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军师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他后悔,在自己没有力量的时候就参与到天下大争之局。
什么是力量。
白晖拥有的就是力量。
白晖部下有无敌的强军,白晖有一个庞大的谋士团,白晖有强秦在背后,白晖有翻云覆雨的能力。
此时。
往那里逃?
公子胜突然感觉天下真的无自己容身之所,没有人敢收留他,难道要往外域逃吗?
公子胜跪坐在地上,他放弃了。
带兵的赵将一挥手,数百弓弩手对准了公子胜。
慢,毕竟是我赵国公子。田不礼从袖子之中抽出一条白绫,赵将点了点头,四名士兵上前,两人按住公子胜,两人用白绫系在公子胜的脖子上,然后往两边用力拉。
田不礼开口说道:公子,你的门客赵奢将军会代你为赵国征战,同样,他也会看着田文的结局。你应该庆幸,你只是一人身死。
跪在公子胜背后的赵奢泪如雨下。
赵奢是良将,这一点已经得到赵**方的认可,就是廉颇都佩服赵奢的眼光与军略。
同样,这也是白晖的意思。
田不礼想保住自己的相位,自然要多作一些忠于赵国,为赵国有利的事情。
当然,为了乐毅,赵奢不能死,他是唯一的一个知道当时真相的人,他若死了,寻常的人没资格讲述当时发生的事情。
至于其他人,特别是当时通知田不礼的那位公子胜食客。
在公子胜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田不礼说道:公子胜的众食客,你等自行处置当时参与谋逆之人便是功,可活。
喊杀声立即响起,公子胜的食客们开始互相残杀。
知道真相的人都在田不礼的面前死去。
公子胜死后,赵国忠相田不礼。挥刀杀向赵国公族,宁杀错,莫放过。赵王赏赐万金,加平原君。
终于,赵胜的尸体被运到了野王。
正在野王过着醉生梦死生活的白晖,在见到棺材的同时,也接到另一个项报告。
主上,田文成功了。骑劫领小燕王令,行为过激逼反了乐毅,乐毅奇袭卫国,将卫国,以及齐国三十七城降赵,燕军与赵军以临淄为界,临淄西归赵,临淄东归燕。田单,下野。田法章降赵。赵立齐国,封田法章为齐公。
范雎小心的站在白晖身旁汇报着。
在范雎看来,此时斗智,田文胜了,而且胜的漂亮,自家主人肯定不会高兴。
白晖问:你怎么看?
主上,虽然不想承认,但这次我们败了。范雎很无奈的回答着。
白晖点了点头:胜败乃兵家常事,失败是成功之母,要在失败之中积累经验,这天下还大着呢。你知道我最生气的是什么?
门下以为,是田文计高。
不,是我想保卫王,结果没保下来,这事才是最丢脸的。不仅仅是我丢脸,我王也丢脸。你亲自去见太后,就我刚才的话请示太后,请太后示下。
诺!范雎施礼后缓缓的退离。
这一次斗智,可以说节奏一直在白晖手中掌握着,可田文抓住了一点点小漏洞就给了白晖一记狠的。
范雎也在其中学习到了不少东西,他需要时间消化自己这次所得。
范雎正准备退离的时候,却见一持王令的使节入内。
内史官,别来无恙,你在咸阳辛苦守护咸阳宫,怎么有空来到这里。白晖笑呵呵的迎了上去。
内史官回礼:有营大河君关心,我是奉太后令带宫中顶尖女医,还有喜婢前来洛邑。这还没有给大河君道喜,恭喜,恭喜。
谢过。
内史官又说道:来这里替太后传一句话,太后想告诉大河君,去和他们讲道理吧。
第三三三节 作人要讲道理
白晖愣了一下,范雎却是完全听不懂这话中的意思。
传话的内史官也不知道,这话太深奥了。
仅仅几个呼吸之间,白晖就懂了,他完全懂太后的意思。
内史官又说道:太后还说了,若是大河君听懂了,这次若有妇人之仁,太后会亲自把大河君按在地上打板子。
哈哈哈!
