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激荡年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皇家雇佣猫

    “像是这种话我能记么?”李素问道。

    “可以啊。”温晓光感觉自己跟被人审问一样,“还是别那么刻意了,随便聊聊吧,你们什么时候回中海?”

    “5号回去吧。”白钦钦说:“现在大三了,也没那么多课要考试。”

    “快毕业了。”他忽然感觉时间过的很快。

    白钦钦说:“毕了业我也会继续读书的,我要保研。”

    “我们家钦钦是学霸。”李素连连赞叹,“专业第一是有保研机会的。”

    “为什么想要读研究生?”温晓光问她。

    “嗯……羡慕高学历的女性,讲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语,读很多有营养的书,变得优雅,变得从容。”

    读顶级学校的研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很多高不可攀的地方,你都可以拿着敲门砖,敲进去看看,看完了之后发现你像个垃圾,那些真正的大佬牛叉的不像个人类,但是敲不进去,站在外面无法理解,你就会觉得:装尼玛臭比。

    “能安心读书也是件很幸福的事,如果不那么急,其实可以多读几年。”

    白钦钦略有幽怨,“那你怎么不读了?”

    “我学籍还留着呢,真说不定就有一天回去读书了。”

    李素好奇,“你真想回去读书么?”

    “有时候想,其实论舒服,还是学校里面最舒服,变成我这样的人,享受到了很多荣耀甚至是虚荣,也遇见了很多压力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学校里,真的想偷懒了,逃课么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在公司里,我真的想休息一天了,那是万万不行的。”

    “好像越长大越这样,还是小时候好。”李素说。

    “其实世道一直艰难,只是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小时候不用想罢了。”

    就算艰难好了,白钦钦也打算继续读下去。

    时间漫长着,隐喻着未来的许多事,她们前行不肯吭声,只希望有一天终将惊艳人间。

    小姑娘就读于中海大学的国际关系专业,这是个名头很大,人数不是很多的专业,但在专业排名上,中海大学的国际关系学院是全国前列,与世界知名学府都有交流。

    他们研究国际关系现状及未来演化趋势,所以你能看到很奇怪的,一个小女孩天天搞地缘政治,关心国际时事,分析欧美政治史,而政治是一个果,其因来自于经济、历史、文化、地理等等各个方面,于是乎,这小姑娘天天都没怎么搞过女人的东西,多是在研究西方史。

    温晓光想着,“你这个专业,不读个博士,好像也没什么好就业的地方。”

    他们俩换了个地方,到了他在北金的新家。

    四九城的房子多屯点总是没坏处的,这是四百多平的上下三层别墅,豪华程度远远超过之前的电梯公寓。

    “那我就读个博士呗。”

    如果要再深造,温晓光倒是有好的建议。

    “硕博士和本科不一样,好的导师很重要,而导师看重的其实是撰写论文的能力,这比考试多考几分有用多了。”

    “你怎么知道?”

    额……因为老子以前是硕士。

    “我公司有这样的人,他们系统的说过这些事。”

    白钦钦信了,但她还是大三,不太理解,“你是说毕业论文么?”

    “严格说是学术论文,你可以搜一搜你们专业的顶级期刊,最好是国外的,国内的也行,只要你在本科阶段发表一篇,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顶级?这种期刊不好发吧?”

    温晓光肯定道:“自然是不好发的,选题要有新意,论证要很完善,不是辩论会上互相怼两句那种,至于格式和注意要点,只要东西写出来,随便找个老师指导你调一下就好了。”

    白钦钦还真的很认真想了想,随后道:“你说的这两个点,没一个容易,选题要有新意,这怎么选?”

    “上个月17号,突尼斯的一个小伙子**身亡,作为导火索致使当地居民与国民警卫队发生冲突,失业率居高不下,物价还在上涨,经济问题使得这个国家已经陷入了全国性的动乱,但背后都是美国的身影,你关注着吧,接下来还会有其他国家陷入相同的境地。你可以研究这些,针对这些写论文,大胆的预测。”

    “怎么预测?”白钦钦还是没懂。

    温晓光给她说点明白的,“战乱是不是会产生难民?”

