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道问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杜醒

    随着这道在陆启明心底响起的声音,自山壁字刻中飞散出无数星点光芒,很快在前方汇聚出一位年轻人的虚影。

    陆启明微一笑,道:“让韩先生久等了。”

    此人竟就是韩秉坤!

    ……

    与狂傲不羁的行事风格相比,韩秉坤看上去却是一位沉静内敛的俊秀青年。听到陆启明的回答,他挑眉道:“你好像一点都不惊讶。”

    陆启明道:“之前只是有所猜测,现在才可以确定了。”

    韩秉坤道:“这么说来,上次你是故意没有点破倒是我看走眼了。”

    陆启明微一摇头,没有细说原因,只笑道:“那时韩先生不也一样没有现身相见”

    “不错。”韩秉坤也没有隐瞒的意思,直接道:“当时我看你与那小姑娘的修为,能懂得第二层的功法便属不易,我即便现身也是浪费力量罢了。至于你后来悟透乃至用出我留下的那套剑法,实为我意料之外。”

    说到这里,他似笑非笑地看着陆启明,“但正因于此,我才更不便现身——你其实很清楚吧”

    陆启明点头一笑,道:“能在天机针对之下遮掩天机,韩先生也可谓是前无古人了。”他往上望了一眼,微笑道:“原来第三层的乱刻本就是先生作混淆之用。”

    “不。”韩秉坤却摇了摇头,叹道:“当年于我确已是必死之境,我刻下那些字时实际上并未多想。不过……你应该明白,如你我这样的人,不到真正身死道消的最后一刻,都不可能束手待毙——无论对方是人,还是所谓的‘天道’。”

    韩秉坤的话中用了“你我”二字,是因既然陆启明能够用出那样的剑法,也便表明了他的心性了。

    “只是,”韩秉坤微一眯眼,自言自语道:“同样是触及了神灵禁区,为什么你却没有被‘天道’针对”以及,你竟也能毫无阻滞地用出那一剑——这一点本身就值得深思。但韩秉坤却没有真的说出这一句话。

    “‘神灵禁区’”陆启明不由莞尔;如此形容倒也贴切。

    这四个字正是令韩秉坤陷入绝境的最终原因。无生剑中蕴含的规则绝不是普通的规则,而是真实意义上的“无中生有”——这赫然是触犯了神灵“创物”的权柄。谢云渡仅仅是以剑意对神明不敬,根本不曾有实质上的侵犯,便招来了足以威胁其性命的雷霆天罚;那么韩秉坤的情况,更无需多言。

    不过韩秉坤说要杀他的是“天道”,可就不怎么准确了。天道与神灵从不是一个概念

    (本章未完,请翻页),但这个世界的人们却尚未学会区分这二者的不同。

    陆启明没有多言,只道:“或许因为韩先生才是真正的创造者,而我不过是将先生的剑法依原样复现吧。”

    韩秉坤淡淡道:“这些我已无心关注。既然来了,想必你心中有不少问题。趁我残存的力量尚未散尽,尽快问吧。”

    陆启明却摇头道:“我不是为此而来。”

    韩秉坤笑道:“哦难不成你还是来帮我的”

    “是。”陆启明直接问道:“先生虽舍肉身得以自救,但魂魄似已有离散之势。如此以往并非长久之计。不知先生现在有没有应对之策”

    韩秉坤沉默,道:“你果然不是普通人。”说着,他似欲言又止,最终只道:“你应该对我隐宗韩氏有所了解吧”

    陆启明略一蹙眉,道:“先生的意思是,由我前往隐宗求助”

    “也只好如此。”韩秉坤笑容有些苦涩,承认道:“如你所见,我现在也不过是一个藏匿于此的游魂罢了,现身与你交流已是极限。我若有能力离开,便不会等到今日。”

    陆启明点头道:“既然如此,我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

    韩秉坤望向他,未语。

    陆启明取出幽泉镜,平缓道:“诸如幽泉镜这等法器,本身就是最合适温养魂魄的器皿。我看这幽泉镜虽已生灵性,但尚未孕育出灵识,正好对先生大有脾益。不妨让我以引魂之术请先生暂居此镜修养,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引魂之术……“韩秉坤低低念着这四个字,冷声道:“你究竟是什么人”

    陆启明道:“先生所留之物曾助我良多,我只是想要报答先生的恩情而已。”

    “恩情”韩秉坤摇头而笑,淡声道:“对于你这样的人,我留下的那点儿东西恐怕连帮助都算不上吧更远远比不上幽泉镜的价值。你到底有什么目的,还是直接在这里说明白吧。”

    “如果先生一定想听的话……我有两个不情之请。”

    陆启明思忖片刻,微笑道:“我可以帮助先生完全掌控幽泉镜。但在先生返回隐宗之前,如果我遇到危险,还请先生助我。”

    韩秉坤挑眉,道:“如果你真的能够做到,那我理应帮你,这根本算不得条件。第二个是什么”他隐约有些预感,陆启明尚未说出口的那一条才是他最想要得到的。

    而这次陷入长久沉默的却是陆启明。韩秉坤耐心地等着。

    “我听说,先生在少年时一直跟随韩乾山前辈修行。”

    韩秉坤没有再问陆启明怎会知道这个,只点头道:“不错,我有十年都在老祖身边侍奉。”

    陆启明淡淡一笑,却无人能看穿他的真正想法。

    “那就请先生随意讲一些有关韩前辈的事吧。”

    ……

    (本章完)

    ...




