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华光映雪
这个,可是他们要求的战争赔款,太多了,我们出不起呀!
请大唐特使来谈,我们将西域三十六国送他们,相信有上次收购高昌的先例在前,我们用地盘做钱粮还是好使的。
消息传到高昌王城,李道宗等人也审问出了西突厥的老底,随后派出三千大军随同特使杜构一起,出使西突厥王庭,商议战争赔款一事。
特使,欢迎特使来到我大突厥王庭,不知楚王殿下安好?亲自出迎十里,莫贺咄诚意十分之足。
杜构手执节杖点头道:我家元霸师兄身体很好,就是情绪不平,此次本想跟我一同前来问候大汗的,但被我们劝住了,所以现在还在高昌王城生气喝酒呢。
额
莫贺咄脑门见汗,问候?来自大唐楚王李元霸的问候?好吓人。
听到这位竟然是楚王的师弟,莫贺咄执礼更恭了,特使,感谢特使操劳,本汗定会备下厚礼一份送于特使,还望特使能够在楚王殿下面前美言几句,就说莫贺咄已经知错了。
杜构看着面前这个一再退让的西突厥大汗,心中暗暗点头,大唐威压四方,可能在百姓心中只是一种荣耀,没什么实在概念。
只有出使的使节才能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做泱泱大国,盖压当世。
西突厥乃是当今除了大唐以外的第一强国,拼兵力和人力都不逊色的强国,但是现在却对自己一个小小的使臣低头,这,都是轰天雷之威。
西突厥王帐之内,仿照大唐鸿胪寺谈判馆的布局,西突厥这些人也弄了一张环形谈判桌,杜构心中好笑,这帮人,在一个王帐内设置这些家具,真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
特使,不知大唐一方需要我们大突厥做什么才肯退兵?您说出来,我们一定满足。
莫贺咄亲自参与谈判,没办法,高昌王城一战,西突厥元气大伤,数十员大将或是被杀或是被擒,只有自己和老军师两人混着三千人马慌忙逃窜,此时西突厥能用之人极少。
杜构没想到这些人这么心急,不过也好,你们越是心急,那么我们就越好开口。
从怀中取出一卷国书,递了过去,这是我大唐的条件,都写在上面了,你们看着办吧。
老军师小心接过,递给莫贺咄打开翻看,这
莫贺咄心中一凉,这可如何是好?
没有说话,将大唐国书传递给属下一一看去,老军师眉头紧锁,良久之后开口道:特使,大唐这些条件我们西突厥做不到。
那就是没得谈了?
没关系,买卖不成仁义在,我这就回去,稍后元霸师兄会再跟你们详谈的。
杜构转身就要走,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意思,这让西突厥君臣登时就慌了神了,这是干什么?一言不合就拉倒吗?哪有这么谈判的?你提李元霸干什么?这不是红果果的要挟吗?仁义在?真没看见你所谓的仁义在哪里。
特使,特使且慢,实在是个中另有缘由,不是我大突厥不给诚意。莫贺咄开口含住杜构道。
杜构却不买账,冷笑道:尔等莫要欺我年幼,这些年来四夷诸国我杜构作为鸿胪寺副卿,哪里没去过?什么人没见过?
区区钱粮而矣,你们拿不出来?按照家师的说法,不仅仅要你们交出钱粮赔偿,更要交出屠杀我三千官兵的凶手才行,也是我大唐皇帝陛下仁义,网开一面,尔等莫要不知好歹。
不不不,我等知道,大唐这些条件是对我们让步了,可是我们实在没有这么多钱粮啊,不说钱财,钱一百万贯这还好说,我们紧巴一下凑凑还能拿出来。
羊一百万只,我们也可以努力凑一凑。
但是这粮食,五十万石,我们实在拿不出来呀,您知道,我们突厥不产粮食,这些年都是靠着大唐接济才勉强度日的,实在拿不出五十万石粮食呀。
那老军师声泪俱下的开始了自己的表演,若杜构是一般小年轻,恐怕还真的就于心不忍了,但是杜构也是多年闯荡的小狐狸,怎会不防备这个?
哼,现在你们记起是我大唐接济了?攻我大唐高昌郡,杀我官兵的时候怎么忘得一干二净?
我们大唐礼仪之邦,没有趁火打劫的意思。
本使给你们算一算,看看我们要这么些多不多。
尔等杀我大唐三千官兵,每人按照大唐的士卒抚恤待遇,五十贯抚恤金,需要银钱十五万贯,这只是第一批丧葬安家费用,子女幼年抚养费老人老年赡养费国家会每年分批发下,若是算上这些,每一个人二百贯起。
大唐动用六万大军远征西域收回国土,这出征的军费,每人计二十贯,合计一百二十万贯,这还不算战损牺牲的。
所以单单这银钱一项,我们就需要至少一百三十五万贯的开支,跟你们开口一百万,怎么?多吗?
