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许多人对于清军入关的认识不足,不晓得这是两个民族的战争,当然现在也没这个词儿。
这一战,是两个民族的对决,不胜即亡,根本没有退路。
汉人赢了,则开启一个新时代,败了就要沉沦数百年。这是关系天下气运的一战。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死磕到底,势不两立,对敌人绝不留情的气概。
在这场斗争中,必须要让人意识到投清的后果,以及将付出的代价,才能杀住投清之风,逐渐改变大势。
另一个原因,则是高义欢缺粮,他虽然需要人口,但现在养不起,多张嘴反而多一份负担,所以他决定全部杀了。
此时高义欢骑着黑驹,驻立在城外,正看着魏军士卒,从汝州撤离。
多铎发现汝州被攻下后,必然要找回场子,而汝州城墙被炸毁,短时间内难以修复,所以高义欢准备撤出汝州。
汝州一地,山林起伏,处于伏牛山和嵩山之间,正是适合魏军的战场。
高义欢准备退后至汝州南面的霍山,再扎下营盘,尝试将清军主力诱入山丘地区。
这样一来,高义欢更加靠近自己的地盘,粮道缩短,而多铎的粮道则会拉长,增加清军粮食的消耗。
这时太阳西沉,西面的山林,在落日的余晖照耀下,被镶上了条红边。
高义欢骑马,看着魏军士卒,推着大小车辆南行,远处忽然一支数千人的步军,牵着不少战马回来。
为首一将,看见高义欢的大纛旗,打马奔驰过来,然后翻身下马,急步走上来禀报道:大帅,卑职奉命阻敌,缴获战马一千二百匹,另外还有大批伤马死马,特来复命。
来人是王光泰,他清理战场之后,便急忙撤了回来。
高义欢早已从斥候口中得知了阻击的经过,知道王光泰并没有挡住沈志祥。
他点了点头,先安抚一句,王将军辛苦了!这次阻击斩获不少清军,本帅稍后为你记功。
卑职谢过大帅提携!王光泰急忙抱拳。
高义欢摆了摆手,看着他道:王将军,今日一战,你虽没有留下沈志祥,但是却有了一场宝贵的经验。本帅希望你能对这一战,进行一个总结,看看清军骑兵冲击的特点,也说一说咱们自己有哪些不足,本帅好及时应对和改正。
高军步军在训练中,虽然多次演练被骑兵冲击的场景,但毕竟不是真冲。
王光泰这次阻击,虽没有完全成功,但是却等于拿到了清军骑兵的第一手资料。
魏军便能从这一战中进行总结,了解清军骑兵撞击的力度,知道前阵该布置多少长矛手,或者是器械方面,需要什么改进,火力需不需要加强等等事情。
没能拦住清军,被人家凿穿,是件比较丢脸的事情,王光泰脸上一红,但还是抱拳领命,卑职稍后便进行总结,然后呈报大帅。
高义欢微微颔首,遂即又问道:你回来时,可有选虎营和武卫营的消息?
回禀大帅,徐黑虎王得仁他们就在后面。选虎营天黑之前应该能回来,武卫营或许要等到半夜!王光泰抱拳道。
他话音刚落,北面的道路上,便卷起一片黄尘,大股的骑兵奔驰回来。
徐黑虎奔驰在前,战马后面用绳子拖着一人,衣甲破乱,处处是血,整个后背的皮肤都被摩去大片,看得人触目惊醒,不是沈志祥,又是谁?
龙门关清军大营内,多铎正在大帐内,询问粮草的事宜,一将确忽然挑帘进来,行礼禀报,王爷,唐通禀报,鹿蹄山的贼兵溜走了!
多铎闻语一愣,你说什么?
片刻后一支清军骑兵飞速奔出大营,往南而去。
次日中午,多铎在众多护卫的簇拥下,来到鹿蹄山以东的一段小道上。
众人来到一座山丘上,居高临下的往下一看,只见道路上铺着一层穿着白色棉甲的清军尸体,到处都是散落的兵器和旗帜,多铎的脸色顿时阴沉到了极点。
这时多铎忽然一转身,便一巴掌扇在唐通脸上,直将他打得的眼冒金星,东倒西歪。
说!为何没有发现鹿蹄山的贼兵撤走,还让他们在这里打了个埋伏,杀我这么多八旗勇士!多铎厉声喝问。
唐通一手捂着被扇红的脸,满脸委屈,王爷,一个月来,贼兵一直未出鹿蹄山,那王杂毛又是个大老粗,奴才实在没想到,他会给奴才整出一出典故~
多铎满脸狰狞,什么典故?
悬羊击鼓,饿马提铃!唐通小声道。
多铎勃然大怒,简直要被气死,身子在马上摇摇欲坠,又是这招,高义欢这是当你们是猪啊!~岂有此理,气煞我也!
