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消息传到李中易耳朵里,他心想,就算是赵匡胤再厉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也并不是那么好攻破的。

    赵匡胤只带了五万兵,而且粮道悠长,补给不易。

    可是,退守剑门关的枢密使王昭远,简直就是个大饭桶。他手握重兵五万,又有孟仁毅带着金吾卫全军相助,居然每天十几封的告急战报,象雪片一般发回成都。

    外强中干的孟昶一下慌了手脚,急忙派心腹重臣去向柴荣献表称臣,并且自降身份为国主,就连李太后的身份也被改为李太妃。

    孟昶接二连三的向后周派去使者,苦苦求饶,可后周方面始终没有回音。

    (:汗死,月票居然停滞了,非但没有冲上前三的希望,差距反而越来越大,兄弟们,拜托多砸月票啊,保底的至少给司空嘛,谢谢了!)(未完待续索,!




第104章 惊变(三更送上,求月票)
    (:尽管月票增加很少,司空依然加了更,兄弟们觉得司空码字辛苦了,就多多砸月票支持下吧。没有月票了,推荐票也蛮不错的,多谢了!)

    就在孟昶抓耳挠腮的时候,大周派来的特使,即将到达成都。

    张业首先建议,要以最隆重的礼节恭迎大周的特使,原本和他很不对付的孟昶,这一次居然频频点头,索性把迎接的事宜,全都交给了张业去办理。

    结果,张业居然要求,亲王以下的文武百官,全部到成都郊外十里,去迎接大周的特使。

    大周特使来的那一天清晨,所有政事堂的相公以及枢密副使,全都早早的到了北门外,跟在张业的身后,一起前往十里外,迎接大周的特使。

    李中易心里有鬼,不想惊动孟昶,以免影响谋反的大计。

    他只得装模作样,混在张业带领的大队伍之中,一起去迎接大周的特使。

    蜀国群臣们立在寒风中,足足等了四个多时辰,直到未时五刻(下午两点一刻),大周的特使才骑在高头大马之上,姗姗来迟。

    前排的蜀国高官们都看得很清楚,周国的特使竟然只是个穿着绿袍的七品小官,这简直是对大蜀的莫大侮辱。

    可是,张业不仅视若不见,居然还带头一揖到地,恭恭敬敬地说:下国小臣,恭迎上国贵使驾临。

    赵廷隐也跟着张业,深深的行礼。异常谦卑地说:恭迎天使驾临。

    由于,张业的声音异常宏亮,就连跟着队伍后列的李中易。也听得很清楚。

    李中易暗暗一叹,孟昶昏聩,张业懦弱贪权,赵廷隐只求保住富贵,这蜀国不亡,还真的是没了天理。

    孟昶何在?周国特使端坐在马上,趾高气扬的质问张业。

    国主身体不适。不耐跋涉,只能在午门前恭迎天使,还望天使多多海涵。张业连这种话都说得出口。李中易很想吐口唾沫,喷死他。

    这柴荣的大兵,还没打过剑门关呢,至于这么奴颜婢膝的奉承周国的特使么?

    也好。让蜀国的群臣们都灰了心。李中易谋反的阴谋,反而更容易成功。

    目前,主要是赵匡胤带着周军重兵压境,把孟昶拉下马的时机非常不成熟。

    道理很简单,李中易在这个时候,联合赵家起兵谋反,王昭远那个二货驻守的剑门关肯定要丢,就等于是白白的把蜀国送给了柴荣。

    这种赔本的买卖。李中易肯定不可能去做。

    李中易暗暗叹息,如果乡军精锐能够超过三万人。他怕谁?

    数百名蜀国的群臣们,卑躬屈膝的陪着大周的特使,缓缓来到皇宫午门前。

    呀陛下来了。李中易听见人群里有人惊呼出声,他探头一看,却见孟昶居然就站在午门之前,恭敬的迎接大周的特使。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啊人群中有人大声疾呼,老泪纵横,更多的人则别过头去,装弄作哑。

    这时,令人惊悚的一幕展现在众人的面前:孟昶快步跑上前,居然亲自替大周的特使牵马拽镫,脸上笑嘻嘻的显得很开心。

    李中易尽管心怀鬼胎,可是,看见孟昶居然懦弱到了这种骇人听闻的地步,他也不由大感失望。

    不惧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此话真的是一点不假。

    李中易现在的身份,没资格跟进大殿,他只能和一帮子小官,站在台阶之下。

    当大周特使转达柴荣的口诏之时,孟昶头上的王冠都快触到地面,如此跪舔的态度,着实让阶下的群臣们寒心彻骨。

    李中易暗暗点头,孟昶的丑态,群臣都看在眼里,寒在心头。只等赵匡胤的周军撤了,乡军精锐回来后,他就联合赵老太公,马上起兵造反。

    当着众臣的面,孟昶满口答应了周国特使的所有要求,包括割让蜀国北部剑门关以北的全部蜀地,赔偿铜钱两百万贯,粮食五十万石。

    有几个老臣从班列里抢出来,哭喊着劝谏,却被孟昶让卫兵给拖了下去。

    显然,孟昶这是要一意孤行,只求偏安苟且于一时。

    大周的特使离开的时候,孟昶主动送他出了午门,一时间,殿内的叹息声,此起彼伏。

    在午门口,孟昶陪着大周的特使,说了很多肉麻的马屁话。

    李中易发觉,他身边的蜀国群臣们,脸色都非常的难看,这孟昶做得太出格了,哪有半点国主的尊严?