西突厥君臣不禁倒吸了口凉气,这什么鬼?大唐这么富裕吗?这是富得流油了吧!士卒抚恤五十贯?我大突厥也不过两贯钱,有事还发的不及时,子女抚养?老人赡养?哪里听过?这么好的福利,当兵岂不是后顾无忧了?
出征一趟一个士卒的薪水是二十贯?天呐!这得多少只羊的羊毛啊?
战损?屁的战损?莫贺咄都要骂娘了,你们手上拿的都是轰天雷,怎么会有战损?
他身后的亲卫队长嘴角直抽抽,没想到啊,在大唐当兵福利这么好,干一仗都抵得上在西突厥当兵两年了,乖乖,这样的好福利,我们要是能去大唐当兵多好?
杜构可不知道他们心中所想,自己漫天要价,等着看他们坐地还钱就好了,至于自己报的价格,呵呵,没有十倍虚夸也有五倍了,当然,相比武德年间的福利,差不多二十倍的虚夸了,这几年大唐挣钱了,所以福利好了不少。
今日第一章,请大家支持。
第六百七十一章 杜构的算法
西突厥听着杜构的算法,虽然惊诧大唐的富庶,但也没有太过失了底气,老军师开口道:特使,大唐如此大度,我等不能不识抬举,这样,我大突厥出一百五十万贯补偿大唐可好?
原本是想趁机卖杜构一个好的,想着多出些银钱,可以少出些粮食的,毕竟金银之物,西突厥守着西域,多年积累下来倒是不少,这一次攻略西域三十六国也大大的赚了一笔。
但是没想到杜构脸色当时就变了,怎么?尔等看不起我大唐?
我大唐是那恃强凌弱的国家吗?差你这十几二十万的银钱吗?
说是一百万就是一百万,这是我大唐陛下对尔等的恩赐,你们不给面子?
额
莫贺咄无语,这白给的都不要,你们是故意炫富的吗?
算完银钱我再跟你算算这粮食。
六万大军出动,每天人吃马嚼的
等等,特使,据我所知,大唐不是只出动了三万大军吗?莫贺咄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杜构嗤笑道:你们知道什么?大唐什么实力?
本来我们是想攻入你西突厥王庭的,所以调来六万大军,不过楚王说三万就能追着你满地跑,所以只动了一半,那一半沿途收拢战利品和打扫战场呢。
我大唐的实力岂是你们能够窥伺的?莫说三万,在我这个不懂战事的人看来,一万对付你们都有些多。
突厥一方脸色通红,却愣是一言不发,见识过轰天雷的人都知道,他说的没错。
六万大军两个月人吃马嚼,需要多少?一人一天五斤粮食,两个月平均每人三百斤,六万人下来,不算马匹都已经是一千八百万斤粮食,要你们五十万石多吗?
另外还有我们的负责运输的后勤大队,呵呵,一场大战单单耗费的军粮就至少七十万石,你们倒好,战败还不愿赔偿?
以为我们大唐好说话,没事攻打一下很好玩吗?
莫贺咄脸色一苦,可是,可是我们没有这么多粮食呀,我们西突厥行军都是吃羊的,粮食我们本来就短缺。
身后不知哪个将领小声嘀咕道,你们不还要了我们一百万只羊吗?
杜构勃然大怒,你们以为我来是干什么的?粮食是你们折腾我们大唐大军需要出的军粮,银钱是补偿我们的战损和出兵的军费。
至于多出来的一百万之羊,那是我们要补偿给高昌无辜受灾的百姓,百姓刚刚享受到我们大唐的好日子还不足一年,尔等倒好,再次让他们遭受兵灾,没点补偿,高昌百姓如何看我们?
得,一通天雷地火,西突厥一方鸦雀无声,拼算账,这里谁也不是杜构的对手。
西突厥老军师开口道:特使,银钱羊我们都可以出,但是粮食我们大突厥搜刮百姓也只能凑足二十万石,实在没有五十万石。
可否以别的抵债呢?
呵呵,本使不知,你们突厥能有什么东西能抵得上三十万石粮食。
我们愿意将西域三十六国送于大唐作为赔偿,不知可否抵了这五十万石的粮食?
杜构一听,再次恼火,本使说了,我大唐不是蛮不讲理的国家。
你们无故犯我高昌,杀我官兵占我土地,我们攻打高昌是在收复失地。
大唐对于其他国家地盘没有兴趣,你们攻打西域三十六国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要之无用,失地收复了,你们再出些赔偿也就两清了,至于西域三十六国?你们打下来的就是你们的。
怎么?你们是不是看不起我们大唐?觉得我们想要地盘还需要你们伸手帮忙?
来时元霸师兄交待了,大唐即便一丝一毫都不要,这个理必须论清楚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边边角角被四周小国看不起了。
西突厥一帮君臣实在无语,谁敢看不起你们?你们都怼到我们家门口骂街了,是谁看不起谁呀?
