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开京的众高官之家,在财物方面虽然损失了不少,可是,被贼军抓起来的家人,基本被李中易的大军给救了出来,属于不幸中的万幸。

    高丽的官绅们对李中易以弱击强,一举鼎定三千里江山壮举,大多心存感激。

    当然了,事无绝对,也不可能完全排除对李中易恨之入骨的高丽官员。比如说,已经赶回开京的徐逢来。

    徐逢来看见众官都跪了,他明明心里恨得要死,却偏偏作声不得,只能忍着胸中的憋闷之气,也跟着跪到了地面上。

    祭坛之前,李中易捧着一柱清香,缓缓走到殉国勇士们的灵牌之前,深深的三鞠躬,神色肃穆的上了香。

    奉我大周皇帝陛下的圣诏,我高丽行营诸将士,奋勇当先,视死如归终获定国之功,将士们,手足们,你们一路走好!悲哉,痛矣!

    李中易致了祭文之后,领着三军将士们,单膝跪地,向殉职于异国大地的袍泽们,勇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这一刻,三军齐痛哭,五营共哀悼,悲哉,壮哉,我大汉的好儿郎!

    跟着离城的几十万开京民众,也纷纷跟着下跪,李香帅虽然至今没有归还一文抢自贼军的财物,略微有点过分。

    可是,李香帅以区区一万多军将,杀退了几十万贼军,最大限度的保住了大家的性命,就冲这一点,也该拜啊!(未完待续索,!

    :兄弟们,都没有保底的月票了?司空本来还想四更的,可惜啊!

    司空的书友裙号,就在书评区的置顶贴内,有兴趣和司空当面交流的兄弟,请进裙详聊,司空扫榻以待!




第208章 爪牙
    隆重的祭奠仪式完成之后,李中易的准岳父金子南以及金家的三姐妹,也都被接到了开京。

    这时,高丽国内的局势,已经大变了样。

    在李中易的扶持之下,积极向大周靠拢,并暗中写下效忠书的高丽前中书侍郎朴正云,被王昭任命为宰相。

    高丽国以前所谓的宰相,其实是个空架子,权力主要集中在都兵马使那里。

    高丽国的都兵马使,并不是官职名,而是文官的最高议事机构,其职权范围,极为类似大周的政事堂。

    如今,朴正云当的却是真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领导群相。

    原本,金一南应该是最好的宰相人选,只是李中易纳了他的三个女儿,为免瓜田李下的嫌疑,李中易只是安排金一南当了户官尚书。

    从汉阳府的小小判官,一夜之间,升任整个高丽国的户官尚书,金一南心里那叫一个满意,成日里乐得合不拢嘴。

    朴正云帮着抓官,金一南协助掌财,李中易变成了无名有实的高丽太上皇。

    有周军锐利的枪杆子做后盾,还真没有不开眼的高丽官员,敢于挑战两个傀儡的权威性。

    在李中易的暗中授意之下,朴正云上任之后,就大刀阔斧的提拔他的党羽上台,把忠于王昭的文官旧势力做了彻底的大清洗。

    贬的贬,关的关,杀的杀。原本忠于王昭的朝廷高官,被朴正云清扫一空,由亲善大周的友好人士。取而代之。

    至于高丽军方,嘿嘿,还有军方么?

    李中易拿下开京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散驻守开京的残军,用黑吃黑得来的绢帛,给这些人发了优厚的遣散费,免得他们走投无路。在开京四周闹事。

    和大周一样,在高丽国中,绢帛一直作为市面流通的货币来使用。与铜钱可以互换,非常好用。

    廖山河负责招募高丽的穷人,尤其是孤儿入营,编练高丽的新军。

    按照李中易的安排。高丽新军的伍长以上的军官。都由原京师厢军第一军的官兵担任。

    这么一来,高丽的所谓军队,无形之中,也就变成了大周的军队。

    有了这个布置,即使李中易将来离开高丽,回国任职,大周也可以牢牢的控制住高丽的局势。

    如今的高丽国还真成了三国演义,东有朴金健的割据势力。南有全一准的新罗国。

    高丽国原本的三千里江山,变得支离破碎。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人口总数,都大为减少。

    就算是高丽的老臣们,暗中密谋想反抗大周的统治,却也只得打掉了牙齿,合着血一起吞回肚里去。

    明眼人都知道,强大的高丽国,已成昨日黄花,大势已去!

    金子南这天来找李中易,小声抱怨说:李帅,这朴正云也太不象话了,连邑长(城关镇镇长),都换了个遍。这个姓朴的,难道就不怕动作过大,激起民变?

    李中暗暗好笑,金子南的那点小心思,怎么可能瞒得过他的眼睛呢?

