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捡到一本三国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小胖子笑着拿起了酒盏。

    张温饮了酒,做贼似的看了看周围,靠近天子,悄悄说道:“陛下若有平定西南之意,请予臣四千人马,臣三月内便能将扶南真腊国君之首级砍下,献与君前...”

    小胖子惊呆了,愣着点点头,说道:“朕知道了....”

    而在这个时候,宴会里忽然出现了嘈杂声,吓得张温急忙返回了自己的位置,小胖子转头看去,却是荀彧与郭嘉险些打了起来,曹操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他原先还在等着老臣之间出现矛盾,却没有想到,居然是自己人率先开始动手了。

    起因非常的简单,荀彧只是问郭嘉,能否将王公的《潜夫论》借与自己观看一二

    郭嘉便醉醺醺的回道:“你农科尚且不过,如何看得懂《潜夫论》”

    顿时,两人便在群臣之前打了起来,看着他们互殴,曹操,荀攸这些臣子都吓坏了,浑身颤抖着,看着天子,那些老臣却极为的镇定,经过了何休王符这些人之后,他们对于这些平常的斗殴已经习惯了,张温甚至饮着酒,有些不屑的说道:“一代人不如一代人,比之何子武艺,他们差远了...”

    曹操等人还是将他们急忙拉开,宴会最终以斗殴而告终,两人也被天子狠狠的责罚。

    ......

    次日,曹操等人便开始了行动,自然就是鼓吹对西南的战事,也不算是战事,虽然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整个西南角都成为大汉直接的附属地,而不是名义上的管辖,深受何子的影响,此时的士子与百姓都是偏向好战的一方,何子大部分的思想,都灌输给了这些下一代的大汉子民。

    大汉乃是天选之国,天子怀着天命,天命便是要教化四方,使天下之民安居乐业,西南蛮夷之国,不懂礼仪,不知教化,理当以文礼教之,不信你去看三韩东濊,贺州新州,这些原本活在贫苦之中的百姓,如今不都是安居乐业麽不都是成为了大汉之民麽

    也只有与何子同时期的老臣们,才没有受到这样的思想的侵扰,他们还是固守己见,国好战必亡,这句话并没有什么问题,若是大汉一味好战,比如让张温这样的家伙成为司徒,不再想着治理国家,不再想着造福百姓,那大汉迟早会亡在这些莽夫的手里。

    君不见,昔日孝文孝景时期,国力是多么的强盛,大汉蒸蒸日上,可是在孝武皇帝时期,大汉屡次对外用兵,最后的结果还不是导致了国力的大幅度下降到了孝武皇帝的治政晚期,大汉国内甚至出现了混乱的局面,这样的时期,大臣们不希望再经历一次,同时对公羊儒生也是无比痛恨。

    若不是顾忌当今天子与何子的感情,只怕此刻讨伐何子的言论早已层出不穷了。

    自从有了獒儿,小胖子很多时日都是在陪伴着他,当可以见皇后的时候,他更是抱着小家伙,让小家伙见到了自己的阿母,蔡皇后喜极而泣,她这些时日里,极为担忧,生怕生出的不是儿子,如今看到自己的儿子,心里是说不出的开心,小胖子还逗着她,说獒儿过于孤单,不若再给他生个兄弟姊妹来。

    到了熹平四年,年初的时候,西南诸多的结论还是没能统一,群臣还是抱着各自的观点,不肯退让,不过,其他的事情倒是有了明显的进展,例如太学门子学入学之事,在元月,庙堂便对各地官学的学子们,进行了初次的考核,试卷都是蔡邕独自出的,不算太难,也不是太易。

    &nb




第0421章 诸葛孔明
    “哈哈哈,你便是想要进去,也绝不会让你进去!”

    “这小子,不同寻常啊”

    听闻那小子稍为狂妄的言语,众人大笑,纷纷起哄,有的还劝士卒,让他们赶快让这小子进去,不然日后说不得要后悔了,那两士卒不愿被众人围观,冷声呵斥周围的士子们,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不过,他们周围的这些士子,也全然都是太学学子,并不畏惧他们。

    他们其中不少人,都是这次通过官学来进入太学的,其实,他们不少人都不是官学学子,只是没有资格进入太学,因为王符曾经对世家做出了限制令,考核与太学都不会录取同一家族的全部学子,另外,闻人公也曾做出过限制令,每增加一位学子,便要多缴纳钱财。

    当一个世家,有超过十人的子弟进入学府的时候,所需要缴纳的钱财,便会达到一个天文数字,让这些庞然大物都感觉心疼不已,同时也不忘记谩骂这位吝啬的司空,他的限制令可比王符要狠辣太多了!

