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王彦没说话,李百户忙出来道这位将军,我们大人是陛下任命的钦差,奉命去武昌给南宁候传旨,这都是误会。
    徐勇一听是钦差,忙上前拱手行礼,某是黄州总兵徐勇,见过钦差。
    王彦收住怒气,指着那一名百户,他是徐总兵的下属。
    徐勇笑道小的们不懂事,冲撞了钦差,大人看我面子,饶了他们的狗命,不要同小的们一般见识。
    几句交谈,王彦已经晓得对方的态度,心里不禁有点憋屈。
    徐总兵这是?王彦指着徐勇身后,抓鸡逮鸭的士卒,冷声问道。
    徐勇满不在乎,哦,奉了上面的命令,执行公务。
    王彦本来想逼迫徐勇处理这些抢劫杀人的兵痞,结果包括徐勇在内,整个左军都在干抢掠杀人的事情,他脸颊鼓动,只能暂时不提,准备见了左良玉,再要个说法。
    现在解决武昌问题要紧,眼下王彦只能咽下这口气,本官要见南宁侯!
    几日后武昌城,南宁侯府邸,王彦一到便向左良玉说了路上遇见的事情,要求左良玉控制军纪,严惩祸害百姓的徐勇等人。
    左良玉连连点头,到了晚上宴席时,王彦却发现徐勇跟没事人一样,坐在他的旁边。
    不多时,左良玉一挥手,一名左军便将一块蒙着红布的托盘揭开,露出一枚血淋淋的人头。
    一旁的徐勇,站起身来,拿起酒壶到满三杯酒,然后向王彦抱拳,钦差,我徐勇约束属下不力,今天我自罚三杯,您消消气!
    说完就笑着将三杯酒喝完,这事就算过去了,不过王彦却冷着脸,一阵心寒。
    劫掠百姓,杀了那么多人,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杀一个小喽啰,负主要责任的将领,自罚三杯就完事了,左良玉不愧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条啊!
    徐勇喝完,倒拿着酒杯,等王彦说话,王彦却不出声,场面一度很尴尬。
    左良玉见此忙圆场道王钦差,徐总兵跟随我多年,为朝廷立过汗马功能,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就原谅他一回。再者,朝廷给的粮饷不够,弟兄们也是情有可原的嘛。来消消气,大家一起吃喝!
    你左镇几十万人,朝廷给多少都是不够,王彦心中很气,可是又毫无办法。
    。
    :书友们,我是话凄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501章一手战刀,一手钱粮
    南京朝廷没有几支听命的兵马,现在拿这些军阀根本没有办法。
    王彦一阵沉默,终是没再提军纪的事情,而是直接道:陛下对南宁侯挑起这次事端,极为不满,不过考虑南宁侯对朝廷忠心耿耿,所以决定从轻处理。现在朝廷派我来处理此事,安抚高精忠,让他收兵,但高精忠气势正盛,不太可能善罢甘休。
    王彦看了左良玉一眼,本官准备近日便去高精忠营中,这里我提个要求,希望南宁侯守好武昌,不要输的太难看,本官才好同高精忠谈判,让他放过武昌!
    左良玉将酒杯放下,心里已经有底,朝廷果然是向着他的。
    几日前南京的消息传到武昌,吓了左良玉一跳,差点没听黄澍的建议,放弃武昌东下南京,来个孤注一掷。
    现在南京向着他,便让他安心了,左镇也不会腹背受敌了。
    左良玉哈哈笑道,钦差放心,本帅已经发兵阻击高精忠,他没那么容易杀到武昌。
    说完,他想到自己人马与魏武的差距,忽然又补充道:不过,什么事都怕夜长梦多!本侯虽有准备,但还是要请钦差尽快说服高精忠,让他尽快收兵,以免局势发生变化。
    王彦点了点头,本官明日就出发!
    左良玉大喜,来来来~吃菜!
    没胃口,南宁候自己吃吧!王彦却站起身来,径直离开酒桌。
    徐勇看着王彦背影,啐了口唾沫,操,这么横!说着看向左良玉,大帅,他不给您面子!等这事完了,我路上弄死他。
    左良玉摆摆手,一个穷酸而已,没必要。来,我们喝!
