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图书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华光映雪

    正好,能够不用打就消耗你们的力量,大唐求之不得,每月大量从倭国两路募集劳工,输送到秦岭地带,投入开山修路大业。

    而白凡作为蜀道副总工程师,这时已经跟随李春李承训一起,来到了长安西南的秦岭大山外围,见证蜀道第一响。

    长安入蜀,原本是走穿越秦岭的六条栈道,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山壁上面凿孔,里面插上坚固的石条,或是全用石条,或是两石条之间连接上栈桥,总之这些栈道都是悬空而设,连起来就是一整条穿山之路。

    这样的好处是修建起来,比在地上的大路简易太多太多,但是坏处就是危险,有的栈道离地三尺五尺还好,只是为了避开下面些许小溪,但是有些栈道因为要保持水平,就修在悬崖峭壁之上,而且条件简陋,根本没有什么栏杆之类的,历代百姓走一趟蜀道,都像过一次鬼门关一样惊险。

    现在白凡带来了大唐黑科技,火药这些年已经初步制作成熟,开山裂石不在话下,连简易版的盾构机都有了,加上巨大的财力廉价的人力,十年修穿秦岭不在话下。

    这一天是蜀道动工第一天,山脚下,李承训表情严肃,手心里都是汗,他的身后是白凡和李春二人,在后面是一群工程技术人员,还有崔氏卢氏的精英子弟。

    大家全都严肃的对着面前的大山,随着李承训一起给身前供桌上的牌位行礼,祭拜山神保佑,开山修路只为生存,不会大肆毁坏自然。

    李承训被公推为蜀道总工程师,主持动工仪式,地位超过了他的两位老师,这是李春开口的,自己老了,白凡又杂事多,此次修蜀道只能靠李承训自己,老头想成就徒弟美名,白凡也乐得如此,毕竟也是自己徒弟。

    恭敬的拜过山神之后,李承道一声令下,起爆。

    只见旁边一名工程人员将手中的起爆器一把按下,随后一声声炸响,从众人面前的大山上响起,众人感觉脚下一阵地动山摇。

    再去看前面的大山,仿佛被利刃劈开一般,大块的石头翻飞,沿着山体滚滚而下,好不壮观。

    哗!

    一瞬间全场震惊,工程技术人员全都兴奋的跳起来了,我们成功了,开山裂石的本事,大山被劈开了,只要清理了这些碎石,就有空间铺路了,有了这个本事,代替了人力凿山,蜀道将不再艰难。

    最为震惊的是倭国两万劳工,看到这一幕的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害怕,第一时间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山神发怒了,完了,一个个跪下磕头不止。

    骚乱瞬间而起,若不是旁边的大唐官兵护卫,恐怕这帮人就能一哄而散了。

    带兵护卫的独孤修德看到这一幕,啐骂一口:一群软蛋,开个山就让你们吓成这样,也不知道能不能指上你们修路了。

    他都忘记了,自己若不是骑在马上,恐怕也被这一声响弄得两腿发软吧。

    白凡也真是重视自己的这个徒弟,黑科技电池点火技术,连大唐军部都没有到手,他却已经浑不在意的拿来给徒弟修路用了,要知道大唐攻城所用的轰天雷,还是铁甲车加引线的形式呢。

    为了劈开这座不高的小山,第一次开山埋的炸药有些多,从山顶到山脚,一米开一个洞,埋上轰天雷,日后遇到更大难度的工程,人力点火将会十分危险,所以白凡早早的命人研究出来电池点火技术,不算什么高深的玩意,就是各种零件制作工艺繁琐罢了。

    知道大唐入蜀天路动工,李二都想前来凑凑热闹,但是苦于事务繁忙脱不开身,可是李建成和李渊却不愿错过,李建成是要见到儿子建功,老爷子李渊纯粹是爱凑热闹。

    见到自己的孙儿一声令下,连山都劈开了,李渊狂笑不止,随后大喜之下命人取来笔墨纸砚,大手一挥,四个大字浑然天成——石破天惊!

