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荆建依然是似笑非笑,使得安德烈越说越口干舌燥。现在说这样的话,好像安德烈他们即将颠覆苏联,快要掌权成功似的。其实还真的没错,苏联倒是真的快要解体了。当然,现在的安德烈连他自己都认为这些是大话,也根本不相信荆建会有一丝的赞同。无非是强找了理由罢了。

    沉默了一会儿,在安德烈的忐忑不安之中,荆建终于有了回答。

    这样吧!我给你个电话,你自己去谈。一边说着话,荆建一边寻找出那位中情局黑人官员乔姆的名片,让安德烈记下电话号码,安德烈,提醒你,无论结果如何,什么都与我无关。我什么都不知道。

    一个多小时后,安德烈刚挂断电话,就兴奋的挥了挥拳头。其实这样的日子很不好过,别看安德烈现在已经是苏联小有名气的流亡人士。可真说有多么重要?甚至连安德烈自己都不敢相信。

    而这样的海外组织都是大同小异,无非是在拼资源。谁认识的欧美政要多,谁在西方(注意:不是在苏联)的名声响亮,谁能募集到充足的资金和物资,谁的地位就自然而然会高,而其他的虾兵蟹将也会自然而然的团结在你身边。俗称就是抱土豪大腿是也。

    而分析了安德烈的经历后,你说他后悔吗?可以这么说,悔得肠子都青了。真的只要再耐心等待几天,对荆建的信任再多那么一丁点,安德烈照样享受着苏联中高级干部的优厚福利待遇,有着不小的权利,并且不断的能以权谋私,为自己的瑞士账户增添一笔笔数字。而且到处受尊敬,亲朋好友的羡慕,美女的投怀送抱,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随着安德烈的出逃而烟消云散。

    而且到了英国后,安德烈发觉生活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当然,把自己绝大部分钱交给贪心的律师,让他们在漫长的诉讼中给自己获得政治避难资格,并且为伪造证件非法入境脱罪,然后作为一个穷光蛋到处打工,隐名埋姓到处躲藏,根本受不到什么保护,时刻防备着克格勃的锄奸?相对于这样生不如死的日子,当军情六处的特工出现在安德烈面前时,他还能有其他选择吗?

    作为苏联曾经的年轻有为精英,安德烈也是有自己的野心的。既然无法选择,那就索性一条道走到黑,想要尽快提高自己在流亡组织中的地位。

    然而比资历人脉,安德烈根本就不能与那些老牌反苏流亡人士比;比名气,与那些影响力巨大的艺术家更不能比。所以到最后,安德烈能努力的方向只有金钱。弄到足够的活动经费,招募到一大群马仔,然后用足够多的人手造成更大的影响力,凭借着影响力募集到更多资金

    也就是说,安德烈根本就是把这样的活动当成一门生意。事实上,他根本不相信苏联会亡,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打响自己名声作为自己的保护伞,再有足够多的钱,让自己过上优裕的生活吧!

    因此在一开始,安德烈确实忍痛拿出自己的大部分钱,作为生意的先期投资,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可是安德鲁能有多少?最多也不过上百万美元。如果没有持续投入,最多也只能到此为止,甚至会慢慢的被人遗忘,毕竟不发钱谁会鸟你?

    所以这次得知荆建来到英国,安德烈是抱着一种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找来的。可万万没想到,荆建确实是意料之中拒绝了,可柳暗花明又一村,居然联络上了那位美国民主基金会人士?

    而且那位乔姆先生相当豪爽,了解了安德烈的情况后,立马准备了二十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并且还希望安德烈创办一本财经杂志,要以客观的态度全面分析苏联的经济状况。并且还在通话中做出暗示——会动用一定的资源,希望能把安德烈打造成为苏联方面的经济问题专家。

    因此直到现在,安德烈都是恍如梦里,这不但是送给自己钱,而且还是送给自己名啊?至于那位乔姆先生的背景?管他呢!怎么说都是美国人出手大方,有奶便是娘,美国人怎么说就怎么做喽?

