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不过,他依旧没有找到愿意理会他的任何学子,这些人对他都很是冷淡,诸葛亮心里也有自己的傲气,也不愿去寻别人,便每日都沉浸在学业之中,在这其中,倒是那个贵霜人来找过他,看来刘默是告知了他,要他对自己照顾一二,此人与刘默极为不同。
寡言少语,只是问了问诸葛亮可有什么帮助的地方,便离开了。
在他离开之后,一旁的司马朗有些好奇的问道“你认得他”
诸葛亮摇着头,说道“我先前赶来此处的时候,乃是太尉长史刘公带我前来的。”
“东濊君”司马朗问着,笑了笑,说道“日后,你还是少与他们联系罢他们在这门子学内的名望并不好”
诸葛亮并没有回答,司马朗又说道“你可知,为何众人对你如此冷淡”
诸葛亮放下了手中的书,看着他,说道“只因我之年岁。”
“非也。”司马朗摇着头,说道“门子学之人,并非太学学子,你这般有才,年少便能与吾等同列,吾等绝不恼怒,只是,你不通过考核之路,反而是通过贵人举荐,前来门子学,令众人不喜,何况,听闻你还是世家出身”
诸葛亮不好明说,又疑惑的问道“听闻,君也是世家之人”
“哈哈哈”司马朗大笑,说道“我乃河内司马氏”
“那为何会
第0423章 熹平圣君
太学与门子学的学子们同时对征伐扶南之事进行议政,而他们所书写的政论,不少被天子亲自查阅,通常都是其中较为聪慧,特别是天子认为日后能成为百官接替者的那批人,天子对他们很是看重,一遍遍的阅读他们的政论,甚至还亲自给予他们注释。
这些学子们,在看到天子的回笔之后,心里无比的激动,对天子也是感恩戴德。
只有一封,天子皱着眉头,反反复复的看着,却没有令人遣回。
“《刘公议征南书》”
天子轻轻读着,“刘公曰:国在于民,不在也朝,君为黎民之君,不为庙堂之君,攻伐东北,又征西南,孝康皇帝在时,不以功勋动干戈,以民为重,降赋税,广开田,设官学,启民智,而如今的群臣,以政以兵列晋升之物,实则荒谬。”
“臣观宁州百姓贫苦,凉州百姓少学风,交州百姓少耕田,青州海难,兖州地动,群臣无一关关心者,皆在名利之间....”
“亮深以为然,以此拜上。”
天子深吸了几口气,这篇奏文里,诸葛亮不仅是把群臣骂了一遍,就连自己也没有放过,在刘默的眼里,自己便是这般好大喜功,不施仁政的暴君麽
天子越想越是愤怒,将手中的政论狠狠拍在了案牍上,门外的韩门被吓了一跳,紧紧低着头,天子转过头,看向了他,说道:“你去把刘默给朕带来!”
韩门立刻外出,而此刻,刘默还在太尉府里忙着公事,便看到宫中大阉人刘默率领着宿卫与绣衣使者便冲了进来,官吏们大惊失色,有些惶恐的抬起头,看到他们来势汹汹,刘默也是畏惧,躲在同僚的身后,韩门看了看周围,慢条斯理的问道:“刘默在何处”
刘默吓得双腿疲软,而他周围的官吏却是让开了路,让韩门能直接看到他,韩门笑了笑,说道:“刘君,天子有请,还请移步!”
“何...何...何事”
“请”韩门没有再多说,只是指了指门外,绣衣使者也站在了刘默的身后,刘默浑身颤抖着,跟着这些人,走了出去,在他出去之后,留下的其余官吏们,好奇的交谈着,不过,还是开心的较多一些,这厮终于离去了,吾等也能清闲一些了...天子圣明!
“陛..陛下..”刘默朝着天子大拜,脸上全然是惶恐不安。
胖子冷冷的看了他一眼,问道:“君何时开始变得与马君一般了...朕有这般可怕麽”
“并非如此...”
“不可怕,怪不得你敢藐视君上,抨击百官...”
