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一品仵作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凤今

    有学子琢磨了过来,皇后动身前往岭南并不只是胆量过人,而是她有谋岭南之意,就不得不及早动身!皇后下懿旨封锁叛乱的消息,只怕不仅仅是为了瞒住朝中,还为了瞒住岭南,她必是让岭南王以为她已被擒,以自己为饵将岭南王诱入仙人峡,而后出其不意将其擒杀的!

    岭南地势险恶,易守难攻,朝廷想平岭南,原本有场硬仗要打,可皇后竟能借淮州叛乱觅得良机,当机立断,亲身涉险,为朝廷除了一个大患!

    此等智勇胆魄,真乃须眉不及,无愧于英睿之号!

    其实,这道捷报早在几日前就传到了朝中,在百姓还在为皇后的一番功绩而赞叹叫绝之时,前线报至朝中的军报更为详尽。由于圣旨下得早,皇后斩了岭南王当天,淮州军就奉旨赶到了南霞县城下。镇守南霞县的岭南军因亲眼目睹岭南王被斩及诸将被擒,群龙无首,军心大溃,当晚就卸甲缴兵,降了朝廷。而后,皇后手提岭南王的人头,率淮州大军三日之内连下三城!

    捷报频传,百官已不知惊喜为何物,只觉得如若国丈尚在人世,只怕天下间无人不想登门问上一句,他究竟是怎么养大皇后的。

    前线战事正紧,纵然有捷报来朝,皇帝仍未大宴群臣,百官看得出,圣上没大有过年的兴致,大抵是因为皇后不在宫中之故。好在朝堂肃清之后,言官皆非迂腐之辈,没以诸如祖制、天家威严之类的理由奏请大庆,天子以淮州大灾、岭南正兴战事为由下旨宴庆从简,言官也就由着他了。

    宫里宴庆从简,百官府上自不敢铺张,加之兵谏刚过,朝堂刚刚肃清,那些被查抄的府邸门上封条还新,百官心有余悸,谁也不敢忘形,故而这年除夕,宫里和朝臣府上都过得有些冷清,倒是民间张灯结彩,耍狮舞龙,炮仗声一夜未绝。

    过了除夕便是嘉康二年,正月里祭天祭祖,百官跟随皇帝为皇后、前线将士及淮州灾民祈福,一连三日,仪式之隆重,远胜除夕宴庆。

    当今圣上勤政,除去休沐,每日必朝。民间还在津津乐道皇后的事迹时,朝中已开始商讨社稷要事。

    此番肃清朝堂,朝中所去之臣将近半数,按说职缺都该补上,圣意却是宁缺毋滥,宁可朝廷里少一些大员,不可地方上缺一个能吏。眼下正值用人之际,安定地方乃重中之重,故而圣意是不急着调能吏入朝,待观其治理民生之效,再行调任不迟。

    要解决朝廷用人之需,取仕改革势在必行。韩尚书等人久经思虑,上书奏请以分科取士之法选拔人才,所谓分科,即经史论策,农工水利,医算刑律等诸要,取之所长,人尽其用。此前因有阻力,每逢朝议,总有一帮老臣对新策大加贬斥,吵到最后,每每成了新老之争,而新策反倒没能好好的议过一回。

    年前肃清朝堂之后,皇帝没提过新策,年后朝会一开,议的第一件事就是新策。

    今时今日,朝中文武皆是浪里淘金留下来的,多少能猜得出圣意。圣上求才若渴,年前不提新策,大抵是希望新年新气象,正月里开个好头儿,因此尽管士族文武有些心慌,但谁也不敢无端贬斥,说来也有几分讽刺,如今朝中大员仅余半数,反倒能好好的议事了。

    寒门学子众多,分科取士的确是个好办法,可农工水利、刑律诸要需要经验,这经验无一不是为官之后经过多年治理民生、审讼断狱积累而成的,那些学子年纪轻轻,又无为官的经验,考农工水利、刑律诸要,他们能答到点子上吗经史策论倒是可考,可又怎能保证取录之人有真才实学,而非迂腐之辈,亦或空谈之士呢

    行了三日朝议,韩其初等人就新策的实施细法进行了详述,但仍不能打消黄渊等人的顾虑,群臣只好恭请圣裁。

    圣上这几日似乎心情好了些,但又似乎还那样儿,话音懒洋洋的,犯着春困似的,“卿等之虑有些道理,不知爱卿们可还记得临江茶楼里的那些学子”