    荆建并不在乎安德烈将会面对什么,或者与中情局的联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对他来说,现在的安德烈甚至连枚闲子都算不上。说实话,要不是知道明年苏联就会解体,说不准安德烈这样的人能起某方面的作用。当安德烈说那些花言巧语的时候,荆建当场就会把他赶出去。真是笑话,还真的以为自己是凯子了吗?

    现在的荆建已经是归心似箭。虽说到欧洲的时间不算太长,可遇上的事还真的挺多。

    因此刚与阿德伦下飞机,荆建就急着准备回家。然而刚走出通道,荆建就吓了一大跳,镁光灯闪烁,顿时亮瞎了他那双氪合金大眼




第808章对手的讨论
    捧着厚厚的资料,科威尔的助手们鱼贯进入他的办公室。等女秘书轻轻关上门,那些助手的目光都望向自己老板科威尔,就准备会议开始。

    然而科威尔却向助手们做了个手势,让他们稍稍等一下。他继续带着饶有兴致的微笑,聚精会神的在看电视上的新闻。

    电视画面中正在播放荆建走出下机通道的场景:

    在一片镁光灯的闪烁中,荆建正露出礼貌的笑容,准备应对记者们的提问。然而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杀出几位好汉,高喊着滚回去你配不上麦婷等口号,并且用手中的臭鸡蛋和烂番茄对荆建发动突然袭击

    办公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笑声。见荆建狼狈不堪的躲闪,而护在荆建身前的保镖被砸的全身五颜六色,科威尔他们的笑声变得更加响亮。

    带着幸灾乐祸的笑容,电视中那位女记者正在做现场播报:很显然,布兰布尔先生遇上了麻烦,应该是影星麦婷的铁杆粉丝,他们在抗议他与麦婷的结婚

    电视画面中,那几个粉丝弹药充足,持续不断的投掷似乎没完没了。而周围的记者们早就很有默契的让开一条道,放那几位粉丝进入到内圈,接着迅速的堵上通道,堵的那个是严严实实,很坚决的让双方继续内斗。口哨声笑声不断,各种镜头狂拍着这场好戏

    然而让那些记者们可惜的是,这里毕竟是机场,很快就出现了几位机场警卫。见发生骚乱,那几个警卫二话不说,挤进内圈,迅速的将那几个粉丝扑倒在地。

    于是记者们纷纷上前抓拍各种特写。荆建还算好,虽然身上星星点点溅了不少,但起码身上的衣服还算整齐。而挡在前面的安德烈就惨不忍睹,整个人仿佛像是染缸里捞出来的。

    而被压倒在地的那几位粉丝依然在挣扎,口中还在不断叫嚷着咒骂荆建的话。突然电视画面上出现一个特写,有个唯恐天下不乱的记者不动声色的用脚把掉落在地上的烂番茄,踢到了某位粉丝的手边,惹来了正看电视的科威尔他们的一阵爆笑。

    更有记者拿着话筒蹲下现场采访:请问你们在抗议什么?

    还用说吗?那个被采访的粉丝愤愤不平,我们的麦婷怎么能嫁给那个卑鄙无耻的花心中国人?

    可是?那记者带着不怀好意的笑容,继续在煽风点火,伙计,可是根本就没证据证明是他们俩结婚啊?

    而那个粉丝明显一愣,接着更是挣扎不断怒火冲天:居然连我们的麦婷都不要?那个中国人狗屎!狗屎!狗屎去死!

    电视画面突然一转,发现荆建想趁乱逃之夭夭,记者们立刻又一窝蜂般的围了过去:布兰布尔,你对刚才的事怎么看?

    咳咳。影迷们似乎很热情。

    那你会对他们起诉吗?

    保证不会。恶作剧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过还是希望那几位先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毕竟机场是公共场合,**很容易闹出安全方面的事故。

    那你真的和麦婷结婚了吗?