说大唐不爱地盘?谁信?东突厥大草原现在在谁手中?高句丽的城池似乎也在你们手中吧。
莫贺咄心中着急,灵光一闪开口道:我们缴获了来自大唐的羊毛纺织工艺,不知道可能抵债?
杜构再次摇头,那东西泄露了就不值钱了,你们得到也是你们的造化,我们不会再要了,顺便我这里还有家师捎给你的口信。
家师说了,羊毛纺织工艺泄露了,日后大唐不会再跟你们收购羊毛了,想必你们也可以自己生产了,所以日后贵我两国贸易就此终结了。
这,这不行啊,我们除了羊毛,还有许多东西跟大唐合作的十分愉快,怎么能就此终结贸易?莫贺咄着急了。
商贾之事不归我们管,尔等可自去跟家师商谈就是了。
莫贺咄心中暗惊,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大唐若是真的掐断了西行的商路,掐断了西突厥的贸易路子,恐怕西突厥就要遭逢前所未有的灾难了。
这样,特使,我们手上有擒自西域三十六国的一些逃犯,据说是来自大唐黑道的逃犯,因为袭击仙粮,正被大唐通缉,蓝田侯下过追捕文书。
我们将之献给大唐,只求大唐能减免一下我们的赔偿。
杜构沉思片刻,心道看他们君臣这样的表现,似乎粮食的确棘手,自己若是逼迫过甚,西突厥下不来台就不好了。
而且若是西突厥真的为了赔偿,大肆搜刮西域和本国百姓,势必会带来对大唐不好的舆论,这些百姓都会说是因为大唐太过狠毒,导致自己没了粮食度日,如此一来,日后不好收复这些民心了。
所以一番计较,杜构决定更改一下条约,给西突厥喘口气。
哦?劫掠我大唐仙粮的逃犯?
好!很好,若是真的是这些逃犯,本使做主,不要你们赔偿粮食了。
这帮贼子以为躲在异邦就能逍遥法外?
殊不知我们大唐百姓人人欲生吞他们的血肉,敢动我大唐仙粮,就是五十万石粮食不要,我们也要他们的命。
我们要让背叛大唐的贼子知道,天下无人敢背叛大唐,但有一人,也绝对会不容于世。
交出他们,五十万石粮食从国书上抹去!
莫贺咄大喜,一群无用之人竟然能够值得五十万石粮食,实在是意外之喜,自己简直是太机智了。
西突厥君臣见到国书签订完毕,纷纷大喜,此次一战,西突厥虽然大败,但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获得了西域诸国的地盘和人口,再加上羊毛纺织工艺,日后西突厥就可以自己发财了,不过跟大唐一战,折了十万大军,还是十分损耗元气的。
只有老军师一人心中有些隐忧,大唐这帮逃犯本来是很有用处的,他们许多都会些百工,想经略西域还需要他们的帮忙参谋,但是现在为了度过大唐兵威难关,也只有牺牲他们了。
今日第二章,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六百七十二章 西北事了 石破天惊
大唐高昌郡,刚刚经历过一场战火不到三个月,就再次回到了大唐手中,所幸的是此次大战,西突厥没有屠城或者劫掠民众,只是将高昌各个城池官府之中的财货带走,杀了些负隅顽抗的官兵罢了,所以大唐的战损才会只有三千人。
频繁的更换政权的坏处就是,民众没有什么归属感,当然,如果说之前西突厥破城杀人四处劫掠那就要另算了,可是他们罕见的没有动粗。
经历过此次事件,大唐直接跟西突厥交恶,对西突厥的戒备直接提到了最高,原本在高昌只是派人管理,几乎没有驻军,在当地也只是召集管理城池的衙役等。
现在不一样了,李道宗被皇帝李二派回朔方主持羊毛收尾事宜,段志玄被留在高昌,三万大军驻守高昌。
李元霸等人带着三万大军重新回到了长安。
至于说为什么说朔方需要收尾,原因就是在于羊毛大计已经完结,朔方已经不是羊毛交易场所了。
当初建立羊毛交易基地,是因为羊吃人的分裂谋划,现在好了,草原上东突厥被灭,人口地盘都归了大唐,草原上能跟大唐交易羊毛的只剩下西突厥回纥两家。
但是不巧,回纥因为终南书院之事,跟大唐交恶,西突厥现在也直接交战,决裂了两国,白凡已经开始用贸易战打压他们,所以根本不用跟他们做生意了,羊吃人的计划也就算结束了。
而朔方的地理位置,已经不适合收购处理羊毛了,下一步大唐将会在东突厥大草原上建立多处羊毛加工基地,不仅能够节约成本,还能增强大唐对于草原地区的掌控,照这个趋势,要不了两代,大唐草原就完全融入大唐了。
前不久倭国新任天皇派使臣交好大唐,商议输出劳工之事,正中白凡下怀,正想着东倭西倭不能不平衡呢,这邪神就送枕头了,看来他身边有能人,还知道变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