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道问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杜醒

    但马车车厢里却是十足清凉明亮的。

    这是一架非比寻常的马车。

    最前方是两匹高头大马并驾齐驱,神骏通灵,奔腾时星流电掣,凡俗目力根本看不清晰正是中洲名马“汗血龙骑”。

    车身通体以栎木构建,却绝不是普通的栎木是产自风水宝地东鞍山的灵瞳天栎。即使今日天气阴暗,木质也显现出丝绒般的柔和光泽,是一种沉静内敛的金棕色。

    更奇的是,以汗血龙骑如此的速度,马车竟仍能始终平稳如静止这完全违背常理的一幕,若叫有识者看见,定能脱口而出两个字阵法。

    “公子,前方就是昆阳城了”驾车的是个年轻的高瘦小伙,活泼而健谈,一路上讲了许多周边的奇闻趣事,说话时声调总是上扬的。

    一只白皙纤细的小手飞快伸出来,“唰”一下把帘子拉开;小笛子从车厢探身往外望了好一会儿,待看清暮色里的那座山城,她回头对车里人笑道:“师父,一下山咱们就到了”

    无怪她需要眼睛适应才能看清,原来车厢中的光线反倒比外面更加明亮。

    通过掀起的遮帘有夜明珠温暖莹润的光泽透出,车厢里萦绕着安静的茶叶清气,依稀还能看到缝制材质精美的舒适软座。

    陆启明刚刚正翻看着一卷民间书生写的精怪故事,是在上个落脚的酒楼里顺手买下的。著书人名不见经传,故事也仅流传于一郡之地,可贵之处在于文中对本地风土人情描述的细心考究。

    他听出了女孩语气中的兴奋之意,莞尔笑问:“既知道是昆阳城,也不紧张吗”

    小笛子嘻嘻笑道:“有师父在,紧张什么”

    离开武院前,陆启明通过讲师的权限挑选了几个于他有些价值的隐秘任务;昆阳城正是第一个坐标。

    青年车夫听着车厢里的对话,心中好奇得紧,却不敢出言发问。

    虽说做他这一行的见识过的贵人并不少,按理早已锻炼出了几份胆量;但这师徒两位却更像是贵人中的贵人。尤其是那少年,即使待人那般温和友善,也让青年下意识地敬畏,很多平日里常与客人们说的玩笑,到了这回却怎么也不敢说出口。

    最让青年印象深刻的,还是师徒二人刚来乘车的时候也不见那少年人用任何材料,好像就那么简单随手一画,就在马车上加了两个叫做“阵法”的东西,不但凉快消暑,而且原本三四天的路程竟只用了一天半时间就轻松走完这种事,恐怕说出去别人都是不会信的。

    那少年定然是极厉害的修行者;而路上他不经意间展露的一些神通更是让青年车夫确定了自己的猜测。青年甚至怀疑,他指不定就是传说中那种修行了几十上百年、却依旧面相如少年的神秘高人,否则同行的小姑娘看起来明明不比他小几岁,又为什么称呼他为“师父”呢

    正胡思乱想间,青年忽听到身后小姑娘好听的声音响起:“阿磊哥,你还有没有关于这昆阳城的故事呀”

    名叫“阿磊”的青年应了声,回头看见遮帘并没有被放下来,甚至那少年也正含笑望着自己,一时间竟莫名有些脸红,连说话都没有平日利索了。他道:“昆阳这儿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故事,就是听人说,最近周围老是出事儿。”

    “是有人作恶吗”小笛子眼睛一亮,忙继续问下去。

    阿磊点了点头,道:“听说有小孩子失踪。原先没当回事儿,山里头嘛。可这个月接二连三的都有十几个了,说不得有更多哩”

    闻言,师徒二人对视了眼。在武院的任务描述中,可没有提及还有这一码事。

    小笛子继续问:“那没人管管吗”

    阿磊嗨了一声,摇头道:“哪儿有啊出事儿的都是偏僻地方住的山民,好多压根儿就是黑户,没一个城里的。昆阳城里可安稳着呢。”

    像这类事情,只要城里无事,官府就不会管;而官府不管,也更不会有别人管。人死了就是白死了,旁人知道了还要碎嘴句“晦气”。

    小笛子年纪虽小,却早懂得这些世态,所以听着青年车夫的话,还真不如听那些稀奇故事更有触动。

    阿磊初还担心吓着她,此刻见她神色淡淡,却又担心她真把这当成一个无聊的故事。他忍不住再回头道:“公子,我是真听说的这事儿,不是胡乱编的。您是世外高人,但要是在这儿片落脚,一定得多多小心啊”

    陆启明笑着点头,又道:“阿磊方才所说之事,是否与附近禁婆讨食的民间传说有关”

    阿磊吃了一惊,赧然憨笑:“原来公子早就知道了啊”

    陆启明晃了晃手里的书卷,微笑道:“也是在这里面刚看来的。恰好是作者最新添上的故事。”