第315章再遇多铎
汝州城外,几支清军哨骑在前,驱赶着魏军斥候向南。
双方一路上爆发多次交战,魏军斥候死伤十多人,清军则只死伤四五人。
虽说魏军的斥候损失大于清军,但是明知多铎大军南下,却不拔腿就跑,反而敢近前窥视的魏军,也让清军感到了这个对手有一丝的彪悍。
其实无论八旗闯军明军,还是魏军,都是由人组成,个人能力上的区别并不大,战力之间的悬殊,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训练和战斗经验,二是军法和军令能否贯彻,三是士气和士卒对于自身能力的自信。
魏军成军已有三年,训练和战斗经验都有,军法也十分森严,就是士气方面差了一点,不如八旗那么自信,还没有蔑视天下的胆气。
这么看来,其实魏军已经不差,能做八旗的对手了。
高义欢步军众多,队伍中还有不少民夫,大军撤退的速度比较缓慢,而多铎距离汝州太近,骑兵一日可达,所以魏军斥候,不停的出击,给清军造成压力,迟滞多铎的速度,为大军在霍山下营,争取时间。
霍山位于汝州之南,控扼通往郏县和宝丰的道路,大批魏军抵达霍山后,一群群的士卒和民夫忙碌着,如同蚂蚁一样遍布山丘之间,砍伐树木,搭建营垒。
汝州地形复杂,多铎心中虽然十分愤怒,但是也怕遭了埋伏,所以派遣哨骑四出,而魏军斥候与清军哨骑的纠缠,便使得清军不得不放缓了行进的速度。
这时在清军前哨后面,大队的清军人马,沿着大道挺进。
道路上穿着各色衣甲的八旗兵,坐在马上,身体随着战马起伏,在骑兵身后,则是大队的步军,直见绿旗翻飞,头盔攒动,军容浩大,杀气腾腾。
下午时分,清军主力抵达汝州城下,一身白甲的多铎,被士卒引到南城,看着城墙上三个巨大的缺口,不禁微微皱眉。
王爷,奴才发现刘忠的尸体,不过却没找到续顺公。一名骑兵翻身下马,行礼禀报。
不多时,多铎便被人引到一颗大树前,看见刘忠被绑在树干上,身上插满了箭矢,但都不太致命,只有最后一箭贯喉,射穿脖子,死死钉在树上的那一箭,才要了刘忠的性命。
看情形,刘忠死前,必定遭受了折磨。
唐通扫视周围,先看见被射成的刺猬的刘忠,不禁暗暗咋舌,随后见尸体之前,还躺着二十多口男女老少,估计是刘忠家眷,心道:这个高义欢什么来路,这么狠?
这时他瞟了一眼后,正要回头,忽然看见旁边一块大石上,用血写着几个大字,脸上顿时满是惊愕。
唐通仔细一看,那些发黑的字体,歪歪扭扭,不过还是能够辨认,愕然是降虏者死四个令人触目惊心的大字。
这几个字,一下让唐通像是被蜜蜂蜇了一样,他脸上忽然大怒,行礼对多铎道:王爷,一定要弄死高义欢,这厮太嚣张,完全不把我大清放在眼里。
说实话,多铎并不想让刘忠死,毕竟是他主动降清,而现在大清对闯军的作战又不是很顺利,所以一个活着的刘忠,无疑将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能让更多人投到大清麾下。
现在刘忠死了,还是以这种方式被杀,大清脸上怎么说也是没有光彩的。
多铎恨得牙痒痒,而这时又有士卒来报,说在一座营盘内发现了数千被杀的降军尸体。
唐通听了,脸上不禁一阵抽搐,多铎则咬牙切齿道:高蛮子撤往何处,有没有探查清楚?
回禀王爷,贼兵在汝州之南六十里外的霍山下寨!一名满将说道。
多铎阴沉着脸,看向唐通,你不是要弄死高蛮子吗?就你做先锋了!
啊?唐通一听,脸立时变成了猪肝。
霍山,高义欢与众将领,站在一处半坡上,下望营地内的士卒搭建帐篷,竖起寨墙,看着挖掘壕沟的士卒和民夫,像入蚂蚁一样忙碌。
高义欢看营垒已经初具规模,心中稍定。
三四千鞑子,高义欢仗着兵力,敢打一打,但是遇见多铎主力,便只能当缩头乌龟,等清军来攻了。
正在这时,营地之外,一支十多人的鞑子骑兵,突破魏军斥候的阻拦,奔驰到营寨两里外,窥视魏军筑营。
营地中近百骑兵,立时从营门冲出,那队清军哨骑见此,为首骑兵一声大叫,便拔动马缰,匆匆离开。
两队魏军斥候想要阻拦,却被这支清军骑兵,从间隙处冲了出去。
高义欢微微皱眉,忽然问身边的白文选道:文选,你的人马休息如何?
