身子,紧紧看着陈浮生。

    剑气雷音是多么上乘的剑术,任何一个修士心中都十分清楚。

    就算是道门一十三派的真传弟子也不是各个都能练成。

    更何况陈浮生这一招银河倒挂偷师自云中子身上,却是脱胎于那位青莲剑仙,招数精妙,剑意超凡,比起《极乐相思咒中记载的道术手法还要高明几分,怎能不让魔教弟子心中揣测难安。

    这松都左右只有知足那个老和尚算是真正的修士,这些读书人更是表面道貌岸然,实则一肚子男盗女娼,也就徐敬德养气有成,那些武将更是最多不过入窍级数,没有一个能够突破先天,怎么突然跳出来一个这么厉害人物,他这一手剑术似乎就是传说中的剑气雷音,就连师父都没有练就,已是各派长老才能修成,怎么会跑到这里,该不会是冲着我来得吧?
1...157158159160161...3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