    特使告别了孟昶,打算回馆驿歇息,就朝着马匹的方向走去。

    可是,就在大周特使经过李中易身旁的时候,从街对面突然冲出几个彪形大汉,挥舞着钢刀,砍倒了十几个守卫的蜀国禁军,冲向周国的特使。

    周狗欺我大蜀太甚,纳命来!其中一个刺客最先突破蜀国禁军的防线,快步冲向周国的特使。

    那周使突然受到惊吓,不自觉的就想往人群里躲,蜀国的群臣也都如同惊弓之鸟,四散奔跑,现场一片大乱。

    突然,为首的那个刺客,猛的大吼了一声嗓子,李中易,事先约定好的,你此时还不动手,更待何时?

    刷。随着这一声怒吼,蜀国群臣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李中易的身上,很多人的眼里充满了赞赏。

    这么多大蜀的武将,都不是男儿,偏偏身为文官的李中易居然有这么大的胆量,敢密谋行刺周国的特使,实在是值得敬仰啊!

    李中易暗暗叫苦,心说,这个刺客是谁的人。为什么要害他?

    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李中易还没想彻底明白整个原由,那伙刺客发觉挡在面前的人越来越多。呼哨一声,这帮人杀出重围,撒开脚丫子,狂奔而去。

    来人,快快把李中易这个刺客抓起来。孟昶给吓傻了,在张业的提醒之下,他慌忙下令抓人。

    手无寸铁的李中易。面对着冲过来的大批禁军,只得束手就擒。

    把他关进天牢。孟昶担心惹怒了周过特使,果断的下了命令。

    慢着。周国的特使突然举起右手。厉声说,贼子既然想行刺本使,谁都有嫌疑,莫非是想杀人灭口?来人呀。把刺客带回去。本使要慢慢的拷问。

    孟昶惟恐躲避不及,哪敢再插手,只得眼睁睁的看着周国特使的卫士,把李中易押走了。

    张相公,麻烦你去把这个刺客的家人,全都抓到馆驿来,本使要挨个盘问。

    李中易被押上马车的路上,始终在怀疑。是不是张业察觉到了什么,故意设下圈套。想陷害他。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局面显然失去了控制。

    可是,李中易反复思考了一番,他私下里的动作,不敢说天衣无缝,至少做得非常隐秘。

    目前来说,这事仅仅赵老太公和赵廷隐知道。而且,他们私下里的联络,根本就是采用的间接方式。

    说白了,用的是地下党的接头方式,不管是取情报的,还是联络的人,根本不知道对方是谁。

    怎么会这样呢?李中易心里确实有些发毛,今天出刺客这事,确实太过诡异了,简直难以理解啊?

    等李中易被押到馆驿的正厅之后,周国的特使吩咐随从,紧闭四门,不许任何人进来。

    来人,松绑。周国的特使吩咐人解开了李中易身上的绳索,又仔细的安排了他的住处。

    李中易心思微微一动,情况不对呀,如果周国的特使认为他就是刺客的帮凶,或是其中的一员,应该是拷打才对,不至于这么客气吧?

    莫非,刚才的那个局,竟然是这周国的特使所设?

    李中易一念及此,当即联想到了赵匡胤的身上。和李中易有过紧密接触的人,除了赵匡胤之外,李中易暂时想不出有第二个人。

    上次,赵老二吃了他的大亏之后,就一直想拉拢他入伙,被他婉言谢绝了。

    可是,赵匡胤如果想李中易真心投靠,帮他搞阴谋诡计,却采取这种异常暴力的方法,就不担心李中易最终会反噬?

    李中易现在确实有些吃不太准,究竟是谁在背后,捅他的黑刀。

    来人,安排两个标致一点的婢女,去李无咎的住处,好生伺候着。周国特使的突然吩咐,让李中易看到了一丝希望。

    既然,周国的特使对他如此礼遇,想必是另有所图吧?