    “回陛下,臣等记得。”群臣垂首敛神,甚是恭谨,谁也不敢真认为皇帝正犯困。

    “朕去年曾微服去过几回茶楼,跟那些学子论过时政,里头有几个人有那么两把刷子。朕听说他们年前担心淮州和岭南之乱,皆未返乡过年,有的人盘缠用尽了,这几日借宿到庙里去了。单凭这份儿忧国忧民的赤子忠心,朕就打算给他们个机会。分科取士之策可不可行,不妨一试,就在汴都城里试!考时政,朕亲自出题,就以淮州大灾、建村之困为题,考赈灾之策!”

    “……啊”群臣懵了。

    赈灾之策不是已经有了吗论赈灾新策,只怕天底下难有一策能与皇后的赈贷之策相提并论吧

    步惜欢笑道:“那赈贷之策除了卿等,就只有淮州官吏知晓,朕已传旨淮州,命刘振等人严守此策,爱卿们也暂且严守,不得使此策传入市井。朕倒要看看,那些成日里高谈政事的学子胸中有几分真才实学,能为朕一解淮州灾患!”

    “……”群臣更懵了。

    好半天才有人回过神来,总算明白了为何小年那天的捷报中只字未提赈灾之策。当时,百官猜测圣意,以为赈贷新策试行之前尚需详加调研淮田,细算贷率,在朝廷定出切实可行的细则之前,圣上不希望民间过多的议论,故而未提。哪里有人想到,圣上是存了试行取仕新策、考校寒门学子的心思

    那些学子忧国忧民,自负才学,听说其中有几人傲气得很,圣上以淮州大灾为题,怕是要挫挫那些学子的锐气。不然的话,圣上刚刚还说其中几人有两把刷子,可见那几人确有真才实学,那朝中用人的地方多了,为何不考别的,偏考赈灾赈灾已有万全之策,何需再求新策除非圣上想借此题敲打敲打那些学子。

    寒门学子以往求仕无路,一旦为官,必定急着大展才学、报效社稷。这虽是好事,可高谈阔论与治理民生之间尚有好长的一段路,倘若自负才学,过于心急,盲目施政,必会闹出乱子来。

    圣上以赈灾为题,必以赈贷之策解之,借以压学子们的策论一头,以示棒喝。此举可谓用心良苦,不仅恩威并施,而且思虑深远。

    从圣上不知何时传旨淮州和小年那天的捷报之事上可以猜测出,这事儿老早就在圣上心里了,只不过今日才提出来罢了。

    一道考题,既能一试取仕新策,又能恩威并施,防患于未然,群臣算是不服都不行。都说人有七窍玲珑心,当今圣上的心也不知生了多少个窍。

    “陛下圣明,臣等领旨!”百官皆无异议。

    “那就上元节后吧!”步惜欢定了个日子,“卿等拟诏,于上元节昭告都城,不拘士族寒门,想一试科考的皆

    可到国子监中报名,二月初三于翰林院中大考。”

    二月初三春日宴,金殿之上,群臣之中,除了韩其初,无人知道这天的意义。当年在盛京,陛下曾微服至都督府中,化名白卿与崔远等学子论政三日,定了远走江南、声讨元党、谋取江南学子之心、替君洗刷污名之策。崔远等人从此改名换姓,在江南历经百险锤炼,而今皆已在为官地方,从县官县吏做起,磨练施政之能。圣上将试考定于二月初三,兴许是希望临江茶楼里的那些学子也能早日成为国之栋梁吧

    这天,百官领了旨,早朝就退了。

    上元节一晃就到了,当四门、州衙和国子监门口都贴上了诏书时,寒门学子们几乎不敢相信会有这等幸事!圣上不拘门第,亲选人才,这等幸事说百年难遇都不夸张!早在得知白卿就是当今圣上之后,学子们就料到会有这一日,但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这天,汴都城中凡有学子的人家莫不欢欣鼓舞,一些外乡来的学子疯了似的奔进庙里,遍告友人。

    晌午时分,一支州军押着辆马车进了城,许多人看见了,但没人在意。自兵谏之后,都城里时常有兵马出入,百姓已经习惯了,知道那些小将军们所办的差事是普通百姓打听不着的,故而百姓更关心捷报,关心圣上亲选人才的大事。