“这..这..陛下恕罪!”刘默倒在地面上,惊恐的看着天子,胖子没有理会他,坐在了胡椅上,盯着他看了片刻,方才说道:“刘君啊,朕这里有一篇政论,还望你过目...”,他将政论抛到了刘默的面前,刘默颤抖着,从地面上接过了政论,看了片刻,脸色大变。
“陛下,此事...诸葛亮并不知情,全然是臣之过错,陛下恕罪..陛..陛下恕罪...”
“哈哈哈...来,你与朕细细说说,究竟朕如何不施仁政了百官又为何与名利之间,不以民重...”
“陛下,那都是臣胡言乱语,恕罪...”
天子摇着头,说道:“若是你言语不出,朕现在便令韩门将诸葛亮带来,当面对峙....”,天子刚刚说完,刘默便沉默了下来,思索了片刻,起身,拱手,说道:“臣愿与陛下明言....”
“陛下登基以来,天下大兴,正值盛世...只是,陛下征东伐南,大汉疆域辽阔,却对民益或许陛下要言语,为民去胁,不存外敌,只是百姓目不识丁,何以知晓这些故事天下之间,唯有民心也...此些诸事,不如与民一粟....”
“民强,民富,则国强,国富。”
“天下之财,并非与国库之中,而在于百姓之中...”
“群臣以兵戈为晋升之资,以政事为功勋之荣,心里何尝怀有...庶民孝康皇帝时期,四处安民,降低赋税,广修水利,一举一动,皆为国中之民,故而,孝康皇帝虽已驾崩,百姓难以忘却,冠以圣名,陛下比之,差之甚矣!”
刘默刚刚说完,天子猛地站起身来,眼里满是怒火,双拳紧握,刘默闭上了眼睛,深深的呼吸着,胖子咬着牙,左右走动,就在刘默渐渐陷入绝望的时候,天子忽然大笑了起来,笑声极为的响铃,刘默瞪大眼睛,看着面前的天子,天子深深的看着他,说道:
“自从王公逝世,朕再未听过如此陈恳之言语。”
“朕自登基以来,便以孝康为楷,诸事效从,东征北伐,也是妄图能建立超越孝康的武功,今日方知,朕比之孝康,差在何处...刘公,朕并非昏庸之君,朕乃孝康皇帝之生子!朕乃何子王公之门生!朕乃大汉天子!若有谏言,直说便可,朕岂会因忠言而杀人”
“陛下....”刘默有些呆滞,瞪大了眼睛。
“来人,赏刘公百金!”
天子说着,又看向了刘默,笑着说道:“朕愿以侍御史拜之,望公能直言不讳,上书谏言!”,天子朝着刘默一拜,刘默哆嗦着,朝着天子回拜。
..........
“就这般,你成了侍御史”诸葛亮看着面前容光焕发,浑身体面衣裳,不似从前的刘默,有些震惊的问道。
“唉,休要再提了,就我这般胆量,如何能做得侍御史....”刘默摇着头,诸葛亮却是轻笑了起来,说道:“公莫要如此言语,你看,如今,就连门子学的士卒都不敢阻拦你了,你前来门子学,郑公还要出来迎接,这是何等了得啊...”
“嘿,你这小子,你还敢多言,岂不知,险些害杀我也!
”刘默抱怨道。
“亮一篇政论,便让公名列百官之内,不若,亮再书写一篇,上至天下,下至百官,再狠狠骂上一篇,说不得公便能接崔公之位了...”诸葛亮笑着说道。
“莫要如此,莫要如此,唉,明日便要朝议,我如今心里还是惶恐无比,不知所措...”刘默苦笑着,又小心翼翼的从衣袖里掏出了些钱,放在了诸葛亮的手中,言语道:“这些钱你拿着,去买些书籍,外门不远处有一所阅文馆,其中书籍可以花钱抄写....”