    故事;一个详实如真的故事。只不知他们要找的那个“禁婆”,是否也如书中一般神通广大。

    路上少有行人。

    寂静沉暮中,一辆华贵的马车在城门外悠悠停下。

    “就到这里吧。”陆启明开口道。

    阿磊本想脱口问一句“不送公子到客栈吗”,而当少年拨开车帘时,阿磊竟不再敢多言其他,只能应道:“是。”

    青年心中想的却是:“只听公子的声音倒还好;见真人的时候,反而更让人觉着敬畏了。”

    此刻,若有旧时在远处看到陆启明,定然会有些不太敢认。

    他穿一身暗金绣纹的玄色锦袍,剪裁质地无一不考究,掩住了他平日中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的平和感,使整个人显得肃穆高傲但这或许更符合陌生人对世家子弟的想象。

    不仅是着装,还有这一路的马车等一系列用度,统统依照世家嫡系子弟的平均标准来,保管让一切有心人都能把他的路线行程瞧得一清二楚。

    小笛子感受着不远处或隐晦或直接的视线,悄声嬉笑道:“师父,好多人呀。”

    陆启明撑开一把伞,微笑道:“走吧。”




第三十八章 离尘山庄
    昆阳城。

    城外有离尘山庄,城内有离尘酒楼。山庄如何尚且不知,但风雨交加的夜晚里,酒楼总有故事。

    天色愈发暗了,只余日落后的最后一丝余光。风携雨推灌而入,没有带来凉气,反倒叫人浑身潮湿粘腻。木窗虽紧紧闭着,却被墙壁两边的清浊气流挤搡地声响不断,好像总有谁在拼命叩门。

    ——正因如此,在房间外当真有人叩门的时候,于成然过了许久才注意到。

    于成然无声一叹。事初始而有疏漏;不吉。

    他微一摇头,很快摒除心中思绪,提声道:“进吧。”

    门这才被小心翼翼地打开。外面站着一个黑衣男子,面目平凡到模糊不清。他似是怕身上的湿重雨气扰了屋中人安稳,只在门外抱拳行礼,恭声复命。

    “庄主、夫人,他来了。”

    来了。

    于成然弯腰剧烈地咳嗽起来,声音深闷且压抑。

    正是最熏热时的夏季,屋子里竟生着炉火。黑衣男子开门的时候,毕竟是把外面的风雨寒意带进来了。

    与于成然并肩而坐的女子连忙从怀中取出一支白瓷瓶,拍抚着他的后背,柔声道:“成哥……”

    “秋水,我没事。”

    于成然很快缓了过来。他轻轻将瓷瓶推回,对妻子和声道:“只是一时呛着了,不要紧的。”

    殷秋水又怎能相信这种单薄的安慰她握着瓷瓶的纤长手指下意识收紧,低低劝着:“成哥,不如你先回山庄吧。我一个人就可以的,相信我。”

    “说什么呢,”于成然失笑,摇头道:“最多不过相差一两刻钟的事,早回晚回有何区别”

    “再说……”

    他的目光平静且清明,微笑道:“好久没有武院的师弟来山庄作客了。秋水,你有没有想起咱们当年在武院生活的日子真是怀念啊。”

    女子眉宇间虽仍有忧愁未散,嘴角也不由随着他的话绽开了真心的笑容。她回忆着,眨眼笑道:“我忽然想起,那年……也是夏天,你还欠了我一杯有书楼里的灵果茶!”

    “好好好,让我想想配方——等回家了……”

    这对年轻夫妻低声说笑着,相携向外走

    (本章未完,请翻页)去。

    于成然在门前稍作停顿,迎着风雨眯眼看过天色,接过属下递来的一柄檀色油纸伞。

    ……

    昆阳城另一头,陆启明在暗雨中缓步走着。

    他走得很慢,或许是专门让人等着,也或许是想给人准备的时间。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他撑着一柄大伞,足够遮住他与小笛子两个人;但这并非他们衣衫干燥整洁的真正原因——若有其他术修在场,就能感知到始终有轻灵的风环绕着师徒二人。

    于是雨随风去。

    再转过一个街角,陆启明顿住脚步。

    前面酒楼下站着一对璧人;男子撑伞,女子提灯,一看便知是夫妻。行人路过的时候,却皆忍不住将目光先停驻在其中女子身上。

    女子的气质柔和且有韧性,美如红梅傲雪。她的眼睛十分有神,脸颊薄薄一层粉色显得健康明艳。女子只浅笑着站在那里,竟就使人有种周围景物都变亮了的感觉。

    也只有在想“究竟是谁如此幸运能娶她为妻”的时候,人们才会把注意力转向与她并肩站着的男子。

    男子身上穿着的也同样是以质地高贵闻名的“江岳织锦”。只是太保暖厚重了,又是内敛的霜青色,便瞧着不似夏天,而是适合秋暮临冬时节的穿着。其实细看他也一样是位俊雅的人物,可惜过于清瘦苍白,更像一个文弱书生。

