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没问题,先给100万港币。丁升显得特别的豪爽。反正是老板的钱老板的话。
太少了吧?给300万。
300万就300万。丁升一口答应。
众人是皆大欢喜。既然与京影有这段香火情,荆建就准备在走之前留下些什么。
在笑声中,有人突然问荆建道:荆支书
诶,叫小荆,在座的都是前辈。
哈哈,那就叫你小荆。不过达者为先,你也甭客气。我就是好奇,你下一部电影是什么时候?我们都是翘首以盼啊!
在笑声中,荆建说道:没考虑那么远。你们都知道,我回国后就在读博,没法一心两用。现在刚完成答辩,还没拿到学位呢,所以需要再等等。
如果你拍的话,那你准备拍哪种类型的影片?沈松生同样也很好奇。
应该还是动作片,结合电脑特效的那种,可能投资会比较大。荆建答道,其实外界有些谬赞。当时这电影有个很厉害的团队,反而我这导演倒是比较业余,所以其他类型的影片不敢碰,要拍也要拍自己熟悉的类型。
而这一番真心话,所有人都以为荆建是在谦虚。有人就凑趣般的问丁升:丁先生,你们香港不是有很多动作片吗?就没有邀请小荆当导演的想法?
丁升心中在想,荆少已经是全球性的电影大亨之一,谁还会不自量力的去邀请他?连好莱坞都没有那种脑残。不过口中的回答就不一样:请不起啊!荆生在好莱坞的掌镜费起步是五百万美元,如果他想拍,有多少人会捧着钱求过来,我们香港给不了那么多的钱啊!
没想到,这话让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五百万?还是美元?这居然是导演一部电影赚的钱?所有人看荆建的眼神都已经不对,如果说拿奥斯卡奖,其他人最多就是羡慕什么的,而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巨款,那就是山崩般的震撼了。
发现有人似乎不信,丁升就笑着解释:好莱坞的薪酬制度是比较科学的。你前面的成绩好,那后一部的报酬就高。如果下一部变差,那么下下一部就减薪酬。而荆生前一部的商业价值破亿美元,所以五百万还是往少里算的。
荆建在一旁插话说:丁老板的意思我懂了,我下下一部电影的报酬只有五百美元。
全场哄堂大笑,连一旁的孙月枝也幽默起来:老沈,看样子咱得让小荆导演一次,一下子就赚了五百万美元啊!
终于有人忍不住问荆建:小荆,那你得奖的那部电影拿了多少?
没有,零报酬。
啊?
所有人都感觉难以置信。于是荆建就简单说明了美国的相关法律,主要是留学签证的一些规定。这才让他们恍然大悟,荆建当时居然还是公派留学生。很哭笑不得,又是合情合理。不过有了这样的误会,许多人的心理就平衡了许多。
小荆,就一点儿都没有吗?沈松生问道。
倒也不是,事后拿到一些分成。荆建并没撒谎,当然也不可能详细去说明。
于是话题就渐渐的偏转到中美电影人的报酬差异。对好莱坞影星的高报酬,就是那种羡慕嫉妒恨。
荆建心中暗暗好笑,你们只看到顶尖的,就没看到底层的,洛杉矶的烟花业都变得那么的物廉价美,那一腔苦水又向谁去说?
第585章话糙理不糙
诺娜,你应该知道,我香港的大江日化即将在一月上市,而我手中的股份应该估值在七亿港币以上
荆建喝着浓茶与诺娜通着电话。虽说并不是为了王华琼或者什么羊城招商局,但准备离开京影以后,荆建即将把工作重点放在苏联和东欧那里。
大江日化的股份做抵押,我需要十亿卢布五年期的长期贷款,一切都按照商业流程,通过你们苏联外贸银行的香港分行。而所有的贷款将采购吉尔卡车的组装厂全套设备以及所有的技术资料。多余的一部分将用在零配件的采购,另一部分将用在其他商品的采购上。也就是说,这笔贷款将全部用在你们苏联。
电话那头的诺娜似乎相当生气:你用七亿港币,连一亿美元都不到的随时会涨跌的股票,还不是现金,居然想贷款10亿卢布?布兰布尔,你可真是位绅士!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现在美元和卢布的苏联官方汇率是1:18,荆建居然想用一亿都不到的股票做抵押,去贷款官方价值六亿美元左右的卢布?想象一下,如果稍微动用一下商业手段,对苏联外贸银行说:抵押品你就拿去吧!我就是没钱还!这里外就一下子赚了五亿多美元。这世界上可能还没有家商业银行会答应这样的贷款吧?
