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这时众人来到一处堆满辎重和粮草的江滩上,高义欢问道:缴获了多少物资?
一名正在清点的部总上前,单膝跪下禀报,启禀大帅,卑职初步统计,缴获军帐五千余顶,粮食三万石,各种兵器则暂时没有统计。
除了三万石粮食,左军使用的军帐刀剑衣甲火铳等物,高义欢都看不上。
高义欢微微皱眉,发现银子没有?
部总摇了摇头,暂时没有发现。
高义欢有点失望,左大帅来一趟,也不带点银子,有点不像话了,不过他转念一想,左良玉准备来抢他,自带干粮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把银子运过来。
高义欢挥了挥手,让部总退下,心里有点不高兴。
这时金声桓问道:大帅,北岸的左军尽数被我们歼灭,接下来还打不打?
怎么不打?高义欢眉头一挑,本帅乃是抗清功臣,左良玉背后捅我刀子,本帅占着理,自然要接着打。
忙活一回,就弄到三万石粮食,高义欢岂会收手。
金声桓抿了抿嘴,左良玉几十万人盘踞武昌,他们战力虽不行,但毕竟有长江作为天然屏障。我军要攻打武昌,就得强渡长江,这需要大批的战船啊!
高义欢却微微一笑,没船可以造。况且,本帅也不一定要直接攻打武昌,先打常德也是一样。
金声桓一愣,左良玉捅我们刀子,大帅怎么打湖南去呢?
高义欢没说话,一旁的陈名夏笑道:左良玉是明朝的南宁候,他背后偷袭我们,大帅有理由认为是受到了朝廷的指示。
金声桓眼睛一眯,就明白过来,武昌被左镇祸害的一片残破,并没什么油水。
高大帅是想利用左镇偷袭他这件事,向南京施加压力,获得更大的利益。
现在高大帅是抗清英雄,明军偷袭他的后路,是不是该给个解释。
左良玉虽盘踞武昌,但其实也是个穷逼,光针对他,没多少好处,把这事算在明朝头上,才好向明朝索要好处,而明朝肯定不会为左良玉背锅,肯定要安抚高大帅,因为高大帅现在比左良玉可厉害多了,南京基本不敢得罪他。
金声桓也是明白人,脑子一转,就明白了高义欢和陈名夏的意图,脸上顿时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是夜,汉川县府衙内,灯火通明。
高义欢大马金刀的坐在大堂上,两侧站着杀气腾腾的甲士,堂下则跪着张应祥徐育贤常登三员左将。
张应样跪在地上,涕泪横流,高大帅,卑职错了,不该趁着您不在,占据汉川县,您看在都是明军的份上,放卑职一马啊!
高义欢入城后,就杀了他三百多名属下,把张应祥给吓着了。
一旁跪着的徐育贤常登两人见此,不禁额头冒起冷汗。
高义欢却微微一笑,你们几个不厚道啊!敢从被后捅本帅刀子,依着本帅的脾气,肯定是要把你们弄死的。
韩国公,高大帅,饶了我们这一回吧!我们也是听令于上面,受人唆使,否则借一万个胆,也不敢冒犯高大帅的虎威啊!张应祥急得快哭了。
高义欢眉头一挑,看着三人,问道:你们说一说,左良玉为什么要捅本帅的刀子,今天为何突然又退兵呢?
高大帅,是东林党唆使左良玉,从背后捅高大帅的刀子地。今天退军,好像是东林党从南京送来高大帅大败清军的消息,把左良玉给吓住了,所以才忽然退兵。徐育贤抢先说道。
高义欢眉头一皱,心道,又是东林党,我日你们先人哟。
高义欢沉默一会儿,想了想,东林党和左良玉搞在一起,那他打左良玉,东林党肯定得帮着左良玉,甚至绑架朝廷为左良玉说话。
这样一来,他就等于和南京对抗,这并不是高义欢想要看见的,他希望的是南京为了安抚他,而给他让出一部分利益,而不是朝廷和他硬顶,这对他没有丁点好处。
一时间高义欢眼睛一眯,露出一丝杀气,不过遂即却对三人笑道:本帅最狠不厚道的人。你们想要活命,也不是不行,就看你们认罪的态度诚不诚恳。
说着高义欢一挥手,几个护兵就拿着笔墨纸砚,在他们面前一人放了一份。
高义欢指了指,把你们怎么背后捅本帅刀子,都干了些什么坏事,全都写出来。写的好,放你们一马,写的不好,就直接拖出去砍了。
三人额头冒汗,高大帅杀人如麻,他们赶紧撅起屁股,拿起毛笔,歪歪扭扭的写着自己的认罪状子。
不多时,三份状子就放在高义欢的案前,他将三份都看了一遍,微笑着对徐育贤常登两将说道:两位将军可以去休息了!