白晖放声大笑。
紧接着,范雎的世界观瞬间崩碎,就在刚才他还在沉思,想学习田文之谋的精妙,可此时他不想学了。
白晖的笑声停下了:拿本君的令箭来。
白晖的发令盒被捧到了白晖手边。
白晖摸出第一只令箭:快马赴彭城我兄长处,请我兄长备战。有人要杀我,作兄长的应该给弟弟出头,请备战。
诺!
白起备战!
这个命令吓的范雎一哆嗦。
紧接着,白晖拿起第二只令箭:告天下,薛地那怕一只兔子逃到任何一地,就是不给我白晖面子。封了薛地。
诺!
第三只令箭:告天下,田文速来伊川请死,薛地死罪可免。若不来,谁收留田文,就是与我兄弟二人为敌。至于薛地,让田文自己去想。
白晖这倒命令下了之后,内史官微微的摇了摇头,他听出来了,为什么太后特意要吩咐,不要有妇人之仁,可白晖依然不愿意多作杀戮。
这命令换白起来发,只有两个字:踏平!
白晖拿出第四只令箭:传我的命令,调韩地大河卫回军备命。
诺!
范雎呆住了。
此时他才明白,任你计谋再高明,也比不过强军铁骑,钢刀利刃。你田文再强,你田文再计比天高,面对白晖这钢刀挥舞,只有跪。
收起令箭,白晖吩咐道:这赵胜也算是人杰,虽然想杀我,但毕竟还是个孩子。罢了,厚葬吧!
诺!
白晖的通告天下,次日宣太后与秦王就知道,毕竟野王距离洛邑很近。
秦王找到宣太后:母亲,白晖此举是母亲的意思?
宣太后摇了摇头:不,我只是告诉他,去讲道理,这天下还是讲理的。这白晖越发的让本宫喜欢,比你这个儿子还知道为娘的心意,早些年怎么没想收他作干儿。
秦王一脸黑,这明显就是给宣太后一脚踢进了醋池,然后猛灌。
看秦王的反应,宣太后笑的极是开心,揉了几下秦王的脑袋:我儿也是好有趣,我儿是大秦之王,天下之主。
好吧,我真可怜,这娘也要被人抢走了。秦王坐在地上一副可怜样。
我的傻儿。你王兄能一统天下吗?
秦王知道这个王兄是指秦武王,论武勇秦武王的战斗力绝对是比白晖更狠,论带兵虽然不如白起,但也能和司马错一比高下。
但他能一统天下吗?
不能!
宣太后追问:为什么?
秦王突然变的信心十足:眼下,我秦国有荀况相国掌政务,最先有起色的是关中平原。白晖虽然出色,但他太懒,而且不注重细节,只想要怎么样,却不想具体到乡间应该如何,荀况相国完善了白晖对关中的改变。
对,我儿继续。宣太后大声鼓励着。
我秦国还有舅公,舅公在谋略政务上都极为出色,虽然兵不如白起,谋不如白晖,政不如荀况,但却面面俱到,为我秦国中流砥柱。
宣太后一拍几案:讲的好,我儿是秦王。
秦王受到鼓励后信心更足:不说白氏兄弟,在新任御史大夫李昙的铁面无私之下,我秦国眼下各官员力争上流,年轻一代的县令出色的极多,中年的官员经过考核比拼之后,留下还在官位上的,都是英杰之才。就是许多半大孩子,都已经极为出色。
对,为娘听说过蜀地,有个叫李冰的孩子,随其父治水,立下不少功勋。我大秦后继有人,这是大秦幸。
秦王一握拳头:我大秦这一代,必将一统天下。
为娘等着,等着看我儿一统天一。
母子二人正兴奋着,有人进来报:报,鲁国国君声称,国战非私罪,请天下名士力劝大河君不要针对薛地。
哈哈哈。宣太后放声大笑:真是找死。
鲁王真是脑袋进水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列国留守洛邑的使节们一个个都懵了,鲁王你还能更傻一点吗?
