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何腾蛟坐在书房内,内心忧郁,他早晓得会被高义欢给害了,却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现在何腾蛟有苦难言,对方这样铺天盖地的宣传,肯定是抓到什么东西,而高义欢这个牲口,惹了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晓得跟他说一说,让他想辩解,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时何腾蛟正负手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想着怎么替高义欢这个畜生擦屁股,房门忽然被推开,门人进来禀报道:老爷,宫里派人过来,召老爷过去议事!

    何腾蛟闻语停下步子,沉默半响,挥了挥手,知道了,你去让人备轿。

    皇宫,御书房内,几位大学士泾渭分明的站在两侧,一撮是东林的人,一撮是马阮一党。

    两伙人都站在角落里小声的议论,东林党人嘀嘀咕咕说话很小声,马士英和阮大铖则很轻松,似乎是想看大戏。

    这时何腾蛟走进书房,两伙人都默契的停止交谈,东林党人一拂衣袖冷哼一声,别过头去,马士英阮大铖则一脸玩味的看着何腾蛟。

    这让老何只觉得菊花一紧,感觉到一丝不好的预感,心神有些不宁。

    这时何腾蛟刚走进书房,东林党魁钱谦益,也杵着拐杖走了进来。

    前些日子,钱谦益中了风,朝中同僚曾去探视他,不过情况却不乐观。

    众人见他躺在床上,口歪嘴斜,不能说话,也不能动弹,已经成为一个废人。本来朝廷已经准备免了他的官职,东林党人也准备另选党魁,可现在看来,钱谦益的病情,却已经好了大半了。

    这点倒是让人有点意外,让马士英阮大铖暗道可惜,就连东林党人也有没想到钱谦益会好转。

    其实钱谦益之所以中风,完全是被高义欢给气的,他是一口气没缓过来,硬生生的憋出一个中风,等侯方域带来武昌的消息,钱谦益心生一计,病情立时就奇迹般的好转,没几天就能下地走路了。

    这次左良玉虽然在高义欢手里吃了亏,但是一两处失败,对于大局,却并不打紧。

    钱谦益之所以病了,他是忧郁成疾。是因为他发现拿高义欢一点办法都没有,而主战派战据上风,也成了水道渠成的事情,东林党极有可能被逐渐排挤出朝廷。

    这次高义欢和左良玉的冲突,却上钱谦益看见了一次扭转全局的机会。

    最近南京城内,抹黑高义欢的事情,就是钱谦益主持操作。

    他见舆论的风向已经调转,便将左良玉的奏折,直接交给了皇帝,所以才有今天的议事。

    众人见钱谦益杵着拐杖进来,不管是不是政敌,都过来嘘寒问暖。

    都是体面人,就算心里恨不得对方早死,可是明面上还是乐呵呵的一团和气。

    阮大铖便走上前来,便蛰笑道:牧斋公,身体有疾,怎么不多休息。我看你年岁也高了,不如趁此机会告老还乡,朝政就交给我们了。

    钱谦益白了他一眼,不碍事,朝中宵小横行,我岂能休息?

    阮大铖讨了个没趣,自己找上门来,被老东西骂了一句,他把脸一板,走一边去了。

    钱谦益冷哼一声,走进书房内,又恨恨的瞪了何腾蛟一眼,然后与几名东林党的大学士站在了一起,小声低语。

    这时一名内侍,忽然唱道:陛下驾到。

    书房内,众人急忙在两边站好,躬身相迎。

    朱慈烺穿着龙袍,头戴翼善冠,便在两名内侍的陪同下走进来,然后在御座上坐定。

    吾皇万岁!几名大学士,忙给小皇帝行礼。

    朱慈烺脸色有些阴沉的一抬手,几位阁老不必多礼。

    说着朱慈烺便将一份奏折,丢在桌案上,含着怒气说道:武昌来的奏疏,南宁候让朕给他做主,说韩国公兼并他四万兵马,欲图夺取武昌。大敌当前,朝廷将领居然相互攻伐,眼里还有朝廷,还有朕吗?

