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肆虐多时的灾害也渐渐被控制住,为了抵御这样的情况发生,天子派遣崔寔为使节,前往北方,一方面是为了能够探查当地的灾情,另一方面,则是要健全御寒的政策与举措,崔寔虽不通政事,可他算得上是朝中最为渊博多学的贤才。
他曾书写的诸多书籍,就连百官都不愿相信是他亲手完成的,毕竟在他看来,崔寔不过是靠着吹嘘谄媚的能力才成为光禄勋,位居高位的,他的文赋写的的确很好,如今庙堂里吹捧天子功德的文赋,大多都是从他这里学来的,他也可以算是建宁时期的文风引领者。
可他也有自己的缺点,他对于治国行政是完全不懂的,就看他的著作,其中大部分都是涉及民事,例如如何农耕,如何筑工,如何畜牧,如何赈灾之类,却完全没有如何治国的理念,天子完全不担心他赶到新州之后,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毕竟那里还有个邢子昂会帮助他。
崔寔所要的,就是大方面上给予当地一定的建议与大略,其余的施行,自然不会再由他来继续施行,崔寔性情温和,没有半点桀骜的文人秉性,这也是天子厚爱他的原因,这些年来,他可是满朝之中唯独没有被天子责罚的大臣,就连一心听从天子的曹嵩都曾受到过责罚,就他从来没有。
很快,崔寔赶到了北方,邢子昂亲自前往迎接,崔寔也是不慌不忙的到处走访了一遍,随后便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不知书写着什么,邢子昂几次拜见,都没能见成,随从有言,崔公是在书写关于抗灾之策略,听到这个消息,邢子昂也不敢再去打扰他了。
邢子昂在北方的工程,就因为这场寒冬,无奈停止了,在这几州没有回复民力之前,他是不可能继续动工的,如今,他的职责已经变成了相助崔寔,在北方建立一套能够抵御灾害的举措来。
北方的事情便这样继续,阳球是被带回故乡,厚葬,沿路的百姓相继护送,悲痛欲绝,百官之中,纵然是那些嫉妒厌恶阳球的大臣们,也沉默了下来,对阳球的行为表现出了足够大的尊敬,在刺史卢植的建议下,天子应允在新州秦中县为阳球设庙为祭。
很快,这些事情也就平息了下来。
晌午,袁公正在书房之内,查阅各地之税赋琐事,便有小厮前来,给予了他一篇书信,袁逢接过了书信,书信乃是太仆陈耽所写,内容是希望袁逢能够前往他的院落,与他一聚,有要事商议,还特意写明,此事与税赋关系重大,还望袁公必要前来。
袁公本是想推辞的,可是看到后方这一行字,想了许久,北方遭灾,牲畜多死伤,太仆所言之事,莫不是与此有关袁逢有些坐不住了,立刻起身准备,便朝着太仆之院落赶去,太仆陈耽,字汉公,东海人,向来以忠厚称,为人极善,多助人。
袁逢急急忙忙的赶到了他的府邸,却看到一行人正站在门外,等候着他的到来。
袁逢心里一惊,所前来的这些人,卫尉许彧,大司农张济,太常张训,议郎韩说,太史令单飏等,都是朝中九卿,名满天下之士,袁逢一一与之拜见,方才被他们热情的带到了府邸之中,太仆陈耽正在等候着他们,看到袁逢前来,他起身便要拜见。
袁逢抢先一步,先行拜见,只因陈耽年纪颇长,与袁逢之父素来交好,袁逢不愿失礼。
众人坐在一起,有小黄门站在不远处,手持笔墨,这是昔日王符所定下的政策,但凡大臣相聚,必定要有黄门为之督查,名义上是督查他们不可多饮,伤身误事,实际上,就是为了监督百官,不要在聚会上有什么不该有的言论。
陈耽开口了,“此番,北方牲畜多伤亡,今年之牧税,只怕难以齐全...”