    如今的高丽国,国主王昭已经成了汉献帝一样的摆设,朝堂之上分为金党和和朴党。

    归根到底,这两党的幕后oss都是李中易,这也是李中易苦心安排的结果,目的就是想互相制约,不使任何一方独大。

    金公,这开京府尹,不是你的人么?李中易捧起茶杯,示意一直站着的金子南,坐下说话。

    李中易让了座,金子南这才侧着半边屁股,气哼哼的坐到了椅子上。

    朴正云占的太多了,大家私下里都非常有看法。金子南余气未消,恨不得马上整垮朴正云,由他自己担任宰相。

    李中易喝了口茶,笑道:金公,我可听说了,整个户官从上到下,就连看守门的小吏都换了个遍?

    金子南有些尴尬的笑了笑,说:李帅,不是下官不知道好歹,下官是担心,朴正云一旦独揽大权,会对我大周不利呀。

    李中易差点笑喷了,财权在金子南的手上,军权在李中易的手上,朴正云就算是把朝中的所有文官职位都拿到手,手下却无一兵半卒!

    咳,秀才造反,从古至今,还没见过成功的例子呢!

    党争无处不在,李中易忍住笑意,淡淡的说:金公,你只管掌握好财权,别的事情,就不必过多插手了。

    金子南听懂了李中易的暗示,既然势力范围已经划分清楚,大家都不要捞过界去。

    下官多谢李帅教诲。金子南暗暗长叹一声,低垂着脑袋,蔫蔫的出了门。

    离开行辕之后,金子南昂起脑袋,挺直腰杆,满面春风的踩着从人的背,骑到马上,扬长而去。

    金子南刚走不久,朴正云就带着一大堆公文,跑来轻视李中易。

    李帅,徐逢来在贬去光军司的路上,居然对天朝上邦出言不逊,已经被负责押解的差役拿下,带回了开京。朴正云拱着手,第一时间汇报了徐逢来的逆行。

    李中易微微一笑,说:你们国内的官员犯了事,你这个宰相自行处置便可。

    朴正云一听就明白了,李中易是在暗示他,可以随意的处置徐逢来,这个脑后有反骨的家伙。

    下官正在筹办派驻天朝上邦的使团,这徐逢某人的嘴皮子,倒也有过人之处,就派他常驻天朝上邦的京师,充作随员吧?朴正云脑子转得很快,这徐逢来在高丽国的士人阶层里边,颇有一些影响力,不如把徐某人撵去开封,搁到李中易的眼皮子底下。牢牢的看管起来。

    朴正云的安排,正中李中易的下怀,这徐逢来被贬去外地。都还不肯安分,确实是个不安定因素。

    见李中易没吱声,朴正云心里就有了谱,点头哈腰的接着汇报说:本月的官俸尚未发放,请李帅示下。

    接过朴正云递来的俸禄清单,李中易略微看了看,也不是什么大数目。就提笔批了个可字。

    朴正云哈着腰,双手捧过李中易的批示,打算下去之后。就找金子南要钱。

    高丽国的正式官俸,其实并不多,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完全是靠收黑钱和土地上的收成。才过上奢华的生活。

    朴正云办完了这件事。由小心翼翼的从兜里掏出一张纸片,恭敬的递到李中易的手边,李帅,有很多没有获得官职的旧臣们,私下里满腹怨言。他们昨晚在前大相王融的家里聚会,打算偷偷的派人上开封,告咱们的刁状。下官不才,昨晚与会的所有人的名单。都已经掌握到了,请李帅明示。

    哦。你手上不是有一千多人的武侯么?难道都是吃干饭的?李中易轻描淡写的反问朴正云。

    朴正云心领神会的朗声说:查拿反贼,下官责无旁贷,该杀的杀,该关的关,该贬的贬,事关重大,下官以为,绝对不能手软。

    李中易只是点头,却没有吱声,朴正云心中暗喜,有一些平日里瞧不起他的重臣,正好装进反贼的筐里,一块儿收拾了。

    高丽毕竟建国已久,难免有一些始终忠于前朝的旧臣,心怀不满,口服心不无副作。

    借着朴正云的手,逐渐将这些人慢慢的收拾了,傀儡政权只会越来越稳固。

    嗯,这些人都归你处置,他们的田产和宅子,我另有用处。李中易淡淡的吩咐朴正云。

    朴正云本想上下其手,借着抓人的机会,大捞一把,却被李中易及时的截了道。

    喏!朴正云按捺住心中的遗憾,点头哈腰的领了命。

    朴正云办事倒也干练,只过了一天的时间,就派出他属下的武侯,把参与谋反的几十个逆党,全部捉拿归了案。

    这朴正云跟着李中易走得太远,已经没了丝毫的退路,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硬逼着王昭批准了,将这些逆臣满门抄斩的奏章。

    一时间,开京的皇宫门前,人头滚滚,血腥味十足。

    与此同时,李中易的手头,多了几十万顷的土地。李中易假借柴荣的名义,将其中的十万顷良田,按照人头,分配给了开京附近的穷鬼们。

    消息传出去之后,大周皇帝陛下的仁义之名,立时传遍了整个高丽。

    原本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穷鬼们,一夜之间成了地主,对于柴荣自然是感恩戴德。

    大家一起凑钱,在开京城郊,给柴荣建了一座生祠,上香拜谢的人,络绎不绝。

    符昭信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久久无语,李无咎啊,你真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精呐!