握着沉甸甸的钱财,诸葛亮摇着头,说道:“公之赠,不敢受。”
“你便拿着,我无父无母,又无兄弟,更无妻子....我独自一人,要之何用....光是买书还不够,我想个法子
第0424章 还我钱来
熹平四年,三月
天子那些爱民亲民的政策渐渐落实在了各地,因设立的机构,取名为济民府,主官比千石,是为直指济民使,天子与熹平三年末拜杨彪为直指济民使,杨彪者,乃是故司空杨赐之子,其先于三韩为太守,表现优异,勤劳爱民,百姓多敬爱,又为刺史贾诩荐。
故而,天子便令他进了庙堂,接了济民府,他上任之后,也是不敢丝毫松懈,先是在雒阳建立了济民府,随后便是在大汉各个县城之内,以县为层,令各县郡丞负责,在建立之后,便是从国库里调遣粮草与诸物资,前往各地进行济民。
各地的地方官吏,极为的忙碌,四处访查核对,从熹平三年的八月,一直忙碌到了熹平四年的三月,济民府方才有了个基础概况,天子对此事极为上心,各地的刺史督邮也在严格的盘查,严禁出现冒领贪污之类的恶事,而天子的名望也是瞬间暴涨。
天子前几年的作为,无论是忠烈堂,或者征伐高句丽,都没有能像这般的得民心,百姓感恩戴德,这还是初次,天子偶尔出巡雒阳,四处查看各地春种,看着百姓那爱戴恭敬的模样,天子心里格外的欣喜,又再次下达了数条政策。
雒阳,司空府
深夜里,卢植点着火烛,正在批阅着如今国库里巨大的支出,天子施仁政,这当然是好事,卢植定会全力支持,不过,自从济民府出现之后,积累了数年的国库开始有了巨额的支出,卢植手忙脚乱,他在贺州有过治政理财的经验,不过,面对如此庞大的财政支出,他也有些无能为力....
天子刚刚降低赋税,自己总不能再提升,这样一来,天子之前的所作所为,就没有半点用处了,若是不增加税赋,就只能开辟其他的财源,如今,国库的主要财源除了赋税之外,还是来自与贵霜的贸易,对南方开采贸易,还有对倭国的海外贸易。
就算卢植想要再开辟商路,也是无可奈何,与大汉相邻的国家,如今都是在与大汉保持贸易关系,这可怎么办呢卢植陷入了沉思,那日在朝议中,他并没有意识到,济民府会给国库带来如此庞大的压力,救济百姓之事,从古皆有,孝文孝景时期便有了雏形。
不过,纵观上古,也没有出现过如此大规模救济百姓,抚养百姓的仁政措施,天子能如此为之,卢植是非常赞同的,可到了如今,他忽然意识到,似乎大汉的国力还没有能承担这样仁政的实力,看似丰足充实的国库,不想如此的脆弱,在短短数月之内,国库积攒的钱财再次回到了民间。
卢植跪坐了太久,全身上下都有些酸痛,双眼也有些模糊,为国库之事,他已经四五日不曾合眼,这些天来,他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国库的事情,卢植是个能臣,可是对这方面确实极为的茫然,他有些迟疑着,是否要劝陛下取消一些政策呢
不过,他在庙堂上可是信誓旦旦的说过,国库的钱财绝对足够,自己会去想办法,现在又要出尔反尔,这让他实在不能接受,他哀叹了一声,看着案牍上的手持奏表,陷入了沉思,迷迷糊糊之间,他还是没有能抵抗的住那连绵不绝的困意,将头埋在双臂之中,便进入了梦乡。
卢植猛地睁开双眼,周围一片漆黑。
“人呢掌灯!掌灯!”