大帅,我部人马休息近半日,士卒已经恢复精神。白文选躬身抱拳。
好!高义欢微微颔首:鞑子斥候到了,多铎的距离应该也不远,你部要做好准备。
说完,他扭头看了众将一眼,沉声说道:咱们虽然胜了一阵,但是却不能轻敌骄纵。刘忠之辈,距离多铎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他正说着话,远处更多的清军斥候出现,一队队的清军骑兵,将魏军斥候往营垒的方向挤压驱赶。
双方哨骑发生激烈的骑哨战,不过清军骑兵中,蒙古马军仗着骑射功夫厉害,很快便将魏军哨骑赶到了营盘三里内,为清军主力列阵,占据了大片的空间。
魏军斥候无法讨到便宜,不敢同清军斥候继续交战,纷纷从各个通道退回营寨。
这时营垒的工事基本完成,营地内的士卒坐着黑压压一片。
高义欢知道多铎将至,遂即下了半坡,回到营内,他一手按着刀柄,从士卒身边走过,然后登上了营地中的一座瞭望高台。
营中的魏军士卒,则在将领的指挥下,纷纷涌到栅栏边,列阵以待。
这时高义欢刚刚上了望楼,便见远处一个高坡上出现几骑清军,紧接着无数骑兵涌上高坡,然后又如同山洪般涌了下来。
几里外的大地,仿佛被铺上了一块地毯,入目俱是一片人马的身影,但是却并不混乱。
各旗的鞑子自成一股,步军列队行进,铺天盖地的鞑子,滚滚而来,看起来格外震撼。
这时清军斥候,在营地外占据了大片的空间,外藩蒙古骑兵压住两翼阵脚,清军则在营地三里外停下,并且从容列阵。
高义欢一手抓在望楼的木栏上,看着远处一杆大纛旗,移到阵前,知道那是多铎,脸上不禁冷笑,回头吩咐道:把本帅准备的厚礼,退出来~
第316章给多铎点个炮仗
清军大军在大营三里外停下,多铎立于大纛旗下,先凭借肉眼观察魏军大营,只见山脚下,白色的帐篷向上绵延,无数帐篷背山而建。
魏军大营分为三座,左右两营人少,中营帐篷较多。
多铎粗略的看了一眼,就知道魏军兵马不会少于三万人。
虽说他早就知道了高义欢的兵力,但这时看见营垒,他还是忍不住要感叹,高义欢一个闯军偏将,人马居然比主管河南兵事的白旺还要多,还要能打。
从这点来看,就晓得高义欢这个人,是个不甘寂寞,野心勃勃的家伙。
只是多铎也有点想不明白,这个高义欢既然有野心,为何不保存实力,或者去打南面瓢的很的明军,却偏偏要同他死磕。
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千里镜拿来!多铎扭头吩咐一句。
他身后一个亲卫,忙翻身下马,解下一个包袱,里面是个精致的盒子,亲卫打开后,取出一个黄筒子,呈给了多铎。
千里镜是西洋的玩意儿,是个稀罕物件,不易获得,在关外更是稀少,只能靠缴获。
多铎接过来,抽出他心爱的葡萄牙单筒千里镜,放在眼睛前观察魏军大营。
多铎首先看见,在栅栏上,每隔三十步左右,就有一门黑洞洞的火炮伸出,瞄准着前方。
这些炮主要都是野战用的佛郎机小炮,因为气密性不高,射程近,所以只能摆在阵前。
汝宁的铸炮坊,已经开始尝试铸造长管铜炮,相比于铜炮,铁炮要脆弱许多,也不能胜任越来越大的膛压,并且铸铁炮极易生锈,不如铜炮硬度高,韧性好,也不如铜炮轻便。
这也是紧跟西方野战炮的潮流,铜炮将成为主流,直到冶铁冶钢的技术得以发展。
魏军的火炮发展缓慢,主要也是手里没有铜矿资源,不过如果成功的话,把炮造出来,便可取代佛朗机,并利用射程的优势,将炮架在两翼高处,以侧射火力,不停的绞杀敌军。
多铎看了看火炮,然后观察营垒,发现营盘已经被手臂粗的木栅栏围住。
从木头的间隙中,伸出不少鸟铳,栅栏后隐约可见有不少长枪手列阵,精铁枪头反射着阳光,波光粼粼的一片银光,分外耀眼。
看营盘内旌旗猎猎,多铎知道魏军士卒应该已经严阵以待。
多铎拿着千里镜继续观察,看见栅栏后的魏军严阵以待,营内外还有不少新土,知道高义欢还挖了护营壕,便晓得没有准备的话,怕是不好硬攻魏军营盘。
这个高蛮子给自己的人马,取号为魏武军,也是有些不要脸,刚出道几年,靠着阴谋诡计,取得一点战绩,就敢号称天下最强,中原无敌。
这时多铎鼻孔里出了口气,正准备收了千里镜,让士卒后退下营,赶制盾车和壕桥,然后灭了高义欢,让他晓得谁才是天下无敌。
他刚准备放下千里镜,却忽然发现魏军中军营垒的营门被士卒推开,十多人一起搬开拦路的拒马和鹿角,便见一将策马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