荆建呵呵一笑,对诺娜的态度不以为然:美丽的小姐,商业行为需要考虑商业风险。一个多月之前,你们的卢布刚贬值了三倍之多(1989年10月28日,苏联宣布实行双重汇率。苏联卢布官方汇率近30年来第一次大幅度贬值,由1美元兑06卢布贬到1美元兑180卢布),事实上国际上的黑市价更低,难道就没有再次大幅贬值的风险吗?而且除了这七亿港币的股票,还有你们几乎免费获得汽车厂30一半,15的股份。还可以用汽车厂的固定资产做抵押。事实上,该考虑风险的是我,而不是你!
诺娜语气一泄,有时候自己不争气,起码也少了理直气壮。看了看自己身边,十几位正旁听记录的苏联各部门官员,诺娜再次强词夺理道:我就是认为,你这样的条件太苛刻了。我个人绝不接受。
荆建笑了,没有直接挂断电话就是胜利,这起码也代表着想继续谈判的态度:亲爱的诺娜,是否需要我再次提醒?我们之间的合作总共是三项,而这三项完全是一个整体。第一项就是这家汽车厂。第二项是给你们苏联政府制定的商业机构无息借款五年一亿美元,而我已经给了首笔一千万,这应该是诚意吧?而第三项是总额为三亿卢布的苏联商品采购,并且希望能获得这些商品的卢布贷款,而对等的进口同样价值的中国商品,仅仅是希望,并没有什么强制性条款,并且你们可以选择收取同等价值的外汇。而首批那五百辆卡车已经订购,支付的美元到帐了吗?这又是诚意吧?而我体现出那么多的诚意,你们又表现如何呢?对此我只能表示相当的遗憾。
如果想要在商业谈判中掌握住主动,那么协议肯定是越复杂越好,一不留神,就能让谈判对手踏入陷阱。而荆建这个协议同样是如此,诺娜毕竟经验不足,她已经听的头昏脑胀。求助般的看着身边的那几位专家,而来自外贸部商业部的那几位专家做了个拖延时间的手势,并且快速的记录计算。
诺娜心领神会,她神色一变,温柔一笑:布兰布尔,你这态度我可要生气了呦?你我可是想中苏友好的呀!
呵呵。荆建不紧不慢的抿了一口茶,诺娜,告诉你一件事,中情局的那位乔姆你应该知道吧?他曾经找过我,问我对中美苏三国关系的看法。你知道我是怎么回答的吗?
哦?诺娜神色一正,我很有兴趣。
我对他说,现在苏联经济上得了感冒,而他们美国就想让感冒变成绝症,彻底消灭你们苏联。而我们中国不同,希望你们虚弱,减少中国大陆上的威胁,但也不希望你们苏联垮掉,苏美继续一直以来的冷战,我们中国能两方逢源,趁机埋头发展。
啊如此**裸的话,立刻让诺娜身边的某个人忍不住一声惊呼,甚至那几位正计算的专家都惊讶的停笔抬头。而在场克格勃的负责人立刻恶狠狠的瞪了那人一眼,并且示意所有人保持绝对的安静。
电话那头的荆建似乎浑然未决,继续笑道:看到了吗?美帝国主义可以放到未来去消灭,我们中国想做的是有限度的救援,而你们想要的是彻底治愈。国家利益不同,采用的手段就不相同,起码中国是来救援,你们苏联需要救援,在这点上就有合作的基础。这应该就是你我的中苏友好吧?呵呵,抱歉我的直率,虽然我仅仅是一名商人,但我如果违背国家利益,中国政府也不会让我好受吧?