两人啥事没干,刚过江就被俘了,所以认罪状很简单,只是交代奉谁的命令,受谁的唆使,渡江想干啥,就过关了。
两人如蒙大赦,用衣袖擦了擦冷汗,急忙告退。
这时高义欢却忽然换了副面孔,一下将张应祥那份扯了稀碎,草你娘,要把你干的坏事,还有你部在汉川做的事情都写上,明白么
高义欢一脸怒气,本帅再给你一次机会,给老子写深刻点,懂吗?
张应祥吓得冷汗直流,忙从新书写,豆大的汗珠滴在纸上,把他奸污王进士儿媳的事儿都老实写上了。
第484章控扼水道
高义欢让张应祥三人写下认罪状,把左镇如何捅他刀子,怎么祸害汉川百姓的事情,都写了出来。
同时他还让陈名夏,写了封满怀悲愤的奏疏,上奏小皇帝。
奏疏着重强调他一心向着朝廷,为朝廷抗击鞑子,可是朝廷却背后捅他刀子,让他很寒心,很失望。
整片奏疏中,陈名夏强调,高大帅对皇帝还是很忠心的,也相信皇帝不会害他,可是朝廷显然被奸逆把持,否则不会来害他这个当世岳飞。
这是有奸臣蒙蔽了皇帝的眼睛,想要皇帝背负残害忠良的骂名,我高义欢受点委屈没什么关系,但是不能让朝廷被这些奸逆把持,所以他准备替皇帝,把这些奸逆给除了。
高义欢看完奏疏,十分满意,当即就让人绕道送去南京,然后就准备以此为借口,收取地盘。
不过魏武军不善水战,左良玉龟缩武昌,令人马沿江巡视,魏武军想要杀过江去,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者如果渡江后,被水师断了归路,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此时江滩的战事已经过去数日,不过两军只是隔江对持,并未再次发生冲突。
这让左良玉松了口气,对部将们说,高精忠能打又如何?他还能飞过长江不成?
左良玉这副贱样,让魏武军上下有点不爽,不过一时间确实拿左良玉没有办法。
高义欢有雄心建造一支强大的水师,不过现实相对的骨感,以魏武军眼下的情况,注定不可能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除非再发一笔横财。
现在魏武军收编顺军残部后,总兵力已经达到13万人,每年军饷就要耗费近250万两,如果加上军粮,器械,奖赏和抚恤,至少还要200万两。
为了维持军队,高义欢每年至少要花费450万两,再加上其它支出,一年需要花费600万两,而高义欢控制的版图,一年的赋税收入却只有300万。
这还是在湖广收取重税,将宗藩土地,还有乡绅的良田,都纳入赋税体系后的结果。
魏武军能支持到现在,除了高义欢把土地当做银子支付给士卒,减少银子的消耗外。就是此前从何腾蛟孙可望李自成手中获得了一笔钱粮,让府库中还有不少结余,否则高义欢早就破产了。
前不久,高义欢问了下户曹,得知府库中还有白银四百余万两。
这看似很多,可实际上在同满清打一仗,估计也就花完了。
同满清打仗,完全是个赔本的买卖,是一个巨大的消耗。打输了,损失惨重,打赢了,所得也不过是一块残破之地,还得倒贴,投入钱粮来安抚地方。
这种现象将是一个长期的现象,除非打到北京,把满清劫掠的钱财都夺回来,否则前期都是个亏本的买卖。
这也就是说,高义欢需要长期倒贴,需要不停的砸钱,直到将满清解决。
虽说府库内还有不少银子,但高义欢并不能任意挥霍。现在维持十三万魏武军,已经很艰难,并且今后肯定还要花钱,高义欢只能打消打造庞大水师的计划。因为水军甚至比马军还要费钱。
武昌北面,长江边上,高义欢骑马驻立在汉水与长江交汇处。
高义欢抬起马鞭,指了指江面,这个地方不错,水陆交汇之地,给左良玉实在是糟蹋了。要是本帅在武昌,一定好好经营,只需在此设一卡,光收过往商船的赋税,就能日进斗金。
左镇军纪败坏,小商人跟本不敢过来,大商号又有后台,左良玉贪图眼前之利,收了点小钱就放行,不晓得细水长流。如果他收税的话,肯定要比商号孝敬的多得多,我看他是抱着金饭碗要饭哩!陈名夏大冷天扇着扇子,对左镇很是轻蔑。
高义欢微微颔首,显然赞同他的观点。
这时高义欢扫视了江面一眼,遂即看向一旁的孙县令,吩咐道:孙县令,本帅给你一个任务!
孙县令忙行礼,请大帅吩咐!