    虽然不似白凡等人的字迹那么出众,但毕竟是一代帝王,有感而发应情应景,也别有一番气势,老头志得意满,直接命人将自己的手书刻在当前一面光滑的石壁上。

    白凡看的直咧嘴,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让老爷子完美装逼了,失策,太过失策了。

    动土仪式圆满完成,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动工修路了,大唐水泥路工程已经十分成熟了,虽然水泥的质量还不够高,但是扛不住大唐人多,水泥产量足呀!

    这个年代什么最便宜?无疑是人工,只要管饭就能招来人,可想而知,水泥一旦放开了生产,那能出多少?

    不到两年时间,大唐长安城内实现全部路面硬化,长安到耀州蓝田长安县的路全都铺上了水泥。

    不过此次蜀道不同,用的是倭国工人,这第一天炸药开山是圆满了,可是倭国工人却掉链子了。

    今日第一章,请大家支持。




第六百七十三章 倭国劳工掉链子
    参加完开山大典之后,白凡就带着李渊等人离去了,将场地完全交给了李承训他们干活的,毕竟这里地方也不是那么宽敞,修路炸石,还要运输铺路等等,看到开山完美之后,白凡的担忧尽去,也就不再多留了。

    可是他们走后,李承训等人指挥倭国劳工上前搬运石头的时候,却怎么也指挥不动这些人。

    负责矿场安全的独孤修德不解的问身旁的翻译,这帮矮子呜呜啦啦说什么呢?不赶紧起来干活,想要磕头到什么时间?

    那翻译可是已经听懂了倭国人的喊话,苦着脸解释道:将军,恐怕大事不妙啊,这帮人喊着什么山神发怒了,死活不敢上前靠近大山。

    这这什么情况?

    独孤修德不解,不单单他这个护卫将军不解,总工程师李承训听到翻译的解释也觉得棘手了,这帮人来了半个月了,大唐好吃好喝的招待着,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干活也还算好使,至少这几天没人偷懒捣乱,怎么今天就出事了?

    告诉他们,今日中午加餐有肉,让他们赶紧去搬石头,不是山神发怒,我们埋炸药的时候他们没看到吗?老李春不满道。

    下面的一名工程师苦笑道:恐怕就是因为让他们看到才会这样,这帮人个子矮还胆小,见到石块漫天被吓到了,早知道就不带他们参加开山大典了。

    李承训笑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还是赶紧安抚他们去干活为要。

    看着一排排的管事上前安抚劳工,李承训心头多了几分隐忧,修路是要死人的,炸山都能吓住这帮人,若是修路死人了,他们是不是就不敢上去干活了?

    千万别有那么一天,若是这帮人怕死不干的话,找谁来干呢?难道真的像师父所说,找蜀人?

    总工,不行,这帮人怕死,说就是不吃饭也不敢惹怒山神。一名工程师上来禀报道。

    李承训身后的崔君肃怒道:好,既然如此,那就不要他们吃饭了,饿他们一天,他们不干,我们大唐儿郎自己干,就不信这帮人能忍住饿死?

    李承训担忧道:崔老,如此一来,会不会激怒这帮人反叛啊?

    哼,怕什么?异邦蛮夷,我大唐还要供着不成?若是他们敢有异心,独孤将军的刀可是不认人的。

    还是崔君肃狠,老人家经历过风浪,又在矿场受苦两年,已经练就出一颗堪比石头还硬的心肠了。

    独孤修德一听,大为赞同,这帮人说是倭国劳工,但毕竟是异族,大唐没有将之当奴隶鞭子伺候就是开恩了,若不是看在李承训面上,这位将军恐怕早就抽刀杀人了。

    很快,在崔君肃的带领下,大唐一方几千人亲自下场,没用一个倭国劳工,小推车一车车搬运石块忙了一上午。

    而倭国这两万多人倒也安分,见到大唐一方不再催促,也就停止了不安,静静地看着大唐一方人的忙碌,心中对大唐上国是敬畏的,即便没有旁边几千大军的看护,这些底层民众出身的倭国劳工,也是不敢反叛的。

    到了中午开饭的时候,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大唐一方大个的馒头,大碗的炖肉,就在这工地随处三五成群的大快朵颐,看得倭国众人直流口水。

    很多倭国人站起来排着队往送饭的地方走去,不过迎接他们的是独孤修德的钢刀,倭国众人不解,干什么?按照往常规矩不是排队吃饭时间吗?