    高精忠没有直接反叛,就说明他不想和朝廷撕破脸皮,所以这件事是有得谈地。
    有朝廷出面调停,左良玉心中大定,他只要守住武昌,等着钦差同高精忠交涉出结果就行了。
    左军在江北损失四万余人后,左良玉怕高义欢攻击武昌,将兵力收缩向武昌,沿着长江布防。
    不过高义欢却没有强渡长江,而是杀入武昌上游的湘北地区,这让左良玉松了口气,不过他也明白,高义欢攻击湖南只是暂时的,最终还是会杀向武昌。
    在魏武军在湖南攻城拔寨时,左良玉也注意着高义欢的动向,当他得知魏武军收集船只,人马攻击岳州时,就晓得高义欢还是要打武昌。
    武昌是一座坚城,不过孤城不能久守。
    魏武军在长江对岸筑炮台,控扼水道,如果大军在兵临城下,把城池一围,那武昌与外界的联系就断了。
    左良玉粮食不多,需要外界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运入武昌,才能守住武昌,而一旦围城,明朝又没有兵马会来武昌救他,粮食吃完,就是死路一条。
    应此左良玉只有两个办法,要么阻止魏武军接近武昌,要么在武昌城外构筑大营,与城池互为犄角,让魏武军无法将城池困死,维持一条南直到武昌的粮道。
    魏武军有骑兵的优势,一旦接近武昌,在水陆被炮台封锁的情况下,陆路粮道也难以在魏武军马军袭扰的情况下保持。
    因此左良玉再三犹豫,最后还是决定派遣十万人马向西,与岳州守军前后夹击,把魏武军拖着岳州,不让魏武军靠近武昌。
    只是左良玉又不给开拔的粮饷,这十万左军,作战的热情并不高,大军磨磨蹭蹭的耽搁些时日,出发后刚走到嘉鱼县,就听说岳州失陷,大军又退回到金水东岸布防。
    此时魏武军已经占据嘉鱼县,前锋哨骑出现在金水西岸,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这让金水东岸的左军将士们有些不安,不晓得凭着金水河,能不能把魏武军挡在西面。
    左军在河边连营数十里,营寨中火光点点,就像夏夜天空中璀璨的银河,看起来十分的壮观。
    营地外,打着火炬的左军士卒,沿着江边巡视,以防魏武军夜里过江。
    左军营地沿着金水河,分成数十个营垒,像是一条长蛇般分部。
    三更天,大营中一片寂静,这时在蛇尾处一座营盘内,主将居住的帐篷里依旧燃烧着微弱的灯光。
    大帐内一盏昏暗的油灯下,一个三十多岁,方脸大眼,胡须浓密,身躯魁梧的汉子,正借着灯光,看着这两封信件,眼睛炯炯有神。
    在汉子对面坐着一人,却是汉川的士绅王有才,正微笑着等汉子看完。
    汉子名叫马进忠,是左良玉手下一员部将,同金声桓一样,也是个历史名人,甚至操守比金声桓还要干净许多。
    马进忠是流寇出身,兵败后被迫归降左良玉,不过流寇的身份,便不可能混成左良玉的嫡系。
    历史上左良玉把他放在前线,李自成窜入湖广时,他首当其冲,被李自成击败,损失颇大。
    之后左良玉东叛,病死途中,其子左梦庚在江西降清,马进忠等人不从,逃入湖南,投靠了何腾蛟,后又在堵胤锡孙可望等人手下效过命,一直做到南明的汉阳郡王。
    为了瓦解左镇,高义欢让金声桓利用老关系,拉拢相熟之人,带兵投靠。
    虽说高义欢看不上左军,但是手下总得有些炮灰部队,不能每一仗都是魏武军将士打,也得让魏武军喘口气。
    特别是攻坚战,消耗巨大,用魏武军直接攻城,高义欢感到心疼,所以迫切需要一支可以用来消耗的部队。
    在与金声桓的书信交谈中,金声桓提起了马进忠,高义欢便与金声桓各写一封信,劝说马进忠归降。
    马进忠认识的字不多,有些吃力的把信看完,整个人一阵沉默。
    自从汉川的事情之后,王进士就对高义欢心悦诚服,他光在汉川做个老实的乡绅,不得劲,硬是要给高大帅做点事,心中才舒坦,于是主动投靠了高义欢。
    其实这是王有才看见了高义欢身上的潜力,觉得他有王霸之资,值得进行政治投资,所以才死乞白赖的要给高义欢做事。
    王有才见马进忠看完信,微微笑道:马将军,金将军在大帅面前极力推荐你,大帅对你很重视,亲自写了书信,只要马将军投过去,大帅保证录用,麾下士卒的粮饷立刻补给,马将军还有什么好犹豫呢?
    王有才注视着已经动心的马进忠,继续道:左镇什么情况,马将军比谁都清楚,士卒饭都吃不饱,怎么和大帅斗。不说大帅在北岸轻松俘虏四万左军,魏武军战力远胜左镇,就说大帅手中钱粮无数,大帅一手战刀,一手银子,左镇怎么和大帅斗?我劝马将军早点决断,要是迟了,等魏武军打过来,一切就晚喽!
