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人间最得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生未知寒

    李扶摇想起剑山脚下的那片绿水湖,湖旁便是门尘山,山顶便是剑山脚下,王柏在大余江湖里纵横数十载,就像是在绿水湖里待了很多年的一条鱼,在某一天,福至心灵,终于能离开那片湖,入江人海了。

    对于那位大余江湖里的剑道魁首,之前李扶摇出过剑,现在再想起那位剑道魁首,李扶摇没有半点恶感。

    对于王柏这个年纪还能破开桎梏,李扶摇反倒是有些钦佩。

    剑道有多高暂且不去说,但总归要竭力走远一些。

    杨青龙感叹道:“王柏的剑道,在当年和李公子一战之后,便在稳步上升,到了杨某去找王柏比剑之时,这位王先生啊,已经迈出了那一步,若是真要打起来,我必死无疑,于是王先生便提出只比剑术,最后我小胜一招,王先生让开位置,让我成了剑道魁首,他借此登山,离开江湖。以往杨某对王先生还颇有微词,此一战之后,方才知道,王先生能够成为江湖剑道魁首这么多年,不是没有理由的。”

    李扶摇极为认真的说道:“当年便知道他对剑道很用心,说的上是爱剑如命,既然是爱剑如命,他能走到这一步,很合乎情理。”

    愿所有努力的人都被人间善待,这是一种美好的期望。

    但不会人人都会被善待。

    杨青龙点点头,对这个说法也很认可。

    之前是想着要和朱豫分别,可现如今既然是见到了正主,便自然要逗留一些时间,几个人在集市里选了一个茶舍坐下。

    至于为何不喝酒,杨青龙是因为身旁的妻子不许,李扶摇更是没有这个想法。

    除去朱豫和大黑驴之外,一行人都是练剑的,虽然境界有高低、山下之分。

    但想来会有很多话题。

    谈及大余江湖,谈及剑道上的疑难。

    在杨青龙和白枝面前,已经太清境的李扶摇,自然会是他们

    心底里天底下最好的剑道名家,江湖剑客遇到的那些剑道疑难,李扶摇自然都能一言而决。

    这无关年纪,只说剑道高低。

    若是一般的江湖武夫请教,李扶摇不会多说,可既然是杨青龙和白枝,李扶摇耐着性子说了很多,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李扶摇便谈及了在北海的事情,随便提及了甘河山的事情。

    杨青龙精神一震,试探问道:“那位朝先生,当真愿意领人上山”

    李扶摇看了他一眼,自然很快便想到杨青龙既然已经成了大余江湖的剑道魁首,便对江湖没有了什么眷念,自然是要想着离开江湖这处小池塘的。

    对于山上人来说,江湖的确是一个小池塘。

    李扶摇没有隐瞒,坦然说道:“朝先生胸怀宽广,只要你附和他心中的对于适合练剑之人的定义,即便是不加入小邑楼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句话不是李扶摇胡诌的,而是和朝风尘吃了几次火锅,期间的谈话,当时朝风尘对于是否适合练剑给出了两个解释。

    一个是资质,一个是心性。

    杨青龙眼中有光,看了身旁的两人,直言不讳说道:“离开北海之前,我们会去一趟甘河山。”

    李扶摇没有说什么,想了想,拿出一封信给杨青龙。

    这是他在船上写好的,想着问问朝先生自己的问题,他之前想事情的时候,只想起了昌谷先生和自家师父陈嵊,但实际上这两位都不如朝先生阅历广泛,朝先生既然是朝剑仙的一缕剑气,自然便知道很多,这个问题问朝风尘,大抵会有一个答案。

    只是李扶摇不愿意回到甘河山,换句话来说则是李扶摇更想自己试着解决,至于写信给朝先生,只是留下的后路,若是之后没有办法,回到甘河山,总会得到答案。

    朝风尘不会一直待在




第三百二十四章 有人发现了星星之火
    李扶摇跟着朱豫来到渡口,见到了朱豫口中的那条不算是太大的船。

    只是即便是顺着朱豫指着的地方遥遥看过去,李扶摇都有些无奈。

    那条船不算大

    光是这一眼望去,便要比之前他乘坐的那条大船大的多。

    这条船仍旧在朱豫嘴里,说得是不算大。

    李扶摇不知道一件事,他不知道风波府在大余江湖上的地位,不知道那座江湖宗门其实不只是一座江湖宗门,除去名震大余江湖之外,还有四个字可以形容。

    富可敌国。

    风波府有钱。

    至于有钱到了何种境界,大余江湖上流传得最广的一句话是,即便是你骑着一匹快马,跑上七天七夜,满目可见的,依旧是风波府的产业。

    银子不分国界,在大余江湖上有钱,便在整个世间也算得上有钱。

    朱豫是风波府的少府主,他自然也极为有钱,因此他不仅买了一条船,还买下了船上的那些杂工和食妇,所以他说送一条船给李扶摇,真的不简简单单是一条船。

    朱豫指着那条大船笑道:“要是李公子之后用完了大船,大可被船送给他们。”