    抱歉,我要换衣服。抱歉请让一让

    喂喂,布兰布尔

    在笑声中,科威尔关上电视,环视着自己的助手们:先生们,哦,还有我们可爱的小琳达,我们将有行动,目标就是刚才的那位。一边说着话,科威尔一边指向电视。

    在科威尔的示意下,他的助理开始介绍情况:在座的诸位应该都认识那个布兰布尔。关于他的新闻似乎经常不断,然而不知发现没有?关于他如何创业的内容却相当的少,或者说,他隐藏的较好。而以下是我们通过大量调查获得的宝贵资料。

    最早的记录是在86年夏天,布兰布尔来美国留学之前,他拿着相当于四五十万美元的港币来到香港,并且通过押宝黄金上涨,在短短一个多月之内赚的起码1500万美元

    随后布兰布尔来到洛杉矶,先后收购了白莲花和种子影业,当时收购的价格分别只有区区几十万美元。接着他把目标对准了微软

    介绍的内容相当详尽,足足说了大半个小时。终于等到介绍完,而负责分析的那位助手开始发言:从布兰布尔的经历可以判断,他习惯于利用自己敏锐的投资眼光,进行那种以小博大的投机性投资。比如一开始在香港的黄金期货,又比如上次的反收购王安电脑。其手法有两大特点:喜欢把自己的资金利用到极致,甚至包括利用一切对自己有利的条件,比较典型的就是利用媒体炒作;而另一个就是喜欢长期布局。比如说他经常说的那三个投资方向以计算机it为代表的高科技概念苏联东欧剧变概念和中国崛起概念。不得不承认,前两个概念已经获得市场证实,而最后那个中国概念的可能性也相当大。这位神奇的中国小子确实相当有眼光。

    作为唯一的女性,秀美干练的琳达就显得比较直率:温尼,你分析的似乎都是那人的优点?

    琳达,这些都是事实。

    可我怎么对他的第一感觉很糟糕?

    这主要是因为布兰布尔具有男人的通病,而你是一位女权主义者。

    笑声中,科威尔打断了争执:其实不都是优点。与我们其他曾经的对手一样,既然他们能够获得成功,当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我们是做什么的呢?于不可能中找出可能,这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如果都是众所皆知,那我们怎么还有机会呢?

    而那位琳达立刻就有了疑问:先生,这点我承认,那位布兰布尔确实在投资方面很优秀。而之前我们采取的就是搭顺风船战略。那我们为什么不继续这样做,而要把他当成这次的对手呢?



第809章肥硕的肥羊
    办公室窗外就是著名的华尔街,一条长不过五百米的狭窄小街。而街口铜牛铜熊相争雕像栩栩如生,宛如预示着在平静之下,处处都是生死搏杀。

    而办公室里依然在继续着会议:如同老板所说,我们没有永远的敌人,同样没有永远的朋友。之前我们确实支持布兰布尔的融资计划,并且给予他并购王安电脑的金融支持。然而我们在监控布兰布尔资金风险的时候,发现他暴露出一个很大的破绽。

    哦?听到这里,琳达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助理温尼继续微笑道:不知发现没有,布兰布尔的特点就是发展迅猛超乎常规。可相对而言,他一直采用大规模融资来达到自己目的,也就是大量借债,并且他的资金一直相当的紧张。而从近期看,除了易凯并购案占用了大量资金以外,我们突然发现有五点状况相当令人费解。

    五点?就有人不禁发出了惊叹。无论如何,在座的都承认荆建是一位投资高手,偶尔出现一个破绽可能并不稀奇,但五点集中在一起?那就有些不可思议。

    温尼点点头,在科威尔微笑的目光中,他徐徐说道:首先就是大量资金流入到中国,包括在华尔街和日本的贷款,总数量高达二十亿美元以上。一开始我们还以为这是通过白莲花或者标准进行某种资金流转,通过中国生产的商品,把不可兑换的人民币转换为美元。然而这笔资金量已经远超流动资金的程度,并且布兰布尔在中国多项产业进行投资,目前还根本没有任何放缓的迹象。好吧!也许是他看好中国市场。然而从短期看,这已经挤占了他大量资金。

    其次就是易凯的新战略开发。虽然手笔很大,但还属于正常商业战略范畴。这点我就不多介绍了。但第三点就让我百思不得其解。通过伦敦的朋友了解到,布兰布尔目前已经购买了在伦敦金融市场上发行的,苏联超过一亿美元的美元债券。并且很可能在年底之前增加购买到五亿美元。这里我说明一下,我们的消息来源相当可靠。

