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之军师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更何况,这里原本是一处大镇,虽然没有修城墙,但却有着赵国最大的铁器作坊,无论是私坊还是军坊,这里的铁匠有近千户,再加上周边的产业,冶河也是一个有八千人的巨大村落区。

    因为铁匠的工坊过于分散,所以没可能建城。

    但眼前是什么?

    什么也没有,连炭灰都找不到,更别说是铁匠的作坊了。

    还有,战报上说这里经历了一天一夜的恶战,那么血呢,尸体呢,残存的兵器呢?

    廉颇站在空地很久,身边的文吏与低级军官开始带人四处查看。

    终于,有人找到一块石碑,还有人找到一处已经废弃的铁矿。

    报,这里就是冶河。

    廉颇脸都黑了,他去过临淄城,却没去过被白晖占领过的临淄城,他是想不出来大河卫的手段的。

    想来想去,廉颇用马鞭一指亲卫:三百人,随本将去苇泽关。

    将军,只有三百人怕有危险。

    韩赵已经停战,韩军若敢伤本将会失天下大义,他们不敢。

    事实上,连韩相之子张平想不明白,要说铁匠的炉台砖拉回来可以修城防,但大河卫为什么连木炭灰都打包安排人拉了回来。

    大河卫的人可不会给韩军解释这些。

    木炭灰可是宝,这东西是葡萄等果树育苗的宝,拉回来费人力?

    这些将会往北送,送到距离这里不太远的雁门关,那里会有一个军属葡萄园柿园桃园。这些是育苗的上上等肥料,特别是赵国铁匠专门挖大坑来处理这些木炭灰,让大河卫更容易收集。

    至于残破的刀剑之类,那都是金属,大河卫俘虏过来的赵国铁匠,有一部分已经投降,就在平坦城用抢来的物资修一个工坊区,然后由大河卫的铁匠带着干活,打造出来的武器转手就卖给韩军,收了钱后再回家。

    正当张平准备询问许多疑惑的时候,廉颇到了关下。

    廉颇叩关。

    此时已经停战,廉颇到来就是客。

    廉颇,不愧为战国后期的名将,只带着两个护卫就来到了王龁与张平面前。

    王龁,我见过。在齐国的时候,你还只是一个军候,领千人。这位相必就是韩相的长子张平。

    见过廉将军。张平先一步施礼。论年龄他是晚辈,论身份他眼下并没有正式的官职。

    王龁却是侧开半步,显出以张平为主。

    廉颇回礼:韩军厉害,本将佩服。

    张平再次施礼:蒙将军称赞,晚辈欢喜。

    还欢喜呢,廉颇心说你就没听出这是反话。

    张平听出来的,但他却依然坚持,毕竟韩军战死了三万多人,特别是冶河血战一天一夜,杀的血流成河。

    而秦军前来支援的白平等猛将,因为赵军的援军并没有到,他们并没有出战。

    廉颇不再理会张平,盯着王龁:王将军,敢问冶河为何战后变成如此模样?

    本将不解,变成什么模样了?王龁把话顶了回去。

    廉颇脸上出现一丝不悦,论身份,他带兵的时候王龁还是一个奶娃呢,眼下王龁还没资格和他廉颇平起平座。

    廉颇压着火气:冶河莫说房梁,砖石,炭粮之类,为何地面不见血迹,我赵军战死的尸体何在,难道说我赵军皆亡?

    廉将军,我家二将军经常说一句话,战争并非人愿,不得以而战也要尊重生命,对生死要有敬畏。廉将军请

    廉颇不知道王龁要带他去那里,张平事实上也没去过大河卫的营地。

    不过尸体运进了大河卫的营地这件事,他是知道的。

    大河卫的营地内有十几个临时的陶炉正被煤烧的火红,这不是用来烧人的,就是用来烧陶的。

    此时天气已经寒,绕过这片陶炉区,却是一片空地,那里堆着一只只巨大的陶盒。

    王龁这才说道:对生死要有敬畏,韩军的尸体正往回运,总要送他们回家。战场上敌人,但战争已经结束,赵军也和我们一样,都是炎黄子孙,本为兄弟。死了,总不能暴尸荒野,被野兽伤及便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恩,这话在理。廉颇点了点头:大河君的为人,本将还是佩服的,若在我赵国,我廉颇也要称其白子。

