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喜欢我吗?”温晓光问。
“我不反感你托我衣服,不反感这样对我,下一次,以后,我都没想过要拒绝你这样对我,我想对于女人来说,这一定就是喜欢。但我也想象不出要和你一起生活的模样,在最深最深的潜意识里,我觉得你还是我认识的高中生。”
等了一会儿,他问道:“你怎么不问我?”
“有什么好问的,我想要的都有。”刘以琦说,“不过……”
她开始不好意思的笑起来,“我怕痒,你不要全身上下到处都,真的痒。”
“一开始都这样的,习惯就不痒了。”
“但是没必要啊,你光抱着我,我就有感觉了。”
……
……
温晓晓起床的时候,外面已经阳光大作了。
一夜风雪之后的早晨晴朗异常。
“你们两个都起来了!”她真是受不了,“我喝那么多,睡到这会儿都起床了,你们这是半夜做贼去了吗?!赶紧起床!”
温晓光睁着惺忪的睡眼,“你先去叫她起来吧,我再睡会儿。”
“你先起!”温晓晓直接把杯子给他扯开,“今晚就走了,难不成睡到晚上直接走啊?!那我要你陪什么,快起来,咱逛街去。”
“你和她去逛吧,我一男人逛什么?”
“嘿!”温晓晓真是奇了怪了,“不至于这么困吧,你再不起来我端水过来了!”
日你哥,都是爹。
他只好打着哈欠起床,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刘以琦浑身酸软,站着就要倒下去。
“两个卫生间,各自去洗漱,十分钟后准备吃早饭,然后出发!”
温晓光和她相视无奈笑,挠了挠屁股洗脸刷牙去了。
刘以琦进了卫生间把淋浴打开,水流声音刷刷的,自己则推开温晓光所在的卫生间的门。
眼神交锋的时刻,只有地震能拦住他们,同样的,躲在淋浴头下,利用水声遮盖。
……
……
温晓光现在并不惧怕在公众的相机里,或者是路人的注视下曝光,相反,在微信需要流量的时候,他个人多一些话题性,比公关部想多少招儿都管用。
所以温晓晓说逛街,他也不像半年前那样抵触了。
就是身边带着两个美女,可有的说道了,可他同样不在乎。
不过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们已经习惯了,谁叫人有钱呢。其实不止生活欺负穷人,爱情也欺负穷人。
而且温晓光不喜欢维持自己什么圣洁的人设,他又不是靠卖这个活的小鲜肉,有时候捧的越高,摔的越狠,而且人家对待不同的人标准不一样。
就像有人拍到王源抽烟,天崩地裂。
有人拍到于谦抽烟,卫道士说竟然抽烟诶,对环境不好啊,哔哩吧啦一大堆,于大爷怼了句这是我自己家!
网络孔子太多了,
温晓光也没必要维持什么好形象,他的公司从最早就有刘以琦这样的艳丽卓绝的女人,公众也知道,他撸串,剥小龙虾,从来没想过当什么偶像。
现在年少成名,带俩美女又怎么了,劳资没再海南三亚弄一游轮都算没故意扎你们心!
走在中海人潮涌动的古街,他手里拿着烤大鱿鱼,温晓晓吃的是大火腿,他们没有逛那种商场,而是到了古镇去,在拱桥和四方街里边吃边走。
“我还想再买一份。”温晓光爱吃这些边路边儿摊,首先是本来就喜欢,其次是这段时间那些精致的餐食吃多了,现在吃起大鱿鱼更有味道了。
“不咸么?”刘以琦不爱这玩意儿。
“不咸。”温晓光掏出二十块钱,“老板,再来一份。”
旁边自然是有人认出来,不断地掏出手机来拍。
“温总!看这里!”
原来他还会中套,现在都知道这些人只是为了拍照,很是无奈,“你们不去买东西吃吗?看我能饱?”