    看到自己的手下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科威尔笑着插话说:具体原因还没找到,据判断应该是布兰布尔与苏联方面有经济协议吧?可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件事是绝对真实的,也是我们未来行动的重要依据。

    那些助手们都暗暗点头。虽然荆建的行为很奇怪,怎么即看衰苏联的未来,可又购买苏联债券为他续命?而且还承担极高风险投入到这个风险极高的国家?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可那些又管他们什么事呢?他们只需要知道,购买苏联债券同样挤占了荆建大量资金就行了。

    等待了几秒,让其他人消化一下,温尼继续道:第四点就是布兰布尔手中的东德马克没有全部成功兑换。据了解,他已经与德国政府达成协议,起码有价值两亿美元以上的马克收购了原东德资产,也就是说,这部分的流动资金在短期内也冻结住了。

    而最后一点最不可思议。布兰布尔在弗索亚海域进行石油勘探,而且在那里有大笔投资?尤其令人奇怪的是,他所拥有的铜铁矿根本没有投资价值,需要大笔基建资金,从回报率看是得不偿失。而他购买的海域早已经被证明是无油区域,并且目前布兰布尔租借的石油勘探船已经打了八口井,不出意料一无所获,可是他依然坚持继续打井。而这部分的投资,目前已经超过七千万,如果持续下去,很快就能达到上亿。

    听温尼说到这里,琳达立刻询问道:该不会有什么内幕?布兰布尔有什么新发现?

    科威尔主动开口解释:本来我也认为是这样,可是通过翻阅历史资料和询问现场石油专家,寻找到油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科威尔并没有明说,不过在座的都心知肚明,肯定是用钱收买了荆建雇佣的那几位专家,这才得到准确消息。

    而琳达又想到一个可能性:先生,这会不会是布兰布尔的某种融资手段?

    对玩金融的来说,找矿找石油,甚至找载满黄金的古沉船等等,都可以成为某种噱头,在市场上进行某种融资。如果手法巧妙的话,无论最后是否能够找到,都可以在市场上套现,自己可以安然脱身,并且留下一大批垂头顿足欲哭无泪的接盘侠。当然,玩砸的话,那就是妥妥的金融骗局。

    科威尔微笑着摇摇头:目前一点儿都不像。布兰布尔既没有任何融资计划,也没有寻找其他的投资者,甚至都没有主动把这个消息公开。而他在弗索亚的投资都来自自有资金,并且依然在持续不断的投入。

    所有人都陷入到思考之中:把钱不断投入到一个无底洞?那个中国小子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作为华尔街投资精英,他们很快就想到了一个符合逻辑的解释。还是琳达说话:先生,会不会是这样?布兰布尔投资的规模太过庞大,快要超过或者已经超过他自身的极限。于是他孤注一掷,从不知哪里获得的消息,去弗索亚去勘探石油。只要能找到油田,他的资金问题不仅能全部解决,而且身价更能够一飞冲天?因此才会如此盲目的一口口打井。而且万一找不到的话?

    听着琳达的话,在座的人都露出微笑。毫无疑问,一旦荆建的资金链断裂,这只肥羊的肥硕程度简直超乎想象。

    琳达变得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的问道:先生,我们该怎么做?

    科威尔笑着摆摆手:呵呵。布兰布尔仿佛像是上帝的宠儿,似乎是幸运女神的私生子。所以我们绝不能冲在最前面,需要一个打前阵的猛士或者炮灰。

    谁?

    疯狗丹尼斯。



第810章丹尼斯
    如同往日一样,丹尼斯西装革履提着公文包走出了地下停车场。他三十出头,英俊帅气,打扮与华尔街的那些白领一样,除了那副迷死女人的相貌,穿着方面在人群中丝毫的不显眼。脸上带着习惯性的微笑,不紧不慢的来到电梯口。

    早安,丹尼斯先生。开电梯的黑人服务员热情的招呼。

    早安,华伦。丹尼斯微微点点头。

    已经过了上班时间,也就是股票交易所开市时间,因此电梯很空,此时只有丹尼斯一人。

    见丹尼斯心情似乎很不错,那位名叫华伦的黑人大着胆子搭讪道:丹尼斯先生,谢谢您上周的推荐,我赚了八百多美元。
1...291292293294295...3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