他吼道。
没有人理会他,他眯着眼睛,伸出手摸索着,再次发声吼了几句,正在这时,远处出现了一丝灯火,正在朝着他缓缓走来,卢植心里大喜,朝着灯火便走了过去,不过,无论他如何走,他都走不到那灯火面前去,灯火始终在远处,闪闪烁烁的。
卢植背后发凉,能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
“何方魑魅魍魉,胆敢谋害三公!!”卢植怒吼道,他伸出手在腰间摸索,却也没有找到自己的佩剑,远处的灯火熄灭了,卢植还没有反应过来,灯火便再次出现,却离他近了一些,灯火再次熄灭,再次出现,卢植手脚冰凉,有些哆嗦着。
当灯火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清楚的看到,一个黑影,手持灯火,散发着寒意,卢植毛骨悚然,黑影抬起头,苍白的脸色,双眼滴落着血液,“妈耶!!”,卢植吓得跳了起来,转身就跑,就当他转过身踏开步伐的时候,他发现,那黑影正在他的面前。
“卢..植..贼..子,还..我..钱..来”
沙哑的声音传来,卢植已经瘫软,坐在了地面上,那黑影伸出手,掐住了卢植的脖颈,卢植面色张红,惊恐的望着面前的黑影,黑影直勾勾的望着他,这次,卢植清晰的看到了他的模样...他穿着三公之朝服,带着进贤冠,白发苍苍....
“闻人公”卢植惊呼。
“我十几年之积蓄,竟被你如此糟蹋,你这般蠢材,不知国库空虚,岂能为三公!”黑影怨毒的说着。
卢植颤抖着,说道:“闻人公,这...天子施仁政...我这...”
“蠢物!”黑影怒吼着,尖锐的声音飘荡在周围,不知为何,卢植却没有先前那么畏惧了,壮起了胆,有些肃穆的问道:“国库空虚,百官不顾,还望闻人公教我!”,黑影松开了那双手,思索了片
第0425章 黄龙再出
熹平四年,五月
南阳穰县,井出黄龙
朝中矛盾已经达到了一个不可调节的地步,最为扼腕叹息的便是曹操等人,原本有着天子强力支持的他们,是不需要根蔡邕这些老臣耗上这么久的时日的,可是自从天子转性,开始施行各种对内政事,将庙堂的中心放在了国内百姓之后,他们的优势荡然无存,在庙堂之中,他们显然还比不上这些三公组成的老臣一派。
在失去了天子的支持之后,更是如此。
不过,最近国库的空虚,又给与了曹操等人一个全新的机会,他们觉得,南方两国,有很多原料,如木材,黄金,调料之类,这些东西,他们平日里上贡的还不足他们本身所获得的三成,若是能够彻底将南方两国征服,派出国相,而不是继续保持互相之间的从属关系,想来肯定能够通过那里的赋税来充实国库。
对于这一点,蔡邕很是不屑,动兵难道不需要军费麽不需要耗费国库的实力麽天子如今的重心全然放在了国内,你想要动兵,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在朝中,私下里,两派争斗愈加激烈,就连一些地方官吏也被涉嫌了进来,不过,南北军还是安稳的,张温也不敢借用军方的力量。
坐在上位,看着下方争吵不休,面红耳赤的大臣们,天子皱着眉头,心里也开始有了一些不安,群臣争斗,是他插手的结果,不过如今这般你死我活的局面,却不是天子所想要看见的,新派大臣们还是在老臣的麾下,原先他们争吵,也不会影响正常的政事,可是到了如今,庙堂中的诸多政事也停滞下来,诸事不顺。
天子思索着,该如何来解决他们双方的矛盾呢矛盾是永远解不开的,就算老臣一派崩塌,也会有新的势力来与曹操等人抗衡,这一点,天子是知道的,不过,如今他们的矛盾点,都集中在了扶南与真腊二国之上,对与这两个国家,看来还是要想个解决方案了,若是这般停留,日后难免会出现大动荡。
不过,天子却没有想到什么处置方法,他想听听郭嘉与荀彧等看法,可是,这两个人早就成为了新派的核心成员,他们的言论,都充斥着新派的言论,若是召见他们,不仅解决不了事,还会让双方的矛盾更加深刻,可恨啊,这个时候,天子忽然发现,群臣之中,自己竟找不出一心腹之人来。
他缓缓想着建宁年间,阿父总是留着那么一两个不合群的人在身边,能够在这样的时候听取他的建议,原来是如此啊,天子心里忽然很想念远在宁州的贾诩来,贾诩,荀彧,荀攸,郭嘉这些人,他原本以为都能成为自己的心腹,不过,如今看来,荀彧,荀攸他们这些人,还是不能在争斗里保持中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