    这座开京老百姓发自内心建起的生祠,只要存在一天,就是李中易对柴荣绝对忠诚的象征。

    在开封城内,谁再敢攻击李中易在高丽国内邀买人心,图谋不轨,那简直就是没长脑子!

    土地分下去之后,廖山河负责的高丽新军,紧跟着满了员。按照李中易的安排,高丽新军的绝大部分成员,都必须是得了土地的新地主。

    王昭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气得当场吐了血,昏迷过去。

    醒来之后,王昭整日都哭得泪流满面,高丽国竟然在他的手上,亡了!

    王昭当了这么多年的国主,也不是纯粹的昏主,他心里自然明白,王氏高丽国的大势已去。

    这些得了土地,翻身成了地主的穷鬼们,手里又拿上了枪杆子,立时就变成了高丽旧王族最凶恶的敌人,同时也是天朝上邦最忠实的拥护者。(未完待续索,!



第209章 四姊妹
    主公,昨天晚上,朴正云收了吏官郎中的绢帛,价值大约两千贯。朴正云答应提拔那人做吏官侍郎。熊坂樱跪在李中易的跟前,小声汇报着今天探查的收获。

    李中易眯起两眼,一边听樱的汇报,一边心想,权力果然会让人堕落,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内,朴正云已经收了价值几万贯的绢帛还有十几个美妾。

    铜钱?嘿嘿,高丽市面上的铜钱,都被李中易给搜刮得一干二净。

    原因是大周也奇缺铜钱,按照柴荣的密诏,高丽的铜钱都必须运回开封,用于平准市场。

    李中易伸了个懒腰,含笑问熊坂樱:你手下的女忍,现在应该已经到伊贺了吧?

    回主公,应该在三天前就到了,寺里还有五十几个正在接收训练的忍。樱说到这里,忽然犹豫了一下,说话声也打了个磕巴。

    李中易注意到樱的异样,就信口问她:怎么了?

    主公,请恕下臣无礼,下臣有个不情之请,想求主公赐下家名。熊坂樱伏在地上,娇柔的身子微微发颤,显然她是觉得这个请求,十分过分。

    李中易不是倭国人,自然没有倭国人的某些坏毛病,他微微一笑,说:熊坂家?听起来确实有点那个啥太土了不如就叫藤原家吧?

    本来,李中易很想恶搞一下,赐姓德川。可是,李中易转念一想。这个家名在倭人的平安京时代,根本就不出名,也是土得掉渣。只得作罢。

    历史上的德川家康那个老乌龟,脸皮贼厚,忍耐的功夫在倭人之中,异常少有。这位倭国的家康公,熬死了织田信长,又耗死了丰臣秀吉,最终成了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征夷大将军。

    多谢主公。多谢主公改姓藤原的樱,连连叩首,喜极而泣。

    藤原这个姓。乃是平安时代倭国最显赫的一个姓氏,倭国朝廷的实权一直掌握在摄关藤原家的手里。

    樱本是异常卑贱的忍,如今获得了倭国第一大姓的恩典,简直是大喜欲狂。

    嗯。以后来见我。赐穿十二单。李中易摸着下巴,补充说,不过,脸上不许涂粉,牙齿也不能染黑,明白么?

    李中易看过倭国的老电影《新平家物语,那里面的倭国贵妇,脸上的粉厚得说话都要往下掉。必须拿扇子遮住,而且。她们的牙齿也故意染得漆黑,活象《午夜凶铃里面的女鬼。

    多谢主公樱感激的伏地小声哭泣着,十二单,那是倭国的贵妇专用装束,原本是贱忍的樱,根本没资格穿。

    好了,我的心情原本很好的,倒让你哭得心烦意乱,不许再哭了,应该笑,明白么?李中易挥手抖开手里的描金折扇,惬意的笑道,我倒要看看,美丽的樱穿上十二单后,会是个什么模样?

    樱抹了把俏脸上的泪水,笑得很开心,以后她的家名,就是藤原了,虽然暂时是李中易私下里赐的。

    可是,以李中易手上掌握的强大力量,将来只要时机成熟,一举拿下倭国,象废立高丽国王一样,当上倭国的太上皇,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到了那个时候,樱的两个弟弟中的任意一个,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接掌藤原家家督的宝座。

    李中易命李小七领着樱下去帐房上取钱,然后,让她自己去置办首饰扇子和著名的十二单。

    望着樱远去的背影,李中易的嘴角微微一翘,区区月俸一贯钱,就让樱以及她手下的忍,感激得要死,誓死效忠。
1...138139140141142...8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