    子是一种尊敬,代表有道德有学问并且深受尊敬的人。

    王龁指着其中一只陶盒:这是挖来战场的土,有血有泥,血是韩赵两军将士的血,用他们烧制陶盒,虽然是粗陶,但也可以收敛尸体。还好眼下天气寒冷,尸体不会腐烂。

    说完后,王龁命两个亲卫抬起数只陶盒,每一个陶盒里面都躺着一名身穿赵军军服的尸体,身旁还有一把断剑,或是半根戟杆。




第三三一节 公子胜的死活
    陶盒其余就是陶棺,每一只陶棺内都有一具赵军的尸体,当然有被砍成一块一块的,只有手脚凑齐了依然还是完整的,但有可能不是自己的手脚。

    不过,这不重要。

    有心了,本将这就派人来搬运。廉颇向王龁一礼。

    王龁侧身没受这一礼,躲开了廉颇一礼后王龁说道:我在这里只是顾问,对韩军作战提出一些意见。大河卫至此也仅仅是相助韩军后勤。韩军花了人力,物力,并非是韩国小气,只是这迎回赵军英烈骸骨,总不能让韩国那么多出力的民众白白忙活这些时日?

    这廉颇听懂了,王龁这是在替韩国要钱。

    但,廉颇的军费当中却没有这一笔支出,看王龁的样子一点点小钱怕是打发不了。

    本将会备一份厚礼。廉颇想来想去,决定自己出钱的好。

    王龁摇了摇头:廉将军,若是赵国民众听闻,赵军士兵为国捐躯,尸骨本可入土为安,却

    王龁没说完,廉颇却听懂了。

    这威胁太实在,太可怕了。若这样的声音在邯郸流传,怕是整个赵军都军心不稳。

    要多少?

    不多,每个士兵三金,或是我秦钱一百二十钱。王龁开价了。

    秦钱,秦国现在的新钱价值极高,因为制作精美,一金仅为四十钱,原本一金对旧秦钱差不多要到一百四十钱上下。

    有多少?廉颇问这话的时候,牙根都快咬断了。

    王龁一伸手,身边的副将递过来一只竹简,王龁双手递到了廉颇面前:不多,三万七千副陶棺,伤残军士我秦大河卫已经派医官治疗,每人的医药费一百五十钱,每增加一天,加收五钱的伙食与药材费。还有战俘,赎回每人二百钱,药材费每人二十钱,每增加一天加收三钱的伙食费。

    廉颇脸都黑了,一伸手抢过那竹简快速翻了一眼,将竹简扔给自己的亲卫后冲着王龁一抱拳:本将告辞,数日后我王会派使节前来商讨。

    送廉将军。

    从廉颇到这里开始,王龁就没给半个好脸色。

    赵国敢谋杀白晖,这比起要杀王龁白平等人来说,更让王龁白晖愤怒。所以王龁绝对不会给廉颇一点好脸色。

    苇泽关外,廉颇高高的将那只竹筒举起,却终究没有砸在地上。

    廉颇感觉胸口有一种被什么堵住的感觉,非常,非常的难受。

    这个哑巴亏,赵国吃定了。

    而且拖不起,多拖一天就要增加一笔钱,再拖下去估计整个赵国就会流言四起,以后再作战,赵军的士兵没开战会就低人一等。

    苇泽关内,廉颇离开后白平等人才出现。

    白平恶狠狠的说道:若非停战,定要赵国再丢几座城。

    王龁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这次,赵国真是把咱们将军气坏了,咱们上战场有多少年了,以前是什么样?

    提到以前,白平怎么可能不知道。

    白平说道:若是胜,自家兄弟的尸首还是要收一收的,其余的。白平摇了摇头。

    不用他说,在场的那个没经历了十场以上的恶战。

    好一点,能挖个大坑一起埋了,也算是入土。

    差一点,一把火烧了,可以说让火焰净化一切。

    如果实在顾不上,当真是惨,战败一方的尸体只能弃之荒野,任由野兽分食。几百年后有句诗不是写道,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白晖是第一个将骸骨入殓的,从白晖第一次出战,所有的战死士兵都会入殓。

