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得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生未知寒
可有如此境界的修士,会亲身涉险
枯槁老人反倒是有些高兴,只有境界够强,才能和人讲道理,而旁人必须听着。
朝风尘没有什么情绪,“走过一遍的路,再走一遍,有什么难度”
听到这番话,枯槁老人再度确定了朝风尘一定是某个剑道前辈身死之后并未消解,反倒是转世重修。
只是山河中并未传出过某位剑道前辈身陨的消息啊。
至少在这百年之内,还没有。
在如此剑士凋零的局面下,山河里能有多少境界高妙的剑士。
难不成是那位剑山老祖宗
朝风尘没有说话,只是以手作剑,指尖剑气溢出,在墙上写下了一行字。
这便是回信。
李扶摇想的没有错,朝风尘见识高远,自然知道办法如何解决。
回信有了,却是需要李扶摇自己来看。
枯槁老人啧啧赞道:“如此高妙的解法,老夫是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的。”
朝风尘没有理会他,只是说道:“夏至那日,我们便离开甘河山。”
枯槁老人和朝风尘已经在一起待了有不短的时间,知道朝风尘的想法,但还是有些疑惑,“那这些弟子怎么办”
枯槁老人想的自然是那些已经开始登山的弟子,光从之前发生的事情来判断,要是他们离开甘河山之后,这里很可能会被某个道观屠戮一空。
朝风尘不以为意,这些事情他早就想好了,剑士们待在一起自然会被针对,要是分散开来,便要好得多。
朝风尘忽然转头问道:“杀人的时候,你没问他们身后的道观名字”
枯槁老人一怔,随即皱眉道:“哪里有闲心去问这些事。”
朝风尘哦了一声。
“不过在那几个道士的东西里看到些东西,好像是万寿观。”
朝风尘站起身,“那下山便去万寿观。”
说完这句话,朝风尘便推门而出。
枯槁老人在身后,哈哈大笑,这天底下的道观,可不是每一个都是沉斜山雨雾山这样招招手就能拿出一大堆朝暮春秋的修士的道观。
一个朝暮,半个春秋。
去把一个不大不小的道观掀翻,够了吧
枯槁老人虽然这些年一直在北海潜修,但实际上对于山河局势还是并不陌生
第三百二十六章 第一座甘河山
叶舟就站在门外,听到这句话,没有觉得有半点意外,小邑楼上下都练剑,不练剑做什么。
鱼凫对这件事一点都不上心,她站在一边发呆。
朝风尘低着头看着翻滚的汤水,但是没有动筷子。
朱豫张了张口,没有说出什么来。
他不过是个江湖武夫,哪里有这么清楚山上的规矩。
朝风尘见他没有说话,便认为是他是默认了,便自顾自问道:“那几人如何”
这句话自然是问叶舟。
叶舟赶紧答道:“只有那年轻少女能够练剑。”
朝风尘点了点头,“你负责吧。”
朝风尘对于山上的事情这些日子已经都不怎么插手,这一次要不是那封信,他甚至都不会出来,让叶舟处理这些事情,其实很正常,叶舟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倒是朱豫,看着这个处处古怪的小邑楼掌门,不知所以。
好在朝风尘没有理会他,走出竹楼之后,想了想,轻声说道:“黄昏时刻,你和柳宁来见我。”
常临是朝风尘挑选的掌门,但实际上柳宁和叶舟才更擅长管理这些事情,朝风尘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常临从宁府城回来之后,朝风尘并未让常临参与山上事物。
大抵也是因为常临不愿意。
他的一颗心都在练剑上。
朝风尘不喜欢去强迫谁,常临不愿意,山上的事情,自然便交给了这两人。
朝风尘不会轻易要见谁,既然主动开口了,叶舟便认真记下,没有多说什么。
