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人间最得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生未知寒

    李扶摇没有说话,只是这样静静的看着吴山河,老祖宗给他的东西不少,可说到底,还是把剑山和责任都给了吴山河。

    这意味着什么。

    李扶摇大概是知道的。

    他和这位师兄,已经十年未见,这十年之后,李扶摇已经是天底下的大部分修士都知道的人物,可吴山河到底还是籍籍无名。

    可要是吴山河之后以太清境成为剑山掌教之后,谁又能不认识他呢。

    李扶摇看着吴山河,笑着说道:“我说了,这是师兄你的剑山。”

    吴山河看着他,沉默了许久

    ,还是摇了摇头。

    剑山是他的,他自然不会让,只是现在剑山上有许多人,都想着要做掌教,其中不乏登楼境的剑士,他虽然是名正言顺,是剑山弟子,但在这个关键时期,不见得能够顺利重掌剑山,他的境界,真的太低了一些。

    学宫的掌教苏夜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读书人,也是境界最为高深的读书人,道门的沉斜山观主梁亦是云端之下,拳头最大的男人。

    可未来的剑山掌教是一位太清境

    这要是传出去,还真的是很有意思。

    “这是我们的剑山,我们必须好好看着他。”

    这是吴山河的认知。

    也是他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在这件事里,李扶摇自然需要帮助他。

    李扶摇没有在这件事上继续深究,只是问道:“师兄要我怎么做”

    要成为剑山掌教,要是没有绝对的实力,那便只能靠做些别的来弥补。

    真要说起来,吴山河在而立之年,便已经是一位太清境的剑士,境界自然已经走得极快,除去




第四百五十五章 谈
    写信当然很简单,只是看这封信是写给谁的才值得深思。

    大余新帝有些意外,本来那场谈话,主角是那个叫做吴山河的年轻人,为何现在出现在这里的,是李扶摇。

    虽然你们是师兄弟,但对于这件事上,都想着要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李扶摇走过来几步,看着这宫殿里的几个人。

    朝风尘是他的朋友。

    徐芽和裴厚却不是。

    枯槁老人也算不上。

    只是李扶摇没有要隐瞒的想法,他平静说道:“我是延陵的刑部供奉,我给那位皇帝陛下写了一封信。”

    自从之前李扶摇说他写了一封信开始,便有许多人在猜测他是写了一封什么信,这封信是写给谁的。

    但从未有人想过,或许是没有人往这方面写过,李扶摇竟然是写信写给那位延陵皇帝的。

    世俗的三大王朝,大余皇帝是权柄最少的一位,这是由于大余国力决定的。

    延陵皇帝的权柄俗世第二,却不一定是由于国力决定的,延陵身后是儒教,而梁溪身后是道门,道门要胜过儒教,所以延陵皇帝的权柄比不过梁溪皇帝。

    但不管怎么说,延陵皇帝都是这场战事里极为重要的一个人。

    他的一些想法改变,甚至能够左右局势。

    当然,要让延陵皇帝去放弃眼前唾手可得的大片疆域,去做某些事情,不容易。

    所以李扶摇的这封信,虽然让人觉得很震撼,但说不上是什么石破天惊的事情。

    李扶摇看着大余新帝,“他是我的半个朋友,等等消息。”

    李扶摇不一定能让延陵皇帝同意他的提案,甚至那位延陵皇帝还要因此提出许多条件,但不管如何,都是可以谈的。

    修士们的术法很强,但不见得能够很快便把一封信从大余送到延陵,所以需要时间。

    现在是春天,依着李扶摇的想法,到了夏天,不管怎么样,成与不成,这个事情都要敲定。

    大余新帝点了点头,说了个好字。

    只要延陵皇帝决意站在他这边,那么梁溪万万没有独自前来大余拼命的可能。

    毕竟这世间,没有谁是傻子。

    李扶摇说完这些话,便又走了出去。

    大殿里安静了一会儿,大余新帝忽然问道:“老师,您可以讲讲剑道吗”

    朝风尘看着大余新帝,揉了揉脸颊,笑道:“这会儿能安心了”

    大余新帝不好意思一笑,却是投入了心神,要好好听听朝风尘的剑道。

    于是不多时,大殿里又响起了朝风尘的声音。

    ……

    ……

    春雨贵如油。

    在那日之后,便再无下过什么。

    倒是无雨也好,万物皆要复苏,柳树要抽出新芽,花儿要重新开着。

    太平城里,一片欣欣向荣。

    李扶摇在那座茶舍旁租了一间小院子,时不时便去喝茶。

    一来二去,竟然和那个老人成了朋友。

    当然,这很大的因素要归结为李扶摇能够和老人下棋。

    梁药在当日一战之后,便很少出现在茶舍,或许是要养伤的缘故,即便是偶尔出现,也都只是喝茶。

    老人找不到和他棋力相当的臭棋篓子,自然便只能找李扶摇这个棋下得一塌糊涂的后生。

    两人对弈,最开始老人十局有九局都能取胜,可是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李扶摇的棋力虽然不见得能提升多少,但大概是摸透了老人的路数,于是在之后的对弈中,有来有回。

    既然是已经成了一个旗鼓相当的局面。

    这让老人大呼李扶摇是天才,说是假以时日,或许还能赶超那位延陵国手顾师言。

    对于这种话,李扶摇即便是向来一笑置之,也会忍不住有些高兴。

    时间过得很快。

    很快便能听到一些夏蝉的声音了。

    李扶摇取回一封回信,站在院子里的那颗榕树下想了很久,终究还是没有想出该怎么回信。

    榕树的根系发达,就好像是一位百岁老人,长着一把大胡子。

    李扶摇跳到某根树枝上坐下,看着那封延陵皇帝亲自写的回信,神情有些古怪。

    有只鸟儿停在他面前,低头看着这个青衫年轻人,不时的发出叫声。

    李扶摇抬头看着它,苦笑道:“我要好好想想。”