    “嗯。”

    “难民是不是会涌入欧洲?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嗯。”

    “那么这些社会问题会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政治生态,比如说变的排外、民粹主义高涨,与此同时金融危机还洗劫了中产阶级。”

    到此白钦钦忽然明白过来,“欧洲会变得右倾!”

    “说别人不好的话最好发在国内,先写一篇将就的练手,熟悉了再雕琢一篇好的,然后拿着这玩意儿去联系导师,还保啥研,直接直博,但是时间很紧,因为好的期刊你发出去半年才有消息。”

    “晓光你太厉害了!我回去就查文献去!”

    ……

    再后来,白钦钦告诉他为什么要继续读书,因为,在财富上证明她的优秀已经做不到了,只有在学术上,至少以后当她站在温晓光的身边,人们会觉得知名学府的博士,嗯……也是挺可以的。






第429章 决胜之年,备粮过冬
    


    与白钦钦不同,她那个同学李素就比较无心学术,想要找个办法挣点钱花,其实学生时代的人,做过发财梦,但大多也只是想着搞些外快,有个几千块就能让他们产生一种我很富有的感觉。

    她把和温晓光说的事当成了真事在办。

    但是要说到赚些钱,他还是不建议写这书。

    两个小孩儿吃早饭的时候,温晓光看到李素想到了什么,回头上楼拿了个东西下来。

    “微信的表情包商城,你们看了吗?”

    李素把文件拿过来自己翻,“这是什么,微信支持创作者计划?”

    白钦钦也没明白。

    “你不是会些这个么?”温晓光知道李素有这技能的,“我这个老板亲自告诉你们,微信接下来的战略重点就是让表情包创作者赚到钱。”

    李素讲:“我会是会,但是我感觉写这个书更有把握一点。”

    “别写书。”

    “为什么?”

    “因为码字死路一条。”

    李素和白钦钦对视着笑了笑,“行吧,那我试试。”

    温晓光想要把这事弄的稳妥些,他抿着嘴唇想了想,开口道:“你们知道,我最早是从做表情包出身的吧?”

    她们都点头。

    这事儿,逻辑是能通的。

    全国人民都晓得温晓光是从表情包来的,因此其实他现在做这个表情包商城,外界的解读还带点回忆过去的说法。

    因此,李素也没啥好说的。

    虽说这个小东西是能赚到钱,一年两年的,温晓光相信会冒出一个,但是时间上难以接受。

    而且这钱赚的,大概也就几十万,对他来说啥也不算,就连刘以琦都看不上。

    “我做表情包商城也每天在想,到底啥样的会惹人喜爱,如果你没有好的想法,可以试试这个。”

    温晓光从那份文件里拿出之前准备好的图片,是一只可爱的小猫咪,大大的眼睛,一手捂脸,脸颊还红,即便是静态的形象,也比现在用太多qq表情要好。

    “这是什么?”

    温晓光说:“你可以叫它猥琐猫,就照着这个形象,再设计出一些‘你要造反吗?一枪崩了你’、‘这里痛’、‘我就是很坏’……这一类的,老板告诉你,别弄‘微笑、大哭、伤心’这些,都太过经典了,而且很难有创意,因此要猎奇,猎贱。”

    别的都好说。

    “猎贱?”

    “越贱的表情包越容易被人喜欢。”

    白钦钦说:“可是这一个才9毛钱,为啥不定的贵一些啊。”

    “9毛钱已经很多了,我们的用户付你一毛钱都是他大发慈悲。但是微信的用户量巨大,即便只有9毛也能赚到钱,而且可以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往后面出,比写书这一锤子买卖好多了。”

    关键很简单,几个线条一画,核心在配的那些字上。这时候的流量和网速不适合小贱猫土豆君这种带些动态的表情包,太大了。如果让温晓光自己来,他就是要一个尽量简单的形象,然后抓住‘贱’这个字突出重围。

    “我其实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人,但是吧,跟我讲这件事的是微信的老板,你为啥要跟我说?”