第九十一章 世间之理(二)
    听到这句愈加不像条件的条件,韩秉坤心中却倏然有一道明光闪过。他定定地望着陆启明,开口道:“你也是渡世者。”

    他说这句话语气沉凝,竟无一丝犹疑。只要有了这个条件,一切便都能够解释清楚——

    为什么以陆启明在初入小周天的境界,就能够领悟蕴含至高规则的剑法因为他有前世身为高深修行者的记忆。

    为什么陆启明也一样触及了神灵禁区,却不被天道追究、甚至连雷霆都未降临因为他本身就是它召唤而来的。

    为什么陆启明根本不好奇与“天道”有关的信息是因为他原本就懂得更多。

    以及为何不看重幽泉镜的价值、为何懂得引魂之术又为何想了解身为“八代”的韩乾山……这些问题,统统只有这一个答案。

    唯一令韩秉坤暂时未想通透的是,八代韩乾山的来历、事迹等等根本不是秘密,而陆启明连韩乾山曾经教导过他的这等小事都能够知晓,本应该问无可问才对。

    除非陆启明看重的东西根本与这些外物无关。

    “难道……”

    想到这里,韩秉坤心中渐渐升起一个异想天开的猜测;这一刻,纵然是他也难掩脸上的震惊,“难道你前世与老祖是故人”

    陆启明面色如常,轻声笑道:“韩先生突兀做如此猜测,难道不担心我索性顺着意思欺骗先生吗”

    韩秉坤眯了眯眼,神情很快恢复常态,也跟着笑道:“你越是这样说,我越是多了几分肯定。”

    他随意一指地下,淡淡道:“空间越稳定,时间流速就越快。连‘对面‘黄金树秘境的时间流速都与现在相差两倍,更可况连世界都完全不同以老祖的通天之能,前世也必定是站在巅峰的修行者,存在数万年本是常理。”

    他继续微笑道:“纵然你前世恰好与老祖他是旧识,也无非是更巧合了一点。只不过若真如此,我是不是应该倒过来称呼你一声前辈”韩秉坤时刻注意着陆启明的神情,可惜却看不出丝毫。

    陆启明只摇头笑了笑,叹道:“旧识

    (本章未完,请翻页)吗这话说出来连我自己都不信……无论先生愿意相信哪个原因吧;如果先生不反对,那我现在就开始了,毕竟我也不适合在此久留。”

    韩秉坤沉默片刻,颔首道:“多谢。”

    陆启明微微一笑,垂眸望向手中的幽泉镜。

    ……

    幽泉镜是绝对顶尖的法器,威力无穷,变幻万千。

    类似于这一等级的宝物,除了炼制材料极为珍贵以外,更要求炼器者对阵法一道、五行规则都有着超凡的理解,因为法器核心大部分重要构造皆是直接以阵法结合规则的形式加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越是高明纯粹的规则,陆启明越是能够轻松更改、操控;反倒是念慈刀这一类等级低得多的灵器,陆启明要想要改造,就只能通过回炉重炼这种常规方式了。所以对于现在的陆启明,改变幽泉镜反而是最容易的。

    但韩秉坤却无法预先知道这一点;他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幕完全违背常理的场景——

    原本内敛古朴的幽泉镜在陆启明手中绽放出五彩琉璃般的莹润光泽——

    只看那镜面时而显现出泉水般流动的圈圈波纹,时而又清晰倒映出世间万景,倏而空明如隔绝有一片小天地,倏而又转为虚虚幻幻的模样,仿佛要再分化出一面新的幽泉镜……

    韩秉坤实在难以想象,就在这弹指之间,陆启明竟就轮转试过了幽泉镜的全部六重变化!而这却是韩秉坤纵使在修为全盛之时亦力不能及的。

    韩秉坤知道渡世者他们前世的修为可能有无限大,可是转世重修之后的境界却必然要受到修炼时间的限制。

    但陆启明。

    韩秉坤初次见到这个少年时,他分明才堪堪跨过小周天的门槛。如今也不过一年有余,虽然他确实已感知不到陆启明的境界,但料想也不可能高过多少,又怎可能做到莫非他隐身在此,竟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出了什么偏差而既然陆启明自己就可以掌控幽泉镜到如此地步,又何须他来相助

    陆启明余光注意到了他的神情,便抬头微笑着解释道:“先生高估我了。如果让

    (本章未完,请翻页)我用它来御敌,至多只能发挥前两重的效用。我只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检验一遍。”