高义欢马鞭指着汉水和长江交汇处,本帅拨给你一个工程队,你为他们提供后勤还有资源,一个月内,给本帅在这里建造一个简易的炮台出来,本帅要封锁江面。
高义欢的水师不行,湖广明军的水师,也是稀松平常。
千里长江,高义欢要渡江,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高义欢并不担心湖广和左镇的水师,他真正担心的是明朝护卫南京,驻扎在长江下游的水师,开到湖广。
江南的水师配备炮船,不是湖广的小帆船,小帆板能够相比,要真往江面上一横,给高义欢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过江。
为此高义欢准备在沿江,筑多个炮台,封锁江面,不让江南的水师驶过武昌,另外炮台建成后,就能控制水道,那高大帅征收一点过路税,是不是也就合情合理了。
这样一来,高义欢不需要一支强大的水师,依然可以在湖广称王称霸。
孙县令听了,忙领命,大帅放心,卑职一定做好工作,不误了工期。
高义欢微微颔首,满意道:你好好干,本帅很看好你哟。
吩咐完炮台的事情,高义欢又问道:义成,同张先壁联系上没有,那厮愿不愿意,帮本帅过江啊?
高义成笑道:大帅,联系上了。不过张将军说,上次他大败后,被南京贬成了参将。这次希望大帅不要把他打太惨了!
高义欢哈哈一笑,告诉他,等本帅过江后,给他一个打胜仗的机会。
南京城中,近日来,世面上开始出现一些关于高义欢的小说和画本,内容都是对高义欢的污蔑,将他形容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军阀,左良玉反而成了正面角色。
这些小说和画本,自然都是出自东林之手,他们对高义欢没有半句好话,把高兴好说成穷凶极恶,荒淫好色,凶残嗜杀,治下百姓民不聊生,总之极尽造谣污蔑之能事,对高义欢抗击清军则没有只言片语,并且还直接把左良玉干的事情套在高义欢的身上,把他形容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
这些册子,半卖半送,传播的速度惊人,而三人成虎,许多人看到这些之后,并不会去深究真假,看铺天盖地都是这类消息时,就觉得是真的了。
马士英府邸,阮大铖拿着一本小册子,上面三个漂亮的楷体朱全忠,配图一胸毛大汗,正强暴民女,制作相当精美。
东林的老套路,不过确实狠毒!阮大铖笑了笑,递给马士英,当年他也曾被东林来过这么一手。
马士英接过来看了看,笑道:纯粹无中生有,不过东林这帮人咬上高精忠也好,我们正好坐收渔利。
大学士何腾蛟府邸,一份民间的画报,摆在何腾蛟的案头,上面几个醒目的大字愕然写着,魏武军袭击官军,欲夺武昌,高精忠意欲何为?
何腾蛟有些恼怒的将画报揉成一团,气得吹胡子瞪眼,这个高义欢就晓得给老夫惹事,老夫迟早被他坑死~
:书友们,我是话凄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485章皇帝发怒
何腾蛟心中十分的郁闷,他是凭着招抚高义欢的功绩,才入阁拜相。
进入内阁后,他的处境并不轻松,马阮不把他当一路人,东林党时刻找他的麻烦,让他在南京举步维艰。
好在老何很有政治智慧,看出来东林和马阮都不得人心,别看他们蹦跶的欢,可是迟早都要完蛋。
皇帝对两派都不满,特别是东林和皇帝已经势如水火,而只要东林不敢换个皇帝,那就迟早要被皇帝铲除。
有鉴于此,何腾蛟很快就与帝党勾结,向皇帝靠拢,以大明忠臣自诩。
王彦陈子龙路振飞等帝党干员,也很乐于拉拢何腾蛟。
毕竟内阁中有一个帝党大学士和没有帝党大学士,情况确实是天差之别。
最近何腾蛟配合帝党,借着主战派占据上风的机会,通过了清查江南茶税的决议。
只要内阁中有大学士支持,皇帝意志坚决,再加上有备战打仗这面大旗,帝党的建议就有机会通过,而不是向往常一样,皇帝说了,内阁没人应声。
何腾蛟做的一切,小皇帝自然看在眼里,对他恩宠有加,可这个时候,居然传出他招抚的高义欢,攻击朝廷军队,欲图夺取武昌的消息,就让何腾蛟一下变得很被动了。
攻击朝廷的军队,夺取朝廷的城池,这等于就是谋反。
何腾蛟已经可以看见,无数弹劾他的奏折,正飞向内阁,飞向皇帝的案头。
当然以何腾蛟的政治智慧,自然嗅到了阴谋的味道,只是他了解高义欢,这尊大神并不是他能把控的,这个牲口确实有可能会攻击武昌。
这便让何腾蛟被动了,他不了解武昌的情况,不了解事实怎么样,便真的不好出牌。
如果高义欢真打了武昌,那他为一个谋反的叛贼说话,怕刚取得的皇帝信任,又要付之东流,甚至可能要被打入叛党,枭首示众,都有可能。
毕竟本朝,文臣也是可以杀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