    李中易原本有些焦躁的情绪,莫名其妙的安稳了下来,只要他还有利用的价值,就可以想办法绝地逢生。

    呵呵,李无咎,老夫听闻你的大名,已经很久了。周国的特使忽然走到李中易的面前,笑眯眯的望着他,你在河池干的好事,有位贵人一直记挂于心呢。

    李中易发觉,这个特使说有人的时候,忽然朝着北面拱了拱手,态度显得异常恭敬。

    不对,如果是赵匡胤的话,他如今不过是大周的武将罢了,还不至于让这位周国特使的态度如此恭敬。

    在大周国,比赵匡胤地位还要高得多的人,会是谁呢?

    李中易脑子飞转,忽然,他微微的张大了嘴巴,莫非是那个人在背后搞鬼?

    这也不对呀,李中易不过是蜀国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小官而已,他也没有惹过那人啊?

    嗯,不对,周国的特使说过,在河池干的好事

    李中易脑子里猛的灵光一闪,他在河池并没有打过大仗,玩的都是游击战的把戏,却截断了张永德的粮道,导致河池始终没有被攻破。

    难道说,周国的那位大人物对他训练乡军的方法,以及游击战的特殊模式,很感兴趣,所以才设了今天这个局?

    特使,在下不过是个小吏罢了,有必要设下如此吓人的大圈套么?李中易试探着反问周国的特使。

    嘿嘿,你的身份确实比小虾大不了多少。周国的特使傲然一笑,以老夫的身份,伪装成七品小官,亲自前来蜀国设局擒你,倒也没有辱没于你。

    敢问尊使高姓大名?李中易察觉到周国特使的态度倒不坏,就顺着话头想问明对手究竟是谁?

    老夫乃是大周翰林学士,知制诰,陶谷是也。

    在下见过秀实公。李中易面上显得很客气,心里却一片敞亮,幕后的黑手除了柴荣这个短命鬼之外,还会有谁呢?(未完待续索,!



第105章 卷 起千堆雪
    (:今天,不管兄弟们给多少张月票,司空都决定史无前例的大爆发一下,四更,说话算数!)

    李中易心里非常有数,以赵匡胤目前的身份,显然指挥不动,身兼知制诰之职的翰林学士陶谷。

    这个陶谷,陶秀实非常有才,一直深得柴荣信任。

    可是,陶谷后来在出使南唐的时候,因为色心荡漾,被韩熙载所算计,丢人丢到了姥姥家。

    此后,与宰相范质严重不和,受到了柴荣冷落的陶谷,彻底的被排挤出权力的核心。

    于是,等柴荣死后,这个陶秀实才在暗中帮着赵老二篡位成功,成了北宋建立的大功臣之一。

    唉,李中易暗暗一叹,眼见得造反就要成功,却被柴荣这个二货横插了一杠,功亏一篑,心里满是遗憾。

    如果李中易没有记错的话,柴荣也没几年的活头了,他的儿子柴宗训七岁登基,转眼间就被赵老二篡了位。

    枪杆子里出政权!

    李中易非常遗憾,一直以来,他缺的就是大兵权。李中易手头的乡军虽然精锐,数量却实在太少了,起不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哼,柴荣,你等着瞧好了,今天你坏了老子的大事。来日,老子一定要十倍的奉还。

    陈桥驿兵变,也没几年了!

    李中易决心已定,先把身段放软,找机会骗取柴荣的信任,想方设法的捞到兵权再说。

    然后。在陈桥兵变中,李中易完全可以利用先知的优势,在关键时刻出手。左手坑柴荣,右手坑赵老二。

    就在这时,馆驿门口忽然传来了喧嚣声,有卫士进来禀报说:李中易的爹娘和二弟,都已经带到,只是

    陶谷觉得奇怪,就问那个卫士:只是什么?

    只是。刚才出了点变故。小人赶过去的时候,李家的老老小小刚刚出门,显然是有人暗中监视着。通风报了信。另外,包围李某的子爵府时,李家的随从们原本想要反抗,可是被府里的小妾给制止了。

    陶谷深深的看了眼李中易。笑道:还真没想到啊。你的小妾居然有此等见识,实在是难得呢。

    李中易一听就明白了,这种事情只可能是瓶儿干的,绝对和芍药无关。

    陶谷笑着吩咐说:好生款待着,别吓着他们。卫士答应着退了下去。

    面对陶谷的好意,李中易拱着手说:多谢陶公周全。

    李无咎,此去开封是福是祸,就全看你自己的造化了。只要你不节外生枝。老夫也不会特意为难于你,自会带你的全家老小。平安的抵达开封。这陶谷看似态度和蔼,实际上,是在暗中警告李中易,不要耍花样,否则全家人都要跟着遭殃。

    李中易既然已经身陷囹圄,那就只能暂时隐忍,待机而动了。

    李中易的亲娘薛夫人,已经身怀重孕,即使李中易有能力劫人,也不敢轻举妄动,免得反而害了他自己的亲娘。
1...7071727374...8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