    马进忠双手握拳,关节捏得咯咯直响,突然猛的站起身来,左良玉不得人心,马某拥护高大帅~
    :书友们,我是话凄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502章钦差过河
    魏武军进入武昌府后,对于抵抗的左军坚决毁灭,对于归顺者则给予一些钱粮。
    很快魏武军周围就聚集了十多万人,高义欢在嘉鱼县稍作休整,将老弱和妇女留下,精选精壮,得三万余人,便大军东进至金水西岸,同东岸的左军隔河对持。
    西岸左军的统帅是总兵李国英,名列甲等的人物。
    这个人能力很强,历官四川巡抚,兵部尚书,陕西四川总督,一直活跃于四川,多次击败南明军队,连最后的抗清基地,夔东十三家,也是覆灭于他的手中。
    要讲水平,李国英比金声桓马进忠可能都要厉害一些。
    不过李国英能力虽强,现在又有十万兵马,可面对不到两万魏武军和三万多附庸,却依然没有一点底气,只能憋屈的防守。
    这时在左军大营外,李国英一身铠甲,领着一众将领恭候在营地外。
    不多时,远处一队骑兵奔来,正是从武昌赶过来的钦差。
    李国英等人忙迎接上来,大笑道:武昌总兵李国英,恭迎钦差。钦差远来,幸苦了!
    王彦看了李国英一眼,李总兵,现在情况如何?
    李国英得了左良玉书信交代,忙抱拳回道:回禀钦差,现在两军对持,情况还算正常,不过对岸人马以有渡河的迹象。
    王彦眉头一皱,给本官备船,本官要立刻过河!
    李国英笑着点头,然后挥手吩咐人去办。
    钦差一行没有入营,就坐着船前往对岸,李定国等人领着众将,站在岸边一直送钦差上船,等船只到了对岸,李国英才忽然回头,对身后将领道:钦差去了高精忠那边,这仗就打不起来了。你们都不要有别的心思,等高精忠退兵,武昌还是咱们左镇的天下。
    对面的高精忠阴毒的很,放出话来,明码标价,士卒过去每天给米半斤,每月给饷七钱,军官带过去多少人,就领多少人,每带过去一个青壮士卒,军官就得一钱银子的提成,上不封顶。
    虽说开出的待遇,比不上魏武军,但是比左军什么都不发,还吃不饱饭的情况,不晓得要强到哪里去了。
    这让左军人心不稳,谣言四起,不用开战,怕是都快反水了。
    高义欢也是算过账的,左军号称五十万,可绝大多数都是老弱病残和家眷,真正可堪一用的其实也就十万左右,花个十多万两将左军瓦解,也还算划算。
    李国英带着众将来迎接钦差,目的就是给属下吃一枚定心丸,告诉众将别慌,不要那么短视,让他们知道朝廷是站在左军一边的。
    对于普通的士卒而言,投到魏武军确实有好处,但是对于左军将领来说,就不太一定了。
    鸡头凤尾,投靠过去会不会被重用都是问题,估计不会像左镇这么自在,好混。
    这确实让不少已经心动,准备投靠高义欢的左军将领,又犹豫了。
    金水河西岸,高义欢五万多人,就驻扎在左镇的对岸。
    在河岸边上,巡逻的士卒,早就发现了一条船,晃晃悠悠的向西岸驶来。
    这时船刚靠岸,一队巡逻的士卒就迎了上来,为首一员哨总,厉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过河来做什么?
    船头站着的王彦不慌不忙,本官是陛下委派的钦差,有要事要见韩国公!
    听说是南京皇帝派出的钦差,哨总不敢怠慢,拱手施礼,请大人稍后,容我去通报,等大帅发话,才能放大人上岸!
    王彦微微皱眉,仅仅这个细节,他就晓得高精忠的人马,军法森严,而且只听高精忠的。
    他不禁感叹,又是一个军阀,脸上却微微笑道:那就麻烦了!
    这时在魏武军大营内,高义欢却坐在大帐内,同众将商议渡河的事宜。
    昨夜还在对岸的王有才,现在已经坐在高义欢的大帐内,他站起身来拱手道:大帅,卑职已经说服了几员左将,马进忠王允成等人,都愿意为大帅效力。
    高义欢满意的颔首,先生做的不错,本帅计先生一功。
    王有才脸上大喜,忙行礼谢过高大帅。
    这时高义欢则看向众人道:既然对岸有人愿意帮忙,那咱们要过河就好说了。赵大宪你备好船只,就从马进忠的防区过河。
    说着他看向王有才道:先生,还得麻烦你今夜再过去一次,同马进忠等人在商量一下,双方约定个时间,还有暗号。
    高大帅身居高位,说话却让人如沐春风,声音又好听,虽是命令,但却让王有才感到很舒服。
    大帅,卑职今晚就过去!王有才道。
    高义欢遂即站起身来,走到一副作战图前,挥手道:诸位都过来,我们看一看,这仗该怎么打。
    两侧坐着的将领,齐齐起身,然后围拢过来。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的重点却只有一个,就是怎么快速的将大军运过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