    满城皆是欢庆的气氛,没人留意那支州军进城之后就直奔襄国侯府,马车在侯府里待了半日,日暮时分又从府中出来,由禁军押着进了宫去。

    合欢殿。

    香汤氤氲,水音淙淙。九重华帐之后,隐约见龙戏泉池,帝王沐浴。

    吱呀一声,小太监推开殿门,垂首而入,伏在玉阶下奏道:“启奏陛下,罪臣之女何氏已在西配殿跪候圣驾。”

    泉池里久未传来声息,小太监不敢抬眼,也不敢吭声儿,就这么候着。

    浴台子上,范通一扬拂尘,风拂下玉阶,扫过小太监的头顶,小太监绷着身子一拜,屏息而退。

    步惜欢睁开眼,懒洋洋地舒了舒筋骨,范通捧了龙袍来,步惜欢挑了身月白的穿上,慢步下了九龙浴台。墨发还湿,他没擦拭,也没束冠,只拿发带松松地系了系,便出了大殿。

    西配殿的门敞着,宫烛照引,皓月随行,男子缓步而来,寒夜风凉,墨发间生了层薄雾,若落入人间的瑶池上人。

    何初心跪在门旁,步惜欢入了殿,径直到了西窗边,窗外满树花灯,装点得越是热闹,越显得宫里冷清。

    “跟你祖父好生别过了吧”步惜欢望着窗外的灯景,声音不比寒夜暖和多少。

    何初心转身面窗而跪,她穿着身素裳,去尽簪钗,面容苍白。出府之前,她曾在闺房里独坐了半柱香的时辰,本应好好的跟那间承载了闺中记忆的屋子作别,她却坐在梳妆台前对镜画眉,薄施脂粉,只是因为不想让他看见她




第二十四章 计取州城
    嘉康二年正月十五,上元节,岭南州城滇州城三十里外。

    朝廷大军驻扎在此已十日有余,年前皇后在南霞县斩了岭南王后,手提岭南王的头颅,三日之内连下三城。之后,又下三城,一城比一城难攻,实打实是朝廷用兵打下来的。大年初三,朝廷大军兵临滇州城下,却在州城三十里外扎了营,十余日来一兵未出。

    岭南军已做好了死守州城的准备,却不料朝廷按兵不动。谁都知道巫瑾奉旨回国,耗不起时间,可朝廷大军却在州城下干耗了起来,岭南王的亲信们一番合计,皆认为此事有诈。

    于是,岭南军派出了小股骑兵,不分昼夜地袭扰朝廷军大营,或骂营,或放箭,或擂鼓,或叫阵,意图逼朝廷出兵,逼不出来也要挫一挫朝廷大军的士气,扰得军中不得安宁。

    但朝廷大军就是坚守不出,且士气非但不见低落,镇守辕门的小将还跟前来叫阵的岭南军对骂了起来。

    “嘿!你们这些败军之将当爷爷们都是傻子吗谁不知道滇州城乃天下险关我们强攻州城,那不是上赶子找死去的吗皇后殿下可不愿叫将士们白白送命,这几日正和将军们在商议怎么拿下州城呢!甭急,早晚有你们求饶的时候,回去等着吧!等不及就带大军来,咱们两军堂堂正正的干一架!没这胆量就别来叫阵,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谁没胆量

    岭南军的将领气得鼻子都歪了,从没见过怕死还能说得这么理直气壮的人,这回也算长了见识。

    更恼人的是,小将摆了摆手,跟赶苍蝇似的,临了还嘱咐了一句,“哎,回去的路上小心点啊!当心伏击!”

    这话竟不是威胁,次日夜里,岭南军的一队斥候被神甲军在官道旁的林子里全给擒了,随后前来叫阵的一支骑兵遭了伏击,俘虏被押进了朝廷大军的军营。

    人没杀,也没打,第二天就挑了两人给送了回去。

    押送俘虏是一队神甲军,领兵之人却是乌雅阿吉。

    乌雅阿吉把从月杀身上借来的神甲穿在外头,故意任神甲在日头底下晃人的眼,态度嚣张得很,“哎!我说,都提醒过你们了,怎么不长记性姜靳老贼当初策反淮州,左挑右挑,挑了许仲堂和曹敬义那么一帮人,眼光差得很!你们怎么也跟他似的派那么点儿人去叫阵倒也罢了,还不舍得挑些身手好的。”