荆建的话很刺耳,然而话糙理不糙,只是让诺娜等人的脸色有点难看。
终于有专家计算清楚,立刻在诺娜面前写上汇率这个词,诺娜点点头,继续问道:那我们需要保证,要在合同里规避汇率的风险。如果你答应,可以再谈判抵押贷款的问题。
其实在这样的协议中,如果是一般的出口合同,荆建的要求全都符合国际商业规律。苏联可以通过出口获得外汇,国内工厂能够卖出商品获得资金,而苏联的外贸银行更通过贷款获得利息。这完全就是三全其美。
然而在汇率稳定的情况下,里面的问题根本是忽略不计。君不见,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向落后国家提供美其名曰援助的无息贷款吗?情愿少了银行的利息甚至损失一定的利息,也能获得其他两方面的好处。
可是就在这个具体的协议中,就突然出现了卢布贬值的大问题!
第586章甩包袱和捡包袱
这世上没有人是傻瓜,尤其是这次荆建面对的是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专家组,他们又怎么会不考虑汇率贬值的问题呢?
荆建微微一笑:诺娜,我同样感觉到这个问题,因为汇率的风险是相互的。就算只讨论卢布贬值,如果我恰好购买商品的时候贬值,那我的损失就相当大;而等到我还贷款的时候贬值,你们银行的损失也同样的大。是不是这样呢?
嗯!见外贸部的专家点头,诺娜同样点头道,就是这样,所以我们想要个固定汇率。
我认为还是个相对固定的浮动汇率比较稳妥,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双方的风险。荆建笑眯眯道,如果签订协议,可以补充个关于汇率的备忘录。写明汇率的浮动区间,比如说,美元与卢布的汇率在1:1到1:5之间,如果暴涨或者暴跌,以最大最小值计算。并且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以香港黑市的即时价结算。如此一来,双方可能的风险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当然,这是我在打比方,具体的浮动区间可以到时候商量。
听到这话,那位外贸部的专家连连点头。这就完全没有问题,无非到时候想办法把这浮动区间的范围再增大一两倍。此时脑洞再大的苏联人,都绝不会想象到,卢布会在三五年后贬值超过1:10吧?然而很不幸,事实上,五年后解体的苏联,旧卢布贬值的程度已经达到了1:6000。
结束通话后,诺娜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她撒娇般的抱怨:压力真大,还是让其他人负责,我其实做助手就好啦!
响起一阵笑声,对漂亮姑娘的容忍度都很高。而在座的负责人笑着安慰:诺娜同志,你表现的很好。那位中国人绝不会对我这样的老头子吐露心声吧?安心继续联络,具体的决策有领导同志。一方面,需要投其所好满足荆建的口味,毕竟荆建在西方媒体还有个绰号——中国的休斯;而另一方面,谁也无法忽视诺娜的背景。
在笑声中,那位负责人继续问道:有什么看法?
克格勃一位工作人员立刻汇报道:话有些不好听。但正因为不好听,所以可信度比较高。不过具体的需要情报分析专家判定。
负责人点点头:我还需要完整的谈话资料,都需要作为参考。
是!
负责人接着询问外贸部的那位专家:你们怎么看?