白晖不是在报私仇,那怕表面是是报私仇,可实际上,白晖的目标平衡齐国眼下的形势,顺便打压魏国。
不过,鲁王没错。
只是在不合适的时间内作了一件不合适的事情罢了。
鲁国本就是礼乐之邦,天下之礼存于鲁。
在春秋的时候,鲁国就弱小无比,其国力远不如晋齐,国土与楚国相比只能说是弹丸之地。
但数百年来,依旧会有许多小国不远千里前来修朝礼。
各小国亲鲁,就是因为鲁国是周礼所在。
但现在,大争之世。
在鲁王发表了数千字的劝慰文之后,楚国第一个站出来高呼:楚将兴兵十万,皆交于秦武安君,大秦战神白起麾下,伐鲁。
楚国才是瞌睡找枕头呢,你送上门来别怪楚国不客气的收下。
消息很快传到白晖那里,白晖很开心的扔出一块令牌,让人告诉自己的兄长白起,备战,再等。
文萝记录完命令后问道:主上,鲁国的书库可以相当的丰富。
其实,我不喜欢衍圣公。
主上,衍圣公是何人,天下竟然如此封好,以圣为名?文萝吓了一跳,这封号太吓人了。
白晖摇了摇头没解释,心中默默的说道:那个扒灰的老流氓,真正祸害千年。
而鞑子入关之后,当代衍圣公更是献上《初进表文和《上剃头奏稿。
白晖为之不耻!
所以白晖只说道:书库挺好,让相国挑些有用的,其余的与秦律相违背的,秘密的烧掉。秦律,才是天下之律。不过,咱们要考虑建立一套礼乐了,慢慢来,这事不急。
诺!
第三三四节 一力破十会
文萝正准备离开的时候,白晖又叫住了他吩咐道:
还有,遍寻天下,就说我白晖要请庄周公论道。
诺!
庄周这个时候还活着,白晖需要一个神化体系,一个可以解释世界起源的神话体系,庄周是唯一的人选,不二人选。
文萝退离之后,白晖盘膝而坐,很装逼的五心向天,然后默默的说了一句:万法自然!
过了几天,白晖没等到田文却把魏冉等来了。
魏冉一进屋就开心的不得了:你不厚道,这事也不告诉本侯。
白晖笑呵呵的迎了上去:那敢劳动您老人家大架,今个有喜事?
不劳动,这无论是平薛地,还是伐鲁我都喜欢。你不知道,前些天我这个还睡不安稳,总感觉被田文狠狠的算计了一道,今个可是开心,谁也别拦我,我要亲自带兵去平了薛地,这话也有说,我家大侄受了这么大委屈,这个作长辈就要替他出气不是。
白晖听完之后,只是笑。
魏冉也是笑个不停,这平薛地的事情他不能错过,他和田文斗了这么多年,万万没想到田文最后的下场竟然是这样。
讲理。
没错,白晖用自己的个办法和你讲道理,先绑了再打,打过再和你论理。
看嘴硬,还是刀硬。
不过魏冉还是服自己这个姐姐,这乱局谁能想到,这时机把握的妙,这人选挑的好,白晖出招一力破十会,乱局瞬解。
厉害。
只是,白晖在等什么?
为什么还不动手。
秦国楚国韩国的贵族们猜测是,大河卫还没有到,白晖在等自己的大河卫。
事实上呢。
这也是宣太后选白晖去讲道理的重要原因,白晖这心软的病一时半会肯定治不好,不是一句打板子就能让白晖心肠硬起来的。
杀人全家这种事情,白晖作不出来。
但,宣太后也留了一个考验给白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名利双收。
白晖不是在等,其实是在纠结。
进攻的命令就是一支令箭的事,但进攻之后呢?
再说田文。
田文易装进入了邯郸,邯郸死了公子胜,死了不少公族,为了让这血腥味淡一些,对普通民众的管制反而减弱了许多,否则田文想进邯郸当真是不容易。
田文就住在赵奢府中。
赵奢家里除了一老仆,几个亲信的亲兵之外,再无他人。也无客上门,门庭冷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