朝风尘离开这里,回到静室。
鱼凫收拾了那些东西,重新坐到了窗前。
叶舟领着朱豫离开。
他需要在黄昏之前把两套剑经都传下去,朱豫也好,还是白枝也好。
在客舍那边,杨青龙和蓝泽都知道了结果,两人相视一笑,并不觉得是什么大事。
白枝背着那柄沉金古剑,在房间走来走去,很是焦急。
直到叶舟领着朱豫推门而入。
朱豫眼里有笑意。
看到朱豫笑着,原本眉头紧锁的白枝噗呲一下便
笑出了声。
……
……
黄昏时分,朝风尘在静室前见到了叶舟和柳宁。
这两人和朝风尘其实最近见面的次数都很少。
一来是因为山上的事情朝风尘不怎么上心,二来实际上也是柳宁和叶舟管理山上的事情,并没有出什么纰漏,用不着朝风尘亲自出面,自然也就是没有再见面的必要。
朝风尘看到柳宁的时候,有些意外。
大半年不见,柳宁甚至已经蓄起了胡须。
乍一看,他比朝风尘还要显得更像是小邑楼的掌门。
朝风尘开门见山说道:“我近期便要离去,小邑楼里,你们两人之间只留下一人便足够,其他走上了那条大道的弟子都让他们下山,留下的人,我会传他一道遮掩剑气的法门。”
叶舟沉默不语,柳宁想了想,张口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朝风尘没有给出具体的解答,只是说道:“山河不容剑士。”
这句话便是六千年来的剑山所处的现状,在剑仙全部喋血之后,这六千年里,剑士一脉不知道被多少次打压,从六千年前的鼎盛局面,到现如今这个地步。
说起来理由太多了,什么剑士杀力太强,什么剑士本就不是山上修士……
但归结起来,还不是这几个字。
山河不容剑士。
甚至更为准确一点的说法则是人间不容剑士。
现如今短暂的和平局面,是因为有剑仙朝青秋,是因为剑山都已经没落。
若是世上出现第二座剑山,出现第二个朝青秋。
局势便自然而然的不一样。
甘河山至少从现在来看,便有成为第二座剑山的潜质。
朝风尘早就知道,并且早已经做了应对的法子。
&nb
第三百二十七章 海上见佛
不知道旁人见到这幅光景会怎么想
在一望无垠的海面上,不仅看到一条大鱼,更为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还能在大鱼背上看到一个大红袈裟的和尚,和尚手里的那条金色绳索,正好便是捆在那条大鱼的鱼头上的。
和尚的身侧四周始终围绕着金黄色的经文,显得实在是太过于法相庄严。
这也就是在山河而已,延陵的百姓听惯了圣人学说,对读书人尊敬不已。梁溪百姓更是对于道门的尊敬已经融入血液之中,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圣人画像。
大余百姓则有些混乱,但总体来说,还是道门和儒教为主。
人人都知道有一片西方佛土,可从佛土出现在世间开始,便从没有佛教僧人来山河当中宣讲佛经,兴建寺庙,发展信徒,除去偶有山河百姓进入佛土寻求解脱之外,在山河里,佛教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因此山河里的百姓,对于僧人,仅限于知道而已。
若是有人相问佛经教理,只怕一千一万人当中,也没有一个人知晓。
今日这个一看便不俗的僧人踏在鱼背上从远处而来,这要是在佛土中被人瞧见了,只怕早就黑压压的跪下一大片,可是在此刻,船上的杂工有好些人都看见了,只是有些害怕,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情绪。
满头白发的老管事看着海面上的那个僧人,只觉得天底下的奇人异事果然是不少。
身侧四周满是金黄色经文的僧人快要临近大船之时,高呼道:“贫僧观溪,不知施主可否以船渡贫僧”