“能!能!”还有人起哄。
温晓光忍俊不禁,佯装呵斥道:“胡说八道,能什么能,赶紧去买东西吃。”
“哈哈哈。”
烤鱿鱼的老板年纪大的,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跟着笑。
“老板,你快点搞吧,我感觉一会儿这要围的水泄不通。”
温晓光说的是对的,就这么会儿人流拥挤,负责疏散的人都来了,最后搞的官方高级人员都出来了,一听说温晓光来逛他们古镇,干脆就找人开道。
后边儿的鱿鱼老板还是没搞懂,抓着人用正宗的方言,“恁是个啥人?”
第427章 时代的宠儿
寒冬腊月的,维持秩序的人还得上班,也挺辛苦的。
“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温晓光和几个走得近的握握手。
那领导说:“这怎么会麻烦呢,温总您到我们这边来是荣幸来着。”
这时候就别去酸溜溜的说什么只对大人物热情如火了,你是这领导位置,你也这样干。
“今天主要带家里人过来过元旦嘛,我想到有人会拍几张照,但没想到会这样子。”
“人多了才热闹嘛,安全问题温总别担心,我们这几年元旦下来针对各种情况都做过预案的。”
温晓光没叫人开道,本来就人多地少,又是公共空间资源,没道理占用,再说也有几个人围在他外边儿防止过度拥挤,没什么大问题。
只不过古镇负责的那个领导怎么也不愿放他一个人走了,一路跟下来对各种细节做了介绍。
吃么,是吃到位了,左手臭豆腐,右手关东煮,温晓光的这张照片也很快被上传。
90后这种生物,进一行就要带歪一行的风气,自从富豪里多了个90后,现在也开始变得有些奇奇怪怪的。
但年轻人们还是喜欢这样的会多一些,随性、亲民、新鲜,之前都没有人这样的风格。
尤其是他仰着头,努力长大嘴巴吃鱿鱼的照片更是被疯传,鱿鱼不太好弄,吃着容易脸颊上沾上汁,温晓光也没能避免,其实是正常人会出现的正常情况,但放在温晓光身上人们就觉得很新鲜。
这一阵风刮的,以至于人们都快忘了他还带着刘以琦这个有些知名度的人了。
……
……
最气的可能还是马总。
因为温晓光逛这么一圈,都能给微信带来流量。
回到北金后,监测的数据确实是这样子的。
靠着元旦节啃鱿鱼的照片血洗了一波微博之后,微信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连带着饿了么外卖交易额也在飞速暴增,看似风平无波,但战略安排一点点的都在变成现实。
2011年之后,因为微信的第一次重大更新效果不错,打消了不少投资方的疑虑,温晓光的办公室被频频敲响。
好像也是时候对公司进行融资了。
“时机怎么样?你们觉得呢?与萱你先说。”温晓光问这几个人。
“目前公司账上的钱倒不缺,还有一个多亿,暂时没什么大问题,只要您省着点儿花。”
“我又不会经常那样做广告,别老记着了。”女人啊,他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所以是不急。”黎文博翘着二郎腿,“但没必要等急了再去融资,那不是和下雨了开始修房子一个道理么。”
是这样子的,融资行为到完全缺钱的时候就谈不出好条件了,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开始,时间还来得及,慢慢的谈。
“都同意了么?”温晓光再看向刘以琦等剩下的人,似乎是没什么了,大家都在期待着公司进一步扩大。
“融多少钱?”李一丹问道。
“这得预判一下2011年,我们需要做的事。”温晓光自己选择这时候同意融资,一个是机会还不错,形势好,估值会上升,另外也和接下来有关。
“移动互联网,怎么都要和智能手机联系起来,现在的普遍的预测是今年的智能手机会获得较去年更为迅速的成长,增量销售有可能达到5000万台的数据,而我认为会更多,iphone的全球出货量都在暴涨,08年一个季度还只有400多万,现在已经超过3000万,中国市场肯定也会涨的,在这么大的增量情况下,微信今年势必要和展开激烈竞争,不排除。”
温晓光略有停顿,“不排除,我们需要烧钱。”
黎文博插了一句嘴,“怎么烧?”