他讲起了有关的事项,袁逢皱着眉头,认真的听着,这些大臣们也不时的进言,提出解决之法,这事还需要袁逢与陈耽进行商议,定夺之后,再与朝议之中提出,其余的九卿也是提出了如今自己对马匹牛羊的所需,尤其是马匹,每个要位都是需要的。
正在商议着,忽有随从进入,向陈耽禀告,低声言语道:“陈公,马监出了大事....”
陈耽大吃一惊,连忙起身,说道:“我这有要事,便前往一步,诸公先行商议...”说完,他便急匆匆的离去了,袁逢等人送他离去,袁逢看向了诸多公卿
第0360章 易储之谋
c_t;他们索性也不理会离去的袁公,独自密谋起来,也不知他们是何时与宫内取得联系的,不过,何进对于他们,还是有些尊崇的,毕竟何进论家世是比不在座的诸君的,何况,他的姊妹虽在宫中,却也不是最受宠爱的,皇后,乃至新晋的王贵人,都远比他姊妹要受宠的多。
其余几人,对他倒也是恭敬,看到何进有些惶恐
《
第0361章 二子顽劣
深夜里,未曾入眠的,不只是有天子一人。
小胖子坐在石阶,双手托着脸,有些迷茫的望着天空。
“殿下...我们何时去休歇啊...”荀彧有些无奈的问道,他脸上有些困意,自从成为了太子舍人之后,他便直接搬到了东宫,日夜与小胖子为伴,他只比小胖子年长三岁,两人都不过孺子,很快便相熟起来,成为了好友,二人无话不谈,夜里抵足而眠。
“文若,人死之后,是否还能回来呢”
“哈哈哈,殿下说的甚么话,我饱览群书,从未听闻有死而复活之事...”荀彧笑着回答道。
小胖子扭过头,有些认真的盯着荀彧的眼睛,问道:“真的没有麽”
被小胖子这有些近乎于哀求的眼神盯着,不知为何,荀彧心里忽然便有些沉重下来,他支支吾吾的,低着头,想了片刻,方才说道:“或许,大抵是没有的...只是,或许有,我不知也。”
“那就是说,耶耶有可能会来见我”
“嗯”
“何耶耶啊,你不知道罢,我给你说啊,他是我的师君,也是我阿父的,他为人温和和善...”
“何子可他不是...”荀彧抿了抿嘴,有些犹豫的说道:“不是仙逝了麽”
“什么是仙逝啊”
“逝世,不在了...”
“这不可能,他还在呢,你不知,如今群臣谈及他,还是惊恐万分,极为尊崇,若是他不在,岂能让群臣如此畏惧他呢”
荀彧看着面前的小胖子,叹息了一声,坐在了他的身边,没有言语。
“他从未欺骗过我,他说,要带我去河边顽,我等了七年啦,可是他还是没有来见我...”小胖子的话语逐渐低沉了下来,他伸出手,抚摸着腰间的宝剑,说道:“我好想他...”
“殿下...他会来的...何子并非食言之人。”
“嗯。”
两人在夜色下,坐了许久,方才准备回去休歇。
...........
到了次日,小胖子已经忘却了昨日的伤悲,缠着荀彧,要顽什么骑马作战,先前,有马均,袁术陪伴着他,他天天都是这般的玩耍,可是自从何公逝去之后,马均与袁术也都离开了他,诺大的皇宫里,没有一人愿意陪伴他玩耍的,他也就没有了这心思。
可是如今,荀彧来了,荀彧与他一般年纪,又正是好动爱玩的年纪,二人便将这东宫弄得一团糟,甚至,还前往天子的园林,将天子心爱的几枝花掰断了,放在耳边,以为美饰,后来...这俩家伙被天子揍的极惨,天子阴沉着脸,手持木棍,将二子按在地面上,揍得他们哇哇大哭。
黄门从未见过天子那般暴怒的面色,气极而笑啊,手中木棍都险些被打断了。
不过,从那之后,天子对待荀彧,也是变得有些随意,看起来并没有把他当做臣子,而是视为了子侄,荀彧与小胖子吸取了教训,可是又没到一个与的功夫,俩人又寻思着在石阶上洒上水,滑冰玩耍,你说洒水滑冰便在东宫玩呗,可这两人却觉得东宫石阶太小,便将水洒在了朝议殿前。
黄门们现在都忘不掉,七八个老臣们犹如蹴鞠一般从石阶上滚落下来的模样。
没得说,当晚又打断了三个木棍。
不过,他们也不总是这样,荀彧毕竟熟读诗书,平日里与小胖子交谈,也是让小胖子的学业得到了不少的长进,这算是唯一的好处罢,荀攸与贾诩,授课的时候,荀彧也总是站在小胖子的身边,以长辈的身份,对荀攸指手划脚,弄得二人苦不堪言,直到被天子狠揍了一顿,这才不敢言语了。
这一日,他们二人正在东宫内玩耍,有些劳累了,便坐在一起歇息,荀彧想了片刻,有些肃穆的问道:“殿下,我心生一策...”