    世家们也是庆幸,比起建宁时代的那些老怪物们,如今熹平的新臣子无疑就可爱多了,虽然如今的大臣们,如曹操,荀攸,荀彧等都是能臣贤才,更是有郭嘉这般四科全冠的鬼才,可他们比起建宁时期的那些老怪物无疑要稚嫩太多了...

    对于这个说法,曹操等大臣也略有耳闻,心里却是不大服气的,世家大族们也不跟他们辩解,爱信不信,总之,建宁时代那几个凶人,若有一人能复生,你们这些小子甚至都留不下全尸....

    在人群之中,胖子指着那小子大笑,侧过头,对旁边的魁梧壮汉说道:“你可听到了这厮竟说自己永不踏入太学一步,好,不错,颇有何子王公之风啊,哈哈哈,他以为自己是...嗯”

    胖子脸色出现了一些迟疑,他问道:“他方才说自己是何人”

    魁梧壮汉毕竟是天子的耳目,眼观八方,耳听六路,他记得很是清楚,低声回答道:“家主,他唤作诸葛亮...”

    “诸葛亮....诸葛亮传....”

    他呆愣的言语了几句,猛地转头,盯着那小子,认真的打量着,魁梧汉子并不知道天子为何有如此反应,也不敢多问,天子思索着,并没有言语。

    那小子看着周围这些嘲讽的太学学子们,脸上再也没有了任何的恼怒,微笑着,跟众人拱手告辞,率随从便朝外走去,众人也没有阻拦他,只是热情的交谈着此事,眼里不时的闪过不屑之色,他们如此费力方才考上了太学院,若是这般幼童都能与自己为伍,那岂不是说自己的才能犹如小子麽

    这他们如何能忍

    当然,学子也并不全是如此,也有几人,无奈的摇头叹息,他们也并不是相信诸葛亮所言,只是觉得,如此幼童,却能不卑不亢,定然是聪慧之辈,可惜不用心学业,却要四处胡闹,可惜了这好苗子啊,诸葛亮并不在意他们的目光,从包裹里翻出书来,边读书边朝外走着。

    走了片刻,一随从有些谨慎的说道:“少家主,有四人,一路在跟随我们...”

    诸葛亮心里一惊,摇着头说道:“不必担忧,不必多说,这里乃是雒阳...”

    那随从这才镇定下来,诸葛亮放慢了脚步,却没有回过头,不过看着随从那紧张的脸色,他就知道,对方肯定还是在跟随着他们,诸葛亮皱了皱眉头,悄悄的打量着周围,终于,他看到了一处宅院,以及周围的士卒,他放慢了脚步,刻意停了下来。

    当那一行人靠近他们的时候,诸葛亮忽然转过身来,迎面打量着他们。

    一路跟随他们的,正是四个魁梧的汉子,为首之人,穿着不凡,颇有威仪,身材...最为魁梧,而其余三人,都是围在他的周围,看来是随从,按理来说,这般富贵人家,跟着自己做甚么诸葛亮只是想了片刻,脑海里便出现了一种极为恶劣的猜测。

    听闻雒阳文士多豪放...

    他心里畏惧,可脸色却极为的平定,笑了笑,说道:“诸君一路跟来,如今我已到家,可要入府饮上一杯”,他看了看不远处的府邸,对面那胖子的脸上有了些疑惑,看了看远处的府邸,皱着眉头,问道:“你是大鸿胪之族人”

    不远处的府邸,正是大鸿胪赵温的府邸。

    诸葛亮点点头,笑着问道:“诸君可要作客”

    不想,对面那胖子的脸上不仅没有出现半点的畏惧与退缩,反而是笑了起来,点点头,说道:“好啊。”

    诸葛亮心里一惊,莫非自己已经被此人看穿了或者他认识大鸿胪他心里有些畏惧,毕竟年幼,一时间竟想不出法子来,看了看周围,也并没有甚么人影,看到对方这般模样,胖子摇着头,对身边的魁梧汉子吩咐道:“叫开门,让赵温出来接我....”