“很多种方式,可以补贴用户点餐,通过微信的饿了么入口点餐更为便宜,可以下载后送流量。”
李一丹建议,“最好不这么做,烧钱是大公司能获得的模仿成本最低、杀伤力最大的竞争行为。我们不占优。”
“也不一定,”刘以琦道:“如果补贴在外卖上,他们没有这项服务,自然就没有办法补贴到位。”
温晓光做了总结,“我说的也是可能性,总之今年需要更多的钱是确定的。另外,我们还要加大开发力度,比如说,二维码名片。不要小瞧对手的无耻程度和他们的抄袭能力。生死攸关的时候,他们不会管那么多的。”
大家的表情略有凝重,这次的更新,他们到底会不会更上呢?
安静了一小会儿,黎文博出声了,“都说完了?那我想提个问题。”
“你说。”
“到底什么时候,盈利这个议题才能被我们放在桌面上正式讨论,迄今为止,微信都不怎么赚钱的。”
温晓光说:“至少在对鹅厂取得绝对优势前,我不会讨论这一点。”
“一点都不?”
“会赚到钱的。”
这个事情至少不是2011年的工作重点,互联网公司烧几年前怎么了,这才头一年呢,三年不赚钱的公司多了去了,影响人家成为人生赢家了吗。
今年主要要面对一个智能手机究极爆发的时间点,温晓光是过来人,他知道,2010年智能手机增长率是30多,但在2011年,超过了100。
以至于出现两代大学生的差别,2011年后入学的大学生,几乎没有再买非智能手机的了,除非你买不起。
这一部分增量用户能够抓住,‘势’就成了。
开完了这次会,晚些时候。
温晓光还记得有一个人在北金等自己,那边是从中海过来过元旦的白钦钦,她说自己住在哪一片的锦江酒店,北金那么多锦江酒店,没有高德地图差点逼死温晓光,好容易开车接到了这小姑娘,还有她同学。
都是中海大学出来的,也认识温晓光,原来在学校里见过好几次,叫李素,见了他比白钦钦还要激动的样子。
“好久不见,白学姐。”
“几个月的时间嘛,感觉你变化挺大的,”
“你这车,是奔驰吧?”李素拍了拍坐垫。
“是,”温晓光说:“我就不带你们去什么公共场合了,不然你们会上电视,我知道个安静的地方,咱们喝点儿东西聊聊天,我估计你们旅行到这会儿也折腾不动了。”
“你给我们讲讲那创业史吧。”
温晓光笑道:“你学新闻的呀?”
“我不是我也想了解啊,回头我给你写个个人传记,我这财经专业知识也能用上点儿,运气好当个吴晓波第二嘛。”
“取什么名儿好呢?”
“我还真想过,时代的宠儿,怎么样?你同意我真会写的。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出一本温晓光的书,这应该是个商机吧?”
温晓光心想搞经济的就是有赚钱的头脑。
“等你写出来再说吧,这个名字可以。”
第428章 未来的博士
时代的宠儿这个名字起得好,不仅合乎事实,而且令温晓光感到满意,人曝光太多了之后一定要低调,你牛逼啥?是时代给的机会,要感谢国家、感谢人民!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牛逼的都在牢里呢。
而且也该有人记录,鹅长专门找了吴晓波写的《滕讯传》,这其中都是对本公司价值观的一种传达。马爸爸更是早期就留有很多录影。
所以事儿是好事,但人不一定是好人。
“你以前写过这类书么?写书可不是一个容易的活儿。”坐下后,温晓光问道。
“我不写那么正式的,就是从朋友的视角观察嘛,写完后肯定给你看完了再发。”
白钦钦说道:“不准消费我们学弟!你能不能有点儿当学姐的样子?”
“没关系。”温晓光笑道:“她总归是要写我好的,不好意思写差的,不过我也无所谓,反而特别反感把我写的很完美。”
“啊?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是企业家,我个人性格是不是完美如偶像一点儿也不重要,乔布斯出了名的脾气暴躁阻止人家牛逼了嘛,这个社会对成人的分类很粗暴,成功了说什么都行,失败了谈什么都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