那位专家连忙回答:原则上可行,符合欧美的商业规则。而且我们确实能得到不少好处。当然,布兰布尔先生商业手法很娴熟,要提醒负责谈判的同志,千万别被他的年龄给欺骗。起码他借鸡生蛋的做法很令人赞赏。抱歉,我这是站在欣赏的角度。
没什么。负责人露出微笑,我有些感叹,中国同志中出现了不少人才,我们苏联的干部体制有需要学习的地方啊!好了,还有什么补充的吗?如果没有的话,那么我就向领导同志去汇报了。
荆建并不知道自己的通话已经被苏联方面详细分析。他挂上后,又给小威廉去了电话,因为东欧又倒下一个国家——罗马尼亚。
在苏东剧变中,罗马尼亚属于比较特殊的一个国家。仿佛像是在一夜之间,就完成了新旧政府的更替。
就在12月15日,罗马尼亚边境城市蒂米什瓦拉发生警察与当地居民的激烈冲突,双方都使用了武器,造成了人员伤亡。在这国内动乱开始蔓延的时候,总统齐奥塞斯库似乎还相当沉得住气。12月18日,他照常飞往伊朗进行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
然而在12月20日,一个可怕的消息在罗马尼亚不径而走:保安部队在蒂米什瓦拉实施大屠杀,几千人丧生,上万人被捕或失踪。当晚,齐奥塞斯库从德黑兰刚一回国,立即到电视台发表讲话,严厉斥责蒂米什瓦拉动乱是帝国主义和复仇主义集团以及外国间谍机构组织的,是企图阻止社会主义发展,使国家倒退到外国统治下。
但此时群众已无心听他演讲了。就在这一天,布加勒斯特爆发了反齐奥塞斯库的示威游行。人们高呼:不要齐奥塞斯库!要自由!要面包!示威者冲进书店,焚毁齐奥塞斯库的著作。
与此同时,以伊利埃斯库为首的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宣告成立,宣布解散齐奥塞斯库的全部政权机构。紧接着,支持齐奥塞斯库的保安部队与反对他的军队和群众在首都市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12月22日起义者占领了电台和电视台,宣告齐奥塞斯库下落不明。其实就在23日,齐奥塞斯库夫妇已经被捕,就在两天之后,他们就被秘密枪决。
然而骤然之间获得全国政权,那个救国阵线政府反而不知该怎么办了。除了把原先出口的农产品等商品堆满商店,引来群众一片欢呼以外,最关键的经济问题呢?
于是在手忙脚乱之下,他们想起了波兰和保加利亚的故例,索性把整个影院系统及其工作人员像甩包袱那样的卖给欧联院线,仅仅开价1000万美元,并且要求也大大降低,8600多工作人员五年内不得裁员。当然,另外的狮子大开口也同样是恶狠狠,要在瑞士账户中存入1500万美元,甚至比公开的卖价还高得多。一夜之间,东欧一国的院线市场同样落入到荆建的手中。
听到这样的好消息,荆建相当愉快:哈哈哈,威廉,那就答应他们。还有,他们有其他什么要求,想要贱卖其他的国有资产,也同样答应。不过我们基本上做中间人,大头和肥肉全都留给我们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朋友,我们就喝点汤吧。我们只需要院线和白莲花商品的进入,至多再啃几块骨头。千万记住,还是要保证我们的名声。
明白,先生!
第587章拜访
机械电子工业部里,苏瑾苏处长正热情的接待羊城招商局一行人。其实在昨晚,他们已经和几位朋友一起联络过感情。
老顾,抢的人可不少,长春十堰都来了人,其他地方也都有人得到消息。而外方属意沿海地区,竞争相当激烈,但也都有机会。
在部委办公室,就不能像昨晚一样,讲究的是私人交情,需要的则是冠冕堂皇的理由。顾局长笑着介绍:我们羊城已经有轿车项目,配合现在的卡车项目,就能更丰富车辆类型,也能更好的调集本地资源和人员配置,因此我们省委市委全都大力支持。
呵呵,这我知道。不过还是要以外商的意愿为主。我们部里只有推荐权。苏瑾乐呵呵的打着官腔。
而顾局长恭维道:暗地里说一句,外商能懂什么?部里的推荐权应该才是关键吧!尤其就是苏处长您这边。所以拜请多多美言。
呵呵,客气客气。
那我们就不打扰了。您忙,留步留步。
与其他合资项目不同,汽车工业国内一直有很高的话语权,不仅国内一直占有50以上的股份,而且在决策层面同样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影响力。比如说:高关税。又比如说:制定维护高车价。
对,你没理解错!这年代汽车厂如果想便宜点卖车,可能有关部门都会枪毙——一定要卖高价!你卖便宜了其他厂怎么办?没法子,汽车工业作为核心支柱行业之一,就是国家的亲儿子,就是这么的牛!直到今天,其实我们消费者一直在忍受汽车的高卖价,依然没有完全开放国际市场的竞争。
这里可以用一句很俗的话来形容——苏瑾他们可能没法决定这笔投资,但肯定有能力坏这笔投资。尤其是荆建的卡车厂并不在三大两小的规划范围内,难道就不想国家扶持政策吗?难道不想要资金支持?难道不想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的支援?能打的牌实在是太多,那么定一个地点又算什么?外商绝对不会计较这样的小事。
猜你喜欢