    那汉子点着头便朝着府邸走了过去,而听到他这么说,诸葛亮心里大惊失色,这人不仅认识张温,甚至还有资格让九卿出来迎接,莫不是朝中三公不对,朝中三公都是年老之人啊,可除了三公之外,还有何人有资格让堂堂九卿出门迎接呢

    诸葛亮反应了片刻,大吃一惊,猛地后退了一步,朝着那胖子大拜。

    “小子有眼无珠,望君恕罪!”

    “嘿,还想吓唬吓唬你...好了,起身罢...”胖子无奈的摇着头,大失所望,诸葛亮这才起身,他身后的随从愣了片刻,忽然想起了什么,吓得险些倒在地上,也是连忙拜见,不过胖子并没有理会他们,诸葛亮其实也不太肯定,不过,如今却是已经肯定了。

    无论是如何贼胆包天的大贼,也不敢在雒阳冒充天子罢,还在大鸿胪的府邸前。

    还没等到他多问,大鸿胪赵温急急忙忙的从府邸之中走了出来,连忙附身拜见,胖子看了看周围,笑着将他扶起,便朝着府邸走去,看到诸葛亮几人待着不动,他挥了挥手,说道:“尔等也一同进来!”

    诸葛亮如今却是不敢反对了,连忙跟了上去,心里格外激动,目光热切,这可是当

    今天子啊,大汉天子,自己竟有幸能与天子相见,浑身都在颤抖着,面色赤红,而身后的随从更是不堪,自从他们确认了天子的身份之后,至今没有缓过来,眼里还是惊恐与迷茫。

    倒不是因为当今天子名望多么恶劣,只是单纯的对上位者的畏惧,当今天子嘛...虽不能与孝康皇帝媲美,也没有圣天子的名号,可他名望还是不差的,百姓还是很爱戴这位君王的,只因为,他是孝康皇帝的长子,也是孝康皇帝亲自定下的储君。

    在之前,胖子通过忠烈堂,以及对方的征伐,算是在群臣之中树立了威严,在考核与官学之事里,算是获得了士子们的心,不过,在民事方面,他还没有格外突出的贡献,虽说有军屯改革,可是此事对百姓而言,用处并不大,倒是孝康皇帝废除一系列的苛政杂税,让百姓们感恩至今。

     



第0422章 大才刘默
    “小子诸葛亮,担不起公之友字”

    “哦诸葛”刘默沉思了片刻,带着他一路朝着门子学走着,又笑着问道“朝中似乎并无诸葛姓的大臣啊你怎么会被天子派人送来”

    诸葛亮摇着头,说道“亮也不知,陛下大恩,令我前来门子学”

    “哈哈哈,看来你也是寒门子弟啊”

    “回公,我出身琅琊诸葛氏,先祖几代为官叔父乃是淮阳令”诸葛亮有些难为情的说道,他担心对方会以为他在炫耀家世,其实,他只是不想欺骗对面的这位大臣,从进入雒阳之后,此人是对他最为热情和善的,面对天子他能感受到那种压迫感。

    而赵温张郃之类的大臣,并不把他放在眼里,至于太学那些学子不提也罢,他又陈恳的说道“亮并非是炫耀,只是不愿隐瞒长者”

    刘默摇着头,说道“无碍,无碍,你如此年纪,便能进入学府,显然是聪慧之人,看来,是太学的人为难你了罢,无碍,我昔日也是初入太学,太学学子看不起我,我便来了门子学我与你不同”,诸葛亮听出对方的言语里稍稍有些苦涩,也没有多问。

    刘默却继续说道“我原东濊人,东濊之君,投效大汉,成为大汉之臣,你可知东濊我们在三韩之北,也就是幽州之北,我们那里鱼虾极多,还有一种鱼,长着龙须,可谓神异!”,说起东濊,刘默双眼发光,有些激动,绝不停口。

    “哦天下竟有这般鱼不知龙须多长”诸葛亮好奇的问道。

    刘默顿时泪流满面,多少年来,从未有人问过他这些,哪怕只是个幼童,于是,他便手舞足蹈的比划起来,又加以形容,两人言谈竟然甚和,诸葛亮身后的随从脸色大变,又拉远了些距离,很快,便来到了门子学的门口,看到刘默前来,守在门口的士卒有些头疼。