    书房内何腾蛟冷汗直流,钱谦益内心冷笑,马士英阮大铖隔岸观火。

    朱慈烺扫视几人一眼,看向何腾蛟,何阁部,韩国公是你招抚的,这事你清不清楚?

    :书友们,我是话凄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486章钱谦益的算盘
    因为高义欢两次献俘,朱慈烺对他的印象,已经有了很大改观,甚至对高义欢抱有一定希望,而正因为如此,当朱慈烺听到高义欢兼并明军,欲夺武昌时,才更加的愤怒。

    虽说朱慈烺对这件事情有点怀疑,但如果所言属实,那高精忠就辜负了他的信任。

    在皇权社会,辜负皇帝的信任,或者欺骗皇帝,这都是皇帝不能容忍的事情。

    朱慈烺原本以为高义欢同左良玉不一样,可现在看来两人其实没有差别,甚至高义欢对他的威胁还要大一些,很有可能成为大明朝的朱全忠。

    朱慈烺收到奏疏后,心中异常的愤怒,所以急忙召集内阁,要把这件事情弄清楚。

    何腾蛟虽是大学士,但是他与马阮和东林不同,后两者在朝中有庞大的势力,大到皇帝不敢动轻举妄动的地步,而他在朝中却没有什么根基。

    皇帝说罢免他,甚至要杀他,都没有人为他说话,也不会捅了马蜂窝,所以皇帝的信任对他至关重要。

    何腾蛟额头冒汗,急忙行大礼,解释道:陛下,韩国公确系臣招抚,而以臣对韩国公也有些了解,觉得他虽然沾染了些匪性,但是绝非目无君父之辈。此事,臣以为不能听左镇一家之言,还得探查清楚,才能做出判断。

    没奈何,高义欢是他招抚的人,何腾蛟已经被他绑上战船。如果高义欢被定为谋反,何腾蛟也要受到牵连,因此他只能硬着头皮出头,帮高义欢擦这个屁股。

    朱慈烺沉默着不说话,他也不希望自己看错人,但是左良玉也不太可能空穴来风,肯定已经同高精忠对持上了。

    这时钱谦益轻声咳嗽,大学士王铎立刻就站出来,陛下,臣有本要参何腾蛟。

    王铎看了何腾蛟一眼,便跪下举起一本奏折,陛下,臣不是言官,本来不能随意弹劾,更不能攻击大学士,但是臣以为此事涉及社稷安慰,臣便不能不说了。臣听闻,当初何腾蛟招抚高精忠,而并非像他所说,是他力挽狂澜,用大义感化高精忠,使得高精忠归顺,实则是他指挥失误,陷大军于死地,被迫与高精忠签下的城下之盟。高精忠能够归附,也并非心向我朝,而是蓄谋已久。他见李闯覆灭在即,害怕我朝报复,所以才急于投降我朝。这就好比朱温见黄巢大势以去,投降唐朝一样。

    王铎一脸激愤道:陛下,前车之鉴,不能不察,臣以为高精忠就是大明的朱全忠,而何腾蛟隐瞒事实,欺瞒陛下,当杀!

    王铎刚说完,钱谦益等另外两个大学士,立刻就跪地附议,也要弹劾何腾蛟。

    这话真是够毒的,那朱温参加黄巢的叛乱,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等地,大大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地位。

    他被黄巢器重,但在黄巢走下坡路的时候却归附了唐军,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黄巢,被唐僖宗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军节度使,继而又进封梁王。

    此后朱温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并于天复元年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杀死唐昭宗,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

    最后自然有又是一套被玩乱的戏码,朱温逼着唐帝禅让,夺取了帝位,代唐称帝,建立梁国。

    就这事迹,往高义欢身上一套,真是怎么看,怎么像朱温,皇帝心里能不怕,能不忌惮?