“罢了,罢了,文若不必多说了,你每次心生一策,我们二人便免不了一顿好打,这策略你还是给别人讲去罢....”小胖子抚摸着屁股,有些畏惧的说道。
“唉,殿下,我荀文若岂是那般人我这策,定能让殿下稳坐太子之位...”荀彧缓缓说着,小胖子双眼一亮,眯了眯眼睛,神色像极了天子,有些疑惑的问道:“文若何言莫非我太子之位,如今安坐不得”
&nb
第0362章 父子对弈
没过几日,天子果真为了北方御灾之事,召开了朝议。
小胖子不断的背着荀彧教导自己的那些内容,随后又向天子上奏,希望能够进入朝议,天子有些奇异的大量了他一番,便应允了,不过,荀彧并不能随同进入,他目前还没有资格进入大殿议事,他只能将稍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一一告知小胖子,并且告诉他如何破局。
小胖子自信满满的出现在了大殿之中。
几位老臣有些不悦的打量着他,其中便包括了他的岳丈蔡邕,蔡邕额头包着布条,极为不雅,这全然都是小胖子所赐,小胖子心里有些苦楚,自己还没有将蔡姬娶进来,便先将岳丈摔了个大跟头,这日后的生活,想来是不大容易了....
因王符不在,袁逢率领百官上奏,虽然王节信长期在南方,尚未回来,也没有做出什么事来,可是,请烹王节信是免不了的,百官对此也很有理由,他们上奏道,王符长期待在南方,未曾立下半点功劳,此等庸碌无为之贼,当以烹之...
例行公事结束之后,便开始了正式的议事。
其实天子也挺佩服这些大臣们的,这都多少年了,从建宁四年一直请烹到了建宁十八年,足足十四年啊,老臣们所剩无几,可是朝议里的这个传统却依旧保留了下来,这实在是太难得了,请烹了十四年,王节信照样活得好好的,活蹦乱跳。
可是这些请烹他的大臣,却是越来越少了。
袁逢测过头,看了看陈耽及他身后的几位大臣,陈耽笑了笑,而其余那些参与密谋的大臣们,面无表情,极为平静,袁逢犹豫了片刻,却还是没有上奏揭发,他说起了关于牲畜伤死的事情,许彧有些诡异的笑了笑,他这便是阳谋了,算定了袁逢不会做出害了好友的事情,从未担忧他会拆穿揭发。
天子认真的听着,也应允了袁逢一些关于减牧税方面的政策建议。
群臣商议着,小胖子忽然走了出来,朝着天子便是大拜。
天子皱了皱眉头,眯着眼睛,群臣也有些茫然的看着他,小胖子上次上奏,还是为了保住王节信,这次又是为了什么呢
“陛下,北方受灾,儿臣心甚悲痛,故而,儿臣斗胆请陛下应允,儿臣想往北方一行,亲自坐镇,参与赈灾御灾之事,若事不成,儿臣愿受罚!”
这番话说出来,整个庙堂都是一惊。
天子也是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思议的质问道:“你这竖子,可懂何为雪灾”
“儿臣知晓,故而愿意前往。”
“北方之地,成人冻伤冻死者亦不在少数,阳公便是这般逝去...你如何能去”
小胖子心里一乐,荀彧说的果然不假,他拱手,肃穆的说道:“儿臣身为国之太子,岂能畏惧不前愿与北方官吏百姓与共!”