    二人对比如此鲜明,可偏偏他们并肩而站的时候,任谁也无法将他们拆开来看;那种独特的、不可分离的共通气场——若非是十分相爱的恋人,绝不会有。

    陆启明在远处站着望了一会儿,忽低声笑道:“小笛子,我改主意了。”

    女孩像小大人模样长长地叹了口气,嘟囔道:“我就知道师父肯定会……”

    陆启明莞尔一笑,牵着女孩的小手,径直向那处酒楼走去。

    彼时于氏夫妇也注意到了陆启明,立刻向他的方向微笑迎来。

    ……

    当夜幕终于将最后一线天空遮蔽的时候,两辆马车相继驶出东城门,向着更东方的离尘山庄悠悠行去。于氏夫妇正坐在前方引路的马车之中。

    “没想到陆……师弟竟是这样温和的性子,我之前还以为是个很难相处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人。”

    殷秋水说这话的时候下意识回头向后方望了一眼过去——仿佛这样就能看到那陆姓少年。她一时忘了自己是坐在车厢内。

    “秋水何以这般疑惑”于成然望向妻子,轻声道:“世家风范,理应如此。再说,陆师弟也并非突兀前来,早在五天前他就托人送信与我——秋水你也是知道此事的;一叶知秋——陆师弟待人以礼,本是自然的事。”

    “可是他……”殷秋水咬唇,没有说下去。

    于成然思忖片刻,猜测着问她:“殷家与陆氏一族向来交好,莫非秋水曾听过有关陆师弟的传闻”

    中洲并非只有世家,世家也不可能仅与世家交流。譬如与陆族同处盛国境内的浔州殷氏,就是与陆族有联系的家族之一。虽然仍称不上世家,但殷秋水出身的殷氏也是很有名望人脉的大姓。

    这句自然而然的推测反倒叫殷秋水怔住了。她目光显得游离,似是想向后望又临时收回。她摇头否认道:“我与家族联系不多,对陆师弟知道就更少了,只听人说过,他是个……全才。”

    于成然望了妻子很久,叹息:“秋水,我知你性子柔韧。但若要有事,你切切要与我仔细商量,千万不要一个人担着——答应我,好吗”

    殷秋水有些羞愧地低下头去,半晌方道:“成哥,是我做的还不够好。”

    “傻话。”于成然摇头而笑,轻轻拍着女子的手,道:“有我呢。”

    殷秋水低低嗯了一声。

    安静握着丈夫的手的时候,殷秋水心中想着不久前见到陆启明的那一幕——少年面庞清秀柔和,有着令人信服的从容眼神。他还带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

    “秋水”

    丈夫熟悉的声音将她从万千思绪中拉回来,她这才发现自己下意识双手紧握。她连忙松开,歉然道:“成哥,我刚刚……”

    于成然自不会在意这些,他只关切问道:“遇到什么难题了吗”

    殷秋水沉默许久,幽幽叹道:“我只是在想,这位陆师弟看上去像是很好很好的人。”

    不等丈夫再问,她深吸了口气,抬头微笑道:“没事,我没事的。”

    ……

    (本章完)



第三十九章 暴雨将至
    昆阳城东有山名“铃鹿”,四季皆景;离尘山庄便傍依此山而建。

    今晚有贵客至。整座山庄灯火通明,于是夜深也无妨,风雨也无妨。

    殷秋水亲自拈起白玉酒壶,揽袖满上三杯。酒质澄明,香气氲而不散;酒名“瀛台”。

    陆启明接过,垂目看着这杯酒;酒面隐约漾起浅淡波纹,在灯光中幽幽明明。他微笑道:“‘瀛台’名贵,中洲尽知。我本就贸然叨扰,却还劳烦师兄师姐取此酒来,实在心有不安。”

    殷秋水与于成然对望一眼,柔声笑道:“这是哪里的话。师弟长途跋涉,一路辛苦,我们夫妻俩如果还拿粗茶淡饭来,那才是不该。”

    陆启明摇头笑道:“我们不过是一路游山玩水过来的,真要说的话,师兄师姐照看这偌大一个离尘山庄,岂不是辛苦太多上下打点时候,一定有许多无奈之处吧”

    于成然是离尘山庄的庄主,但山庄在本质上从属于中洲武院,以帮助武院收集外面的信息与资源;陆启明故有此言。

    这本该算是普通的客套,陆启明语气亦一如往常,殷秋水却笑容蓦然一僵,而于成然正低头饮茶,似没有意识到有何异常。空气中某种莫名的气氛渐渐堆积,只有小笛子安静喝鱼羹时、汤匙与碗壁碰撞的轻响。

    殷秋水勉强笑道:“师弟可是在责怪我们”
1...166167168169170...3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