    什么叫一掷千金,只怕没有比朱豫更懂的了。

    李扶摇再次道谢。

    朱豫对着大船招手,然后等着那条大船靠岸,他站在岸边,忽然说道:“小树枝练了剑之后,会不会就看不上我了”

    像是他这般的年轻人,当真和蠢字没有半点关系,之前不当着白枝的面问出来,是有些顾虑,但并不是说他不知道白枝上山练剑之后的后果。

    李扶摇转头看了他一眼,想了想,还是没有说出什么假话来哄骗他,“成了山上剑士,最直观的不是其他什么,而是她活的能比你长了。”

    修士与普通百姓的区别,无非就是修士能力更强,活得更长。

    活得太长,若是有几个亲密的人不是山上修士,自然便面临着生死之别。

    或许很多修士不愿意在人间行走也是担忧这一点。

    只是这些举动,便意味逃避和畏惧。

    李扶摇很多时候都在回避想这个问题,他不怕认识一些山下的朋友,比如谢应,只是有些害怕,有朝一日直面父母双亲离去。

    对于男女双方来说,这山上山下一说便更是致命。

    一人还是满头青丝的时候,另外一个便已经成了垂暮老人,这种感觉,只怕比起生离死别都还要痛苦一些。

    朱豫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李扶摇想了片刻,轻声道:“要是见到了朝先生,你要是能够修行,可以向他求一门术法,就说我欠他一个人情好了。”

    朝风尘见识卓越,不可能只知道练剑而已。

    李扶摇问道:“要是白枝不能练山上剑,你反倒是可以成为山上修士。你怎么选”

    朱豫沉默了一会儿,苦笑道:“李公子真的相信我说的。”

    李扶摇摇头笑道:“相不相信有什么关系,你只要说一说便好,我也不是当事人,也不会因为你的言语改变想法,你喜欢的姑娘你要怎么对待,永远是你自己的事情。”

    朱豫沉声道:“白枝不练剑,我也不上山。”

    “要是她能练剑,你上不了山呢,会不会离开她”

    言语之中,直指本心。

    朱豫苦笑,没有回答。

    李扶摇也没有再问。

    大船靠岸,从船上走下来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

    他来到朱豫身旁,恭敬开口,“主人是有事,要返程了”

    朱豫摇摇头,指了指李扶摇,沉声道:“从此以后你们就是他的人了,这位公子要出海,你们服侍好了,大抵等走完这一趟,你们就真是自由了。”

    自由这个词汇,有太多吸引人的地方,老人看着李扶摇,眼神里是复杂的情绪。

    李扶摇拍了拍朱豫的肩膀,没有多说,只是带着风吕登船,之后要交代的,朱豫应该是能准备妥当的。

    朱豫站在岸边和老人说了不少,大致讲清楚了他们要做些什么,然后便能得到什么,朱豫既然是风波府的少府主,御人之能不会差,三言两语之间便能说清厉害关系。

    最后朱豫看着老人,低声说道:“别想着去害他,他没这么好害。”

    老人诚惶诚恐,“老奴不敢。”

    朱豫拍了拍他的肩膀,不再多言,自顾自转身离开岸边。

    等到这位朱小公子再不见踪影之后,老人才返身走回船上。

    他没有立即去拜会李扶摇,而是先去船上通知其他人,最后他走进灶房,对着还在忙碌的食妇们说了一句话,“换了吧。”