    温晓光也说实话,“因为我们要竖立一个模范,最好是个学生,羡慕的人多了,参与的人才多。”

    “感觉有些奇怪。”李素挠挠头,“但是我这颗财迷的小心心是一定要试试的。”

    当温晓光笨么,说服当然要找最容易被说服的人了。

    白钦钦不知道温晓光在搞啥,趁着李素不在,她走到身边来。

    “你可是大老板了,不要骗我们小姑娘。”

    “我从不骗小姑娘啊。”温晓光说。

    “是吗?”白钦钦带着言语不明的眼神,然后嘀咕道:“我不就是给你骗的团团转。”

    ……

    ……

    1月份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自然月,整个公司都很关注表情包商城。

    因为饿了么的推广顺利的超过预期,外卖小哥身影渐渐丰富了各大城市的街头风景,一个个80后、90后空巢老人谁有功夫做饭。

    也因为微信在线支付起步业务量已经不错。

    相较之下,就表情包商城动静不大,而且2月1号还要发布数据,到时候太难看就不好了。

    投资人则没那么苛求,三个更新虽然效果有好有不好,但整体上的成功是不可掩盖的。

    李科阳已经和温晓光讨论起了微信的估值问题。

    几千万的用户,且正在形成一个内生性的生态圈,这样一个商业系统,值多少钱?

    “30亿美元。”李科阳伸出三根手指,“这是我们太创基金给的。”

    “这么看得起微信?”温晓光自己都有些没想到,公司创立不到一年能飚到这个估值的,不敢说独此一家,但绝对全球难找。

    “10亿美元是微信本身的价值,15亿美元,这是qq给的想象空间,剩下的押注在移动互联网和温晓光身上。”

    温晓光说:“准备投多少?”

    李科阳讲:“看你多大方了,这也没什么好掩饰的,现在投资市场对微拓的态度就是这样的。”

    “还是有人不乐意的。”

    “不重要,乐意的人足够吃撑你。”

    至少对于李科阳来说是这样的,他和温晓光接触过,比其他人更加信任温晓光能把公司做好。

    “你们计划融多少资金?”

    温晓光晃着红酒杯,“最后还没商量出个结果,大致在3-5个亿吧,美元。”

    李科阳惊掉了下巴,这可是20多亿人民币啊!他妈的多大一笔钱,我真怀疑你有概念没有!是不是太有钱了对毛爷爷的敏感度降低了?

    “你们一个软件公司,也不想雷君那样要订购什么硬件产品,一下子要融那么大规模的资金干什么?!建总部大楼啊?”

    的确是这样,这钱真要花都没处花去。京东烧钱是布局物流,共享单车烧钱是这玩意儿光他妈花钱赚不了几个,外卖烧钱是美团、饿了么疯狂到让20块钱的麻辣烫2块钱就能买到。

    温晓光烧不掉这么多钱。

    “有个理由的吧?”李科阳问,“我知道,你温晓光绝不会做没有理由的事,以前是我不理解的时候多,你一定有个理由的。”

    外面北风呼啸,北金冬天的风像刀子一样锋利。

    “冬天真冷……”温晓光状似轻松,“其实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在决胜之年备粮过冬而已。”

    李科阳又皱眉头了,他认识的少年一直这样,永远超前看好几步,每次应验了都告诉自己下次相信温晓光,但每次到这个时刻,他做的趋势判断总是叫人无法轻易相信,涉及到真金白银后又该犹豫了。

    可他知道,这次不能再犹豫了,一错过,下次微拓科技的估值绝对奔着近百亿美元就去了,那时候他们这些投资机构还有啥好赚的。





第430章 细节
    


    世界好像越来越快了,焉知祸福从未像现在一样多番上演,所以说总是要留一手。

    温晓光说的这个数,压根也没指望李科阳多少,只不过互相认识了,聊聊罢了。

    或许李科阳觉得很夸张,然而对于实力一流的风险投资商来说,这个资金规模就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事了。

    马爸爸曾经说了一句特装比的话,他说‘钱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得到的东西’,听起来很无语,但实际上他当时的语境是基于你的创业项目真的很好的情况下。
1...163164165166167...3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