    不干活,没饭吃!简单明了,翻译就这么一句话,倭国人瞬间就乱了。

    不少人有心争辩几句,可是看到四周都是长刀出鞘的士兵,那浑身的杀气,没人敢触这个霉头。

    更多的人是后悔,自己白白看了大唐人忙了一上午,人家干着没危险,自己肯定也能干呀!

    于是乎,意料之中的,有些个倭国人掉头直接奔向了采石场,有人带头了,自然就有人跟着,不多时,两万劳工就这么顶着烈日开始忙碌起来。

    崔君肃看完微微一笑,对付无知之人,话多是没用的,只有这样直接了当最有效。

    一个好的开端,修路大业顺利展开,半年之后,崔家卢家两家培训完毕,带着一万劳工经栈道入蜀,开始从另一端动工。

    与此同时,倭国劳工的福利等等,也都经由大唐海军船队运到了倭国,看到这些实打实的粮食衣物,普通的倭国民众眼睛都红了,半年,半年那帮去大唐的泥腿子就发大财了?

    这帮劳工虽然每月薪水没多少,但是积攒下来半年也不少了,而且关键是,这帮人有在大唐采购的权利,就可以购买粮食衣物带给家人。

    而倭国最缺什么?就是粮食和衣物,倭国靠海,若是全凭打渔为生,凭借那个年代的打渔技术,恐怕要饿死一半人。

    可是倭国粮食产量实在太低,基本上百姓都是杂食,有什么吃什么,从大唐等国进口粮食也不容易,以前不容易,现在更难,因为大唐关闭了跟倭国的贸易路线,禁止商人跟倭国做生意。

    别说想穿上大唐的丝绸衣料,就是买都没有地方卖给他们。

    可是倭国劳工不一样,为了鼓励他们前来干活,这买卖之权就开放给他们了,所以等到年底算账结薪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将钱财购买成了东西送回国内,除了那些孤家寡人。

    两边倭国朝廷一看,好家伙,一船船的粮食布匹,这是要发财呀,不等这些东西发放到民众手中,倭国朝廷为了壮大己身,先行扣下了五成,即便如此,到手之后那些家庭也可以称得上是富裕了。

    冯智戴见此,心中已然明了了大唐的计划,当即下令,东倭朝廷保护百姓的财产,但有劫掠者必定法办,这样一来,那些没能出国做工的人全都眼红不已,而邪神那些人尝到了甜头,更是大肆宣传鼓励劳工出国。

    此事很快就传到了半岛三国,倭国靠着劳工发财了,一大船一大船的粮食货物,比自己一国每年的贸易额都多呢,这还得了?

    百济国主对着儿子夫余义慈训斥道:上次你私自行动,被新罗那个小婆娘摆了一道,害死我们几万大军,新罗也脱离了掌控,我们百济步履维艰,现在大唐劳工一事是个机会,你去大唐一趟,商议一下,看看能不能对我们百济开放劳工招募?

    靠着高句丽的商贸,我们永远也别想富裕起来。

    夫余义慈眼神阴狠道:父王放心,孩儿已经知道之前的过错,再不会心慈手软了,这次一定去大唐将事情办妥。

    嘴上答应着这些,心中却想着怎么才能搅和了倭国和新罗的好事,报了自己的血仇才好。

    今日第二章,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六百七十四章 白家有喜 百济捣乱
    百济王子远行到达长安的时候,长安正是年节期间,贞观六年的年节,自从贞观四年灭东突厥到现在,两年来除了东北和西南的兵灾,大唐可以说是风调雨顺,百姓们难得过了两个安稳的太平年。