    主人换了,饭菜也要换了。

    有些故事还没有发生便要结束了。

    ……

    ……

    李扶摇随便找了间厢房住了进去,风吕一如既往的走进房间便开始睡觉,李扶摇已经分不清到底风吕是因为消化圣丹还是本身便是这般习性了。

    李扶摇想了想,风吕吃那颗圣丹的时间已经过了三年,可是至今都还没能消化。

    看了风吕一眼,李扶摇打开剑匣,把那柄剑十九拿出来放在膝上,开始继续研习那道御剑法门。

    问题没有解决,修行起来会很慢,但李扶摇也不愿意浪费时间。

    这次去妖土,是为见某个姑娘,但更多的则是想着通过这次旅途从而让自己更加强大。

    修行是为了什么,李扶摇一直在想,从洛阳城那件事结束之后便一直在想,是不是仅仅是为了娶那个姑娘而要成为剑仙

    事实上不仅仅是这样。

    李扶摇或许自己都不知道,老祖宗许寂不愿意让他背负的东西,他正一点点不自觉的扛着肩上,师兄吴山河是早知道如此,便走得异常坚定,但也显得有些沉重。

    相比之下,李扶摇要好不少。

    只是他们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走上相同的一条道路。

    林中多歧路,殊途同归。

    ……

    &nbs



第三百二十五章 燎原之人
    枯槁老人盘坐在朝风尘身旁,饶有兴致的看着朝风尘拆信,然后看完上面的内容,这才问道:“怎么了”

    朝风尘没有说话,只是把信递给了他。

    静室里本来就很安静,现在更是只能听到信纸翻动的声音。

    片刻之后,枯槁老人有些不可置信的惊呼道:“他见到了柳巷”

    这封信是李扶摇写的,信里自然不会只是他讲述的遇到的问题,还有他这一趟出行的见闻,枯槁老人解决不了李扶摇的问题,所以便跳过了那些东西,只关注了李扶摇见到了柳巷这件事。

    朝风尘平淡的说道:“一道剑气而已,并不是柳巷。”

    柳巷不可能活六千年,即便是没有李扶摇在信里详细告知,朝风尘都不会相信六千年后柳巷还在世间的事情。

    只是同样是留下一道剑气,经过六千年之后,留下的那道剑气,已经变得如此羸弱不堪,可朝风尘同样作为朝青秋的剑气,却是还在往上攀登。

    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深究,那这封信上便再没有让枯槁老人感觉到有兴趣的东西。

    朝风尘抬头看向窗口。

    静室里只有一扇窗户,在朝风尘头顶不远处,春天的时候,会有花香飘进来,夏日会有烈日,秋日有秋风,寒冬有雪花。

    朝风尘偶尔看人间的时候,便看向那扇窗户。

    自从他不去藏剑楼之后,这便是朝风尘唯一关注人间的方式。

    枯槁老人受不了长久的沉默,开口问道:“那小家伙的情况要怎么解决”

    他指得自然是李扶摇迈入太清境,身上出现了一个缺口的问题。

    他虽然早就已经是朝暮境,算得上这山河里有数拿得出手的剑士,但是对于这些事情,也不知道如何解决,但朝风尘不是凡人,枯槁老人相信他能够给出答案。

    “那小家伙走的也太快了些,这才几年,便已经太清了”

    枯槁老人还是忍不住嘀咕道。

    朝风尘笑了笑,平静道:“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大约是在五年前,当时他才是个小剑士,剑士前三境他走的有些慢,这第四境第五境倒是快得有些过分了,不过真正的难关还是朝暮境,这一道门槛,一个不小心,便是百年光阴。”

    枯槁老人想着自己从太清到朝暮的过程,很认同朝风尘的说法。

    朝风尘想了想,“他应当在五十年之前能成的。”

    枯槁老人皱着眉头,不可思议的问道:“你为何如此笃定”

    朝风尘再度看了看窗口,平静道:“因为练剑不只靠天资,他是我见过的最幸运的人,走得快,不是什么大事,况且,也该走快一些了。”

    枯槁老人只当朝风尘前面半句话是废话,拿着后半句问道:“之前上山的那几个道士,便是说已经发现了我们”

    之前山上来了些道士,境界不高,应该是临近北海的道观派出的,至于是为什么,朝风尘应该很清楚。

    朝风尘没有回答这个已经不能再明显的问题,只是说道:“我看到了春秋。”

    枯槁老人一下没有了声音,朝风尘才踏足朝暮多少时间,怎么便又看到

    了春秋

    之前他还惊讶于李扶摇的练剑速度,可与朝风尘一比,只怕还要差上很多很多。

    不过要是这样,那便说明甘河山会在不远的将来,有一位春秋境剑士坐镇,光是如此,以后即便有人要想着对甘河山不利,都至少要派出一位登楼境修士才行。
1...125126127128129...5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