声音极大,自然能传遍整条大船,李扶摇从厢房里走出,腰间悬着那柄青丝,来到船头,看着那个站在大鱼背上的僧人,沉默不语。
之前传言禅子自佛土而来,去往北海,然后北海事毕之后便转道去了学宫,这是几十年来,来到山河里地位最高的佛教弟子,早已经传遍世间,李扶摇当时也在北海,只是未能见到那个号称是遍识人间万卷书的禅子,虽说并不觉得是一件憾事。
但是偶有想起,才会觉得有些遗憾。
李扶摇对于那个远在西边的佛土了解的实在是有限,对于那些吃斋念佛的僧人也并未好感也无恶感,甚至现如今面前所见到的那个自称叫做观溪的僧人,才是他这辈子见过的第一个僧人。
李扶摇没有去看那个看起来很像是高僧的和尚,反倒是抬眼看向了海面远处。
果不其然,在远处的海里,隐隐能看到海面上露出的鱼鳍,而且那鱼鳍便和这观溪僧脚下的大鱼身上的鱼鳍一般无二。
海面上到处是杀机。
海浪骤急。
李扶摇沉默不语,心想你既然是被那条大鱼追着到处跑,为何把祸水引向我
若是让观溪僧登船,只怕这条大船都要被那条大鱼掀翻,船上一群杂工都要死在这里。
北海广阔,除去鲲族之外,不知道海底还有多少妖族,既然是要想着选择平平安安渡过北海,便不必招惹太多。
李扶摇站在船头,沉声道:“不渡。”
说这句话的时候,李扶摇甚至放出一缕剑气,便是为了提醒观溪,不要想着强行登船。
听到李扶摇的不渡两个字,观溪似乎十分恼怒,“须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施主既然身为剑士,杀妖乃是本分,为何不渡贫僧”
一缕剑气,便能够表明李扶摇的身份。
因为时间短暂,所以这句话说的实在是很仓促。
说着话,观溪却没有停住身形,反倒是握紧了手中的金色绳索,就要撞向这条大船。
李扶摇神情漠然。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一只手已经悄然按住剑柄。
等到一人一鱼来到船前的时候,或许便有一道剑光落下。
只是那道剑光是落到驱使大鱼的观溪身上还是落到撞向大船的大鱼身上,李扶摇还在思量。
若是落到大鱼身上,之后必然得和观溪联手去杀后面的那条大鱼。
若是落到观溪身上,这条大船便逃不开被撞沉的结果。
船上的一众杂工早已经被吓得脸色煞白,若不是有老管事竭力维持局面以及李扶摇还如此安静的站在船头,只怕那些杂工早便跳海寻生去了。
李扶摇有些恼怒,不是说佛土的僧人都慈悲为怀
这是怎么回事
当那条大鱼离大船不足数丈的同时,那条一直被观溪用一条金色绳索困住的大鱼开始挣扎,尾鳍弄出许多浪花。
鱼头则是不断摆动。
李扶摇冷然一笑,随着一道剑鸣声,腰间青丝瞬间出鞘。
剑光终究是落到了观溪的身上。
剑气肆掠开来,短暂的分开海水。
剑光遇到那条金色绳索,相持片刻之后便直接斩断,然后便继续朝着观溪僧而去。
大鱼没了束缚,下潜海底。
观溪僧只能提气上掠。
“竖子安敢如此!”
观溪勃然大怒!
想来观溪对大鱼十分在意。
海面上瞬间海浪翻滚。
气机卷起巨浪,场景十分骇人。
这和尚看来是怒不可遏了。
一众杂工看着这等异景,都惊得闭不上嘴巴。
李扶摇一剑不停,径直递去。
身后的那条大鱼停下追击的态势。
妖族中许多种族都有生来便是什么境界的,但即便是能有这种境界,没有达到一定的时间,仍旧是不能化形,想来那两条大鱼便是如此。
观溪四周的金黄色经文拦下这道剑光,并将其化解,观溪面无表情的遥遥一掌伸出。
天地之间似乎有佛号生出。
一片佛光,照耀人间。
真的很像是佛土里的那些高僧大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