    当然,这也是因为白晖没有战败过。

    眼下将敌军尸首入殓,再问敌方收钱这种事,若非是白晖下令,王龁都不敢相信还能这样。

    可经白晖这一布局,范雎带着参谋团将计划一完善,赵国这笔钱不出都不行。

    而且最大的影响是,未来几十年,都会凭空增加交战双方的作战成本,因为他们无论胜负都必须考虑处理战死士兵的尸体。

    若不入殓,名声上就被秦国比下去了。

    再说白晖。

    白晖根本就没把这点小钱放在眼里,那点小钱是赏赐给作战士兵的红利。

    他要的是赵国给他的精神损失费。

    邯郸城。

    赵奢伤的不重,生命肯定是无忧的,这点伤最多再有一个月就能恢复。但,他身上少了一个重要的零件。

    历史当真改变了。

    赵括绝对不会出征,就算出生也不会有赵奢的儿子。

    公子胜又来探望赵奢,可他刚刚出家门,就被赵宫禁卫包围,赵国在邯郸的主力部队布满的街道,强弓硬弩对着公子胜的门客。

    一个门客只是摸了一下佩剑,当场射杀。

    赵宫之中,田不礼坐在赵王面前,手执棋子轻轻落下:王上,臣以为不见的好,若见能说些什么,王上去质问,或是此事还有反复?

    赵王章原本准备落子,将棋子放回盒中。

    相国,依密捕的赵胜食客所言,田文确实建议杀寡人以赵胜代之,但赵王章停下了,冷着脸继续说道:但赵胜的食客所说的话,自然是偏向其主的,寡人不解的是,当真他比寡人更英明?

    田不礼回答:可见齐王与田文秦王与白氏兄弟。

    对!赵王章轻轻一拍桌子,重新拿起棋子落后说道:齐王狂妄自大,田文骄横目空一切。再观秦王与白氏兄弟,寡人自认文武都不及白氏兄弟,相信秦王也一样,可白氏兄弟却用心辅佐。

    王上英明,先不说虚名是否实材,只说这野心勃勃,便是朝堂动荡之源。

    田不礼这相国没白当,他用虚名是否实材来表述,并没有说赵胜纵然本事高过赵王,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果真,赵王下定了决心:来人,将罪人赵胜全家绑,送到秦大河君处。

    王上,臣以为,一颗人头足已。

    为何?

    王上,路上若有人劫持,怕生乱。此时,当在邯郸查一查,谁才是同谋。田不礼将同谋两个字咬的极重。8)



第三三二节 悔吗?
    赵王听懂了,点了点头:斩,人头送往洛邑。劳烦相国在邯郸城查一查,无论是否公族,只要同谋必斩。

    是,臣这就去办。

    田不礼是替赵王把那些不安定的公族一起收拾了,还有当时赵王何在位时的死忠。

    赵王也需要这样,他要王位稳固。

    田不礼从赵王宫离开之后第一个去的地方不是任何一个公族的家中,而是赵奢的家,就在赵奢家门外公子胜以及他的食客还在和赵军对峙,受伤的赵奢也在其中,他无法站立是被人抬到门外的。

    田不礼到了,赵军让开一条通道让他进去。

    田贼!公子胜已经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指着田不礼骂道。

    无知的孩子。田不礼一副教训小孩子的口气对公子胜说完后看着赵奢:赵奢将军,你虽然是公子胜的门客,你应该明白。

    赵奢有伤在身,虚弱的问道:下一个是谁?

    赵原,有不臣之心,意图杀害我王,当诛。

    田不礼的回答让赵奢明白了,公子胜只是一个契机,这是赵王要清除异己,特别是当年赵王何一派的叔伯,还有忠心的臣子。

    或是被杀,或是流放。

    赵奢担剑架在自己脖子上,他想死,为自己的主上进忠。

    田不礼一挥手示意赵军让开一条道,然后对赵奢说道:秦霸天下,赵奢将军难道就靠一死逃避吗?纵然本相拼上性命,不顾身家放你主仆二人离开,你们能去何处?倒是赵奢将军,你一死图个忠心之名,你忠于赵国吗?

    赵奢的剑落在地上,原本就虚弱的他已经握不住剑。

    公子胜带人就准备离开。

    这时,一位赵将站出来说道:公子,天下之大,却无公子容身之处。任何一个敢收留公子的地方都会面对秦赵大军。

    田文!公子胜咬牙切齿的说着。

    此时,公子胜内心很纠结,当初若是让自己的王兄去死呢?自己断不至于落到这个情况。但再想,他依然不忍。

    毕竟还是一个半大孩子,公子胜还小,他还不是日后那纵横天下的平原君。

    而且严格来讲,他是赵王何一派的人,没有赵王何他也不可能在未来成为赵国的相国,随着他的年龄成长,他的能力展露,也一样会被慢慢的边缘化。

    公子胜高呼了一声田文,不是恨,而是悔。
1...154155156157158...3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