    那鸟儿叫了一声,似乎是在说有什么好想的。

    李扶摇抬头看着它,说道:“那咱们那位皇帝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这几封信模棱两可,可没有说出来些什么。”

    鸟儿点点头,然后开始舔



第四百五十六章 和谁谈
    谁也不能否认,三座王朝肯定都会有一统山河的说法。

    这是大部分君王想要做到的事情。

    延陵皇帝要北山郡,很明显是看中了那片草原,有了草原便能有良马,然后延陵要是再下些功夫,说不定还能搞出一支不错的骑军。

    这支骑军在后面的战事中,一定会起到很多作用。

    这种事情,大余新帝不可能想不到。

    不过他总归要做出些选择。

    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总得知道他要些什么,不然我怎么和他谈”

    这是大余新帝和李扶摇这次见面说的最后一句话。

    李扶摇想着,觉得很有道理,不过他却是有些无奈。

    他到底想要些什么。

    是什么呢

    ……

    ……

    洛阳城的春天不见得会比太平城更好,但洛阳城里的人,总归该比太平城要多些。

    洛阳城里的百姓不需要春耕,仿佛会少许多乐趣,但是对于那些达官贵人来说,一年四季,每日都要操劳一样的事情,就不觉得厌烦了

    当然这要看什么事。

    洛阳城的早朝,能够参加的官员不会太多。

    自从之前传出延陵要和梁溪联手攻伐大余的消息之后,那位延陵皇帝的书房里便收到了许多请战书。

    延陵的将星不少,再加上这好些年都没有打过仗了。

    这一旦是起了战事,便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文官们要往上爬,多是依靠政绩。

    运气再好一些,得到那位皇帝陛下的赏识,不就能够往上爬了

    可武将们若无战事,没有军功,自然就没有往上爬的资本。

    战事对他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只是这次即便真要讨伐大余,也一定不会让所有武将都有机会。

    所以御书房里会有这么多请战书,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延陵皇帝此刻就坐在桌后,那些请战书他看都没有看一眼,只是在读某封信,过了半刻钟左右,他站起身,去了摘星楼。

    李昌谷早在那次白鱼镇大战的时候便一剑斩开了摘星楼的禁制,现在想下楼自然便能下楼,不过这位读书人,似乎没有想要下楼的想法,这些日子,依然住在摘星楼。

    并未去别处。

    早在李昌谷登临登楼之后,这座洛阳城里便是他的修为最为精妙了。

    就算是陈酒,面对他,也几乎没有胜算。

    延陵皇帝有了李昌谷这个登楼剑士,底气才会更足一些。

    从李扶摇的第一封信开始,延陵皇帝便会时不时来到摘星楼和李昌谷坐一坐,多数时间是他再说,李昌谷听。

    今日这一次,也是如此。

    “昌谷先生,朕要北山郡,这个要求想来一点都不过分。”

    “只是大余那位,一定会想知道我要做出些什么,才会决定把北山郡送出来与否。其实若是朕不要北山郡,和梁溪联手,最后北山郡大抵会落到梁溪手上,朕还能得到些别的,一定会比北山郡多。”

    “只是那些别的什么,朕都不太感兴趣,朕还是对北山郡更有想法。”

    ……

    ……

    隔了许久,李昌谷才说了一句话,“想着做点事,又怕学宫。”

    这是陈述句,其实本来该是询问才对。

    却是不知如何变作了陈述。

    延陵皇帝看着李昌谷的背影,轻声道:“学宫毕竟是学宫,延陵总不好直白做些什么。”

    延陵皇帝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山上修士的君主,他对于延陵受儒教节制这件事,也很是不满意,只是世俗里的君主,即便再如何不满山上修士,又能怎么办,真要不讲道理,对方肯定会更是不讲道理。

    稚童打不过大人。

    即便是不凡的稚童。

    李昌谷问道:“李扶摇的信里,说了些什么”

    李扶摇写了很多封信来,说的无非不过一件事,就是说延陵是否要发兵这件事。

    &nb



第四百五十七章 浓云遮晚霞
    春天始终是要离开的。

    或许快一些,或许慢一些。

    但都会在某个时间里离开。

    然后又到某个时间里重新回来。

    这是这个世间亘古不变的规律。

    ……

    ……

    碎叶城在延陵北方,这里的豆腐很好吃,但不管如何,吃了一个春天的豆腐之后,是个人都会有些倦了。

    因此朝青秋在听到第一声夏蝉鸣叫之后,便离开了碎叶城。

    只是同以往不同,这一次他身旁跟着一个女子。

    原本有可能,是可以和那位白衣男子一起离开的,只是两个人都是骄傲的人,无事自然不能总待在一起。

    朝青秋御剑前往庆州府,女子便站在他身后,感受着罡风吹着她的脸颊,不由得不由自主的抱住了朝青秋的腰。

    朝青秋没有说什么,神情颇为平淡。

    女子思绪复杂,脑海里有很多话想说,最后却这只是把脑袋放在了朝青秋的后背上。

    不多时,两人便落到了某条街道上。

    女子有些意外。

    朝青秋知道她在想些什么,很平淡的说道:“我是剑仙,要去哪里,自然很快。”

    朝青秋几乎从未说过这样的话,只是在这个女子面前,却是有些别的模样。
1...200201202203204...5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