    刘默来门子学也并非一次两次,他次次前来,弄得门子学上下不安,郑玄亲自下令,要他们不许刘默入内,不过,无论他们怎么防,都劝不住此人,何况,此人并非是白身,还是太尉张温的下属,张温是他们的顶头上官,他们还敢怎么样呢

    看到他又前来,两个士卒愁眉苦脸,实在都不知该说些甚么。

    刘默皱了皱眉头,说道“依天子之令,特送学子前来门子学,还有要交于郑公的书信”,听到他如此言语,那士卒也就不敢再阻挡了,有天子的命令,他们怎么敢去阻拦呢至于刘默是否在欺骗他们,呵,一个东濊人,敢假传圣旨

    刘默如愿以偿的进入了门子学,他带着诸葛亮,走在这蜿蜒的小道上,来往的学子,无不回避了事,看的诸葛亮都是心惊胆战,这究竟是何人啊,为何别人都是如此的畏惧他啊,终于,刘默将他带到了郑玄所在的书房,立刻有奴仆禀告,不过,郑玄只见诸葛亮,并不想见刘默。

    诸葛亮朝着刘默大拜,告辞。

    刘默笑了笑,低声在他耳边说道“若是有人欺辱你,便去寻一人,唤作色腻迦,他是贵霜人,你便言之与我有旧,他自然会庇护你”,说完,他笑了笑,便离开了。

    他前来此处,是为了见他的好友色腻迦,如今目的也达到了,他也就不必待在此处了,诸葛亮随后走进了书房,郑玄正在读着书,看到他进来,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看他相貌甚美,这才点点头,眯着眼睛,问道“是天子要你过来的”

    诸葛亮从身上拿出了天子的书信,交于了郑玄。

    郑玄双手接过,认真的翻阅了一番,这才又坐了下来,也没有多说什么,令奴仆带他去寻祭酒,并且要安排好诸葛亮,诸葛亮再三拜谢,这才离开了此处,门子学内的学子众多,年纪也是大小不一,有白发老者,亦有及冠士子,只是,唯独他这一位幼童。

    诸葛亮一一拜见,只是,面前这些人,与太学学子并没有什么区别,面对他的时候,也是极为的冷淡,奴仆将他送到了他的住宅,也就没有理会他,直接离去,有祭酒前来,为他录了籍,也就离开了,两个随从将所带的东西放在此处,便告别诸葛亮,准备返回家乡。

    当他们全然离开之后,诸葛亮便有些孤零零的,不过,他也不恼,只是期待着明日便能与其余人一同进学,到了夜里,他的同窗前来,此人乃是个及冠之年的年轻士子,他早已听闻来了个同窗,与他一同入驻,心里开心,便急急忙忙的从外走了进来。

    太学,单人府宅,门子学是双人甚至六人府。

    那人手持一壶美酒,开开心心的走了进来,走进了府宅,迎面一看,只见一幼童疑惑的望着自己,周围并无他人,他皱了皱眉头,有些疑惑的说道“如今来这门子学,还能带着孩儿”,他看向诸葛亮,有些好奇的问道“你阿父与何处”

    诸葛亮面色一愣,缓缓说道“阿父仙逝十年矣”

    那人一惊,手中酒壶险些扔了出去,毛骨悚然,惶恐的看着周围,想了片刻,又反应过问,问道“你是与何人前来的”

    诸葛亮这才明白为何这人会问自己的阿父了,原来以为自己是随行而来的,他起身,走到了那人的面前,拱手大拜道“后学诸葛亮,拜见君!”

    听闻他如此言语,那人瞪大了眼睛,这厮如此小的年纪,便能进门子学过了片刻,他尴尬的笑了笑,说道“司马朗拜见君”,他看着手中那壶酒,无奈的放在了案牍上,便也没有言语,拿起书,便回了自己的书房,看到他离去,诸葛亮继续看自己的书。

    至于次日,诸葛亮也是一直跟随其余人一同入学,这里的祭酒大多都是郑玄招来的门生与故友,治经之能绝非小可,也会教导他们关于农学,律法之类的事情,不过,教导的并不多,主要还是治经,诸葛亮听得如痴如醉,他们的水平,比起官学的祭酒,不知高了多少倍。
1...107108109110111...3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