    何腾蛟冷汗直流,东林这是要弄死他啊。

    眼看着朱慈烺的脸又沉了下来,再不说话,说不定就真被弄死了。

    何腾蛟大急,顾不得许多,急忙开口道:陛下,钱谦益结党营私,造谣生事,蒙蔽圣听,他们这是在陷害臣下,也是在污蔑忠良。陛下恕臣直言,韩国公兵强马壮,说他害怕我朝报复,而归降我朝,显然是想当然了。当时湖广以无精兵,要不是臣感化他,韩国公完全能占据整个湖广,再者若韩国公真有反心,何必为陛下死守豫州,保卫荆襄,他大军直接南下,我朝谁人能挡?现在此事还没查清楚,他们就污蔑韩国公为朱全忠,这不是要逼反忠良,让人寒心吗?

    马士英听到这里,忽然站出来,陛下,臣以为此事不急于一时,派人去湖广查一查,再做决断不迟!

    王铎听了顿时就要说话,朱慈烺阴沉着脸,忽然一抬手,朕累了,今日暂且都退下。

    朱慈烺说完便起身离去,心情显得极差。可以预见,不管左良玉说的是不是真的,朱慈烺对高义欢的好感,都因为今天的事,而消失不见了。

    因为高义欢的事迹和朱温太像,原本朱慈烺心里就有一点疑虑,今天又有人直接指出,猜疑的种子就已经种下,并且迅速发芽。

    大监说了一句,几名大学士恭送后,钱谦益一脸冷傲的在同党搀扶下,离开了御书房。

    马士英阮大成也走了出去,把何腾蛟一人,留在了书房内。

    等人都走完,何腾蛟才有些恍惚的站起来,心道,这次被高义欢坑惨了。

    同时他心中又迅速思索着钱谦益的意图,现在东林党本就被动,为何还要去招惹高义欢,难道醉翁之意不在酒,想要转移注意力?

    他站起身来,身心俱疲的往外走,刚跨过门槛,一个内侍却将他叫住,何阁老,陛下有请!

    钱谦益一行人,出了御书房后,并没有各自散去,而是来到钱谦益的府邸。

    这时几人将门窗关闭,然后坐在两侧,听候钱谦益吩咐。

    今日陛下明显已经动摇,已经对高精忠起了疑心。钱谦益笑道:只要疑心一起,接下来就好办了。这次我们一定要将高精忠定为叛贼,把何腾蛟拿下去,断帝党一臂,同时将朝廷的注意力吸引道湖广去。

    钱谦益真正的目标,其实不是高义欢,高义欢在湖广,碍不了多少事。他真正要对付的是,近期慢慢崛起的帝党。

    近期帝党借着主战派占据上风的机会,开始对江南赋税动手,准备同东虏开战,他必须要踩一脚刹车,不能让这些愣头青,把朝廷带沟里去了。

    因此他才借着高义欢与左良玉冲突这件事情,转移主战派的注意力,同时把支持帝党的何腾蛟给办了。

    王铎道:马士英今天出手,陛下要是派人去湖广调查怎么办?

    钱谦益冷笑道:首先让我们的人注意,一定不能放高精忠的信使来南京。不过他们几次都是走江北,这次也有可能走江北,那里不是我们控制的地区,所我准备明天就送一封武昌告急的军报上去,逼迫朝廷出兵救援,只要打起来,高精忠就是反贼,还需要调查么?

    王铎道:这样一来,朝廷就算清理商税,财政也得向左镇倾斜,正好壮大我们的实力。



第487章何腾蛟两头不是人
    何腾蛟被内侍领到一间大殿,朱慈烺正来回踱步,显得有些烦躁不安。

    臣拜见陛下!何腾蛟进来后,心里有点惶恐,不过同时又意识到,皇帝并不信任党人。

    这时朱慈烺停住脚步,忽然盯着他看了半响,何阁老,这里就只有你我君臣二人,你老实和朕说,王阁老所奏,是否属实?