    韩秉坤微怔,道:“检验什么”

    “自然是要先检验一遍幽泉镜的特点,才能推演接下来的步骤。”陆启明不假思索道。

    韩秉坤不由沉默了片刻,道:“你……你难道不是事先准备好的”

    陆启明笑道:“我之前连幽泉镜都只试过第一重,更不知道韩先生是不是真的在这里,当然没有什么好准备的。”

    这会儿韩秉坤也不知该说什么了。也难怪,韩秉坤见陆启明如此气定神闲胸有成竹,便以为他定然是早已计算好了一切,要来一出步步为营。哪能想到他其实是临场发挥、两袖空空便来了

    陆启明大概能猜到他正在想什么,便笑:“放心,我一般还是很靠谱的。”

    韩秉坤思忖着“一般”这个词,不语,只在旁边看着。

    陆启明悄然一笑,看来这次他遇见了一位不很擅长开玩笑的。着实是他身边的诸如楚少秋、盛玉成、秦悦风等等都是异常活泼的性子,也连带得他说话时偶尔也打个岔。不过看来这韩秉坤却是习惯严肃的人了。

    简单几句话间,幽泉镜已很快恢复了平时的素朴模样。而令韩秉坤暗暗惊异的是,此时的幽泉镜,气息却已与以往截然不同。

    幽泉镜本是神域有名的以金、水二属为主的防御类法器,但现在的气息却明显偏近于火系,偏偏仍还能够维持原先的稳定与能力。韩秉坤理解陆启明的用意,毕竟幽泉镜原本的气息太具有标志性,神域稍有些见识的修行者都听说过;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透陆启明究竟是如何轻易做到的。

    而陆启明飞快改造完幽泉镜之后,已一刻不停地自纳戒中取出十数支白玉瓷瓶。他忽然望向韩秉坤,开口问道:“先生对阵法一道研究如何”

    韩秉坤颔首道:“尚可。”

    “如此便好。”陆启明微笑道:“既然先生也兼修阵道,也无虞那些不必要的误会了。我现在就开始布阵。”

    (本章完)

    ...



第九十二章 世间之理(三)
    陆启明离开武院之前,曾根据事先设想的不同场景,提前炼制了各种特地用来绘制阵法的灵液,也就是阵道上常说的灵墨。

    现在这些灵墨,正被精心储放在出自梅花殿的这十数支白玉瓶中。

    陆启明心念一动,白玉瓶中的五支纷纷浮于半空,轻微倾斜,不同质地的灵墨便如丝缎般自瓶口倾撒而出、疾速在地面上蜿蜒出秘密的复杂纹样。

    陆启明抬手指向其中一支——那是一种呈现幽蓝色泽的晶莹泉水。他轻声道:“九离之水,是同类条件下与精神力亲和度最高的材料,在灵墨中不算罕见——先生过去应该也曾用过吧”

    韩秉坤颔首,若有所指道:“在神域,这种灵墨通常被称为‘引魂水’。不过九离之水这个名字,我确实也听过。”

    陆启明没有接话,而是望向临近的另一支玉瓶,继续道:“至于这种淡青色的灵墨,则是我前段时间以须臾草、骨竹和照叶花为主新调制的一种,被我师兄命名为‘萩露’,可以与九离之水的效用相互增益。另外三种之中……”

    “云鹤封华、宿烙、寒冰。”

    韩秉坤罕见地打断了陆启明的话,微笑道:“我说的名字没有错吧余下三种我确实都很熟悉——这个答案,不知道你是否满意。”

    陆启明不疾不徐,也笑道:“彼此彼此。”

    交谈并不耽误阵图的绘制;正在陆启明话音落时,阵法已然成型。

    与普通阵法常见的方正线条不同,灵魂相关的阵法之因缘常常与古字符有关,抑或是上古流传下来的神秘图腾,于是阵图大都诡妙繁复,令人望之心神摇曳。

    而韩秉坤身为八代传人,加之陆启明有意使阵图细节明朗,看懂整个阵法自然毫无问题。他知陆启明已经安置妥当,便干脆道:“开始吧。”

    语罢,他已化作一道白光冲入幽泉镜之中。

    幽泉镜正镶嵌于中央阵眼,在韩秉坤的魂魄没入的刹那骤然亮起,催动整个阵法忽明忽暗,隐约有蓄势的鸣音。

    陆启明手诀一引,阵法瞬时而动,与整座洞府一并联通;天地灵气汇聚而来,看不到穷尽。

    在这个无月之夜,曾经那个叱咤风云的灵魂,归来了。

    ……

    一切安静之后,陆启明拂袖消除阵法的所有痕迹,将幽泉镜收入纳戒之中。

    他选择的是那枚自梅花殿交易而来的纳戒,而非品质更胜一筹的青玉坠,是因为那个神秘的女孩,宇文暄。
1...197198199200201...3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