    鉴于大唐兴盛在望,皇帝李二心有感触,长安娱乐城内,年节大庆三天。

    各级官员都在为年节大庆忙碌着,地方官员也没有假期可放,因为大唐多年来已经形成了成例,每到年节寒冬腊月,大唐的各州道县府都要负责百姓过冬事宜,李二陛下定下严令,若有一人因为寒冬饥寒而死,官员受罚。

    而白凡也被李二诓骗过去当了壮丁,本想窝在家里好好猫个冬的,可是李二说大唐娱乐城除了白凡,谁也玩不转总导演的角色,硬是把他从炕上拽走了。

    娱乐城大剧院内,白凡一边条理清晰的分配任务,一边碎碎念念,老李渊在一边晃着手中高脚杯里面的红酒,一边欣赏般的看着白凡忙碌。

    老爷子,您老当益壮过来帮帮忙不行吗?就是不帮忙也不用这么看戏般的拿我享乐呀!白凡不满道。

    李渊哈哈大笑:你是庆典总指挥,老头子一把年纪了,干不动啦!

    天下谁敢拿你蓝田侯看戏?我这是欣赏,欣赏的眼光。

    你小子是个人才,连指挥手下都像是一场表演一样游刃有余,跟我说你忙碌?就你的体格,谁信?

    二郎说的一点也没错,你小子不是忙,是懒,就像是个磨盘,不推不动的。

    难得见到这小子犯难一次,这可比舞台上千篇一律的表演课有意思多了,整个天下人都认为天下能令蓝田侯白凡犯难的事情不多,老李渊也这么认为,所以偶然见到这样的情景,大感有趣。

    白凡一听就明白了,原来是李二的算计,这货真狠,国库钱不够,自己已经出了庆典八成的钱财了,他还要抓壮丁,还弄个老爷子时刻不停的绑着自己,这算计也太精准了。

    老爷子,好歹我也是你孙女婿,常年为国奔波,好不容易能陪陪媳妇孩子在家过个年,您也跟着欺负我吗?白凡委屈道。

    李渊一听,想到自己的孙女和那四个小重孙,还真的有些心软,一口喝完杯中红酒,笑着开口道:小子,说你聪明你倒也有糊涂的时候,人言你白凡桃李满天下,老二抓你干活,你不会找徒弟干活吗?你那书院任何一个相国之才都能干的了这个。

    额白凡一拍额头,这不是灯下黑吗?

    来人,快,去召杜荷前来!

    不对呀,小子,杜家二郎作曲歌舞是个天才,但是统筹这么大一个娱乐城恐怕

    李渊不解问道。

    白凡笑道:您老不知道,这小子可是克明兄的孩子,心中精明着呢,一心喜欢温柔乡里混吃等死般的享受,表露太多会被抓壮丁的。

    别人都对歌舞作曲看低一等,他却能反其道而行之,看到了歌舞作曲的好处,在诸多弟子里面,他是最会享受的一个。

    区区一个娱乐庆典,这小子肯定能够玩出花样来,再说了,我也不是完全托管的。

    李渊点了点头,随后想起一事,开口问道:小子,你有多久没见到平儿了?

    白凡停下手中工作,还真的认真计算了一下,嗯,说起来还真有些久了,差不多半个月吧,平儿前几天在娘家探亲,随后我又被抓来干活,都是这个李老二害得

    一怒之下把心里话说了出来,赶忙捂住了嘴,抬头看向了老李渊,谁知道李渊不仅不怒,反而哈哈大笑起来,白凡越是这样藏不住话,他们越是喜欢,一个坦坦荡荡光明正大的小子,比一个阴鸷内敛的对手让人安心。

    行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前两天老大进宫了,说是寻些宫内稀有的宝物,朕还颇为不解,什么宝物晋王府弄不来?

    有心一问,哈哈,得了一个好消息。李渊神秘道,说到这里不说了,还慢条斯理的给自己倒了杯酒。
1...306307308309310...3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