    何腾蛟被盯得很不自在,不过却立时摇头否认,陛下,武昌或许发生了什么事情,可绝不会是像东林所言。王阁老对臣的指责,更是无中生有。

    说着他抬头看了朱慈烺一眼,忽然小声提醒道:陛下,朝廷国策刚有变化,江南赋税还未清理,党人就生此事端,而且还针对臣下,这其中~

    何腾蛟知道皇帝的意思,是希望他坦白,可坦白就等于承认欺君,而一个欺君的人,就算皇帝此时不治他,以后肯定也要把他办了。

    朱慈烺想让何腾蛟坦白,可是何腾蛟却并不天真,不会给自己留个污点,反而有些委屈的暗示朱慈烺,我是你的人啊!

    朱慈烺脸色阴沉,又开始来回踱步,半响叹了口气,卿家先回去吧!

    何腾蛟行礼告退,他匆忙从皇宫出来,便直接回到府中,然后立刻就去吩咐门人去问王世琮和李虎,看高义欢有没有消息送来。

    不到中午,门人就来回报,那边并没有消息送来,而且府邸和驿馆,似乎都被人监视了。

    这让何腾蛟感到情势更加严峻,江南毕竟是东林的地盘,这次怕是难办了,于是只能急忙让人去湖广查看。

    是夜,何腾蛟辗转难眠,到后半夜将要入睡之际,门被下人敲响。

    老爷,有人前来求见!门人小声唤道。

    何腾蛟本就没睡着,闻言精神一振,急忙穿衣坐起。

    不多时,何腾蛟走进客厅,里面已经座了两人,一个是高义欢的侄子李虎,一个是两淮豪商马洪山。

    李虎何腾蛟认识,见他晚上前来,何腾蛟脸上顿时一喜,李将军,可是你家国公有消息送到了!

    李虎道:长江水道不能走,只能绕道汝南走江北,由马员外送来,今天下午到的南京。

    马洪山行礼道:老朽马洪山,见过何阁老!

    何腾蛟笑道:马员外生意做的很大啊!对了,马士英马阁部和马员外有关系没有?

    马洪山捋了捋胡子,淡淡道:马阁老是老朽叔叔。

    何腾蛟眼睛一眯,肃然起敬,我就说嘛,是有点像哩!

    说完这茬,何腾蛟脸色呼的有一变,开门见山的问起正事道:韩国公送来什么消息,他在武昌到底干了些什么事情?

    李虎道:大帅把左镇张应祥部缴械,还砍了三百多个祸害百姓的左兵。

    马洪山道:之后又击溃左军,俘虏了近四万人!

    何腾蛟一夜没睡,问完刚端起茶杯,将一口浓茶送入嘴中,听了顿时全喷了出来,什么,他真打了左镇,还兼并了左军人马!

    何腾蛟一时无语,有点心灰意冷,他本以为是东林造谣,没想到高义欢还真弄出这么大事,这回真把他给坑惨了。

    李虎道:左镇趁着大帅抗击鞑子的时候,过江偷袭我们,背后捅我们刀子,还荼毒荆襄百姓,大帅一怒之下,就把他们给办了。现在正准备打武昌,讨个说法哩。

    何腾蛟听完着话,眉头一挑,整个人像是起死回生一样,是左镇过江挑衅?

    对啊!我们有证据!李虎说完,将一大包东西递过来。

    何腾蛟急忙接过来,打开包袱,里面全是卷宗,足有上百份之多。

    他迫不及待的拿起来观看,当先三份是张应祥等人的认罪状,讲的是左军渡江,偷袭荆襄的事情,后面则是汉川百姓的状子,都是讲的左军在汉川县做的坏事,其中一封文采斐然,正是出自王进士之手。
1...217218219220221...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