    他的语气恨铁不成钢,训斥罢了,指了指跪在马蹄旁瑟瑟发抖的两个俘虏,笑道:“本王是来传懿旨的,皇后殿下口谕,为了叫你们长点儿记性,打今日起,每天给你们送俩俘虏来,这俩是今天的,明天还有。”

    说罢,神甲军便弃了俘虏,打道回营。

    州城的守将陈飞气得脸色铁青,怕放箭伤了自家兵将,于是便下令放弩,结果神甲卫个个武艺高强,白白耗费了一阵儿军械之后,岭南军眼睁睁地看着神甲军绝尘而去。

    神甲军走后,城门大开,一队精骑驰出,将两个俘虏救回了城中。

    这回岭南军算是知道了,只要英睿皇后坐镇于军中,朝廷大军是绝不会军心大乱的,反倒是被朝廷这么天天的往城下送俘虏,自家军中一片请战之声。

    岭南王的幕僚们认为此乃皇后扰乱军心之计,于是命州军坚守不出,倒要看看谁能耗的过谁!

    俘虏一直送到了上元节这天,这天,乌雅阿吉来时多带了一人。

    陈飞正觉得奇怪,就听乌雅阿吉在城下扬声道:“陈将军,今儿过节,多给你送一人来!皇后殿下口谕,这叫买二赠一,不必谢恩!”

    ?陈飞登时气得肺都要炸了,副将请命出战,他却没准,“不可出兵,此乃军令!”

    副将恼了,“去他娘的军令!一群文人懂个屁的用兵之道,凭什么号令大军再不出城一战,军心都要憋散了!”

    “那就好好安抚军心!你看不出来朝廷就是想乱我军的军心吗州城依山而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朝廷知道硬攻必定伤亡惨重,就想以奸计逼我大军出城一战!你想中计吗”

    “中他娘的什么计将军看看城下有几个人末将率一支精骑出城跟他们战个痛快,好过天天被人这般羞辱,让将士们都跟着窝火!”

    “那可是神甲军!武艺高强,刀枪不入!出城送死对军心有何助益”

    主副将就这么在城楼上吵了起来,乌雅阿吉仰头看了一阵儿热闹,讥诮地笑了笑,随即率人策马而回。

    一行人回到军营时,已是傍晚时分。

    乌雅阿吉一进中军大帐就将神甲一抛,“越大将军,谢了啊!”

    月杀脸色青黑,“说过多少遍了不准抛!”

    乌雅阿吉只当没听见,冲上首抱了抱军拳,吊儿郎当地笑道:“启禀殿下,今儿的差事办完了,人都进城去了。一听说买二赠一,岭南军的主副将气炸了,那脸色比越大将军的还难看!”

    暮青正伏案研看两国边界的地图,听闻此话抬起头来认认真真地看了眼月杀的脸色,点头道:“嗯,那他们应该忍不了几天了。”

    月杀瞥向暮青,目光冷飕飕的。

    乌雅阿吉道:“滇州城的主副将今天在城楼上都吵起来了,末将估摸着他们至多还能忍三天。”

    暮青嗯了一声,又低头研看地图了,“你去传邱安来一趟。”

    乌雅阿吉在她面前从不自称本王,她也就不去提他的身份,且将一切留待打下岭南后再说。

    “得令!”乌雅阿吉转身就走了,半炷香的时辰后,邱安随他进了中军大帐。

    暮青这才又从地图中抬起头来问道:“还有多少人没到需要几天”

    邱安道:“回娘娘,还有**人,要个两三天。到咱们军营里的就这么多了,其他刺卫会从南图那边儿摸进岭南后方,只待州城火起,他们就一齐动手。”

    “好!”暮青看向乌雅阿吉,吩咐道,“俘虏继续送,明天买二赠二,后天买二赠三!告诉他们,人在军中养着,白费朝廷的粮饷,我们要清仓。”

    清仓这词儿有点儿新鲜,但也好懂,邱安抽搐着嘴角,忍了又忍。乌雅阿吉却没他那么顾忌尊卑,直把腮帮子都笑酸了。

    滇州城依山而建,山势崇峨峻拔,城池藏于险关之内,地势高耸,易守难攻。若不用奇策,只靠强攻,就是打个一年半载也不见得能打下来。可南图的老皇帝等不了这么久,眼下的时局也容不得大耗兵力,于是圣上就下旨招集了散布于南兴和南图的刺卫,欲以刺杀之计速定岭南。
1...213214215216217...2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