群臣惊诧,他们可没有想到,这个胆大妄为的混太子,竟然还有这么一天,就连蔡邕眼里,都有了一种莫名的赞赏,在这一刻,起码在表面上,群臣都是为太子的仁德而感动,眼里满是赞赏,交头接耳的夸赞起来,都是什么太子有乃父之风,有孝文之风之类。
天子沉默了许久,忽然有些伤悲的擦拭着双眼来,群臣惊恐,小胖子也是如此,连忙上奏请罪,天子摇了摇头,说道:“北方大灾,朕却难以亲自前往,朕子愿前往,又以为父之心,多有不忍...只是,吾儿既有此等为国为民之心,朕为了万千百姓,如何能因私情而不允”
“朕令,太子前往北方,坐镇贺新,赈灾御灾,北地五州之官吏,不可不从!”
“遵旨!”官吏们叫着,眼里全然是感动,多么无私,多么仁德的天子啊,心里即使不舍长子,为了家国百姓,还是忍痛派遣太子,陛下才是真的有文帝之风,真正的圣天子啊!!
&n
第0363章 解渎故事
建宁十八年,三月
太子从雒阳出发,荀彧亲自跟随,随行还有北军长水营,整整一个营,负责保护太子前往贺州,这个营的校尉乃是南军旧人张济,张济原本是最早进入南军的士卒之一,后因其英勇,成为了南军的将领,从最底层做起,经过数次的升迁之后,已经是做到了北军的长水营校尉。
天子将随从保护太子的重任交于他之后,张济是十分开心的,他已经很久没有等到能够立功的机会了,这番能够与太子亲近,对于他来说,也算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他巴不得能够在道路上遇到些什么事,这样他才能够立功,也能够与太子更加的亲近啊。
他做好了行军的准备,便在雒阳正门等待着。
太子到来之后,张济连忙上前行礼,拱手说道:“北军长水营校尉张济,拜见殿下!”
小胖子温和的笑着,扶起了他,有些和善的问道:“此番可要劳烦将军了...”
张济激动的有些说不出话来,惶恐的说道:“臣不敢!”
“哈哈哈,来,张君,这位乃是我的师君,贾议郎,你可拜见一二...”小胖子指着身边的一位文士,介绍道,贾诩有些无奈,他可谓是人在家中坐...唉,这些本来都与他无关,没有想到啊,天子不放心让小胖子独自出去,哪怕有荀彧跟随,这位日后的王佐,如今简直就是王坑!
只有老谋深算的贾诩跟随在他的身边,天子才能够放心,毕竟他觉得没有人能够谋害到这厮,这厮惜命,已经达到了一个不可想象的程度,有他在太子身边,定然是不会出现什么差错的。
太子这般离开,皇后与太后都是不大舍得的,可是天子有诏,她们也是无可奈何的,只能千般嘱咐,太子这番出行,沿途各个地方,都是得到了诏令的,都要出城迎接,小胖子也不急着赶到贺州去,一路上都是走走停停的,游览民间,询问各地官吏之政事,在贾诩的相助下,也做到了赏罚分明。
原本小胖子就因为北上赈灾之事,收获了民心,在听闻太子要亲自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进行赈灾之后,这些百姓心里对天子与太子更是格外的感激,小胖子在民间也有了不浅的名望,被誉为仁德太子,沿途之中的行为,更是加深了百姓心里他那仁德的形象。
当行车赶到了河间国的时候,忽然有几个百姓拦在了车架之前,这番举动让张济大吃一惊,立刻令骑兵们围住了这些百姓,看到这些穷凶极恶的骑兵之后,这些百姓也没有惊恐慌张,为首者有些淡然的走上前,拱手说道:“吾等特来拜见少君!”
张济亲自驱马向前,来到了这些百姓面前,质问道:“尔等何人,如何敢来阻拦车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